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6700000014

第14章 李渔戏曲理论的审美文化阐释(一)(4)

第四节 语言表达的雅与俗

雅与俗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命题,历来受到戏曲理论家们的重视。审美文化视阈下的戏曲雅俗之辨不仅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而且具有艺术格调、文体种类、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意义。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史,戏曲作为通俗文艺,相应的雅俗之辨常常置于审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从文体本身的特殊性出发,比较多地集中在语言表达的问题上。李渔在《窥词管见》中如是说:“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39】当然,李渔没有浅尝辄止,停留在一般意义的雅俗之辨上,而是进一步就戏曲语言表达的雅与俗的功能、对象、效果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见解精辟独到。戏曲语言表达的雅与俗是一种对比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雅与俗二者互相映衬、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联结,相反相成。

一、街谈巷议,直说明言

“雅”和“俗”含义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谓的“雅”是指“典雅”,“俗”是指“通俗”。从文学作品语言含义的深与浅来看,“深”就是“典雅”。汉代的王充说:“夫文由语也。或浅露分别,或深迂优雅,孰为辩者”;又说:“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40】“深”是“深沉”、“深隐”之义,含蓄是“深”的生成条件。“深”的反面就是“浅”,就是通俗。在概念上,“浅”与“雅”是不相容的。王充还认为作者的思想修养、文化人格和才能操行不同,体现为雅与俗的差异,说:“雅俗异材,举措殊操”。【41】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文学语言的性质明确地将雅俗对举,说“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42】,并且将区分雅俗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前提。《唐诗别裁》评罗隐的《牡丹》诗说:“唐人牡丹诗每失之浮腻浅薄,独此篇尚近雅音”。在戏曲创作方面,从戏曲语言表达的总体特色来看,其是以俗化雅,雅俗相宜。戏曲语言是供演员登台演唱念白之用的,一唱即过,一念即过,必须使广大观众听过一遍之后就能够获得鲜明难忘的印象。其中,戏曲曲文是供各个阶层、各种身份、不同文化素养的最广大的市民百姓欣赏的,为了适应各色人等的欣赏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做到浅显明白,通俗宜懂。明代的王骥德曾经说过:“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绘,便蔽本来。……故作曲者须先认其路头,然后可徐议工拙。至本色之弊,易流俚腐;文词之病,每苦太文。雅俗浅深之辨,介在微茫,又在善用才者酌之而已。”【43】王骥德在这里一是提倡曲文须有本色,反对藻绘;二是指出曲文走通俗和典雅两个极端有百害而无一利;三是要求具有艺术才情的剧作家善于辨析“介在微茫”的“雅俗浅深”。王骥德的这一观点明显地对李渔的戏曲语言的典雅与通俗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渔针对戏曲的接受对象,一再强调戏曲曲文“贵显浅”,就是要求曲文语言通俗,为自然本色,以便适合社会上具有不同文化修养的广大观众的理解水平,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李渔在《闲情偶记·贵显浅》中说:“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不问而知为今曲,非元曲也”:在《闲情偶记·忌填塞》中又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但是,李渔并没有形而上学地机械地强调曲文的通俗性。李渔又说:“然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元曲多犯此病,乃矫艰深隐晦之弊而过焉者也。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舂容之度;即使生为仆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以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故也。”【44】李渔在这里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显浅不等于粗浅,通俗不等于粗俗。二是剧作家创作曲文应当根据剧本中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分别赋予典雅或者通俗的语言,甚至“极粗极俗之语”。只有这样善于区别不同功能,才能算得上是“文人之笔”,戏曲才能收到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李渔要求剧作家运用通俗语言创作剧本并不是千篇一律,机械生硬的,而是在总体要求之下告诫剧作家,要辩证对待剧本中的人物,灵活处理曲文语言的典雅或者通俗。在这里,李渔所谓“文人之笔”就是来自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的语言,是经过剧作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的语言。它不是生活的原生状态的语言,而是具有美学品格的艺术化、个性化的语言。无庸置疑,李渔的这一观点是符合戏曲艺术的实际的。传奇发展到清初,生、旦、净、末、丑等十二脚色一应俱全。清代的李斗说:“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元院本旧制也。”【45】各个脚色有各自不同的来历,在不同的剧本当中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加以辩证对待和灵活处理,脚色之间的区别和个性也就不复存在了。与其它艺术美的价值一样,戏曲艺术美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反映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刻画人物的多样性格上,“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势必抹杀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物的独特性,“这一个”不复存在,戏曲艺术美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在李渔看来,戏曲失去精彩多样的生活和个性化的人物,尽管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在观众欣赏接受效果上也与语言“艰深隐晦之弊”别无二致。

二、浅处见才,文章高手

李渔不仅要求剧作家辩证对待各个脚色和灵活处理雅俗语言,而且要求剧作家在运用通俗语言时要对通俗语言进行艺术化提炼,以便充分发挥其审美功能。李渔说:“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46】这就是要求剧作家具备不凡的艺术才情,辩证地处理戏曲语言的深与浅的关系,既要用显浅通俗、自然本色的语言把人物或者事物清楚明白地刻画出来,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显浅通俗的语言当中灌注极深刻极丰富的美学内涵,设法提高曲文语言的美学品位,使曲文语言以浅见深,俗中有雅,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在这里,李渔为戏曲曲文的创作不仅确立了通俗性的审美标准,而且将这个审美标准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这一崭新的审美标准又成为衡量剧作家艺术才情高低优劣的尺度。它有力地防止了剧作家对“贵显浅”的片面理解,避免了使显浅流于肤浅或者一般化的弊病,对提高广大市民百姓的审美能力不无裨益。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李渔还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择取“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曲文,批评说“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只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择取“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等曲文,赞扬说“此等曲则纯乎元人,置之《百种》前后,几不能辨。以其意深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也”【47】。这些见解足以反映李渔关于戏曲语言的典雅与通俗论的精神内核,也有助于剧作家们理解李渔关于戏曲语言的典雅与通俗论的精神实质。

在戏曲创作实践当中,李渔确实是认真贯彻了自己关于戏曲语言典雅与通俗的辩证关系的理论见解的,兹举例如下。在《怜香伴》里,李渔写生角范介夫与旦角崔笺云借曹公收女门生的机会,设计打入曹府,以便成就姻缘。为此,生角范介夫与旦角崔笺云有一段曲文和对白:“【前腔】(生)说将来可危,说将来可危,教人惊悸。隋珠弹雀非长计。你说不曾嫁人,认他为父。万一他的女儿不肯嫁我,反要把你嫁起别人来,怎么了得?莽生涯忒奇,莽生涯忒奇!本大利轻微,休担这干系。(旦)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我立志不从,他也强不得我。(生)这种道理愚夫也知道。贵良人不痴,贵良人不痴,只说道为甚么将个结发夫妻,将来儿戏?”这一段曲文和对白通俗易懂,以浅显明白见长,极富于口语化,乃纯粹本色语,在风格和效果上完全可以与元人杂剧媲美。因此,玄州逸叟在眉批中写道:这是“元人得意曲”【48】。

除了创作浅显明白的曲文和对白之外,李渔还根据剧中人物的不同身份,写出符合规定情境的曲文和对白。在《风筝误》里,旦角詹淑娟乃闺阁小姐,知书达理,心存贞淑。丑角抱琴乃一院子,专事庭园打扫,植树栽花。在第二十六出《拒奸》中,旦角詹淑娟看见池塘里面荷花不同寻常地开出了并头莲,联想到心中所羡慕的生角韩琦仲,顿生爱意。于是,旦角詹淑娟与丑角抱琴有一段曲文和对白:“【风入松】(旦)逼真开出并头芳,不似那枕上绣来的花样。(丑)妹子,我年年种荷花,再不见开并头的;今年有了你的姐夫,他就妆妖作怪,学人做起风流事来。”在这里,旦角詹淑娟的曲文浅显而蕴涵雅意,完全符合闺阁小姐的身份和思想感情;而丑角抱琴的对白通俗易懂,也是口语化极强的本色语,完全符合院子的身份;二者的共同点是浅显明白,不同点是旦角詹淑娟的曲文乃俗中有雅,丑角抱琴的对白则一俗到底,其中典雅与通俗的区别泾渭分明,一目了然。朴斋主人批评说:“大小姐之言,尽有诗意,不得以花面轻之。”【49】此话可谓切中肯綮。

在李渔之后,不少戏曲理论家论述了戏曲语言的典雅与通俗的辩证统一关系。例如,近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吴梅明确地指出:“雅则宜浅显,俗则宜蕴藉,为曲家之必要者也。”【50】当代学者王季思先生论述到:“我国戏曲民间演唱本力求通俗易懂,有其可取之处,但有时不顾人物身份、性格,滥用粗言俗语,又是一病。文人传奇力求文词典雅,尤其是继承诗词的曲词,写景如在目前,抒情动人心魄,也有可取之处;但典雅有余,通俗不足,有时家常叙谈也骈四俪六,又是一病。”【51】所以说,古今的戏曲理论大师们都认识到戏曲语言的关键之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典雅与通俗的关系。由此可见,李渔关于戏曲语言的典雅与通俗论,实在是继王骥德之后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承上启下的至理名言。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本书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民国时期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 放飞心灵的风筝

    放飞心灵的风筝

    土地,蓝天白云覆盖的土地,我们身躯亲近的土地,在平常情况下,有谁会更多地关注呢?即使关注又有谁会倾其全心呢?一般的人~大概很少有。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不负相思

    三生三世:不负相思

    玩玩金手指BT刷刷怪,我那小日子也过得忒爽,怎奈体质拉怪,惹来桃花一朵又一朵。“我是来替天行道的!”我手执长剑架在妖孽的脖子上,他款款一笑,我抹鼻血:“哦不,我是来双修的!”长剑将我按住开揍:“除了我,你不许觊觎他人!”“谁都不许抢,师妹是我的!”师兄冒出来大开杀戒。我被谪仙拽去擦鼻血,不禁沉痛哀嚎:“不要为了我打架!”鬼君掩面腹黑:“打死了我一并带走,阿九就是我的了!”
  • 紫昧学院,当冷公主遇上了他

    紫昧学院,当冷公主遇上了他

    (已完结)她冷酷无情,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杀手—泪,为不让妈咪失望,玩转学院,不料却遇到了同样冰冷的他......
  • 圣战神录

    圣战神录

    从洪荒中崛起,少年继承无上血脉,戮战诸神!
  • 我曾用整个青春爱过你

    我曾用整个青春爱过你

    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不管你们之间有多少的障碍,你都愿意牵着他的手走下去;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明知你们早已形同陌路,你却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去思念他;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活在等待中。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安诺之于林暖无言的陪伴;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易然之于林暖深深的背叛;青春是什么?青春是顾清风之于林暖刺心的伤痕。如果当初林暖没有转身离去,那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五年之后,模样与顾清风一样的男子,牵着一个个四岁左右的男孩与一位气质出众的女子,出现在林暖的生活中时,林暖该怎样面对?
  • 猫之纪元

    猫之纪元

    三十岁的魔法师与一只会魔法的猫。为了寻找一颗没人会使用的神石而展开的日常。
  • 英雄联盟官方小说

    英雄联盟官方小说

    谁说辅助不能逆天!故事的主角艾尔菲斯,是一个没有在英雄联盟里出现的男辅助。背负着男辅助崛起的重任,但却也不妨碍他带着妹子们超神的脚步。《英雄联盟官方小说》是一部以官方背景和每个英雄的官方背景故事所组成的一部热血的小说,请各位看官跟随艾尔,一起来踏进这个浩瀚淋漓的英雄世界吧!这是属于英雄联盟、属于每一个人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能史之异能崛起

    异能史之异能崛起

    一个少年不平凡的人生,注定不平凡的遭遇。
  •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从她有意识的那一刻起,他就陪伴在她身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只是有一天,爱慕他很久的师妹冒了出来向他表白,她横插一脚霸道的宣誓主权:“他是我的!”在她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时,阴谋也随之而来……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喜欢你。
  • 恋爱异想篇

    恋爱异想篇

    本书网络各种各样的短篇小说,包你看的心满意足,当然写不好也请亲们多多包涵哦,相信有你们的每一天薇儿都会很快乐的
  • 彼岸花:和你在一起,此生不离

    彼岸花:和你在一起,此生不离

    “你喜欢我吗?”紫烟问。“不喜欢。”翼肯定的回答。“那我们为什么要在一起?”“因为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