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8500000013

第13章 遗留千年的古迹(3)

护珠塔为何斜而不倒?

谈起比萨斜塔尽人皆知,但是,我们是否还知道,中国也有一个斜塔,那么,中国的斜塔为何斜而不倒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毫无疑问,比萨斜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但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斜塔,只不过没有比萨斜塔那么有名罢了。我国也有一座斜而不倒的塔——护珠塔。护珠塔位于我国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境内,塔位于天马山的中峰之右,砖木结构,7层八角形,残高19米。近看护珠塔,只见塔的底层已有三分之一的块砖没有了,整个斜比萨斜塔塔仅靠三分之二不到的底层砖墙支撑着。塔的顶部早已没有,各层腰檐木结构的痕迹,还是隐约可见。塔旁写着危险的警告牌。走进塔内,空无一物,抬头仰望,极目苍天,加上山顶风大,好像危塔马上就要从头顶倒下来似的,令人胆寒。因塔严重倾斜,故俗称斜塔。1982年勘查结果,塔身向东南倾斜6°52′52″。据《人民日报》报道:此塔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斜1°多。有人认为它比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得还要厉害,是世界第一斜塔。当然,这个说法没有被世界公认,但说它是中国第一斜塔,恐怕没有人反对。塔始建年代,据清嘉庆《松江府志》七十五卷寺观,圆智教寺一条记:“寺后护珠宝塔,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横云里人许文全建。”又据《干山志》卷十古迹记载:中阳塔即干山圆智寺砖塔,在“圆智寺二门内,左砖塔四级高可三寻,宋元丰时,横云山人许令字文全建。”又记“宝光塔在干山之半,高七级,登览者极江海之观,干山杂志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现宝光故名”。塔因长年无人管理,损坏严重。据清人诸嗣郢的《明斋小识》记: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火星飞至塔顶,因而起火,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二百年来,塔虽倾斜,却始终屹立于天马山巅,斜而不倒。至于护珠塔真正斜而不倒的原因,许多人们对此回答不一,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是当地传说:塔是向东南倾侧的,而在塔的东南面有一株古银杏树,它是“松郡九峰”之一辰山仙人彭素云在五百年前种植的。

树的枝叶皆西向,后来树虽枯死,但它依护珠塔靠神力,对护珠塔遥向支撑,所以使塔不倒。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仅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当然不足为信。第二种说法也是从传说而来,认为镇塔之宝被人挖走后,宝塔开始倾斜。几百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个神秘人来到护珠塔脚下。他们用镐在塔底刨个不停,一阵忙碌后,他们好像找到了什么。于是只要到了夜晚,护珠塔脚下就会经常出现挖宝人。终于有一天,护珠塔塔底被挖了一个大洞。于是一种恐怖的说法开始流传,护珠塔的镇塔之宝被人挖走了,护珠塔就要倒了。根据这个传说,有人推断传说中被挖走的镇塔之宝很有可能是舍利子。但这颗舍利子真的是在塔底被偷的吗?按照江南古塔的结构,五色舍利珠应该藏在塔叉顶部,塔砖结构有一个天宫,天宫里有一个银匣藏在里面,然后盖顶时把它封起来。有记载“乾隆五十三年,护珠塔经历了一场火灾,塔顶全部烧毁,木结构荡然无存”。据传说,护珠塔之所以会发生那次大火,也是与塔藏着舍利子有关。因此,有人据此推判,可能是舍利子保护了护珠塔,使其不致于倒下。曾经有传说说塔里埋藏了舍利子后,人们都来朝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香火非常旺盛,到了乾隆年间,朝拜时焰火掉在塔心里,就造成了火灾。难道天宫里的舍利子也被烧化了吗?但是舍利子是佛教修行高僧火化后的结晶,再厉害的火焰也不能把它熔化。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古代建筑技术来解释的,认为是古代造塔技术的高超所致。古代用糯米汁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这种粘合剂的强度不亚于现代的水泥砂浆,据说用这种粘合剂来建筑时,时间愈久愈坚固。在考古发掘中,常发现古代的坟墓,是用糯米汁拌以石灰等作为粘合剂的,现在发掘古墓时,还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把它拆除。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粘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护珠塔能够浑然一体,塔砖不至于一块块塌落下来。第四种说法是认为后人为了觅宝拆砖导致了塔体倾斜的。传说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元丰钱币,一个盗宝贼听说塔里有宝贝,就拼命往里凿,结果在砖缝里发现一个唐代的通宝元宝,拿回家给妻子摸了摸,当时他的妻子正养不出儿子,结果他家里后来得了子。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拆砖觅宝,使底层砖身西北角逐渐拆毁,形成一个约两米直径的大窟窿,因此有人认为塔倾斜日趋严重是由于这些钱币造成的。但是这样的折处的情况下,护珠塔为何仍旧耸立于此不倒呢?第五种说法是认为塔基建在山坡上,土层软硬不均造成了塔斜而不倒。据有关专家考察,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陷不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弱,西北方向土质较强。于是塔就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浙江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造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风力更强,在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时,护珠塔能迎风挺立,斜而不倒。第六种说法认为是特殊的建筑结构,使塔倾而不倒。虽然护珠塔倾斜的真正原因被找到,但人们更关心的是,这座斜塔会不会突然倒塌呢?建筑力学专家认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高54米,全都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但是护珠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斜很多,而且以前从没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并且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护珠塔能够现在倾而不倒,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护珠塔倾而不倒?对于这一点,建筑专家提出护珠塔的建筑结构很特殊。护珠塔的塔身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而且每层的门不开在同一个方向的墙面上,这样就使每个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着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同时因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虽然因为地层原因护珠塔发生倾斜,但是仍可以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从乾隆年间至今二百多年中,无数次的狂风暴雨,把山下的房屋都吹掀了。1954年刮十二级台风,吹倒了塔下的大殿。1984年黄海地震,上海市区的房屋也受到摇摆震动,但是护珠塔突兀地挺立在天马山巅,犹如一把利剑,直刺青天,迎风屹立,岿然不动。

黄河古蒲津桥铁牛起过什么作用?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黄河古蒲津桥铁牛的出现又给黄河添加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1998年8月,山西省永济市博物馆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的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土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吨~72吨)、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四尊铁牛是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铸造的,每尊重数万斤,并铸有铁人驱策,使曾经在历史上享誉数百年的名胜景观又重见天日,向世人清楚地标示出古蒲津渡的准确位置,为研究古代桥梁史和古人的文化观念,为了解读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那么,这四尊铁牛在当时到底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呢?古浦津桥的铁牛和铁人有人提出这四尊铁牛是用来固定铁索桥的。据记载蒲州古城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地处要冲,被视为兵家重地,历代王朝均在此建造蒲津桥。公元前541年,春秋时期秦公子针携带资财、车辆,前往黄河西岸晋国,用舟船连接建造浮桥,开在蒲津渡建蒲津桥之先河。到了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进攻韩、赵、魏,先后两次在蒲津渡口造桥。以后汉高祖刘邦定关中、汉武帝刘彻东征、隋文帝杨坚过黄河东进,均在蒲津渡连舟造桥。不过,这些桥都是临时性浮桥,没有桥墩,用竹索连接,寿命短,不安全。唐开元年间,随着蒲州一带经济的发展,蒲州城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竹索连舟桥已与雄城蒲州极不适应,当时的兵部尚书向唐明皇上疏,陈述蒲津桥破败不堪、难承车马重负的窘况。唐明皇听后立即降旨,决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桥,并发动满朝文武出主意、想办法。经集思广益,造桥方案拿出:一是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铸铁牛为索桩。开元年间属盛唐时期,冶铁业发达,于是两岸数万民众奉命炼铁铸造,历经苦战后铁牛铸成。铁牛分别伏卧于黄河两岸,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建起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桥。这里,两岸的铁牛,其实就是对拽铁索连接河桥的索桩。蒲津铁索桥第一次将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从唐开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桥被烧毁的五百年间,蒲津桥一直是铁牛系铁索、铁索连舟船。桥被毁后蒲津渡一度荒废,但铁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关发展成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明代皇帝又先后四次利用铁牛建桥,历经百余年,直至清代因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

铁牛于20世纪40年代湮没。

同类推荐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了大干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编著的《世界神秘现象》是“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之一。
  • 电脑新秀

    电脑新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宇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人类起源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有猿人进化成人类的起源之谜。
热门推荐
  •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
  • 早安我的鬼先生

    早安我的鬼先生

    当只有小说中才会出现的狷邪狂拽吊炸天的极品男人突然偎在你的身边时候,你会肿么办?纳入囊中体会女主的感觉抑或是倒贴上去?好吧,白露后来才发现,她完全想多了。
  • 梦修

    梦修

    一种前所未有的修炼功法“梦系”只要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就可以修炼的功法。华梦晨俊美无比的外表,独特的气质,受到许多美女的青睐。在他的身边从来不缺少美丽的女人,因此他各种的麻烦不断。
  • 逍遥游星天

    逍遥游星天

    古老宫殿,沉睡少年,悄然苏醒。“我要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此便是少年的梦想。“把酒话逍遥,谁待我乐逍遥”便是少年游历大陆的方针。看少年如何逍遥天下,如何独霸四方。他的身世又是何?
  • 无我梦中

    无我梦中

    现代思想十分成熟的少年,用自己的眼光见解这个世界,人生历程上的第一站,选择了“从难到易”的人生模式,自然要先经历无数痛苦,真真切切,刻在心里……
  •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嫡女风华,千岁坏坏爱

    “九千岁,我不嫁,一听就是个宦官!”这话是穿越之后沫诗缈说的,那年她十一岁,特狂妄的的宣布这一重大决定。只是,那个宦官不是宦官,是皇上的第九个皇子,知道后的她差点没从床上摔下来。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偏偏又俊美如斯将她命脉拿捏的死死的。“你救了我一命,本督自然是要偿还的。”可是,欠债肉偿?这妖孽的偿债方式也太特殊了些吧?“缈缈,若非如此,九千岁何以为九千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狂兵

    逍遥狂兵

    兵王柳天回到家乡,发现自己家里居然住了个大美女,致富路上,成熟女白领、妩媚小警察甚至当红女明星蜂拥而来,美好生活就此开始……
  • 冰宇魔帝

    冰宇魔帝

    以杀为道,我要毁灭这天下苍生,我要屠了这天,六界又算什么?早有一日我会杀上去!
  • 长生歌

    长生歌

    悲催的绝世魔厨也能刺杀失败!小命玩完,她再世为人,不成想宝刀不在手,异能也飘走,连身材都要和她作对。这个丑胖子是要闹哪样?好不容易嫁个过气王爷还小命攸关……哎!所谓人在江湖飘呀,招牌往外抛啊:风家特制小笼包,挨一刀,吃一包,包你想挨第二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吞天魔仙

    吞天魔仙

    恨不能!与天争!仙心哪得甘凡尘!大众群:456750061,VIP群:462576017(入群需验证起点ID,要求具有粉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