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7500000039

第39章 寻

刘柠柠

1

桂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子浸泡在馥郁的桂花香里。我开始寻找。自从知道这座山的原名是“桂花山”而不是“禁山”时,我已经暗地里制定了计划,想看看长在山上的桂花是什么样子。

这座山在村子的背后,比它身旁的几座小山丘显得高大丰腴。山下靠南边是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村子的地势比较高,这是一条并不太直的下坡路。走出去时是轻快的,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横陈的公路,视野变得平坦开阔。走回来时我经常气喘吁吁,汗湿衣衫。村庄以它独有的方式,嗔怪着离开它的孩子。

山的东面是一条小径,是桂花山和另外的小山丘之间的分界线。祖祖辈辈在这条路上行走,耕牛和羊只也从这条路上经过。歪一歪头,可以把山坡上的青草撩进嘴里,边走边嚼,像调皮的孩子偷吃了零食。小径的目的地是一块块稻田,铺在桂花山和其他山丘之间。稻田是棋盘,山丘像散落的棋子。棋手太过忙碌,无暇收拾。山丘和稻田,完美地缝合在一起,就是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所。稻田给人们填饱肚腹的食物,山给人们煮熟食物和驱走寒冷的柴草。山和稻田在一起,山比稻田高,稻田很稳重。

大人们说,这座山叫桂花山,老人们记忆里留着它最初的模样。后来又叫“禁山”,禁止人们随意上山砍伐。在那个大炼钢铁的特殊年代,山林被狂热的人们洗劫一空,漫山遍野除了疮疤一样的树桩,剩下的只有虚弱的风,从光秃秃的山上拂过,却无法抚平它的伤痕。幸好那段时日不久后变成了历史的尘埃。人们对山林的依赖根深蒂固,对树木的渴望历久弥深。这座山被划作“禁山”。砍柴伺炊的,到别处去;修房子需要屋梁檁柱的,还要耐心等待山上的树苗长大。时光荏苒,我出生后,看到了它风华正茂的样子。

进山的路上长满了草,只比路旁树林里的草矮些稀疏点。阳光正好,照得稻子泛黄,桂花正香,我踏上寻找之旅。山上树种多,我叫得上名字的不多。枞树黄褐色的针叶落在草地上,踩上去没有声响。油茶树四季常绿,不知道什么时候树下也有落叶了。它们倔强地向后卷曲,不情愿地躺在枯草丛中,踏上去唧唧喳喳一片响声。栎树叶枯黄发白,太阳吸干了它们最后的水分,秋风催着它们作最后的诀别。长刺的荆棘藤蔓,挂着长有细刺的黄色小果子,那是金樱子,可以摘来吃。缠在树上的“八月炸”,躲在藤叶后面。爬上树摘下来,掰开,白色的瓤,黑色的籽。咬一口,淡淡的甜。

母亲说桂花好找,只要寻香而去就行。我使劲吸气,还是没能闻到熟悉的桂花香。山势不陡,走起来毫不费力。树越来越密集,阳光越来越少。走到山中间,只漏下来一块块大大小小的光斑。抬起头,天空已经被切割成好多块。柔顺的白云,像母亲新买的蚊帐,又像刚刚晒好的棉花,被扯散了,贴在水洗过一样蓝的天空。树枝上鸟儿比我们热闹。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就像我们在地上奔跑嬉闹。啾啾唧唧喳喳,互相说着我们无法听懂的家常话。它们对山林充满信任,就像人们一样依赖着山林。

我忍不住高喊:“啊——啊——”鸟们在空旷的回声中惊慌地飞起,滚落一地鸟鸣,如沸腾的水,慢慢又平息下来。我是个不速之客,打扰了它们的清静。

一直走到山的尽头,来到山下稻田边,依然没有桂花树的踪迹。稻田里铺着一地饱满的金黄,山上落下的枯枝残叶,丝毫不影响它们。远处的田里已经有人在收割。

2

我背着竹篓上山,在桂花山上找到了表皮光滑的栎实。还是没有找到桂花树。

覆盖着落叶的树荫里,一片丰硕的蘑菇令我惊喜不已。蘑菇是桂花山奉送给善待山林者的礼物。

人迹稀少、落叶厚实、荆棘茂密的背阴处,蘑菇最多。大雁南飞,秋雨开始淅淅沥沥连绵不绝。一场雨停歇,天色放晴,雁鹅菌从落满枞树针叶的土里钻出来。老人们说,大雁在天上飞着,看到地上的山林,想家了,泪水滴落下来。滴到哪里,哪里就会长出美味的雁鹅菌。

采雁鹅菌要起得早。去晚了,就会被别人抢了先。天色微明,我已经跟在母亲身后准备上山。晨雾淡淡袅袅,填满树与树之间所有的空间。树叶润润的,不知道是露水还是雾。草丛里的水汽,很快打湿了脚上的布鞋。母亲提着竹篮,弯着腰,低着头,用手扒着地上的落叶。菌子像一个个听话的孩子,顶着泥土和腐烂的树叶等着我们。浅棕色的菌盖,大的像饭碗,又肥又厚,边沿微微上翘。小朵的,铜钱大小,菌伞还没有来得及撑开。我在母亲身后,用一根手臂长短的木棍在草丛和腐叶堆里扒拉,寻找雁鹅菌。可是我的收获总不如母亲。母亲说,把棍子扔了吧,用手找。我应了,学着母亲的样子,果然收获大了不少。

雁鹅菌味道美,产量少,因此价钱昂贵。寻了菌子回去,大多数是换了钱,贴补家用,自己吃的次数很少。母亲禁不起央求,有时候炒了炖了吃,满屋子菌香。吃一次,回味好几天。有一年用茶油炸制成菌油,用坛子罐子储着,吃面条或者来了贵客时炒菜放一点儿,一直香飘到来年。

霜降了,寒风一阵接一阵,蘑菇不见了踪迹。很多树只剩下裸露的枝桠,还有一两片顽强留在枝头的叶子,在风中瑟瑟发抖。山林突然变得空荡荡的,我的桂花树依然不见踪影。我只寻到几个新挖过树的坑,新翻起的泥土。刨一刨,能挖到残留的树根。我是左撇子,一直没有学会砍柴。刨树根,可以减轻我不能砍柴的遗憾。这些树根大的有手臂粗,小的和手指一样细。拍打干净泥土,背回家去,是上好的木柴。

雪落下来,枞树和油茶树戴上白色的帽子,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我不敢独自走到山中间去。找到路口一棵熟悉的枞树,蓬松堆积的雪,映得针叶更加青翠发亮,树皮斑驳。摇一摇,枝头的雪扑簌簌落下来。树枝微微颤动,好像也如释重负,轻轻舒了一口气。

3

一场春雨一场暖。每一场春雨过后,山上的树叶似乎都稠密了不少。一簇又一簇新绿,涌上寂寞了一个冬天的枝头,洒在树下的草丛里。枯草还来不及和春天道别,嫩芽已经心情急切地冒了出来。细雨蒙蒙,沾湿了春草,轻盈的泛着清光的翠绿,令人心生怜惜。沾衣欲湿杏花雨。山上的野杏花抢在叶子之前绽放了,细小的粉色白色花,挤在草丛中开得热闹非凡。一场夜雨来得太急,地上草丛里落满花瓣,细长的嫩绿的叶片才睁开惺忪的睡眼。

我还惦记着山上的桂花树,没有放弃找寻。在满眼层层叠叠的绿色中穿梭,随处可见零星点缀其中的红色粉色白色小花。鸟叫声越来越稠,越来越响。所有的颜色和声音,在这个季节里变得越来越浓稠和层次分明。

我用鼻子在山上找寻,因为母亲曾说过,桂花香。终于循着花香,找到一种和桂花相似的树。笔直的树干,和桂花树相似的叶子,浓浓透亮的绿,比桂花叶薄。白色的小花,一簇簇掩映在绿叶中,像一捧捧雪。花香不如桂花浓烈馥郁,却带着春雨的水汽,湿漉漉的,润湿了我寻找桂花的心情。花蕊是白色,薄薄的小花瓣白得有几分透明。一朵朵花簇拥在一起,每一朵仿佛都在欢笑。

折下一大枝带回家,向父亲炫耀我找到了春天开放的桂花。父亲笑了,告诉我这种花不是桂花,它有另外一个名字。我没有记住父亲说的那个树名,固执地记着我给它取的名字:野桂花。

晚上把野桂花插在水瓶里养着,做着有桂花的梦。早起却闻不到花香了,不禁黯然神伤。叶依旧绿,花依然白,离开了它生活的那片山林,那棵树,它失去了灵性和精魂。我是残忍的。山林和它的树木,忍受着我的错误和顽劣,静默无声。

野桂花花期很短,悄悄谢了,花香杳无踪迹。这是桂花山给我的一个梦境,夜半来,黎明去。

临近端午,风一阵阵吹拂,吹来若隐若现的香,在空气中弥漫。黄栀子开花了。秀美青翠的叶片,从秋天一直坚持到这个季节。一颗颗带着碧绿色的花蕾,从叶丛里冒出来。洁白玲珑的花,散落在桂花山的一个个角落里。走着走着,这些花突然在前方出现了。我蹲下身仔细端详,舍不得离开。鲜黄的花蕊,六片花瓣是柔和不事张扬的白,轻灵淡然。阳光从林间洒落,恬淡的花朵熠熠生辉。

因为不舍,也要折几枝回去,用清水养着。很快花瓣就黄了,枯萎了。花香还在挣扎。我犯的还是同一个错误。桂花山派它的孩子告诫我,不懂珍惜,必将失去。

4

我在四年级的课本里学到了枫树,老师告诉我们,桂花山上也有枫树,但是不多。我站起来大声说,我见过。老师要我摘几片叶子带到学校去,给大家看看。我还没上山,在山下路旁看到一棵树,长着和老师说的有点相似的叶子。我摘下几片,拿给老师看。老师笑着从一本书里拿出一片红褐色的叶子,要我比较它们的区别。原来我摘的,是法国梧桐树叶。我惭愧不已。老师说。寻到好东西,哪有那么容易。

我拿着老师的那片叶子,在桂花山上寻了一个上午,终于在一个洼地找到了几棵枫树,绿得正浓。一片片绿色的手掌在枝头招摇,哗啦哗啦响。大多数是五角状,也有三角四角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翠绿深绿。叶柄细长,阳光从叶缝里渗透下来,星星点点。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我再次站在枫树下。枫叶橙色黄色红色的都有,背阴处还有绿色的,并不全像老师说的像火一样红。叶脉格外清晰,仿佛老人手背上凸起的青筋。摘一片,对着阳光,似乎有点透明。一派独有的属于秋的艳丽。

秋风起,秋雨凉。枫叶落尽,和另一些落叶一起,在山林间铺成一块厚厚的地毯。在林间行走,脚下有悦耳的声响,而树干静默无语。我怅然,没能见到老师描述的景致。

其实我不必悲伤,叶的毅然决然,是为下个春天酝酿生机。该舍则舍,有舍才有得。如果我们总是紧紧抓住所有的一切不放手,肯定不能走到下一个春天。

这几棵枫树和枞树、栎树混在一起,树干笔直,碗口粗细。一个个显得很健壮,挺直了腰身,努力向着一个方向延伸。那是太阳的方向。桂花山是一个世界,每棵树,每朵花,每棵草,有各自的生存法则。太阳是它们共同努力的方向,背离了这个准则,只能是匍匐在脚下的苔藓。

我抬起头,仰望它们努力的方向。天色晴好,初冬的阳光,温暖而不炫目。我看到一个树杈上,有一个鸟窝,和这山林一样寂静,一定是主人不在巢里。它们一定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有它们的家。

同类推荐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热门推荐
  • 闪电之舞

    闪电之舞

    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他发誓一定会报仇。为了复仇,他精心培养了一支特种部队。在一次秘密暗杀中,他无意中获得了超能力。于是,他离复仇越来越近了。
  • 极品戒指

    极品戒指

    戒指在手,天下我有。美女。提起你的裙摆。小萝莉。挺起你的小兔兔。哥哥帮你按摩哟……美女。你的三围,我能知道。内衣型号,我也能知道。身体健康,我更能知道。赌石,辨别古董的真假……敢调戏我的女人。我就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敢惹我。我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八荒大帝

    八荒大帝

    八万年的等候,一场无法改变的命运。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又是如何卷入这混乱的漩涡。“八万年的等候,八万年的期盼”当发现时已无法改变,踏入便无法回头。载入历史的传奇,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了旋转。。。。“封号:八荒大帝”
  • 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猛将传

    乱世猛将传

    各个朝代以及各个国家的英雄传奇人物都将聚集在一个年代
  • 雪盟之局起乱世

    雪盟之局起乱世

    十年茫茫!心系故土!子成局,待归时!只为完成心中尘封的伤痛,不得不选择快刀斩乱麻!怎奈千帆百过,席卷各门各派!展开又一季度的争斗!雪盟之主-公子羽,步步为营,一步一坑,斩断各家争斗,进行统一局面。大梁帝国剑圣--赵吏,甘愿做棋子,只为昔日兄弟情深意重,报仇洗血耻。正在更改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黑色玫瑰

    黑色玫瑰

    一朵盛放在腐朽尸体上的黑色玫瑰;一个被隐藏了多年的惊人秘密;一段充满了恐惧与悲伤的人生历程;以及一段此生终究无法白头偕老的悲剧爱情。故事的最后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惊悚,心酸,无奈,悲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手机

    超级手机

    一部山寨手机,却成为连通修真界的枢纽。都市小保安化身神棍,坑蒙拐骗,踏上修真之路。可是在这个灵气匮乏的世界里,修真已成为传说中的存在……不过没关系,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 羡天缘之泪落成伤

    羡天缘之泪落成伤

    天上的神仙也会恋爱,但是有各自的规律,不可强求。而天篷元帅和杨戬真君,同时爱上了月华仙子,可天命注定天篷和月华是一对,觉得天命不公的杨戬挑战权威..........
  • dnf之无冕剑皇

    dnf之无冕剑皇

    内容简介:过去真的可以重来吗?当他踏足在这世界之巅,获得这世上最强者,死神的承认后,如是道。他实现了从儿时就立下的愿望后,现在却追悔莫及。掌控着万物生死命运的死神仿佛预见到了什么,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一切,从头开始,他是否,能完成他真正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