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0700000055

第55章 言行一致的教育:我们答应了,就要做到

斯语感冒了,还发烧,颜承亮正好出差去了,我先给社里打了电话请假,又给胡老师打了电话请假,再给婆婆打电话,告诉她斯语生病了,晚上不去吃饭了;然后,准备带着斯语去医院,婆婆也想过来帮忙,我说我一个人就行了,婆婆不放心,还是赶过来了。

来到医院,看到医院里挂点滴的,很多都是孩子。最近天气多变,孩子抵抗力弱,很容易感冒。斯语班级里就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因为感冒在家里休息。老师说:“这课还怎么上啊?!”

在诊室门口候诊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孩子。孩子的哭声、叫喊声、啜泣声,以及家长们哄孩子的声音、打电话的声音,许多的声音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好不耐烦!

似乎,每个人都焦躁着!

焦躁的情绪就好像流行性感冒的病菌,迅速地在我们的四周蔓延开来。

有的家长不耐烦了,开始呵斥孩子,孩子哭得更凶了;呵斥声更多,哭声更响了;如此循环。几乎令人窒息!

有孩子在咳嗽,有孩子在打喷嚏,他们的唾沫毫不遮掩地溅到了空中,这些唾沫星飞舞着,溅落到人们的身上、地上。

大人往地上吐痰,孩子往地上吐痰……我更窒息了!

“妈妈,我不想打针。”

“不打针怎么行呢?你看,那边这么多小朋友都在打针,斯语和他们一样勇敢,对不对?”

“奶奶,打完针,你给我买巧克力,好吗?”斯语转而对婆婆说,她不敢向我提要求,但敢向婆婆提。

婆婆和我相互看了一眼,我握着斯语的手说:“斯语不能问奶奶要巧克力。”

斯语小嘴一歪,几乎要哭了起来。婆婆抱着斯语,心疼极了,她悄悄地和我说:“就答应了她吧,看她可怜的。”

我摇头。

婆婆看着斯语一阵叹息。

“奶奶,我不要巧克力了,我要薯片。”

婆婆又看看我。这回,我想去握斯语的手,却被斯语甩开了,她还瞪了我一眼,我只得握住她的脚,对她说:“斯语不能问奶奶要薯片。”

斯语哭了,还一脚把我的手踹开了,婆婆开始责怪我:“你呀,现在就满足了她吧,她都这么难受了,你还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好了,斯语,不哭了,斯语不哭了,奶奶都给你买,斯语想要什么,奶奶就给斯语买什么,咱们不理妈妈,这么坏的妈妈,咱们不理她了,斯语乖,不哭,不哭,奶奶心疼斯语。”

看看周围,有的孩子身边有好几个大人围着,这个人哄,那个人逗,还有一个人骗,再不行,就出来一个人吓……

我决定暂时把这件事情撂在那里。

医生开了药,让我们带斯语去挂点滴——斯语要挂两天的点滴。

斯语瑟缩在我的怀里,一动不动,她很惶恐。

护士来到我们面前了,斯语躲得更使劲了,我请护士先去给别的病人挂针,我拉着斯语走到门诊外面的院子里去。婆婆在守在原地,照看我们的东西。

“斯语为什么怕打针?”

“疼!”

“斯语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磕破了脚的事情吗?”

“记得。”

“那个疼吗?”

“疼!”

“斯语磕破脚的时候,哭了吗?”

“没。”

“为什么没哭?”

“吴老师和小朋友都在旁边夸我勇敢,我就不哭了。哭了,他们就不会说我勇敢了。”

“斯语,今天还勇敢吗?”

“嗯。”

“挂了针,身体就会舒服了,斯语又可以上学去了,斯语可以向小朋友们说:‘挂点滴的时候,我可没哭。’小朋友和胡老师会怎么评价斯语呢?”

“勇敢呗。”

“那你做好准备勇敢了吗?”

“嗯,做好了。”

“走喽,打针去了,斯语不会害怕打针,因为斯语是勇敢的孩子!”

斯语恢复了健康的时候,我带着婆婆和斯语一起去了超市,我让斯语去挑巧克力和薯片。婆婆很纳闷:“你不是不让她吃吗?”

“答应过了,就得做到。”

“她早忘了。”

“但,我们还是得做到。”

理想妈妈语录:什么是诚信

先来说说文解解字吧。

诚,左边是言,右边是成,就是说的话算话。

信,左边是人,右边是言,就是人说的话。

诚信,就是人说的话要算话。

这可真够简单的!如果我们说话不算话,或者我们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了呢?那么,我们说的那些话就不是人的话了。想说人话,就得做到诚信。

我们想教孩子诚信,首先要教的是说人话。

有人会说:“你这么说话,怎么像骂人?难道我们教孩子说的不是人话?”

餐桌上,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聊到了邻居,妈妈说:“那家的孩子一点都不懂事!”

可是,第二天一早,妈妈和孩子刚出家门就遇到了邻居和她的孩子,邻居教孩子打招呼,妈妈夸那家的孩子:“可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啊!”

爸爸接到牌友的电话,他应约,准备去打牌,临出门时关照孩子:“等你妈妈回来就告诉她,我加班去了,千万别露馅啊!”

…………

你说,这是人话吗?

不说人话,诚信就无从谈起。

同类推荐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是传统启蒙经典《弟子规》与家庭教育的完美融合,作者以《弟子规》中的语句为纲目,把其中蕴含的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挖掘、提炼出来,深入解读分析,并加上其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改造自己,成就孩子,从而让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和轻松。
  • 名臣名儒家训

    名臣名儒家训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70多位著名政治家和62位著名学者有关家规、家范、家诫等家训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
  •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本书共三编,内容包括古人改名趣事、依据什么理论来取名改名、取名改名的策略、26种取名改名艺术方法、取名改名禁忌、企业名称设计策略等。
  •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本书是一部亲子旅游史,也是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史!一位武大母亲,一位北大儿子,母子俩在游山玩水中,实现了最佳的“行知教育”;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哲理。母亲在陪儿子近二十年的行走中,发现了一个教育秘笈: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行知,知行,行促知,知促行——一就这样,一个塞在旅行箱里的北大资优生诞生了!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执着守卫家族的林笑,在族人的鼓励下,毅然出去闯荡,机智勇敢成团队主心骨,闪族持他从猎手一步步的走向猎神,豪情壮志成就一代枭雄,新一代的巅峰顶级强者就此横空出世!
  • 超品男孩

    超品男孩

    在痛苦折磨中前行,于卑微挣扎中求生。-------苏鑫
  • 使命未名

    使命未名

    麒麟,身负使命,与我们一同成长,且看他们会经历怎样的怪诞传奇
  • 首席的合约新娘

    首席的合约新娘

    他是腹黑冷酷的豪门总裁,善于把玩世间人心,她本是风光无限的沐家大小姐,一夜间沐家落魄,被人嬉笑嘲讽时,却没有想到他会救她于水火,捧她上天。面对前男友的背叛,绿茶婊的迫害,她苦于报仇无门,他却和她说:“签订了这个结婚契约,你的仇,我帮你报!”婚后,两个人演尽了恩爱甜蜜,却没有想到会假戏真做。说好的假夫妻却被他骗上了床。她以为他们两人之间是有情的,但是眼睁睁看着他们成双入对,终是因为一场场阴谋而分道扬镳。三年后,再次相见,?某男把沐晚清直接圈在怀里,笑的阴险:“结婚太麻烦,我们不如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晚清冷冷一笑:“也好,那你把顾家给我吧!”(此文宠虐得宜,诸位放心入坑)
  • 支配掠食者

    支配掠食者

    2915年1月16日,深圳市爆发了一种虫形变异的生物,人们称它们为支配者,然而殊不知道它们化身人类早已在人类之中潜藏了10年之久......
  • 大仙医

    大仙医

    萧逸,本是玄医门一代炼丹宗师,意外身死,附身于海城市一个落魄青年身上,重生于一家中医馆内,失传已久的四象针法绝技重见天日,江湖都是我的传说!
  • 补续芝园集

    补续芝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本人独自在家(好看系列)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戴上眼镜看世界

    戴上眼镜看世界

    妹子说:“我在老家等你”校花说:“我在学校等你”女匪说:“我在家里等你”我说:“一个都别放过...”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