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021

第21章 青史留名(5)

在李时珍以前,历代的本草学著作,重要的就有四五十种。他为了超过前人,除深入钻研前人的本草书和参考其他各类著作以外,还重视实践,用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来补充前人的不足,纠正前人的错误,发挥自己的新知。

在广泛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他决定到自然界去,做实地调查,亲自实践。他除了在自己家乡各地巡游学习、为人治病以外,还不辞辛苦,跋涉万里,足迹踏遍几乎大半个中国,包括河北、江苏、湖南、安徽、河南等地。通过实地考察,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大大增加了写作的科学性。

李时珍就是这样,前后用了近30年的时间,读书、实践、实地考察,最后投入著作。他把自己的著作取名《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左右,书中共收药1892种,其中374种是前人没有提到过,由他新增加入本草书的。书中还绘有药物图1000多幅,治病验方10000多个。

由于书的篇幅过大,刊刻出版困难,直到他去世以后3年才得以出版。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为了研究每一种药物的效用,使读者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并在临床时准确地应用这些药,李时珍除了大量查阅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利用外,他还对自己认为尚未研究清楚,或还存在疑问的地方,都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最后才得出应有的结论。

为了证实鱼类有发声的功能,他特地到海边向渔夫请教学习,终于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渔人们总是认真倾听水中的声音,如果声音如雷声轰隆隆,这就是石首鱼群来了;如果水中发出轧轧声,那是黄颡鱼群的声音。

为了证实猎人捕蛇的方法,并看看白花蛇身上的花纹的结构,他特地去拜访猎人,并与猎人一同去捕蛇。他看到猎人在石南藤下面铺上沙堆,等白花蛇爬过来盘在沙堆上,便用叉子把蛇捕住。他亲自把蛇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证实这种蛇身上的确有24块方格的花纹。

古代有一本书叫《诗经》,在描写一种细腰蜂的生活时,写下这样的诗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壳殳似之。”这首诗说的是一种细腰蜂(蜾蠃),又叫做,自己不会繁殖后代,它总是到螟蛉这种昆虫的窠里,把螟蛉子衔到自己的巢里,并且会念念有词,不久就把螟蛉都变成自己的后代,变成小蜂,用这种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这段诗经故事,历代有许多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诗经》所说的就是事实;另一种认为这是错误的,螟蛉不可能变成细腰蜂。在历代本草学家中,也有这两种意见在争论。梁代的陶弘景主张后一种意见,而宋代的苏颂则是前一派的拥护者。做为一个本草学家,如何解决这个争端,证实和判断哪一种意见是对的,李时珍采取认真的态度,亲自到细腰蜂的蜂巢里去解剖,打开蜂巢。他发现:在蜂巢里,有很小的小蜂,它们把螟蛉虫咬住、撕碎,并且把虫子咽下去。原来,它们是在吃虫子,把虫子作为自己的粮食。李时珍说:我“屡破其房”,也就是不止一次地破开蜂房,来证实细腰蜂自身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从而否定了《诗经》的说法。而古代把那些自己没有孩子的人,向别人要个孩子抚养的义子,称为“螟蛉子”的说法,当然也是基于错误的认识的。

为了证实铅对人体是有毒的,李时珍曾亲自到铅矿井,与工人一起下井采矿。他还看到采矿工下井以前,总是先吃许多肥肉、狗肉,并喝一些酒,然后才下井去采矿。矿工说:如果空着肚子下井,必然会中铅气的毒,日久就浑身瘫痪,面色发黄,贫血而死亡。李时珍把亲自见到的情况记了下来。

像这样的记载,《本草纲目》多不胜数。过去好多本草学家都没有这样认真负责的精神,所以不是记得不确切,就是缺乏记载。李时珍在这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代的本草学家。他记载了矿工常发生汞中毒,煤矿工人发生煤气中毒的症状都十分确切,这些在我国是最早的记载。

然而,一部载药1892种的大部头的本草书,一个人是不可能样样都亲自去实践和试验其功效的,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是域外、异国的物产,更无法去一一检验。对于这类问题,李时珍只好如实地加以记录,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如有一种药叫麻勃,古书上说凡患疔疮的人忌见到这种麻勃,如见了就会死去。李时珍对此表示怀疑。他说,不知为什么这种病人不能见麻勃,这是“理不可晓”。

古书上记载两种植物,一种叫白龙须,一种叫万缠草。这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李时珍自己根本弄不清,他知道这是古人有时故意给植物起的暗语,所以他说:“二树名皆隐语,无从考证。”他不敢随便乱猜,不懂装懂。

还有一种奇怪的说法,说金刚石是“鹰隼”把沙子吃进肚子后,然后由粪中排出,在河北的沙碛石间变化而成的;还有一种叫“撒八儿”的东西,是玳瑁这种动物遗精在水中,被蛟鱼所吞食,经过多年才结成的……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多数都是外国传过来的说法,是无法肯定其真假的,李时珍只好说,这些事“无所征询”,但对它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加以否定,只好说“理外之事,容或有之”,也未可知,只好留待以后搞博物学的人进一步证实,再加以肯定或否定了。

李时珍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出一个自然科学家所应具备的高贵品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他的著作之所以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人们所推崇,这也是其中的一条理由。

为科学而献身的勇气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亲身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在某些学科,亲身的实践有时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例如搞化学试验,有时会起火、爆炸等等,没有牺牲精神和勇气,是不可能取得真知灼见的。

对一个本草学家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李时珍曾经说过,要取得正确的知识,需要亲自实践,绝不能道听途说。例如有一种药叫蛇床,对男人、妇女都有补益作用,而且是比较普通易得之药,但一般群众不愿用它,而随便听人介绍,舍近求远另用它药。李时珍批评这种做法是“贱目贵耳”,就是只相信别人的话,而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又如一种叫的植物,历代对它也有很多说法,他引述了历代所说的、金莲等不同说法,指出古代之所以这样众说纷纭,没有一定说法,是因为他们“惟据纸上猜度而已”,这种主观的猜度根本要不得,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时珍解决这种纷争的办法,是亲自去实践,“一一采视,颇得其真”,通过对每一种植物的采集,加以比较,才得到真实的结论。他对于那种胡乱猜度、道听途说的做法,痛加批判,认为那种做法,不足以效法,“殊无指归”。

有些药物的作用,需要亲身去实践,如他对鲮鲤(即穿山甲),曾经自己做过解剖,以观察它是否真的是以蚂蚁为食,结果发现这种动物胃中果然是充满了蚂蚁。他就是用这种亲眼所见,亲手所做来加以检验的,所以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道理就在这里。

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以自己的身体去检验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这是需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才能做得到的。

有一种叫罗勒子的药物,据记载可以把眼睛中的异物移去,其功效究竟如何呢?是真是假,李时珍决定做试验。他先用一个碗,碗中放些水,把罗勒子放在碗中,不多一会儿,罗勒子即吸水膨大,形成一层膜,这就说明了它在眼中也能把眼泪吸收起来,这层膜就会吸住异物,所以它确有这种作用。后来他还用自己的眼睛做了试验,效果的确不错。

李时珍的献身精神还不止此。用药试眼,最多眼睛受病。他还曾试验一种药理作用极剧烈的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具有麻醉作用,饮用后有如酒醉,可以用来做麻醉药,开刀做手术,都没有问题。古书上曾经说过,曼陀罗花汤喝下去以后,人就会感到像酒醉一样,不由自主地又笑又闹,手舞足蹈。究竟是不是这样,要喝多少才能达到麻醉的程度呢?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自己亲身试验,才能知道多少药量合适。麻醉药有一个特点,就是麻醉用量与中毒用量常常相差不多,也许就是一滴之差,多一滴即可使人中毒,而少一滴即有麻醉作用。李时珍深知,这个试验不能在病人身上试验。病人有病,已经很痛苦,身体也弱,不能再经受折腾,他决心自己亲自饮药试验。

他是知道用药的危险性的,但为了把药量药性搞清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亲自试验了。药量一点一点地加,他自己也以身体的感受来判断用药量,最后,他终于弄清了这种药的用量,要达到“半酣”,也就是半醉的状态,人就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欢笑而不自主。

李时珍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麻醉药的用量弄清楚了。

伟大的科学成就

李时珍学问渊博,对博物学有深入的研究,其中有许多成就是具有世界水平的。

就《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来说,在当时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药的分类最早是汉代《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就是把药物分成补养作用(无毒)、治疗兼补养作用及治疗作用(有毒)三类,叫上、中、下三品。这些方法比较原始,也比较笼统。到梁代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就改成按药物自然属性把药分成七类,即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这就比以前进了一步。生物学家发展史表明,分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学科的水平。经过近千年的进步,李时珍在药物分类学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他把1892种药分成16部62类。就植物而言,他把1195种药分成5部30类,其中包括草部(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谷部(分麻麦稻、稷粟、菽豆、造酿)、菜部(分荤辛、柔滑、菜、水菜、芝)、果部(分五果,山果、夷果、味果、果、水果)、木部(分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杂木)等。植物的分类法,在《本草纲目》表现出相当高的科学性,例如他已经把桔梗科的沙参、荠、桔梗编排在一起;把伞形科的柴胡、防风、独活排在一起;把姜科的高良姜、豆蔻、白豆蔻、缩砂密、盖智子排在一起;还把菊科的菊、野菊、蓍、艾、千年艾、茵陈蒿、青蒿、黄花蒿、百蒿排在一起;把蓼科的蓼、水蓼、马蓼、荭草、毛蓼排在一起。这样的排列法,说明李时珍已经对植物的自然分类法有较深入的了解,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国际科学史界有人把他的这种科学分类法,与18世纪植物分类学家林奈的分类法,也就是现在通用的拉丁双名分类法相提并论。虽然林奈的分类命名比较科学,但林奈最初的分类,仅仅有12页的《自然系统》,还不如《本草纲目》高明,而且比李时珍晚了140多年。

最值得提出的是,李时珍在动物分类学及遗传学方面的成就。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共记载动物药444种,占全部药物的23.4%。他把这些动物药分成虫、鳞、介、禽、兽和人这几部。为什么要这样分,必然有一个主导思想。李时珍对这个分类法,有他自己的原则,认为这是“由微至巨,从贱至贵”。微与巨,可能是指动物机体体积的大小,从小小昆虫,直至哺乳动物等巨大的兽类。这里的贱与贵最值得注意,它并不是指动物的经济价值的贵贱,也不是人们思想中关于贵与贱的含义。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龙与凤在人们思想中是至贵的生物,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要穿龙袍,睡龙床;而皇后则比为凤凰,这样才能龙凤匹配。旧小说还认为龙是一种神物,能呵气成云,甚至呼风唤雨。如果是用这个意义上的贵贱而言,则龙、凤应当排列在诸动物的榜首,但实际上《本草纲目》把龙列在鳞类,而比龙应该说低一等的凤,书中把它列为禽类。

再看看猩猩,当时认为猩猩只是一种与鹦鹉相仿,只会学舌的动物。但李时珍却把它列入兽类,而且是兽类中最高的寓怪类。至于人本身呢,李时珍把人列在动物中最高的一级,专立“人”一部。

由此看来,他所说的“贵贱”另有所指,不是指动物的经济价值,也不是指人们思想中所认识的贵贱。那又是指什么呢?

我们具体看一下各类中都有什么动物。虫类都是一些微小的昆虫,鳞则是鱼类,介类中有爬行动物,也有两栖动物;禽类则是指飞禽包括鸡、鸭、鸟等等,兽类几乎都是哺乳动物,最后是万物之灵的人类。

由此看来,李时珍所说的贵与贱,是指动物在智力进化及生物高低方面的贵贱。他排列的这个顺序,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关于动物进化顺序的排列几乎不谋而合,除了具体到每一种动物,可能有归类不当之处外,从总体上说,李时珍的排列正好符合生物进化的顺序。

由此,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时珍在动物学的研究上,已经具有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了,至少已有了生物进化思想的萌芽。李时珍较达尔文早二三百年,他的这种思想在生物学上是非常先进的。

李时珍还对生物环境的适应,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他十分重视环境对生物,尤其对动物的影响。如地域、气候对生物的影响,他早就注意到了。如说天方国的罂粟花到7~8月以后,其皮还是青色的,他指出这是地域方土差异的结果。他指出百谷在中国九州内,其性质都不一样。而鱼类的颜色及其习性,生活在清水和浊水、流水和止水的都不一样。

同类推荐
  •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气象:阴晴冷暖早知道

    本书是关于气象的科普读本,向读者介绍了众多奇怪的天气现象:千姿百态的云、五彩缤纷的雪花、神秘的大雾、怪雨、奇特的龙卷风等。内容涉及所有的大气现象及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些天气气候热点问题,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强化人们的气象意识,帮助读者了解气象,用好气象服务产品。图文并茂,理论与现象结合,阐述简明,通俗易懂,适合广大青少年及对气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世界自然奇观

    世界自然奇观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北极的岛屿、南极的火山、赤道的雨林……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为了使广大青少年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本书采撷了世界上74处各具风采的奇美胜景结集成书,展示了最能体现大自然造化神工的地质地貌奇观。
  • 一本书读通世界地理

    一本书读通世界地理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选取了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上百个不可不知的地方,以山川、河流、盆地、岳陵、沙漠、瀑布等为分界点,分块成章,使读者一目了解,更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欢的地方。
  •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可以让你轻松获得丰富知识,开拓你的人生境界,浓缩古今中外文化精粹1000条中外优秀文化常识。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在社交场合;无论是谈情说爱,还是商务交际;懂得这些常识,将会加倍彰显你的文化底蕴,提升你的档次!
热门推荐
  •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霸王囚妻:宠你天荒地老

    宁博雅没想到命运如此残酷,从小相依为命的残疾母亲被人残忍杀害。彼时她下自习亲耳听对方说是云霆集团总裁雷迦烈所为。从此她将杀了雷迦烈设定成毕生目标。一年后,她成功进入云霆集团,乔装接近目标。一夜狂欢却最终失败。而他们的故事却从这里拉开帷幕。
  • 黑孩子: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

    黑孩子: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21世纪最科学最具现代意识的重大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本书教您如何塑造完全自立的领导天才。 每一个成才的孩子,都是父母们的极富原创性的艺术作品,没有一个方法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成才,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潜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独特的培养方法,这需要科学的依据,更需要艺术的方法。古代人早就明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西游之古今穿越

    西游之古今穿越

    西游再现,穿梭时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噩梦,还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恋。
  • 魔王寻亲记

    魔王寻亲记

    一夜醒来,魔王父亲留下的一封书信,让她从此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了魔界第五代魔王,过上了统领千亿魔族人民的失自由生活。
  • 战天地之龙腾之伤

    战天地之龙腾之伤

    黑暗的时代,杀戮四起,谁主沉浮……我命由我不由天。拥有一颗坚韧执着的心,历经九世,生生不息…………
  • 琉璃漫影

    琉璃漫影

    任务限时?不服抹杀?穿越强制?No,no,no!这么严肃干嘛,生活这么美好,干嘛冒出来个杀神指挥者系统?无限穿越嘛,就该轻轻松松的。当然,这些,主角们可是不知道的。……次元的乱入,各种力量的疯狂碰撞,那宇宙之上爆破之后诞生的,究竟是极度的光芒还是永恒的暗夜?无形齿轮缓慢转动之下,牵引而出的漫影又将去向何方?(唔…对外这么说就好啦。)
  • 人类失踪之谜

    人类失踪之谜

    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这些谜团中,有几百年前发生的毁灭性劫难,也有近几十年发生的不解之惑。前苏联宇航员是如何神秘地蒙难的?海上飘来的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意味着什么?遇难的飞机为何会发出“天空打开了”的奇怪信号?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突然无影无踪,他被人间蒸发了吗?“沙漠之狐”把无数黄金和珍宝隐埋在了哪里?……本书将科学详尽地为读者们介绍这些已解或未解开的人类失踪的谜团,为你展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鲜为人知的奥妙。
  • 强势女王重生:老公你耍赖

    强势女王重生:老公你耍赖

    同样的婚礼现场;俩个不同的新娘;一个懦弱平凡,任人欺笑;一个强势张扬,惨招背叛;纯白婚纱染满鲜血,让云歆明白,原来丑小鸭不会变成白天鹅;麻雀也不会变成凤凰;而她——云歆,一个平凡懦弱女,又怎会真的能够穿上王子的水晶鞋呢!鲜红的嫁衣,羽歆得到的不是众人的祝福;而是众人的背叛;让她明白,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她无意间得到的修仙功法;‘死亡深林’悬崖峭壁上,她一身红色嫁衣,破碎不堪;她没有想到,最后把他逼上绝路的会是她的国家,她的亲人,她的爱人……既然你们都希望我死,那我就如你们的愿!“不要啊……”纵身悬崖那瞬间,羽歆看到那个身影,羽歆笑了……原来还有那么一个人——水寒煜睁开眼,她成了她……
  • 云中谁寄桃花来

    云中谁寄桃花来

    十万年前,天帝的登基大典。我救了一个小童,嫩嫩的小脸透着红彤彤的粉,恰若开得正好的桃花,我看得心下一痒,便吻了他的脸。十一重天的再见,那人站在那儿,便是一副画,飘渺得不似九天之人,眉心有鲜艳的红色火焰,竟是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