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6700000063

第63章 古迹遗踪(5)

世外桃源——土耳其地下乐园

导言:土耳其的格尔里默地状如月球,光秃秃的地面上矗立着一个个形状奇怪的石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石堡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远古城市,地道相通,气孔随处可见。在隧道两旁有住宅、厨房、礼拜堂、作坊、水井、食物贮藏室,还有专用来作墓地的洞室,据估算,这样规模的地下城市可供2万人居住。在远古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是谁建造了如此宏伟的城市呢?又有什么用途呢?土耳其地下城市位于格尔里默谷地的卡帕多基亚。卡帕多基亚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堡,都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形成的。但就是在这些石堡下,人们发现了大约36座地下城市。而熟悉这一地带的人认为,实际地下城市的数量肯定比发现的要多。地下城市相互间都相通,以一系列地道连接在一起。连接其中的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两个城市的地道,就足有10千米长。纵横交错的隧道两旁,是像蚁冢一样排列着的无数住宅、厨房,有礼拜堂、作坊、水井、食物贮藏室,还有专作墓地的洞室。52个通风管道通向地面隐蔽处。几条供逃生用的地道造得尤其巧妙。据估算,这样规模的地下城可供2万人安身。在纯粹手工劳动的情况下,从坚硬的熔岩层中掏出这么大的空间,有可能吗?单从地下清运出那么多的石渣,就要克服多少困难啊。人们只能设想或许是建设者的坚韧精神战胜了大自然,用几代人的工夫把它挖成;又或者是地下存在着火山熔岩隧洞,再加人工拓展改造而成。

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据记载在基督教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为了寻找避难之地来到了此地。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攻打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因为在他们到来之前地下城市就已存在。

有人说这一带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构成的,而它的附近就是火山群。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十分容易被凿空,而火石在这一地区十分容易找到。也许人们就是这样掏空地基的。但是在地下城市大多是超过13层的立体建筑,难道那时的人可以精确的计算挖掘的厚度,而不出一点错误吗?在地下城市最低的一层,人们甚至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因此也有人认为是闪米特人建造的,但也没有依据。

更加关键的问题是人们修建这些地下城市有什么用途?他们为什么要躲避在地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对敌人的畏惧。那么,谁会是敌人呢?

根据闪米特人在他们的圣书《科布拉·纳克斯特》中的记载,所罗门大帝曾经利用一只飞行器把这一地区搞得鸡犬不宁。不仅他本人,他的儿子,所有服从他的人,也都曾乘坐过飞行器。阿拉伯历史学家阿里·玛斯乌迪曾描述过所罗门的飞行器,并大致介绍了他的部族。当时的人类对于飞行器现象产生恐惧,这是很有可能的。也许他们曾被剥削、奴役过,所以每当报警的呼喊响起来的时候,人们就纷纷逃进地下城市,以避一时之祸。但是这仅仅是一种传说,如果说人们是惧怕所罗门的飞行器,那么这个飞行器只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行器”。但这似乎毫无根据而言。

还有人认为人们是不是为了躲避战争才开凿了工程如此庞大的地下城市呢?以期平安地生活。或者是某一神秘部落因为生存形式才修建了地下城市,这个部落在原始时代并不知道搭建房屋的方法,反而发现了在洞中生活的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于是这个部落就开始在简陋的地下洞穴中居住。到后来,文明进步,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的时代,富有的人就开始营建“豪华”的“地下住宅”,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城市,并且为了与其他人进行贸易、食物交换、结婚等而修建了隧道,以方便人们的来往。

撒哈拉沙漠的古老岩画

导言:撒哈拉沙漠岩画多以表现动物为主,有野牛、角马、条纹羚羊、斑驴……虽然画得十分粗糙,但是惟妙惟肖,似乎就在岩石中行走、跳跃,充分展示了远古人的生活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的面积达到940万平方千米,仅比中国大陆的面积略小些。这片满是铺天盖地的黄沙的土地,极其干旱,植被稀少。放眼望去,一片荒凉。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人们可以在这块古老大陆的山地、悬崖峭壁上发现史前原始岩画。

最先发现岩画的是德国探险家巴尔斯。1850年,他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中刻有驼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千米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1956年,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万幅壁画。

从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看,距今约一万至四千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大草原,是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这种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那么,这些岩画究竟出自谁手呢?

在世界考古学界主要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岩画是当地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考古家亚历山大认为撒哈拉地区是布须曼人的文化中心,非洲岩画就发生在这个中心地区,而后向四周传播。库克则认为是非洲许多原始居民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共同完成的,因为他发现撒哈拉人的岩画作于5000年前,霍恩人的岩画作于4000年前,肯尼亚人岩画作于1500年前……

另一种看法是非洲史前岩画是外来文化传播的产物,更有的人说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他们认为是移居到非洲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依人把岩画带到了非洲。不过,虽然西班牙东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区岩画确有相似之处,但是这种猜想只是没有经过证实的主观猜测和臆想而已。

也许,这些岩画出自谁手并不重要,岩画的内容和代表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些岩画已经被证实是非洲原始人类的生活画面,但有些岩画却无法用“原始”来解释。

在这些5000多年前的岩石壁画中,夹杂着一些非常现代的神秘人像。他们有的身穿精致的短上衣;有的戴着头盔,头盔上还有两个可供观察的小孔,头盔用一种按钮与躯干部服装连接。有人说,“显然这是一件宇航服”。在撒哈拉的塔希里山脉,有一些被称为“伟大玛斯神”的岩画,画中的人像戴着圆形的密封头盔,穿着连体的紧身衣,很像现代宇航员的样子。有的学者干脆认为“这只能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其他行星生物早已到过撒哈拉沙漠”。因为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是史前人类的即兴之作,还是依据某种原型画出来的。

另一幅岩画“布兰德山的白贵妇”也同样无法解释。据考证,这幅壁画绘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壁画上除了几个几乎裸体的土著黑人之外,竟然还有一位现代打扮的白人女郎。她肤色白皙,鼻梁高而且直,留着现代的发型,身穿短袖套衫和紧身裤,臀部包得很紧,脚登吊袜带和靴子,手持莲花,发型与现代女郎相似,头发上、胳膊上、腿上和腰部还都装饰着珍珠。当著名考古学家艾贝·希留尔经鉴定宣布它是7000多年前的真品时,人们的思维不得不再一次陷入时间和空间上的极大混乱之中。

人们知道,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横贯国土,这里世世代代只有黑人居住,白色人种的欧洲人只是在16世纪才由葡萄牙人最早到达这里。即使是传说中的腓尼基人,也只是可能在2000多年前乘船从这里驶过。那么,这个白人的贵妇是怎么在7000多年前到这里来的?还有,据考证,人类穿衣服的历史不过4600多年,而纳米比亚的许多土著黑人直到如今还衣着很少。人们不禁要问:远古时代的非洲西南部黑人何以能够超越时空,准确无误地画出几千年后另一种族的人物形象及服饰呢?

马耳他岛上的巨石建筑

导言:马耳他岛仅有246平方千米,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岛上,人们却发现了30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1902年,在马尔他岛盖房子的居民偶然间发现了一座史前建筑,它由多个房间组成。这些房间上下交错,多层重叠。房间之间还有进出的洞口、一些大小不同的壁孔等。中央大厅耸立着由石料雕刻的长度不等的圆柱,支撑着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被巨大的石柱分成三层,最深处达12米。这样辉煌庞大的史前建筑是谁修建的呢?用途又是什么呢?有人说它是一座地下庙宇。但随着挖掘,人们挖出了7000多具骸骨,这些骸骨并不完整,却让人们开始怀疑这座恢宏的建筑是一座墓地,更有人说是墓地与庙宇的合体,既作为坟墓也作为庙宇用。但是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种奇妙的设计在马耳他岛并不是一处。在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里尼,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几处巨石建筑物。它们都用石灰石建成,各成一种风格。

哈加琴姆的庙宇用大石块建造,里面发现了一些石桌,它们排列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些石桌至今未能肯定究竟是祭台还是柱基。神殿里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它也是最复杂的石器时代遗迹之一。

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蒙娜亚德拉”神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为“太阳神”庙。一个马耳他绘图员仔细地测量了这座神庙后发现,这座神庙实际上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每年的主要节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推测,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这座神庙离现在已经整整1.2万年了。

同类推荐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科学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所覆盖。故而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海洋,虽然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广阔,却无法看到其深层的东西,而海洋的内部则包罗万象,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科学与海洋》教我们利用科学来探索海洋,从科学的角度领略海洋的神秘风光。
  •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世界的谜团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领略世界谜团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让他们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从而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热门推荐
  • 《说好的承诺》

    《说好的承诺》

    记得你的童话吗?那个时候,说过的承诺只对你,不变!!!
  • 阂

    从高中到现在,也许还会到以后一本关乎成长与隔阂的不算小说的小说感谢你的来访。
  • 萌妻不乖:御少请出去

    萌妻不乖:御少请出去

    御堂耀一直对女人不感冒,直到遇到沐婉。初时他还未曾意识到她的重要和特别。当他终于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她却已经成了他兄弟的恋人。为了她,他不惜与全世界为敌,终于得到她的时候,他才知道,她就是他的全世界。……“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我的?”对于这个问题,沐婉一直很好奇。“你问的这么直白,让我怎么回答?。”御堂耀假装一脸娇羞,目光却在她身上流连不已。沐婉抿唇无语,拜托,御某人的思想为什么会这么龌龊?!是喜欢上,不是喜欢“上”啊啊啊!
  • 灌篮之永不凋谢的梦想

    灌篮之永不凋谢的梦想

    我只想写一篇我心中的《灌篮高手》同人
  • 天机地王

    天机地王

    “天机”是一块有来头、有传承的石头;“地王”不是一块地,而是一个人的绰号。一块天机石,成就一个豪门。杨淮带着屈辱和不甘,意外重生在古墓中,得到迷失千年的天机石,逆天传承上身。神秘风水师、地产幸运儿,两个身份系于一身;美女、香车、豪宅、光环、机遇……纷至沓来。神秘易学、江湖恩怨、商战风云,爱恨情仇,出身草根的他,开始了逆袭地王的传奇生涯。励志、幽默,多角度、全方位、深度揭秘地产、风水等热门行业内幕。
  • TFBOYS四叶草之虐恋

    TFBOYS四叶草之虐恋

    女主角与男主角在一次邂逅,使得男主角喜欢上了女主角,在一次的见面男主角表白成功,可这一切却被tfboys的一位粉丝凯看在眼里,嫉妒的怒火顺势燃烧……
  • 都市先知

    都市先知

    如果某天的某个场景,让你忽然感觉似曾相识,那么恭喜你,你也许就是下一个先知!
  • 老大无敌

    老大无敌

    东方仙界刚刚感悟到天地灵气的八岁孩子牛二艮,在偶然的意外之下来到了人间界。人间界,有一千古奇谈,在特殊的日子里,上古遗址将开启。遗址中无上秘宝无数,而那个特殊的日子,被五界顶级的推算出乃是2012。
  • 夜黑了

    夜黑了

    失去妈妈的冬歌在医院遇到小姨,她以为她可以和小姨好好的生活下去,却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了自己最爱的人却没想到是自己的哥哥,当自己想要准备接受哥哥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却和妈妈一样的走了,就没在回来过……………………
  • 青春钰小白

    青春钰小白

    一个六口之家,一个被从小溺爱的公主,一个爱打广告的富二代,两个十分妹控的哥哥,组成了一段肆意挥洒的青春,青是受伤,春是成长,而苦,则是青春渗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