登陆注册
14557300000019

第19章 殷墟文字研究专家王襄(4)

《殷代贞史特征录》摇成书于1953年王襄78岁,此书是其晚年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八节,采用卜辞断代之法,举贞人87名,将每一贞人及相关活动予以排比。一至五节,举一至五期贞人35名,并标注“第四期武乙、父丁之世,卜辞不记贞人之名,故阙焉”。第六节为“未能确定时期之贞史”,共举贞人45名。第七节为“同版共贞之贞史”,题注云“若许卜辞刻在一骨或一甲,而贞人名不同,为二人、为多人,知各卜辞是同期,而各史为同僚”,共举31组。第八节为附载两则,其一提出子卜辞,反映了作者对此所作之思考。文曰:“卜辞有子卜贞、子贞、子卜、王卜贞、余贞、我贞之文。子卜贞之卜辞,并记子商呼出于壶。子商是武丁之子,其他子卜贞、子贞、子卜之辞,文字笔法颇同,因列于第一期。王卜贞之卜辞,记王东征人方,为帝辛史实,即帝辛亲贞。王卜贞或其时记事特例。余贞、我贞为王亲贞之语,亦王卜贞之变文。子与王,非贞史,然实行卜贞。并附载之。”其说稍嫌简疏,但王襄勤于探索之精神,值得称道。《特征录》书前,王襄写有一篇长序,云:“感董彦堂先生断代贞史之说,因有贞史之集,愿泐专书,著其名字,搜尽旧藏及各家著述得87人,自念衰老,难再增益,乃分期写定,成《殷代贞史特征录》一篇,供修殷史人物志者之取材。所未备者,皆所未知也。”并申述自己见解:“研求契文者,每趋重王室,于民政或疏。第卜辞有‘我受黍年’、‘来岁受年’、‘我受年’,皆祈年也。殷代以农立国,年荒则民生坐困。祈年,民政之重且要者。卜辞又有‘登人伐下旨’、‘勿登人伐颉方’、‘呼代登人三千’、‘勿登人五千’,类周之比军众。征集民众,是有户籍之证。户籍亦民政之一端。至于征伐,所以卫国保民,益属民政所有,事未可以好大喜功议之。”又云:“小屯之大龟四甲,出于武丁之世,其一记载,事皆卜旬。十一月癸巳为宾贞,十二月癸丑为品贞,十三月癸巳为古贞、又十月癸酉为争贞,十二月癸酉为 贞,考贞史之不同,意究何在?得无其时才人众多,掌管之责,有值日分司之例乎?!......若共贞者......武丁之世有日同、事同二人皆贞之例。......间私度之,共贞者有正伐之义,且加慎焉。日同、事同之贞,有似后世卜筮之兼用,所以重决疑、审是非也。”

《古镜写影》摇1950年写成。原书草拟于天津沦陷时期,书中收周代至明代铜镜579面,考证翔实,文字精练,序言中论证了周代已有镜的见解。

《两汉文物举例》摇1960年写成,收录五百八十余件两汉新莽时期文物,另有新出土的文物。王襄在序中云:“近今嗜古家之搜集与国家大建设之发现,当时所遗留及墓葬所保存,颇有其器物。凡铜、玉、陶、瓦、竹、木、漆器之属,灿然皆备,人民亦得研究其工艺且体会其生活。......兹编所辑,自刘邦建国至刘秀中兴,取其文物之变荦荦著于今者为一卷,新文物为一卷,图录二卷附焉。非弟述古,且以励今。”是书把不同代文物集中起来,集中排比、分析,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文物特征。这种研究方法,符合现代考古学的基本规律。

此外,尚有《课余日知》(1897年)、《簠室小知录》(1914年)、《流沙坠简勘误记》(1915年)、《纶阁文稿》(1918—1959年)、《纶阁诗稿》(1928—1937年)、《入蜀琐记》(1926年)、《读书管窥记》(1930年)、《宋钱志异录》(1939年)、《簠室楹联集》(1960年)等。

五、书擅篆楷摇自成风貌

王襄不仅是位甲骨文研究家、收藏家,而且是一位书法家。古文字学属于历史学范畴,书法则属于美术范畴,这二者关系密切,却又有所不同。王襄二者兼得,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多年的书写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书风书貌。

王襄曾有许多书学的心得体会记录在《簠室题跋》中,如:

“昔贤论书,见仁见智,皆自道心得。其评议书家,举性所近者言之亦至。学者宜泛览博采,资为津梁。若守一先生之说、一家之法,是犹附庸于人,未知自辟蹊径者也。上斛钟、王,下迄董、赵,中逮颜、柳,神貌骨力,相师而不相袭,用能自成家法。”“自古善书者皆宗二王,然二王之书唐代已难求。后世所见,摹本为多,存一二形似而已。书学在神韵,神韵失余皆糟粕。前清书家以石庵相国为最,集唐后书家之大成,惜仍未出二王之藩篱耳。”“古人书家能过人者,字之一点一画具有真性灵相贯注,始出化入神,有迫不犹人之妙。右军之禊帖,张旭之草,皆澈悟此旨者也。”“古之摩崖碑,纯以性灵胜,有不可意度之妙。”上述这些心得体会,在今天看来,亦应是书学者所遵循之金针。研究文字,博览前人书体墨迹、篆刻治印、勤于笔耕,这些均是他成为一位书法家的厚土。

为了便于古文字的研究,他最初练习篆书和治印。“余生二十岁,为彝器款识之学,且学摹印。”以为“金可证经,石可订史,学固博奥,未易穷也,始写篆、刻印立其基”。

学习篆书,师吴大澂,一生不倦,但常以功力不逮,未能参透古人用笔之法为憾。至1956年,已81岁高龄,仍自谦抑,称神貌两无所得。从现存遗作看,他的篆书富有浓浓的钟鼎韵味,苍劲浑厚,如临毛公鼎铭文,即是一例佳作。

除了习篆书,王襄还学习治印。对于治印,他认为“古玺之雄奇,秦之秀逸,汉之工整,方为正途。治印者应从缪篆入手,古文缪篆已立法规,治印者师承有自,固不宜惑于流俗,不知所择也”。他还认为治印与其他文艺之道相通。“不师古,无以穷本源;不创新,无以成家法”。要相师而不相袭,要自成家法。要不随人,不背古,神会心解,自辟蹊径。

王襄书法作品遗留很多,大部分为甲骨、金文、篆书、楷书。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的书法风格特色。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刊登在《天津三百年书法选集》中的两幅篆书作品,一件是临彝器铭文,一件是1934年所书“寒士一生”联。两幅作品是以卜文之体,参以金文。

甲骨文是用利器镌刻在兽骨、龟骨上,若以柔软的毛笔表达是很不容易的,故而其书是一种再创造。写甲骨文书体的书法家寥寥,如近百年的罗振玉、董作宾等人均是甲骨文研究和书写的专家。写甲骨文,首要的条件是要深谙甲骨文字结构,而在书写时又不同于一般书体。王襄从1899年接触甲骨,1904年开始研究甲骨文字,对其结构了如指掌,从这两幅字中可以看出他将所学所识融为一体,用笔浑2,结体端庄,刀笔互见,形神兼备。

王襄的楷书、行书,是在唐楷的基础上汲取了六朝、北魏的书风,多了一些古拙,少了一些柔媚,他收集了许多六朝、唐人写经装订成册,以为楷模。王襄比较喜欢古拙、率真之书体,尤其是古代造像记中工匠镌刻的铭文,无拘无束、质朴无华,令他赞叹不已。“予少年学帖学,病其摹勒失真,乃一志学碑。中唐以后之碑,笔法多无变化,千碑一致,不足尽古人之妙也。则专六朝人之碑,字之好丑有独到处,非唐碑所几及,亦书翰之大观也。六朝碑多正书,唯造像记,乃具行书,其字多匠人自书自刻,每逊于碑,要之迹犹近古,为嗜书者所珍重”(《簠室题跋》)。例如他写的楷书“陋室铭”字对,拙中见古,笔画挺拔,极有功力。

他的行书多见于书札小品。有关行、草书体,还应当谈谈王襄对“书圣”王羲之书法的看法。王羲之(303—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锐意创新,完成了一种姿媚流变的新字体,从而开创了书法的崭新时代,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1965年有关《兰亭序》的真伪书坛曾开展大辩论。但在1948年当王襄题写他1920年所得“太康铜镜”时,则说王羲之的书法是晋代民间用的俗体。他认为晋代书法,上承汉魏,有篆、隶、章草三种。篆书仅有碑额、印文小品事物,隶则施之典册、高文,章草为书家妙墨,皇象钟繇用此显,更非尽人所能,因此,王襄推断民间常用的书法,当别有书体。他以为晋太康二年铜镜上的铭文为匠人以流行体记之,即所谓俗书者。太康二年为公元281年,《兰亭序》为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相距七十余年,“此书体果创于羲之,何以先七十年写入镜铭?其为当时俗书,尽人习之,确无可议。羲之特运以妙思,自成家法,故能独冠一代。韩公‘羲之俗书’一语为知书之论,非属微词,实千古羲之知己”。“文艺之道,师古者多雅,趋时者每俗。雅俗者,据以定近古近今,非以鉴别优劣。俗者,人人通习时尚之谓也”。可惜王襄没有赶上1965年书坛论战,否则,这种看法和结论一定会给当时的论战者提供可贵的研究论点。

王襄习字写字,内容往往是他思想感情的抒发,爱憎分明,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敌伪统治时期,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及崇高的民族气节。例如敌伪统治时期,索书者甚多,王襄遂订润格委托南纸店收件,巧妙地避开了一些人。1942年冬,日军于东京举办“大东亚书道展”,伪天津市图书馆出面邀请,王襄严辞拒绝,并告诫子侄辈:“人之读书,前言往行,一一信诸心,无他焉,欲致用而已。事之来也,不慑于声势,不屈于利害,从容处理,不使溃决不可收拾,所谓见理明,处事当,能行所学者。”1944年用宋代陆游“此处天教著放翁”句书横额并题词悬于室内自励,并题:“陆放翁生当南宋,不忘汴京版图,其爱国热诚形于歌咏,读之发人深感。”全国解放后,他的书法内容一改过去的沉闷之气,每年旧历之旦或新年元旦都题字作书,抒发愉快心情,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并自勉努力。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1.王巨儒著,卞慧新、唐石父校对:《纪念父亲王襄110周年诞辰年谱》一、二(《天津文史丛刊》1987年第7期、1988年第8期)。

2.唐石父:《王襄先生与古泉研究》(《天津文史丛刊》1987年第7期)。

3.王巨儒:《王襄论书法及治印》(《天津文史丛刊》1988年第8期)。

4.崔志远:《簠室殷契征文二三事》(《天津文史丛刊》1986年第6期)。

5.崔志远:《王襄先生对甲骨学的贡献——纪念中国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天津文史》1998年第21期)。

6.阿是:《从郭沫若为王襄题墓碑谈起》(《天津文史》1998年第21期)。

7.李鹤年:《王襄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天津文史丛刊》1987年第7期)。

8.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上)·簠室殷契征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同类推荐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
  • 老烟台风情

    老烟台风情

    本书记录了烟台历史的片片断断,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烟台历史的文章,均是从烟台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垂钓”上来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某一条街、某一座建筑、某一件文物、某一幅古画、某一处遗址、某一个老字号、某一段往事和传说,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不但对当代人有意义,对未来更有意义。
  • 原来努尔哈赤

    原来努尔哈赤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努尔哈赤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努尔哈赤作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对清代历史的影响,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努尔哈赤既播怔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光宣衰世’的基因”。
热门推荐
  • 陆小凤传奇之轮回之阵

    陆小凤传奇之轮回之阵

    览历代武侠作品,尤喜陆小凤传奇。然古龙已逝,人间再无陆小凤,今试写同人,聊以慰藉。
  • 老君变化无极经

    老君变化无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实用妇科医学

    实用妇科医学

    科疾病长期困扰广大妇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妇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帮助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对妇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妇科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实用妇科医学》。全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炎症、妇科胂癌、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急症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妇科介入和妇科微创等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可作为妇科临床工作者日常的参考书,可供各级妇科医师、临床研究生、进修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参考。
  • 豪门霸道千金

    豪门霸道千金

    霸道的千金爱上了妖娆的总裁,曲曲折折的剧情华华丽丽的结局
  • 光与暗的镇魂曲

    光与暗的镇魂曲

    剑与魔法的大陆,在【魔王】率领魔族进攻人族的王国后,世界陷入了战火,人族节节败退,直到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勇者与其伙伴将魔王击退,最终两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大陆重归和平。时过境迁,如今勇者已老,大陆暗潮涌动,过去英雄的后代又将书写怎样的篇章。
  • 每天学点法律常识(全集)

    每天学点法律常识(全集)

    本书犹如一座桥梁,一头承接着法律,一头开启了民众,它在朴素中蕴含着伟大和奇迹。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本书介绍的知识,领悟本书作者——一名执业律师分析案件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我们每一位普通公民都可以逐渐的修炼成“法律武功”,从而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评判每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
  • 都市之仙家小店

    都市之仙家小店

    一场意外,十九岁的轻生女孩儿钱雾的身体里进驻了一个金丹期的元神。从冰系异灵根的天才修士变成只有三灵根资质的普通凡人,从灵气浓郁的红芒界来到这修仙者绝迹的地球界。太上忘情的仙人从此有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为了偿还因果,钱真人决定做个乖孩纸,背着书包上学堂去鸟。填志愿了,真人问:有神学院否?被拍飞。为了修炼所需的大笔资金,钱真人家仙家小店开张,上曰:赛神仙、赛华佗。众人:到底是赛神仙还是赛华佗?是算命的还是看病的?钱真人:都赛。也算也看。卧槽!这不神棍吗!
  • 上级

    上级

    大学校长上任不久就被“双规”。尔后一系列事件轮番上演,校区征 地、资产重组、外商投资、大学扩招等等,先后将副省长、教育厅长、组 织部副部长、公安厅副厅长等诸多官员卷入其中。 “上级”,这一团混浊里面的一个虚无而又实在的方向,所有人都在 等待,仿佛“上级”可以解决这一切。政协委员黎江北在调查案件的时候 ,他没有……
  •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