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0200000007

第7章 狼心狗肺蛇鼠辈,奴颜婢膝卑屈徒

第九回狼心狗肺蛇鼠辈,奴颜婢膝卑屈徒

东华门吏政府

“更朝换代皇家事,天子易姓臣易侍!”前几日东华门人山人海,数不尽的“忠臣”、“顺民”从煤山一步一叩地迎接明王朝最后一位帝王哭临(帝王死后,臣民哀悼仪式)。大顺副军师李岩执皇命拙工政府(工部)搭建一临时灵棚,嘲讽的是假惺惺的臣民商贾没有一人帮忙建造,李岩更出百金购置木材、买办梓宫,但始终没有一人理没有一人应,只得搭建一芦席灵棚、粗糙至极的柳木棺椁盛放,以供那些从头至尾如丧考妣的臣民商贾们哭临……

及至三月二十一日,随着大顺政权招贤令文的贴出,东华门由胜朝帝王的丧葬之礼瞬间变成了新朝招贤纳杰之礼,流涕哭嚎声被欢声笑语声代替,噼里啪啦的送丧炮仗此时却寓意着高中高举!纷至沓来的的各级官僚臣民如惊涛击门,偌大的东华门有倾倒之势。不知内情的人士还傻傻地以为这些官僚臣民是为了大明王朝而聚众造反,其实不然他们来此的目的很单纯就一个“求官位”。这便是崇祯帝临死还念叨的臣民,若九泉之下目睹今时今日之景会不会气的从明思陵中跳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两三千的京城官僚中仍然有三十多人甘心成为明王朝的殉葬品,那是真正的忠!

大顺左辅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还未来得及将手中的招贤纳杰诏命宣读完毕,一群臣僚早已迫不及待地一涌而上,均无官僚人臣、士子文客应有的常态。史料《再生纪略》描述“平日老成者、儇巧者、负文名才名者,哓哓利口者、昂昂负气者,至是皆缩首低眉,植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谑,不敢出声。亦有削发成僧、帕首作病,种种丑态,笔不尽绘。”提前准备的《崇祯年间官僚花名册》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一大批自报家门的官僚比那花名册要详实太多,更有一批不知名人士为此花名册补充详实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位老者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托着尺寸长的花白胡须,油光满面的头颅拖拉着全白若雪的头发,以接近古稀的年势和老资历(明朝看资历,举例你是一品大员,我是八品官员,我是1619年进士,你是1643年进士,见面你还得向我问好)推开众人,用黑黄松动的牙齿吐出:“老夫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进士,功司郎中刘廷谏是也,左辅当用吾矣!”

大顺左辅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停了停批笔,抬了头仔细端详了刘廷谏,抑制不住大笑道:“公老矣,发须尽皆白,何堪用乎?”

“左辅此言不差,然若左辅用吾,则吾发须定自然为黑矣,吾未老也!”真应了那句古语“*******,负心皆是读书人”,刘廷谏的这番回复彻彻底底地把明朝士子的脸丢到家了,倚老卖老厚着脸皮要官……

“子宜以为如何?”牛金星严肃了几分侧身问吴汝义道。

吴汝义前倾了下,在牛金星耳旁轻言道:“聚明之意弟知晓,这种人万事不足以泄民愤,然若今日招纳之,授予低位次职定能够伯得新朝求贤若渴的美名;若不招纳之,恐流言蜚语说新朝拒人出仕,嫌弃高老之辈!”

“子宜言之有理”牛金星正襟危坐对身侧的吏政府官员道,“授胜朝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进士刘廷谏同知,酌需位入职!”

刘廷谏如脱胎换骨一般拿着大顺吏政府的招录文,向周遭的官员一番炫耀摇头蛇尾地远去……

“真应了崇祯那句‘诸臣误朕,朕非亡(和谐)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啊!”牛金星一番长叹道。

旁侧的太平伯吴汝义道:“明臣也不尽然若此,内阁首辅范景文闻城破之时,于五显庙投缳自缢草书遗留绝命诗,诗云‘翠华迷草路,淮水涨烟澌’,恰逢好心妇人救下却仍不忘殉国之道,又留言‘谁言信国(文天祥)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毅然而然地投古井殉国!这番刚烈忠义吾辈当谨记,不可忘也……”

“子宜所虑,吾已思量。早禀明君上,君上口谕‘凡明忠烈之臣当厚葬之,其家眷以殉节之臣原禄奉养之,其去留任意不加以强求’”大顺副军师李岩深深叹了口气道。

“忠烈之臣理当厚葬,然其家眷有贪生之念岂可这般厚恩?”左辅牛金星带着几分不屑言道。

“国亡为人臣者理殉国以示忠贞,其家眷死者应当敬畏,活者也不应嘲笑。可胜朝合家殉节者不胜其数,又何谈家眷一说?如: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三尺白绫悬梁自尽,临死言‘已逢古稀何求?终不得归故里!’)、其弟太常寺少卿吴麟征(听闻其他城门被破悬城上吊自缢,西直门未破,临死言‘山河破碎,不死为何?’)、其长子锦衣卫北镇抚司理刑吴邦辅、其次子锦衣卫南镇抚司吴国辅一家八十三口尽皆殉节,其孙辈吴良玉(云凡)于双峰驿站吾出于形势需要和念及人情故放之南去,但细观其印堂泛黑恐中毒已久将不久于世,‘一门皆英烈,八十四口魂’啊!”

“林泉所述实情矣,吾从广安门入城锦衣卫南镇抚司吴国辅(字期生)凭一己之力欲阻千军万马其行之壮烈何言可述?何言可表?从军以来吾未从见闻也!”毫候李过慨叹道,“吾辈当谨记谨学……”

李过话语刚落,远处便传来……

“吾少詹事项煜既不能以全名节,当若管仲(投降齐桓公)、魏征(投降唐太宗)之类建盖世功名封侯得爵以传后人……”众人狂笑不已,如管仲、魏征者能有几人?你区区少詹事项煜正四品的小官也敢叫嚣?还盖世功名?还以求奢求封侯纳爵?真是不要脸到家了!

少詹事项煜面对众人的讥讽大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范,推开众人再次放言道:“时局所需精英之辈,吾尚值盛年堪大才可重用,若用之,吾当若管仲之流,传檄南定南方十州百府【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

众人皆不语,也无嘘声,面对这种人,无可救药脸皮如山之人嘲讽二字都会掉价……

一阵沉寂过后,大顺左辅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字:聚明)言道:“夕阳低门楣,诸位改日亦可现入吏政府继续进行招纳事宜……”化解了一众的尴尬局面……

众人该散的散,该进的进,过了些许,东华门渐渐闭合……

不料远处传来,一阵大喊声:“吾兵科时敏也……吾兵科时敏也……”推推囔囔了半天守卫才让他由东华门进入吏政府……

“每逢更朝换代之时忠奸善恶便见分晓,哎甚寒,心寒更甚……”李岩情不自禁地叹道。

旁侧的李过(字:补之)也不甚欢喜,劝了劝道:“林泉莫如此伤感……这招纳之事本不是你我分内之事,我去办理追赃助饷事宜,你去办理安定民心的大事,眼不见心不烦!”

李岩(字:林泉)也知道李过的好意,而且自己对追赃助饷本就有反对之意,怕出什么岔子,如今李过提及便不好拒绝了,回道:“如补之所言,只是追赃助饷关系甚大。而捷轩粗心鲁莽,补之还望处处多留心看好他,多分担,慎重处理!”又转身对左辅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辞别:“聚明,林泉这番先行了,招纳一事还烦劳多费心!”

“林泉多劳挂念,此番事宜吏政府会妥善处理,还有子宜协办定无差错,放心前去,吾也不放心捷轩办事!”牛金星一番客套官话回道,李岩、李过二人便离开了吏政府……

比饷镇抚司

古语云:“皇粮国税,自古有之”,近代经济学家言:“税收取决于什么?就是你的决策,前边决策错了,后面什么都跟着错。”一个政权若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源又如何生存?大顺军自1644年建元以来坚持“三年免征”赋税的政策,三年免征税赋那么钱从哪来?一个新政策诞生“追赃助饷”。“三年免征”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而“追赃助饷”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明朝官绅阶层,追赃助饷作为大顺的基本国策贯穿整个大顺政权的兴亡成败!

明朝都城北京官僚之数不下三千,波及人数之广数不胜数,大顺政权建立没多久这些官僚将作为精英阶层理应得到重视,追赃助饷时要区分对待将波及人员压缩到最小,仅限于皇亲国戚、勋臣、太监以及部分持敌对的官绅即可,但这一次决策者的失误为大顺政权的覆亡埋下了深深地伏笔……

1644年三月二十七日大顺政权在北京展开了追赃助饷,直到四月初八李自成意识到此做法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亲自出面干涉制止而结束。

三月二十七日清晨,比饷镇抚司司长汝候刘宗敏下令:“凡在京各官,不论录用与不录用,皆行至比饷镇抚司派饷……”

一众大臣刚刚接受大顺政权的录用,还在沉浸分享农民军胜利果实的幻想之中,听到这个命令一个个的被惊醒了,然而皇命不可违只好乖乖的去比饷镇抚司。可心里却想着追赃助饷就追赃助饷吧!大不了破财消灾,就当买了个官,等时机成熟在挣回来……

到了比饷镇抚司大家都呆了,这镇抚司不是真正的镇抚司而是刘宗敏和李过的军营,而营门前贴着追赃助饷的原则:“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勋戚之家无定数,人才两尽而后已!”

大臣们都傻了,看完追赃助饷的铭文一个个默不出声,谁都不愿意“大出血”虽然这些钱他们都拿得出(这是后话追赃助饷只有少部分人拿不出相应的额度,其他的都拿出来了,由此可见明朝官绅贪污成性而且爱财如命)只有个别太监早早地见风使舵献了银两……

汝候刘宗敏见群臣如此不自觉,需要杀鸡儆猴便大喝一声:“胜朝首辅魏藻德!”

前番李自成才找过魏藻德,询问魏藻德:“汝身为首辅何不殉国?”

魏藻德从容不迫的回答道:“臣下未效用于君上,臣哪敢死?”

这般回复可气到了李自成,直接交给了刘宗敏处置,如今刘宗敏追赃助饷杀鸡儆猴也正好拿他开刀。

魏藻德听到刘宗敏的大喝,依旧从容不迫的走了过去等待训话……

“汝身为首辅,何以将国事破败至此?”刘宗敏以明朝灭亡国事衰败询问魏藻德道。

魏藻德死皮赖脸的辩解道:“下臣乃一介书生,不通政事,国事若此实乃先帝崇祯昏庸无道所致,于下臣无关!”

“崇祯昏庸无道?汝崇祯十三年被钦点为状元,仅三年便升至内阁首辅,这番恩典恩德亘古未见!”刘宗敏虽然未读圣贤书但是最起码的忠义还是知道的,刘宗敏气急败坏大吼道:“为人臣者若汝这般,不忠不义,毫无廉耻有何用?来人严刑拷打以示天恩!”

一群士兵蜂拥而上,施以拶刑(夹手指,古代对妇女和文官经常使用),不到片刻,魏藻德十根手指被夹断扛不住了纳万金助饷!

适可而止、否极泰来。本来起杀鸡儆猴的作用就可以了,但刘宗敏开了严刑逼饷的口子,立马比饷镇抚司各级都效仿起来,一时间京城沦为官绅们的地域,据《明史》记载“大抵降者十七(投降大顺的占十分之七),邢者十三(受刑的人占了十分之三)”,按照这个比例北京城三千多官绅,有近九百人被严刑逼饷,这个股官绅势力将在日后大顺军身上讨回来……很不幸的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在这个行列之间,李自成要为自己的埋下的苦果负责,若当初能够听取以没有听取顾君恩、李岩为首反对追赃助饷派系的建议也不至于有大顺悲歌……

历史资料:

论追赃助饷

大顺军未采取追赃助饷时候,进京的名声还是很好的,但自从追赃助饷开始后,各类黑幕飞天而来,东林党京城士子各种喷子立马满纸卷文的骂了起来。可见一个国家掌握宣传途径有多么的重要。

很多人造谣铺天盖地的飞来,如:陈济升在大顺进入京城时候(追赃助饷前)记载:“商民仍旧张肆。兵淫掠者有禁,民抢攘者有禁,城军下城者有禁;犯者立死,断头截体,纵横衢道,虽触目悚恻,而人情稍帖。”意思是大顺军进城的时候商行还好好的正常营业,居民也照常生活没什么两样,若有士兵奸(和谐)淫抢掠的,会被立即处死,不仅仅处死更是五马分尸之刑法!说明大顺军军纪严明,不可能烧杀抢掠。然而追赃助饷后,这位陈济升露出官绅嘴脸怒黑大顺军记载:“安福衚衕,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惨不忍言”,前后才几天就有地方一夜间死了三百多妇女,纯属造谣抹黑。同样一个人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写的东西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可以看到明朝士子官绅们的嘴脸,东林党的嘴脸,只要利益受损翻脸就不认你。同样的明朝官绅,左谕杨士聪《甲申核真略》或多或少还有些职业道德直接反驳陈济升记载道:“若二十六日以前,则绝无此等。坊刻称贼于四月初七日淫掠妇女,一日夜安福衚衕死者三百七十余人,大属妄语。事之所无,虽在逆贼,讵可诬乎?”意思你陈济升身为史官要有点良心凭心记载,大家都是吃这口饭的,你不要抹黑太厉害,这些事情纯属胡编乱造!狠狠地扇陈济升的脸。

由此可以看出追赃助饷对明朝官绅(不仅仅京城)的影响很大,这个精英阶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大顺政权的力量,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统治……这也促使大顺政权没有及早的封建化,利于这些精英阶层将矛盾化到最小。

此番追赃助饷的总金额较为可信的说法为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赵士锦《甲申纪事》:“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杨士聪《甲申核真略》:“贼入大内,括各库银共三千七百万两,金若干万。其在户部者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而已!”而其他史料记载七千万略有夸大之嫌疑,如毛奇龄《后鉴录》:“(大顺军)进拷索银七千万两,侯家什三,阉人什四,官什二,估商什一,余宫中内帑金银器具以及鼎耳门环钿丝装嵌,剔剥殆遍,不及十万。贼声言得自内帑,恶拷索名也。”谈迁《国榷》说:“所掠输共七千万。大约勋戚、宦寺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七千万两就算京城各级官员在怎么贪污也没有这么多,仔细算下自万历年间到崇祯年间的税银平均每年不过千万,魏忠贤在的时候再怎么贪污一年也不可能贪污一百万,差不多就三千万左右,七千万说法有夸大之嫌。而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更可怕“贼拘银匠数百人,凡所掠金银,俱倾成大砖,以骡马骆驼驮往陕西。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每驮二锭,不用包裹。”用计算器算一下三千七百万乘以五百结果为一百八十七亿五千万,呵呵是不是很可笑?全世界的白银加在一起也没有一百八十七亿五千万两。单单追赃助饷的总银两可以看出明朝宣传效果做的真不错能黑就黑,一些人也因此不配史学家这个称号,违心记载不求真实。这也是当朝为何禁止言论自由的原因,利于统治,额此章节不多言怕和谐!

同类推荐
  •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在近三百年的风雨岁月里,苍茫的山河之间缠绕着几许挥之不去的疑云和梦魇,泛黄的历史册页交织着血泪情仇的奋争和苦难,历史的波涛里更是飘荡着难以言说的激情梦想和家国离乱。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的壮阔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怀激烈、荡气回肠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回味。本书通过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分门别类地堆积起那个封建王朝的逸闻秘史,以轻松的文笔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清朝庙堂与江湖之间角角落落的风景。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史实为依据。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

    《昭宣时代》主要内容:后元二年(前87)至黄龙元年(前49)的三十八年间,正是史家乐道的昭宣“中兴”时代。这一时代,既不似高祖时代那样波澜壮阔,亦不如武帝时代那样灿烂夺目。如果给昭宣时代以一个历史定位,似乎更类于“文景之治”。不同的是,“文景之治”迎来是是武帝英雄时代,而宣帝辞世之后,嗣君元帝“优洲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三国之重生召唤

    三国之重生召唤

    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有了如同金手指一样的系统,主角到底能不能打败强敌,统一天下
热门推荐
  • 《红颜劫:美人何处》

    《红颜劫:美人何处》

    她喜爱自由,却可望不可及。她本是秀女,缺甘愿扶持自己姐妹。而她们才貌双全,在这深宫大院明争暗斗,忘却自我,忘却共同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后宫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的,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低眉敛袖。她似乎已是女人里的幸运儿,她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 魔晶创世史

    魔晶创世史

    这里讲述的是前所未有的魔晶文明,是神的错误铸造了这个世界,神说,给你们力量,去挣扎吧,去站在时代的顶点,享受鲜血的洗礼,享受生命陨落的快感,享受血腥的愉悦!一切诚如神之所说!
  • 刘邦成长录

    刘邦成长录

    刘邦如何在现代都市一步步走向巅峰的道路,必看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主要包括导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发病、病机、养生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樱花树下我等你

    樱花树下我等你

    一本关于青春的小说,在大学时期曾经的互相约定已成定局,女主:只要他还记得我一定去。男主:只要她还记得我一定去!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因为毕业各奔东西,曾约定:两年后,我们必须在樱花树下等对方,不管风吹雨打,都要在那里,因为。。。
  •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

    健康红宝书:中医语录

    传统的中医养生则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身体、修身养性、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千百年来,中医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精辟的养生箴言。这些中医箴言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好记好做,经过无数人的试验,可谓是中医的结晶,只要我们照着做做,那么,就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本书搜集整理了中医有关预防、养生、食疗、病因、精气、藏象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语录,再结合相关内容阐述其深刻内涵,同时为了增强实用性和理解性,还增加了“贴心提示”和“语录链接”等内容,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广大读者运用中医养生的良师益友。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盛唐虽然辉煌,可也有让我们不齿的历史。一代军医横空降世,带来了不一样的大唐传奇。一样的强盛,一样的辉煌,这个辉煌不只是影响。盛唐留给我们的应该更多,不应该只是文化,还有那永远的传奇。
  • 传说着

    传说着

    由于主角的出现造成了九州的动荡与分裂,整个世界战火纷飞。主角也因为卷入了这样那样的纷争而被人追杀,机缘巧合下,造成了空间的破灭与时间的逆转,主角回到了十几年前,并被封印、永远固化成了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孩。这个时候,主角才发现自己以往的记忆几乎一片空白,是因为记忆也被封印了还是因为时光的倒流也洗刷了记忆?成年人的思想,幼儿的身躯,为了自己今后的“性”福生活,主角努力提升实力,拼命拓展势力,并提前“囤积”了数位佳丽!然而随着主角实力的提高,一个个的传说出现在了脑海深处,为何会有这些传说?传说的起源又是为何?传说难道真的仅仅只是传说吗?看主角如何揭开千古迷题,如何超凡入圣!《
  • 《当橘子遇上包子》

    《当橘子遇上包子》

    “你叫包子?”小橘子含着指头,模糊不清地发问。“嗯,”小包子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秀气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松开,嘴角上扬,道“他们以前叫我馒头,不过我嫌不好听,就改成了包子。”“可是,包子和馒头区别很大呀,包子是有馅的,而馒头没有。”小橘子侧着头想了想,认真地说。“对哦,”小包子摸了摸略显圆润的下巴,一脸严肃地回答“那我得回去再问问他们。”
  • 天策风云录

    天策风云录

    1那一天。他来了。于是这个世界,因为他而改变了。2你永远不会懂,我守护的是什么。或许有一天,当你无聊或者难过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夕阳西下的山间小路上。我相信,当你看见了那风中摇曳的一朵小小的野花时,便会知道。那,便是我穷其一生,也要去守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