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敢讲、有讲一样,善讲也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获得。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体会和执教经验,我感到善讲的习得要困难得多。其原因就在于:善讲涉及的是演讲的方式、方法、技巧和技艺问题,而方式、方法、技巧和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掌握的。所以,有志于通晓演讲者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下面我们根据善讲构成的基本要素,提供一些训练思路。
一、结构训练
结构训练的目标是:紧扣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一)结构评价训练
请根据自己手头掌握的资料,找出3篇你最喜欢的演讲名篇。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它们各自在结构上的成功之处。
(二)编制提纲训练
提纲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重要的。学会了编制提纲实际上就学会了如何结构。请根据结构原理,给下列演讲题目各编制一份提纲(可以书写出来,也可以在头脑中默想):①我最难忘的一天;②我最喜欢的数字;③为善最乐;④电视的优点;⑤成功始于今日;⑥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⑦论“男子汉”;⑧美德永远不会老;⑨成功乃成功之父;⑩开卷有益。
(三)重点要素训练
结构有三个重点:开头、高潮和结尾。请根据开头、高潮和结尾的有关知识,为上述各个演讲题目分别设计出5个以上开头、1至2个高潮和5个以上结尾。
(四)素材组合训练
下面有两组简单的素材,请按照结构原理把它们加以组合和适当添加,写成两篇简短的演讲词。
第一组:①绘画材料自行准备和携带;②“油画初学指导”课程在今晚晚餐后开始,时间约在晚上七时五十分;③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希望所有的学员都喜欢这一课程并对各位有所帮助;④课程在周日午餐后结束;⑤地点在主办单位群众艺术馆的演讲厅;⑥第一节课八点钟正式开始,由知名画家张某某主讲“绘画的第一步”;⑦如果周末上午天晴,将在植物园举行室外实物写生练习,如果下雨,地点届时再宣布。
第二组:①因会议延迟,给诸位带来许多不便,我深感抱歉;②演讲公司举办年会,主持人因会议延迟向来宾致歉;③在这段时间里,请各位随便聊聊,茶点马上会送到各位的面前;④我们刚刚得到消息,总经理因车祸受了点轻伤,此刻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仍然希望前来参加会议,但可能会迟到一个钟头。
(五)多人合成训练
为了培养结构能力,可邀约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做演讲合成训练。方法是:①先确定题目或话题(如电视的优点)。②排好每个人的讲话顺序(即谁讲开场白,谁和谁讲主体部分,谁讲结语,大家共同完成一篇演讲)。③按顺序开讲。相互之间不准重复,要让人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做一篇演讲一样。④总结。重点从结构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办法。同一个题目,大家合作反复讲几次,对提高结构能力十分有益。
二、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的目标是:具有较强的以正确性、精练性、易懂性、情感性、生动性和口语化为主要特征的遣词造句能力。语言训练是个长期过程,这里着重介绍两种强化训练方法。
(一)词汇积累训练
词汇是语流的“细胞”。词汇积累多,讲话时就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具体方法有:
一是背字典和词典。这很枯燥,但对积累词汇很有帮助。不必整本背下来,能背出一些常用的字、词即可。
二是准备“储词本”。确定一些储词范围,把听或读到的词汇随时记在“储词本”上。比如,确定积累用“ABB”的叠词方式表达欢乐和喜悦的词,一段时间后你可能积存到这样一些词:喜洋洋、喜滋滋、乐呵呵、兴冲冲、乐悠悠、乐陶陶、乐颠颠、乐融融、笑呵呵、笑眯眯、笑哈哈、笑吟吟、笑盈盈……
三是多人一起说词比赛。就一个储词范围各人说一个,一轮一轮进行,看能积累多少个词。如要求每人各讲一个带“步”的成语或短语,可能就会说出这样一些词来:步伐矫健、步入疑阵、大步流星、步履蹒跚、闲庭信步、步人后尘、步步为营、举步维艰……
(二)快速择语训练
坚持做快速择语训练,有助于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具体方法很多,比如:
一是连锁接词。家人或朋友在一起,按特定的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词语,周而复始地进行。可以首字连锁接成语,如以“自”字开头:自欺欺人/自以为是/自食其力/自成一家……也可以末字连锁接成语(谐音也可),如:前所未有/有始有终/忠心耿耿/耿耿于怀……
二是巧接话茬。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由第一个说出一段“半截子话”,然后一人接说一段。
三是谚语接对。可以两人在一起,互接互对;也可以几人在一起,一人说上句,大家抢接下句。例如:行船不怕顶风浪——走路不怕路不平;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三、声音训练
声音训练的目标是:熟练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和共鸣技巧,声音洪亮、清正且有节奏感。
(一)洪亮训练
演讲者必须要有一副洪亮的嗓子。声音要洪亮,后天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1.气息控制训练
有句俗话:练声先练气,气足声才亮。这是很有道理的。练气的关键是要学会正确呼吸。如何做到正确呼吸?呼吸器官主要有三个部分:肺、胸腔、横膈膜。人们呼吸有三种方式:一是胸式呼吸(又称浅呼吸)。它主要是靠肋骨运动来完成的。吸气时,胸部肋骨因吸气而略有上升,横膈膜下降幅度小,对扩大胸腔作用不大;呼气时,只是把肌肉放松恢复原状,吸气肌肉群在牵制呼气肌肉群上几乎不起多大作用,所以呼出的气流是浅而弱的。二是腹式呼吸(又称深呼吸)。它是靠横膈膜的力量来完成的。在呼吸过程中,横膈膜下降幅度较大,胸腔容量增大,但得不到胸部呼吸肌肉群的有力支持。三是胸腹联合呼吸。它是靠肋骨和横膈膜共同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其好处是:由于胸腔全面扩大,不仅吸气量充足,而且可以自如地调节气息即可以随时换气、补气、储气,说起话来既轻松又响亮。由此可见,胸腹联合呼吸是最佳的呼吸方式,最适宜于朗诵、公众演讲和唱歌等。当然,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方式,必须经过锻炼才能习得。其训练要领是:
第一,姿势:肩平颈正,全身放松。
第二,吸气:以鼻为主,快而轻柔,扩展胸腔,小腹逐渐收缩以控制气息。
第三,呼气:均匀平缓,收紧小腹,控制声门,注意调节气息的输出。
训练时还可辅之一些具体方法,如数数法。用鼻子吸入一口气并使它在肺内停留片刻,就开始数数。数数有四种方法:默数;大声慢数(如1——2——3——4……);大声地有节奏地数数(如12、34、56……或123、456、789……);大声快数。又如偷气法。当第一口气快用完的时候,一收小腹,口鼻同时进气,两肋张开,快吸一口气,这就是偷气。偷气一般放在字尾部分,当一个字尚未发完时,就做好偷气的准备,鼻子略向上提,接着快速从鼻孔吸入少量的气流。
2.发声基础训练
发声技巧主要是共鸣。共鸣有三种:一是头腔共鸣(软腭以上部分),其效果是:声音清脆、高亢;二是胸腔共鸣(喉腔以下部分),其效果是:声音低沉、浑厚;三是口腔共鸣(软腭以下部分),其效果是:声音清晰、悦耳。混合共鸣就是以口腔共鸣为主的头腔、胸腔、口腔共同产生的共鸣形成的。
混合共鸣的训练要领是:第一,口张。口的开合程度直接关系着声音的质量。说话时,将口张大一些,这样就会获得响亮、圆润的共鸣效果。第二,喉松。昂头或低头说话,都会影响咽腔发声的共鸣。如果头部端正,颈部放松,声道通畅,就能形成共鸣。第三,鼻通。说话时,将口张开一些,软腭下垂,舌根放松,让气流从鼻腔内流出。
3.“喊嗓”特别训练
“喊嗓”训练可以提高说话的响度。找一僻静处,大声地发如下音(可根据习惯自编):啊、哎。某某某,你在哪里?我在这里!同学们好!大家好!我们一定会胜利!
注意事项:一是要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二是从自然音高喊起,喊到一定高度即可,以免吊得太高把嗓子喊坏;三是贵在持之以恒,最好每天能有一次训练(每次约10分钟)。
4.模拟演讲训练
到郊外空旷处,或者在礼堂讲台上,假设前面有10人、50人、100人、300人、500人、1000人,做模拟演讲。随着人数的“增加”,音量不断增大。
5.平时大声说话
平时说话时,有意识地适当提高音量。养成这一习惯,面对众人发表演讲时声音就容易放开了。
(二)清正训练
声音要清晰,发音要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1.舌喉唇齿的灵活性训练
咬字器官主要包括舌、喉、唇、齿,它们在发音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舌部训练
伸舌动作:将舌头向外来回平伸,像做广播体操那样“一二、一二”地做伸舌运动。
摆舌动作:将舌头尽量向外平伸,然后左右上下来回摆动。
捋舌动作:舌尖顶住下牙床,舌面拱起,捋着上齿往外伸,伸得越长越好。伸到最长后,就用上齿轻轻咬住舌面再往里缩。
咬舌动作:用上齿咬舌腹,先咬中间,再咬左边和右边。
卷舌动作:舌头从两边向上往中间卷,卷的幅度越大越好,然后再往外伸。
圈舌动作:舌头顺着上下牙床外面来回转动,先从左向右转,再从右向左转。
打舌动作:用舌尖打硬腭,打得硬腭“咯咯”响。
勾舌动作:将舌头伸出口外,尽量向上勾鼻子,向下勾下巴。
在普通话声母中,属于舌部音的有:舌根音——g、k、h,舌尖音——z、c、s、d、t、n、l、zh、ch、sh、r,舌面音——j、q、x。有了舌部训练的基础,发好舌部音就比较容易了。
(2)唇部训练
双唇微闭,向前撮起,尽量前伸,使双唇感到有拉力。随后双唇变扁,向后移动,嘴角尽量向左右扯,使颊肌全面活动。
双唇闭后前伸,随即向左扯,抻拉右颊和颈部左侧肌肉。随后回到正中,嘴角向右扯,抻拉左颊和颈部右侧肌肉。往返数次。
双唇闭拢向前,向左右上下转圈,全部抻动颊肌和颈部肌肉。
在普通话声母中,属于唇部发音的有:双唇音——b、p、m,唇齿音——f。做上述唇部训练,有助于发好唇部音。
(3)喉部训练
在普通话声母中,属于喉部音的有:g、k、h。要发好喉部音,可做如下训练:张大口腔,随后闭合,使喉部两旁有抻动的感觉;大张嘴打哈欠,慢张慢合。
(4)齿部训练
齿音包括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以及舌面音j、q、x。方法:一是先慢读“吱吱喳喳”、“咯吱咯吱”数遍,然后快读数遍。二是模仿撒气声si、si、si。三是绕口令练习(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似寺,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事实,就打谁四十)。
2.普通话训练
要使声音清正,就必须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训练普通话的关键在于:一是读准汉语拼音,辨析并校正常用字词的读音;二是平时要坚持说,贵在持之以恒。现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很大,各种各样的普通话训练读物很多,我们这里就不再专门介绍了。
3.绕口令训练
这里要特别提到绕口令训练,是因为它对提高声音清正质量十分有益。绕口令是由一连串声、韵、调极易混同的字词组成的“语言链”,读起来相当拗口,要念得声声清、字字准、速度快很不容易。例如:粉红墙上画凤凰,先画红凤凰,再画黄凤凰。黄凤凰上画红,红凤凰上画黄,红凤凰成了红黄凤凰,黄凤凰成了黄红凤凰。
绕口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训练:一是一人自练。连念几首,录音后复听。二是单兵对抗。用相同的材料轮流念,秒表计时,以快慢和清晰度如何评出名次。三是连轴转。数人同说一段,由慢到快,说错就淘汰,其他人自动替代,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不出错。
4.快读快讲训练
一是快读。选择一两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看一遍后试着朗读。快读时不必强求对思想感情的细腻表达,但必须读清晰,一遍比一遍快。
二是快讲。对快读过的文章已相当熟悉并了然于心后,可进行快讲训练。快讲时,可以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要力争一遍比一遍快。
读、讲速度要快,语音又要清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急于求成,可从慢逐渐加快;第二,巧妙偷气;第三,均匀用气,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三)节奏训练
鉴于节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首先请读者翻到前面论述节奏的部分,重温一下演讲声音节奏技巧。然后,认真找一篇自己较喜欢的演讲词,在研读的基础上,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把以下事项表示出来:哪些地方用快速、慢速和中速?哪些地方用高音、低音和中音?气息停顿、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在不同的地方该如何处理?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在不同的地方该怎样处理?注好了这些标记,就做模拟演讲,每天连续两次,坚持做十天半月。
四、态势训练
态势训练的目标是:自然、得当,能有力地支持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仪表修饰
平时养成注意修饰仪表的良好习惯。基本要领:第一,每天认真洗漱,保持脸面洁净和口腔卫生。第二,征询一下美发师的意见,为自己选定一个适合个性特点的发型和发式。第三,征询一下服装师的意见,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服装款式和色调,出门穿戴要保持整洁。第四,通过参加训练班,进一步改善身材条件。第五,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针对面部上的某些明显缺陷可适当做美容手术。
(二)神情训练
关键是脸面和眼神的表情训练。可设法找来一面较大的镜子,第一阶段先做无声训练(即不言语),学习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第二阶段再做有声训练,即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根据讲话内容练习表情。
(三)姿态训练
做姿态训练,最好能买来一块可照下全身的大镜子。先做无声训练,再做有声训练。对有弯腰曲背习惯的人来说,可采用如下方法矫正:靠墙站立,后脑勺、双肩后部、臀部、双脚后跟紧贴墙壁。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0分钟以上。
(四)手势训练
面对镜子学习做各种手势训练。先做无声训练,再做有声训练。切记:不可无手势,也不可手势太滥。
五、抒情训练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朗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大声朗读,尽量读出感情来。二是模拟演讲。找几篇感情色彩强烈的演讲名篇(如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以感情表达为重点模拟演讲。
六、讲式训练
讲式是演讲方式的简称。训练时要由易到难。
(一)照稿宣读式训练
目标:摸索演讲稿写作规律,积累写稿经验;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初步领略演讲气氛,培养敢于登台讲话的胆量;根据手中的现成讲稿,能较顺利地当众表述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完成表达任务。基本要求:①下工夫提高讲话的内容质量,力求使演讲内容产生最大的说服力。②写好讲稿后,在私下要反复练读。③演讲时,要处理好语速、音量、停顿和重音,力求较好的声音效果。④不要老是把眼睛盯在讲稿上,要适当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要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尽可能用些手势。
(二)依稿背诵式训练
目标:具有比较丰富的写稿经验,基本上掌握了演讲稿的写作规律;怯场不再是最主要的敌人,有一定的临场经验;根据记忆中的讲稿内容,不仅能较流畅地传达信息,而且具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基本要求:①认真写好讲稿后,要反复朗读背诵,直至完全熟记在心,熟记后还要反复练讲。②登台演讲时,要设法解决生硬问题,不让听众感到你是在背稿。③要积极地动用眼神、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帮助表情达意。
(三)背述发挥式训练
目标:有较丰富的临场经验,怯场已不再是问题;面对听众,具有一定的临时遣词造句能力;不需要完整地记忆讲稿,就能较充分地向听众传递信息,且有比较娴熟的表达技巧。基本要求:①对背诵部分要烂熟于心。②对全篇主题要牢牢掌握住,防止发挥时偏离主题。③对发挥部分的大致结构层次和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要做到胸中有数。④背诵和发挥两部分的语言风格要尽可能保持一致。⑤灵活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技巧。
(四)提纲发挥式训练
目标:有着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具有相当突出的即兴遣词造句能力;在任何情况下,仅凭提纲就能运用娴熟的表达技巧进行成功的演讲。基本要求:①除了在讲前对听众的情况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外,讲中要注意观察听众情绪和神色的变化,随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演讲。②要通晓演讲主题,储于大脑的有关材料要尽量多一些。③没有十分把握,提纲不能太粗;提纲可以拿在手里备忘,也可以背下来直接装在大脑里。④演讲时要注意逻辑性,尽量避免观点和材料出现疏漏,谨防跑题、语言繁复拖沓、拉长讲话时间。⑤自如地全面地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技巧。
(五)临场即兴式训练
目标:具有很强的即兴遣词造句能力;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范围,就能发表一通比较体面的讲话。至于训练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演讲学家罗斯教授在其《演说的魅力》一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普遍原则,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①在讲演之前就做好准备……估计邀请的可能性。争取确定人家会请你讲什么题目。②把思考的题目与你的经验联系起来。讲你自己有特殊经历的题目,就比较轻松、自信。③有疑问,就概述。有时你会丢掉头绪,不知道正在说什么,接下来要说什么,在这一刻,迅速回顾或概述常常能恢复理智,使思绪回到正确的轨道上。④简洁!你即席讲演的时间越短,你跑题的机会就越少。⑤该停就停!我们常会在发表一个好的即席讲演时,觉得自己没有说够,或者一时成功唤起了虚荣心,直到终于破坏了曾经达到的那种传播效果才停止漫谈。⑥倘若真的无话可说就不要说!被认为愚蠢也比张开嘴引起一片疑问好些。
七、应变训练
下面是一些临场应变的成功范例,先请欣赏,然后设想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例1:有位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即兴讲话,当讲到“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存在”时,马上意识到“允许”前面漏掉了“绝不”两字,立即补了两句话打圆场:“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例2:相声演员马季有一次到湖北省黄石市演出。在他表演之前,有位演员错把“黄石市”说成了“黄石县”,台下听众哄堂大笑。他上台后便说:“今天,我们有幸到黄石省演出。”此话一出,便把听众弄糊涂了,大家窃窃私语。马季解释道:“方才,我们的一位演员把黄石市说成县,降了一级。我在这里当然要说成省,给提上一级。这样一降一提,哈!就平啦!”观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例3:英国前首相威尔逊有一次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有一群反对者故意捣乱,有一个反对者甚至大喊“垃圾”。为了不使一场严肃的大会变成无聊的争吵,也为了摆脱当时的难堪场面,威尔逊用冷静而和缓的口气说:“先生,关于你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们一会儿就讨论。”会场终于安静下来了,威尔逊接着讲了下去。
例4:1979年,英国前首相梅杰在牛津哈丁顿选区竞选议员时,有一位农场主当面批评他对农业知之甚少。面对窘境,梅杰并不生气,对选民大声说道:“这位先生说得好,我不知道牛头,也不知道牛尾。不过您投我的票,我将在24小时内成为一个养牛专家。”幽默的话语使他摆脱了窘境,赢得了选民的称赞。
例5: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个政界要人叫凯升,他首次在众议院发表演讲时,因为刚从西部乡间赶来,打扮得土里土气。一个不怀好意的议员在他讲话时插嘴挖苦道:“这个伊里诺斯州来的人,口袋里一定装满了麦子。”这句话引起了哄堂大笑。凯升很坦然地回答说:“是的,我不仅口袋里装满了麦子,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许多菜籽呢。我们住在西部的人,多半是土里土气的。不过,我们虽然藏的是麦子和菜籽,却能够长出很好的苗子来!”当时他的名声并不怎么大,这几句话使他很快在全国出名。
例6:有一位校长就学生不重视生物课问题做了一次演讲。开始,会场秩序还好,后来就出现了交头接耳、喧哗的混乱场面。校长并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结合重视生物课学习的道理穿插了一个“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学生们一听要讲故事,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校长讲道:“楚汉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刘邦针对项羽的天命思想,利用昆虫的趋向性,命人用蜂蜜在项羽兵败必经之地——乌江岸边的石崖上写下‘项羽自刎乌江’6个大字……”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