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8900000043

第43章 信仰的深度:从《美人计》到《色·戒》

1946年,46岁的希区柯克拍出了他艺术生涯的转折之作《美人计》。传记作家唐纳德·斯波托说,“《美人计》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一次尝试——在46岁——他用自己的才华创作了一个严肃的爱情故事,故事里两个男人同时爱上英格丽·褒曼,这故事只有在他生命的这一阶段才可能被拍出来。”

事实上,此时的希区柯克正在遭遇中年危机:母亲和兄长相继去世,与妻子关系趋于冷漠,他们之间长期保持性压抑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希区柯克本人也日渐肥胖,被岁月逼迫着去经历“接受衰老”的心理调试。这个空当拍《美人计》,与其说是他想要拍一部好莱坞式的爱情电影,不如说是用这部暖色调的间谍电影,来温暖自己的内心,重建内心深处因生活折磨而支离破碎的艺术殿堂,他要从美丽的爱情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好继续走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人计》更像是希区柯克的一次自我心理治疗,疏导了他生命中的“未了情,未了事”:对爱情的观照,对母子关系的理解。

在《美人计》里,至少有两个镜头名垂史册:希区柯克以宽广的视角切入,从二楼阳台俯瞰一幢宏伟的大厦,镜头慢慢追踪并锁定的英格丽·褒曼,并最终定格在她手中的钥匙上。希区柯克用这种有趣的镜头语言来展现剧中重要的道具钥匙。其次,在男女演员亲密接触(譬如接吻)不能超过三秒钟的年头,希区柯克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着镣铐跳舞,在那个著名桥段里,他让男女主人公面贴面摩挲着,喃喃细语,不过他们每个三秒钟,便会分开一次,然后亲吻继续。这个两点五秒的“精确之吻”,被后人津津乐道。

在希区柯克团队的精心打造下,《美人计》在情节方面充满了张力,当年他们整整闭关三周弄出来的故事线索,到底没有白费工夫。电影中,加里·格兰特扮演美国情报人员戴夫林,奉命去劝说褒曼扮演的美国纳粹间谍之女阿莉西娅,帮助他们做间谍工作。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等待任务下达时,戴夫林和阿莉西娅相爱了。戴夫林对待这份爱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他了解阿里西娅狂野的过去,她酗酒,懂得利用自己的女性魅力吸引男人,她放浪形骸。任务的下达让戴夫林陷入两难。组织要求她去勾引她父亲的老朋友,某纳粹小集团成员塞巴斯蒂安,并从他的朋友圈子里获得情报。戴夫林试图说服阿里西娅她不适合这份工作,但却没有成功,阿里西娅认为戴夫林不信任她,而且他对她的爱,也只是为了工作。并非真爱。

任务进入正轨。阿莉西娅很容易就抓住了她过去的仰慕者塞巴斯蒂安的心,他邀请她做客,把她介绍给他的朋友,并闪电般向她求婚。阿莉西亚把求婚之事告诉了组织和戴夫林,她期待戴夫林能最终爆发,选择和她在一起。可惜戴夫林选择了沉默,组织则告诉她,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伤心的阿莉西亚忍痛嫁给塞巴斯蒂安。一半因为爱国,一半由于负气。她不能接受自己深爱的男人竟然会放弃自己。偶然的机会,阿莉西娅发觉丈夫的酒窖有问题,便偷了钥匙,交给戴夫林。在盛大的酒会上,戴夫林潜入酒窖,找到了藏在酒瓶里的含有铀元素的矿物质。不久,塞巴斯蒂安发现了酒窖有人来过。觉察到自己娶回家的心上人,原来是美国的情报员。在母亲的撺掇下,他们在阿莉西娅的咖啡里下毒,好让她慢慢死去。话分两头。另一方面,戴夫林一直不能忘怀阿莉西娅,痛苦万分的他想用空间冲淡感情创伤,他申请去西班牙工作。临行前,他准备见阿莉西娅最后一面。夜探之后,戴夫林发现了身中剧毒的阿莉西娅,他不顾一切把她救出。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

1946年7月22日,《美人计》在美国纽约广播城音乐厅首映,希区柯克、褒曼和格兰特联袂出席,铸就历史经典时刻。格兰特和褒曼的浪漫配对,如电影中法西斯势力走私的可以引爆原子弹的铀元素般,确保了票房的“爆炸”式效果。依靠美国本土480万美元的票房,《美人计》是那一年最热门的影片之一。纽约的评论界热情地拥抱了这部影片。“海克特先生(本片编剧)写了、希区柯克先生执导了一部杰出的浪漫情节剧,它的到来令人兴奋不已,它有着天鹅绒般平稳的戏剧情节,尖锐而又笃定的人物性格,强烈而又温暖的情感基调。”“精湛浪漫的悬念电影,希区柯克最好的作品之一。”《美人计》成了希区柯克电影生涯里“意外的”最美丽的收获。时隔多年,赞誉仍旧纷至沓来,电影评论家把它列入“最伟大电影”名单,称它是“最优雅的大师视觉风格的表达”,希区柯克的女儿也说,她最爱父亲的《美人计》,它是“多么美妙的电影”,让人越看越爱看。

“信仰”或者说“忠诚”是《美人计》里分量最重的主题。绯红色的爱情故事,也一直在围绕着这一主题转。不同的选择造成的不同结果,彰显了不同时代价值观导向的更变。信仰什么?忠诚于什么?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导演必须回答的时代主题,在二战战火还没完全熄灭的1946年,无论希区柯克是有心还是无意,他都用《美人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讲故事的大师,希区柯克把传统心理剧的冲突引进了《美人计》,他对特吕弗说:“《美人计》有着老式的爱与责任的冲突,加里·格兰特的工作和极具讽刺意味的局势,把英格丽·褒曼推向了克劳德·雷恩斯的床。几乎没人会责备他在故事中略显苦楚的形象。而克劳德·雷恩斯又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人物,不仅因为他(对爱情的信任)最终被(褒曼)出卖了,而且因为他对英格丽·褒曼的爱可能比加里·格兰特更深。这样,心理剧的元素便被编制在间谍故事里。”

《美人计》的故事好看,俊男美女的三角恋爱,充分满足了习惯浪漫情节剧的观众的审美趣味,可实际上,《美人计》却是一部非常主旋律的间谍电影,虽然在故事中,美国情报机关人员被描述成有些心安理得地利用女性身体达到目的的一群人,而且有些官员在道德上是那样的黑暗阴沉,可身负三重“忠诚考验”的褒曼,却用完美的女性形象,冲淡了这一切,成功地将观众导向爱国主题。除了曾经酗酒,阿里西娅几乎是个女神。三重忠诚,三重信仰,像追光灯般聚焦在她身上,阿莉西娅无愧列席二战后最令人尊敬的女性行列。

身为人女,阿莉西娅必须对父亲忠诚,她当然爱她父亲,可父亲纳粹间谍的身份,又给她带来了无限烦扰。这是个老派的冲突:忠孝不能两全。在戴夫林的黑胶盘录音中,阿莉西娅和父亲大吵的段落,其实已经表明了阿莉西娅的立场:她选择忠于自己的国家。虽然她醉酒、放浪、穿梭于各类男人中间,是个普通白人男性眼中的“非淑女”(经典台词是“骗子永远是骗子,妓女永远是妓女”),但生活作风的混乱丝毫不能动摇或污染她的爱国心。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阿莉西娅怎样摆脱爱国和爱父的矛盾呢?要成为“女神”,导演不会让她有“未了之情”,于是,阿莉西娅的父亲被安排“死去”,他吸毒自杀,留下遗憾,但对女主人公来说却是一种温柔而伤感的解脱。

得到父亲死讯时,阿莉西娅正坐在飞抵里约热内卢上空的飞机上,她坐在窗边,表情凝固,眼神慌张而婉转,她说:“没想到我会这么难过,前几年,他跟我说他是什么人时,对于给我带来的影响,我毫不在意,现在想起,他人还不错,我们俩过得挺好的,好极了,我有一种很怪异的感觉,就好像出事的不是他,是我。现在我再也不用恨他了,或者……恨我自己了。”阿莉西娅说完这段,男主人公戴夫林说:“我们到里约了。”激昂的音乐响起。不难看出,阿莉西亚的这段自白,与其说是心情的抒发,不如说是一种告别仪式。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与纠缠在忠与孝的泥潭中那个分裂的自我告别,父亲的死,实际上等于让阿莉西娅在“孝”这件事上得到了解脱,对于亲情,她不在有某种未了的“情结”。她做到了对父亲“忠诚”。

告别迈阿密,抵达里约热内卢,阿莉西娅开始接受“为国忠诚”的考验。就是所谓的执行任务。电影的片名如果直译,叫《臭名昭著》,现在我们习惯把它意译为《美人计》,阿莉西娅为了得到情报,不惜深入险境,利用色相勾引父亲的朋友——也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慕者——塞巴斯蒂安。以肉体换情报,阿莉西娅用“献祭”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忠诚。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英格丽·褒曼的加入。褒曼棱角分明一脸正气的面容,一下子压住了人们心目中女间谍惯有的媚气,反而有种凛凛然义正词严。怎么看这都是个纯洁的女人。像苔丝。在出演《美人计》之前,褒曼就已经在著名的《卡萨布兰卡》里扮演了“准女特工”伊尔莎,虽然先后跟两位男士陷入爱河,但仍然纯洁无瑕。

不过,编剧显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伊尔莎通过考验,面对塞巴斯蒂安的求婚,如果戴夫林不同意,阿莉西娅一定会选择对“爱情忠诚”,跟戴夫林走。但戴夫林的迟疑和软弱成全了阿莉西娅,她最终嫁给了塞巴斯蒂安,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彻底地保证了对国家的忠诚。

而她对爱情的忠诚,则是由戴夫林的软弱来成全的。在爱情线索里,自始至终,阿莉西娅都表现得比戴夫林强势。接受任务时,她问戴夫林想不想让她加入,戴夫林迟疑;面对塞巴斯蒂安的求婚,她问戴夫林有什么想法,戴夫林迟疑。几个迟疑的直接结果就是,阿莉西娅给观众的感觉是:她是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人。而戴夫林则成了在感情问题上畏首畏尾,不能忠于自我内心的人。有了“三重信仰”,阿莉西娅的形象空前高大。

相比之下,另外两位男主人公,或多或少都在“忠诚、信仰”问题上栽了跟头。戴夫林坚持了对国家的信仰,却迷失了对爱情的信仰,他说他有时候有点怕女人;纳粹分子塞巴斯蒂安守住了对爱情的信仰,多年来他一直阿莉西娅痴痴不忘,可他却抛弃了对国家的信仰。

当然,坚持信仰的过程交织着痛苦与欢乐,那么,这些情感因素如何外化?导演为女主人公设置的情节是:喝。《美人计》中的“喝”颇有象征意义。父亲叛国,她以酗酒麻痹精神。爱情出现,她喝香槟。最后中毒,则是因为她喝了塞巴斯蒂安母子端给她的黑咖啡。

《美人计》中情报机关的领导因阿莉西娅的身份(交际花、间谍之女)质疑她对爱国事业的忠诚:“我们对她的品行不抱幻想。”男主人公戴夫林当即反驳:“休伯曼小姐当然不是一个高贵的女人,她可以冒生命危险,可一说到高贵,她当然比不上你妻子,可以坐在华盛顿,跟那班高贵的女人打桥牌。”30年后,这句台词神奇般地幻化成电影《色·戒》的开场戏:女间谍王佳芝坐在灯光下牌桌旁,陪一班“高贵”的女人打麻将牌——打牌是她间谍工作的一部分,易先生走过来,用眼神调走了佳芝。

《色·戒》讲的也是一个反法西斯二战间谍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和上海。岭南大学女大学生王佳芝在一帮子热血青年同学的鼓动下,没仔细思考就加入到刺杀汉奸的行动中去。可革命不是演话剧,它的残酷性很快让这群初出茅庐的学生们尝到了苦头,没有钱,没有经验,学生们只能越陷越深。为了尽快结束刺杀,学生们推举王佳芝扮演小开之妻麦太太,去色诱汉奸。几番来回,易先生颇有上钩的意思。

为了让王佳芝获得性经验以保证色诱工作顺利进行,刺杀小分队决定让队里唯一有过性经验的梁润生(他曾经去嫖过妓)与其发生关系。实际上,佳芝喜欢的是刺杀行动的带头人——在感情上偏懦弱的学生领袖邝裕民。就在刺杀行动准备继续的时候,他们忽然接到易太太的电话,她说她和易先生要回上海去了。刺杀对象的离开让学生们的锄奸行动变得徒然而荒诞。佳芝白牺牲了。

迷惘又失望的佳芝回到了上海,被父亲遗弃的她在舅妈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没想到的是,三年之后,邝裕民们又找到了她。他们成为了真正的革命党。邝裕民在组织的授意下,劝说佳芝重新加入到刺杀汉奸头子老易的行动中来。佳芝不甘心当年的失败,想干一票大的。于是,三年前的“美人计”在上海滩续上前缘,王佳芝扮演麦太太,重新走进易家,与易太太打麻将,同时成了易先生的秘密情妇。意假情真,在一次次的肉体接触中,佳芝和易先生逐渐产生了感情,她努力抗拒着,坚持着,等待行动结束的一天。

打牌时各位太太手上都有钻戒,唯独佳芝没有,易先生也想买一只给佳芝。佳芝和战友们就势在珠宝店布置好埋伏,只等易先生来后下手。在印度人的珠宝店阁楼里,一枚由碎钻烘托着的六克拉紫钻被亮了出来。佳芝见到这么美的钻石,心里不由震颤,她戴上试了试,问:这钻石怎么样?易先生答:我对钻石不感兴趣,我只想看见它戴在你手上。佳芝想把戒指拔下来,易先生却温柔地说,戴着。一瞬间,佳芝被感动了。她想了又想,终于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快走。易先生当即领会话中深意,像箭一样弹出了珠宝店。行动失败了。王佳芝、邝裕民等参加暗杀的六人悉数被捕,当晚,他们被枪杀在南郊采矿场。

不难发现,《色·戒》王佳芝和与《美人计》里的阿莉西娅是如此相似:都是美女,都做间谍,都与汉奸亲密接触,都有个爱着自己的同伴……可是,李安却用王佳芝演绎了一出和阿莉西娅完全不同的故事。因为随着情节的推进,女间谍王佳芝身上体现的,不是信仰的巩固,而是信仰的剥离。王佳芝是“三重失去”,她恰恰走到了阿莉西娅的反面。

首先是失去对家庭、亲情的信仰。故事中,王佳芝的父亲是华侨,战争爆发就去了英国,带她弟弟一起,佳芝被撇了下来。后来,她爸爸在英国再婚,组成新家庭。佳芝更成了情感的流放者。第一次行动失败以后,她跑回上海,写信给父亲,父亲让她在上海跟舅妈一起住。这也就是说,在成为间谍之前,王佳芝已然是“无父”状态,在家庭情感方面,她无孝可尽。她不存在对家庭“忠诚”的问题。其次是失去了对团队和友情的信仰。香港时期的刺杀行动中,无谓的失贞,让佳芝对邝裕民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所以她选择消失,她逃到了上海,默默地过了三年。第三是失去了对爱情的信仰。学生时代的王佳芝,对邝裕民是有着好感的,可是在执行任务前,大家选择与佳芝发生性关系的人选时,邝裕民退缩了——他躲到阳台上抽烟,取而代之的是嫖过妓的梁润生。佳芝的第一次性爱可以说是颇有污秽感的,同她与易先生的“肉搏”不能同日而语。三年后,在上海的阁楼上,邝裕民要吻王佳芝。她躲开了,紧跟着她说: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王佳芝对爱情的信仰彻底破灭。

信仰“三重失去”的直接结果就是,迷失。王佳芝到最后什么都不信任了,或者说她对什么都不确定了,家庭抛弃了她,爱情背叛了她,组织也不体谅她的难处,到最后,肉体的接触让她迷惑了,一颗钻石让她迷惑了。在珠宝店里她觉得,也许易先生才是真爱她的,因为他还肯为她付出,那一瞬间,他对她柔情万千,虽然他的柔情是那么不堪一击。她对他网开一面,他还是杀了她。

有人称《色·戒》是一部讲述女人弱点的电影。或许不仅仅如此。个人主义的张爱玲把她惯用的对恋爱题材的书写,套进间谍故事里,一层一层剥掉形而上的精神力量,剥掉信仰,只剩下形而下的东西,“饮食”+“男女”(在易先生的世界里,易太太代表“饮食”,王佳芝负责“男女”)。易先生与王佳芝“肉搏”,并从这“肉搏”中产生出一点爱,实打实的性爱,他用与佳芝的性爱来驱赶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而张爱玲则用男女的肉体之爱,质疑了家国信仰的合理性。时隔30年,李安延续了这种质疑。

其实,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张爱玲,原本不应该如此狭隘,在民族解放的历程中,抱着坚定信仰前仆后继的革命志士,何尝没有?当年放下一切闹革命、去延安的富家子不在少数。只能说,战争年代先进的革命者信仰的深度和强度,超出了张爱玲的想象。

人们对《色·戒》的接受是个有趣的话题。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打了这么一句媚俗的宣传语:今年中秋,真爱无罪。那个秋天,《色·戒》以它对灵光一现的爱的解读和男女主角激烈的肉搏战勾起了广大观众的窥探欲。有人为了看“未删节版”,不惜抛金组团赴港观影,并由此引发了内地电影应不应该分级的讨论。更何况,《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张爱玲是个喜欢反高潮的作家,在短篇小说《五四遗事》中,她用“罗四宝三美团圆”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的结局,讽刺了五四时代的自由恋爱,而在《色·戒》中,她则用王佳芝因爱而生的信念动摇,质疑了信仰的深度。作为一个国家主义观念淡薄的作家,张爱玲用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间谍故事,而这个故事几十年后被李安搬上大银幕,多少有点触目。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民族大义始终都是个不能有任何动摇的信念,即便动摇它的,是所谓真爱。

电影《色·戒》在大陆上映本身,已经成了2007年的年度文化事件,它多少显示了我们原本壁垒森严的文化链条的松动,而且从技术层面上看,李安的手段也属高潮。第一,这部电影是改编的,作家才是第一责任人。第二,片中为数不少的情色镜头,成功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有没有,有多少,真的假的”等一系列追问成了电影《色·戒》早期接受史的中心。在公映了一段时间后,才有人反应过来,站起反对它,四处做演讲,指出它存在的多方面的严重“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汉奸?在《色·戒》中,汉奸究竟有没有被美化?然后,才是《色·戒》下映。官方对《色·戒》并没有多少好感。事实上,《色·戒》杀伤力最大的地方,不在于它有多少令人血脉贲张的情色镜头,而在于它的价值观导向,触碰到了不该触碰的底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色·戒》确是接过了西方间谍电影和中国反特片的枪,开了近几年谍战片的先河,但是,它与后来谍战片又是那样的不同。同样是谍战,《美人计》是主旋律,《色·戒》则是擦边球。英格丽·褒曼凭《美人计》更加永垂不朽,而初出茅庐的汤唯,在出演《色戒》之后,却经历了成名、封杀、入港、回归——华丽而艰难的人生旅程,《色·戒》成全了她,也差点埋葬她。

从《美人计》到《色·戒》的过程,是“信仰”牢不可破到支离破碎的过程。希区柯克用《美人计》唱了一首凯歌,浪漫的凯歌,李安用《色·戒》弹了一曲反调,不合时宜的反调。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不正是阿莉西娅那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吗?有了信仰,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因为,怀疑是痛苦的,能够相信,是幸福的。

同类推荐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1937年春,留日学习绘画的中国青年丝竹与他的老师西功的妹妹樱子想爱。丝竹的同学、日本青年吉次和知木也喜欢樱子,而樱子只爱丝竹。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丝竹完成学业回国,樱子因怀上了丝竹的孩子被父母留在日本。抗日战争爆发后,丝竹留学美国和与樱子团聚的愿望遥遥无期。东北女孩红秀在逃难中流落惠州,被丝竹父母收留,并做主让红秀与丝竹成婚。丝竹目睹了母亲被日军轰炸广州的飞机炸死的一幕,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决心参加抗战,成为国军66军160师(独九旅)的军官和第14航空队情报官。南京大屠杀时,丝竹被已成为日军第18军团军官的知木追杀,知木在追杀途中捡到了丝竹与樱子的定情物,便回国向樱子出示该物及中国阵亡名单,证明丝竹已死,并向樱子求爱,遭到樱子拒绝。樱子在极度痛苦之中生下了她与丝竹的女儿白梅。1938年5月,丝竹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爱上中国人并生下中国人的孩子的樱子备受邻居歧视,樱子无奈嫁给了吉次。战乱之时,红秀与丝竹的儿子木棉出生了。之后不久,上海、武汉相继沦陷,已升为日军中佐的知木在进攻惠州时杀死了丝竹的父亲。红秀和木棉被土匪海上飞所救。知木再次登陆大亚湾后,对丝竹的家乡黄村进行了毁灭性的杀戮,红秀和土匪武装救出了丝竹哥哥的女儿香雪儿,海上飞战死,红秀和木棉被俘。日军侵占惠州时,知木欲玷污红秀,却发现红秀就是几年前他在大连生活时救过他性命的中国女孩,而此时,木棉已经被作为细菌试验而死。知木退出惠州。红秀未死,跟随地下党唐寒松远赴江西,参加抗日。樱子的丈夫吉次也被日军征兵到中国战场,原本善良、温和的吉次到了中国后也被日军腐蚀,成了一个疯狂杀害中国百姓、到处玷污中国妇女的兽兵。吉次到中国后不久,樱子被自己的国家所害,作为日军慰安妇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国,而她却屡遭日本高级军官木乃花及知木的侮辱。在一次战役中,丝竹受伤被俘虏,知木特意安排樱子与他相见,诱使吉次亲手刺杀丝竹。樱子不堪丈夫的羞辱,自杀。吉次战败回家,因饥饿而生病的白梅听到母亲死去的消息后也死在了吉次的怀里。丝竹被吉次刺杀后被一位医生所救。而他的父母、儿子、女儿、恋人都已经不在人间。战争毁了他的家园,让他失去了亲人……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以王阳明的著作和现代解读为基础,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带给人心灵深处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等问题,给出了一张张神奇药方。阳明心学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干扰你。真正读懂了王阳明心学,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热门推荐
  • 逼婚88天:神秘老公请现身

    逼婚88天:神秘老公请现身

    她爱他深入骨髓,从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想着长大能做他的新娘,十五岁她堵在男人的家门口,一脸霸道的说:“做我的男人。”十六岁的时候,她看到和他和的别的女人亲吻,叛逆的她有些抓狂的找人将他的女朋友绑架,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巴掌。十七岁的时候,她已经深爱他入骨髓,为了他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也就是在他和她女朋友准备订婚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女朋友被杀的消息,真相扑簌迷离。他却认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不顾一切让她入狱。被自己爱的男人送入牢狱之后,她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去爱他,出狱之后,她只想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只要离他远远的,为什么他要一次次的再次出现她的生命里,他看着心如死灰她,步步紧逼。“这一切都是你该还的。”
  • 最强校园王

    最强校园王

    海外归来的纨绔世家子弟,可以洞悉他人心灵的奇异能力,一所云集顽劣少年的青训营学院,激荡着热血,一步步踏上巅峰的王者之路,从这里开始……
  • 梵网经忏悔行法

    梵网经忏悔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望仙

    望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弗列尔皇家骑士学园

    弗列尔皇家骑士学园

    故事发生在异世界阿斯兰。1千年前天界政变,一枚逃出生天的天使胚胎和一枚未知光胚胎穿越时空隧道逃到1千年后的现世。如同皇冠般奢华权威的加弗列尔皇家骑士学园,成长,爱情,命运。天使,死神,三界。他们和她们一路欢笑,一路迷茫,却从来不放弃幸福的信仰。这是骑士学院的第一季而这漫长的路途,终点是悬崖还是彼岸花世界。
  • 吼天传奇

    吼天传奇

    身负龙赞血脉的少年,陷入儒、道、佛三派之争,一步步成为玄古大陆强者,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踏上武学巅峰……。
  • 剑三之再兴大唐

    剑三之再兴大唐

    一个剑三玩家因为一场意外,而重生到742年的大唐,成为李唐皇子。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他该何去何从?江湖,家国,亲情,爱情,他该怎样守护?
  • 江湖游医的王妃妻

    江湖游医的王妃妻

    因为一场意外,我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成为了乞丐。从此,美男,妖男,恶男统统向我涌来。老天,我这是桃花结?还是桃花劫?-----------------------------------------------------------------------------闺蜜的背叛,恩人的计算,爱人的暗算。当黑暗渐渐散去,原本在黑暗中的一切,渐渐地浮现出来,原来,从我出意外的开始,之一切就是个阴谋。一场对于花君隐,廖音,白子鹤,歌子笙,修罗亦或是我都没有任何好处的阴谋。但,为何我们还在永无止境的演着这场阴谋。
  • 横刀夺爱:夜少的野蛮前妻

    横刀夺爱:夜少的野蛮前妻

    好个胆大包天的女人,竟然给他下套,强要了他这江城无冕之王?一夜风流,竟然翻脸不认账,巴上别的男人?某女轻哼,夜少大山不好靠,换个男人靠一靠!某BOSS气急争夺黑心妻:女人,快到碗里来,要么到我心里来!某千金:负分滚粗,你已经是前夫了!
  • 作死青年

    作死青年

    坏人不能做主角,为什么?因为世界上坏人是不可能战胜好人的。你怎么知道的?因为电视上是这样播放的,还有书上也是这样写着的,像那些劫匪,杀人犯什么的不都没有好下场吗?哦,原来你是在电视上看的,我还以为你真实见过呢!那你说坏人可以当主角吗?比如电视剧里,比如小说里!别逗了!你他麻脑袋秀逗了?你想要干什么?我要写一本坏人当主角的故事,塑造一个很变态,很恶心的坏蛋故事!(以上对话发生在作者与他基友之间,还有,本书纯属虚构!纯属虚构!纯属虚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