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7400000018

第18章 天体之谜(4)

太阳会消失吗?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没有太阳就不会有人类,这是人类的共识。科学家说太阳还能照耀50亿年。50亿年之后呢?如果没有太阳,人类还会存在吗?难道太阳熄灭就是人类的末日吗?我们想,那时就要看那时人类的生存智慧了。太阳,每天赐给我们光明,并且从很远的地方给我们送来温暖。因为有了它,地球才充满生机。可以说,太阳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太阳是银河系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这颗最近的恒星相距我们1.5亿千米,这样长的距离,如果是时速1400千米的超音速飞机,也要连续飞十二年才能到达;如果乘坐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需要花八十六年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婴儿坐上这趟列车的话,到达太阳时也只能安度晚年了;如果是步行,即使日夜兼程,也要走上四千年。光速是很快的,每秒即30万千米,可以绕地球七周半,但是光从太阳那里照射到地球也需要8分19秒。

如此遥远的太阳,对地球这颗行星来说却是近远适中的;如果近若金星,表面温度灼热惊人,海洋都会蒸发得滴水不剩;如果远如冥王星,只是一片冻僵的世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地球,不可能有生命的出现,不可能有生机盎然的世界。地球每分钟在每平方厘米的土地上能得到太阳输送的2卡路里的热量,对整个地球来说,每分钟太阳放出相当于燃烧四亿吨煤的热量。而这么多的热量,仅仅是地球表面得到的,它只占太阳辐射出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即使是这样,这些热量也比世界的发电量高出好几万倍。在盛夏季节,炽热的太阳还是令人望而生畏,人们会想方设法来避暑。奥地利物理学家斯特凡总结出辐射和温度的关系,从而得知太阳表面温度达5500摄氏度,太阳中心可高达1500万摄氏度,真令人难以想象。英国天文学家金斯是这样说明高温的惊人程度的:如果在太阳中心取别针大小的一块放在地球上来,那么站在地球150千米远的人都不能幸免于难,他会被烧死。这样炽热的天体简直像团燃烧的火球,然而是什么东西可以旷日持久地燃烧达五十亿年呢?据科学家推测,太阳寿命约一百亿年,现在正处于中年时期,也就是说太阳光耀地照射了五十亿年,并还将一如既往地照耀五十亿年。

太阳有没有伴星?

自从科学家通过先计算后观测的方法发现海王星之后,也想用这种方法去发现太阳的附近有没有新的星球,因为唯有如此,天文学中的一些矛盾现象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到底有没有?能不能发现呢?太阳伴星是人们假设出来的一颗红矮星或棕矮星,距离太阳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并以复仇女神的名字来命名。太阳可能存在伴星的理论最先由Richard A.Muller提出,因他发现地球上出现大灭绝的时间是有周期性的,他提出每隔约两千六百万年有一次,去试图解释大灭绝的周期性。

该伴星推断其公转周期为两千六百万年,在经过奥尔特云带时,干扰了彗星的轨道,使数以百万计的彗星进入内太阳系,从而增加了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机会。现时,尚未有证据证明太阳存在伴星,也使得地球的周期性大灭绝原因受争论。Matese和Whitman则指出,周期性大灭绝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太阳存在伴星,并提出可能是因为太阳系在银河系平面上下摆动,并会摄动奥尔特云,其影响与伴星存在的假设相似,但其上下摆动周期仍有待观测。在天文学上,一般把围绕一个公共重心互相作环绕运动的两颗恒星称为物理双星;把看起来靠得很近,实际上相距很远、互为独立(不作互相绕转运动)的两颗恒星称为光学双星。光学双星没有什么研究意义。物理双星是唯一能直接求得质量的恒星,是恒星世界中很普遍的现象。一般认为,双星和聚星(三至十多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占恒星总数的一半多。太阳作为一颗较典型的恒星,它是否也有自己的伴侣——伴星呢?或者说,它是否也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物理双星呢?近几年来,这是科学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地球上物种灭绝问题提起来的。太阳是双星吗天文学家曾有过太阳具有伴星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

当人们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值不符合时,曾设想在外层空间可能另有一个天体的引力在干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动。这个天体可能是一颗未知的大行星,也可能是太阳系的另一颗恒星——太阳伴星。为了解释美国那两位古生物学家的发现,1984年,美国物理学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阳存在着一颗伴星的假说。与此同时,另外的两位天体物理学者维特密利和杰克逊也独立地提出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假说。穆勒在和他的同事们讨论生物周期性灭绝的问题时说:“银河系中一半以上的恒星都属于双星系统。如果太阳也属于双星,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可以说,由于太阳伴星的轨道周期性地和小行星带相交,引起流星雨袭击地球。”他的同事哈特灵机一动,说:“为什么太阳不能是双星呢?同时,假设太阳的伴星轨道与彗星云相交岂不是更合理一些?”于是,他们在当天就写出了论文的草稿。他们用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的名字,把这颗推想出来的太阳伴星称为“复仇星”。

太阳前面所提到的彗星云一般称为“奥尔特云”,它是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的名字命名的绕日运行的一团太阳系碎片,奥尔特曾认为它距离太阳15万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可能是一个“彗星储库”,其中至少有一千亿颗彗星。由于太阳伴星在彗星云附近经过,使彗星运动轨道发生变化,因此引起彗星撞向地球,结果引起了生存条件的变化。穆勒说,这种彗星雨可能持续一百万年。这一观点与某些古生物学家设想物种灭绝并不是那么突如其来的意见是一致的。人们考虑到,如果太阳有伴星的话,在几千年中似乎却没有人发现过,想必它是既遥远又暗淡的天体,而且体积不大。这是很有可能的情况。因为在1982~1983年,天文学家利用红外干涉测量法,测知离太阳最近的几颗恒星都有小伴星,这种小伴星的质量仅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15~1/10。此外,在某些双星中,确实还有比这更小的伴星存在着。

生物灭绝和行星碰撞有关?

关于地球生物大灭绝,有种种推测和假设,那么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联袂提出的这个生物灭绝和行星碰撞有关的说法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见仁见智,只好由未来科学去判断了。随着现代考古学的进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的技术应用于考古学,人们发现,在过去的六亿年中,地球上至少发生过五次大的和几次小的生物灭绝。譬如,其中主要的有五亿年前的寒武纪灭绝,导致三叶虫类从地球上消失;2.48亿年前二叠纪发生的一场最大的生物灭绝,约有90%以上的海洋生物绝种;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恐龙以及70%的动植物种灭绝了。引起这种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些科学家指出,这是由于地壳板块的漂移,形成大地震和造山运动,新的大陆和海洋出现,引起生物环境的变迁,物种因此而发生大规模灭绝。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大陆板块漂移是较慢的,而且是不间断的,为什么物种大规模灭绝带有突发性,即似乎是“一下子”就被毁灭了呢?1977年,美国地理学家阿瓦兹与他的父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提出了恐龙灭绝与白垩纪末期的陨石雨有关的假说,其中提到可能有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1984年,美国的两位古生物学者,对地球上物种灭绝情况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的2.5亿年中,生物灭绝似乎有一定的规律:约每隔2600万年出现一次灭绝高峰期。如此准确的周期性意味着什么呢?人们根据古生物学者推算出的生物灾难期,对地面大陨石坑形成年代进行了考察,发现在生物灾难期间形成的陨石坑,比其他年份多得多。有的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彗星周期性地轰击地球而引起的。因为,在银河系平面中,宇宙尘埃比较密集,当太阳带领太阳系全体成员经过此平面时,宇宙尘埃就会扰动彗星云,引起彗星轰击地球,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同类推荐
  • 飞碟冒险大追踪

    飞碟冒险大追踪

    为您讲述关于飞碟的科普知识。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由谢芾主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者是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布伦特兰,她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四种不同的面貌,春有春的颜色,秋有秋的风采,夏有夏的热度,冬有冬的精神。春天的来临是悄无声息的,孟浩然的《春晓》如是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春的面貌是“掩盖”不住的,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飞鸟归来,处处呈现生机和绿意。夏季,万物繁荣,草长莺飞,鲜花怒放,处处“热情如火”。秋季,一片秋高气爽,处处欢歌笑语,虽然临近寒冬,但收获的喜悦仍然溢于言表。冬季,银装素裹,冰雪连天,万物蛰伏,一片沉寂和冷清。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在时间中穿行。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海洋。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
  •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热门推荐
  • 异玄玄云路

    异玄玄云路

    赵玄,一个生来就有一双阴阳眼,但是却只能看见女鬼,经过一场精心设计的除女魔大戏,从而引发了天玄大陆惊天秘闻。其中的过程有搞笑猥琐事情,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计谋深远让人深思。有的无理取闹让人无可奈何。一切精彩过程就在《异玄玄云路》!
  • 三国杀之卡门世界

    三国杀之卡门世界

    斗气,魔法,百花争鸣,百族争霸,看一个废材如何在一片充满了传说的大陆书写自己的神话!
  •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示范区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使各地广大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推动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鹿城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但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对失败教训加以分析。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正在和即将从事、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士提供有用的参考,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发挥积极的作用。
  • 吸星之异界狂飙

    吸星之异界狂飙

    【四组出品,质量保证】屹立巅峰,孤傲群雄,一本吸星决然天下。异界为棋盘,我执棋子。重生纵横不过举手之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以雷霆千钧之势破而后立方乃王道。————————————————————到了异界,主角不牛X,那还看什么?于是,俺的设定很狗血。主角低调地徘徊在牛A与牛C之间,无限接近于牛W与牛Y之间的黄金分割点。—————————————————————PS:汗了,被骂了,补充一点,一切反派都是纸老虎,不管先前如何嚣张都只不过是突出主角的铺垫,字数不多,还没完全展开。
  • tfboys之恋爱无终

    tfboys之恋爱无终

    这是一篇非常好看的文,希望大家喜欢,如写不好,还望提出意见
  • 最后的猎魂师

    最后的猎魂师

    当徐菩提握住那把剑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死神躲在角落里暗暗偷笑,鬼魁在他的路途上张牙舞爪,满目的鬼影中,徐菩提只有一个选择,举起手中的剑,然后——挥斩!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江山美色记

    江山美色记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看清一切,懵然回首,才发觉自己已经失去了更加珍贵的东西。李易,一个有着悲惨童年的孩子,一个拥有皇室嫡系血脉的少年,在这从不缺少天才高手的九黎大陆之上,能否破开乌云,直达九霄玉皇之上。
  • 走在教学区

    走在教学区

    虽然,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是,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本科生已成草草,满满一大街,一钱不值!当今社会,出众的外表成为寻找工作的充分条件,没有一张纯美的脸和甜甜的嗓子,努力三五年丝毫不见一丝成绩……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迫使我们的主人公戒掉理想,接受现实……在感情学习事业之路上苦苦的挣扎着……
  • 猛虎志

    猛虎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无异能,非重生,不穿越,一个比《陈二狗》更真实的都市元气文。都市黑白江湖里,一个胸怀大块垒、行事有原则的年轻人,将有怎样的际遇?又将成就怎样的都市猛虎传奇?(野心:打造都市经典;在真实感等方面挑战烽火。)(说明:有点慢热,越往后面越爽,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