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5000000053

第53章 食虾记

虾是我们一帮食友的至好,一顿饭,讲究一些,不可无酒,不可无虾。若是简单些,有酒有虾,可以无他。我们生长的这个地方,叫做里下河地区,风光无奇,有的是纵横交错的小沟小河,要么就是浩瀚的芦苇荡。物产谈不上丰富,小鱼小虾还是有得吃,这些鱼虾虽小,且多刺多壳无肉,但味道至鲜,所以可以培养馋人,大美食家汪曾祺,即是出自我们地区。

最早吃虾,盐水即可,做法也简单,清水葱姜,煮沸即停火,小焖片刻,这样的虾,肉质鲜嫩,咸淡适口,老幼咸宜(鱼虾尤其补钙,孩子宜多吃)。盐水虾最怕的就是煮久了,壳也瘪下去了,肉也木了,吃来鲜味还凑合,但口感未免有些无趣。

如果希望味道多些变化,还可以搁两个八角增味。吃盐水河虾,需要很大的耐心。那种小河虾,煮好后可上一大盆,筷子一个个夹来,夹于嘴中去壳。有精于此道的,吐出的壳依然完好,置于桌上一只只地排列起来,宛然如生,但我至今未修成此等技艺。

吃虾是快意不起来的,只宜细品慢酌。一盏黄酒与虾这样合适的下酒物相逢,也恰如西湖断桥上白娘子遇见许仙,蒙蒙细雨之间,好的是当时那场景的婉约与悠然,又岂想这婉约悠然,会修炼成一个永恒。人生恰如小饮,最难得的是氛围合适,朋友合适,话题合适。

人们常说,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英雄,从相貌看,虾虽不及螃蟹威猛,但也就如一般小虫子,光看外形,估计叫先民们难有食欲。但2000多年前的《尔雅》就有“鱼高、大虾”的记载,所以总在想第一个吃虾的人,除了勇气肯定也不是一般的馋。粤人食禾虫被北人诟病,外形比禾虫好不了多少的虾子却风靡大江南北,没有人嫌弃。虾子用自己的鲜美,改善了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我们今天目睹饭店水族箱里透明灵动的虾子,对味道的无限想象油然而生。有味鲜于虾者,有肉活于虾者,但整体鲜活于虾的食材,还是比较罕见。

吃虾吃的就是一个鲜活,所以虾之鲜食,古已有之。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似生菜,以热覆其上,就口跑出,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更有至简者,如丰子恺散文名篇《吃酒》里所写的酒徒:“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这个酒徒有自己的理论,认为“虾比鱼好得多。鱼,你钓了来,要剖,要洗,要用油盐酱醋来烧,多少麻烦。这虾就便当得多:只要到开水里一煮,就好吃了。不须花钱,而且新鲜得很”。我们喜食虾,也确实图一个方便,但如今虾卖得可不便宜。

以前去扬州公干,早晨一行人在冶春茶社吃早点,按最高标准点的套餐,很快各种点心冷盘摆满一桌,最后上来的一个中盘,其中之物,层层叠叠,分量充足,其形如细小月牙,玉白清亮,细滑圆润。用调羹舀来吃,半天才回味出来,是炒虾仁。因为虾仁很久不吃了,本地食肆也几乎不见有做的。某日饮酒,与朋友谈起,他说虾仁其实是很难炒的,难在挂浆过油,稍不好,不是滑浆就是过老,所以很见工夫。但现代人浮躁,无论食客厨师都爱的是富贵大菜,恨不得黄金入馔,而真见工夫的传统菜,场面上未必讨彩,也就没有人用心做了。

那天从那盘虾仁谈起,谈的是传统与遗憾,最后又就下酒的一盘醉虾,口占一首打油诗:

幻如明灭有无间,

但着酱油生冷艳,

举筷入嘴细回味,

尤有鲜活在齿尖。

人生无非欲与钱,

最怕老时叹华年,

我今与友搏一醉,

且视婆娘若惘然。

于是就诗浮一大白。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EXO之倩季幻觉

    EXO之倩季幻觉

    佑珉晰新书《EXO之倩季幻觉》第二次小说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
  • 大宋小侯爷

    大宋小侯爷

    再世为人,竟身在大宋!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如何生存?胸中韬略万千,腹内诗书满车,无奈一手狗爬似的字,实在拿不出手……争名妓,抢娇女,恶豪迫害;奇从军,遇名师,倾囊相授。结义兄弟,肝胆相照,屡屡化险为夷;红袖添香,妩媚风流,总是百转千回……北有夏辽虎视,西有吐蕃扰乱,内有权相欺压,外有藩王觊觎,可既然我来到这大宋,就要还天下一个太平,还百姓一个盛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究竟他能否一展心中抱负?且看《大宋小侯爷》为你徐徐展开这幅历史的画轴。
  • 华年若不老

    华年若不老

    能留住一段光影的,叫做胶片。胶片里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而胶片会泛黄,胶片也会老去。唯一可以保持不变的,是文字。录进文字里的时光,永远不会泛黄,变老,只会随着岁月的沉淀而变得韵味深长,让这远去的华年,历久弥新。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桃李华年,希望在我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能在这段文字中看见那么鲜活的,年轻时的自己。这不是小说,可以看成是一本日记,或者单单是一个人的一段碎碎念,却一点点镌刻着,临摹着,一个女孩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小残手,不会每日几千几万的更,我只是写我想写的文字,只写,我自己愿同人分享的点滴生活。
  • 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神秘文化之谜总集》本书分为远古历史的神秘文化、神奇的远古帝王、历史的足迹等部分。
  • 仁龙剑

    仁龙剑

    不打怪,不升级,只有一篇感人的故事!不无敌,不称霸,只有一名有血有泪的少年!没绝对的坏人,没绝对的好人,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神州千年,魔族圣君负伤逃离之后,人界赢来了和平与繁荣,只是他会就此蛰伏吗?千年之后,有一重伤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妹妹的陪同下,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本书内容包括:刘秀的前世今生、王莽的谢幕演出、是谁阴死刘縯、重整山何之关东等。
  • 不曾历经沧桑

    不曾历经沧桑

    一个生来就不平凡的少女,十世轮回,也逃不开的劫难。既然躲不过,那么好,势必拿回原本属于我的一切,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 死神寻爱之萌妻无敌

    死神寻爱之萌妻无敌

    谁说死神都嗜血,可在苏萌雅眼里看来,明明很温文尔雅的好吗?谁说死神都傲慢,可在苏萌雅眼里看来,明明是个超级妻奴啊。谁说死神冷血无情,可在苏萌雅眼里看来,明明温情无限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新潮宠物饲养(时尚生活指南)

    新潮宠物饲养(时尚生活指南)

    说起时尚生活,总会让人想起“品味”二字,时尚的脚步也似乎一直都与审美惜惜相关,如今时尚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时装,红酒,手表这些的东西,在大众化的生活中,时尚已经与科技密切联系,本书在理财、法律、茶道、花草、象棋围棋、开店收藏、饮食保健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高品位而又幽雅情调的生活图画,全书衔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点出发,由线到面逐渐深入,引导读者在现代化的气息下,走进一个既温馨、舒适而又新潮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