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9700000005

第5章 牛刀初试——浙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9)

该发展阶段,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浙江高校后勤加快改革步伐,召开了第一次高校党政“一把手”会议,专题研究后勤改革,在学生食堂单项经济承包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乘胜前进:推行总务后勤全面承包、进行“一体两制”的改革探索、转换经营机制、发展后勤产业,加强交流研讨,重视队伍建设,在先行试点单位开始组建具有经济组织性质的高校后勤集团。经过大约15年时间的孜孜不倦的社会化改革探索,实现了“四个突破”:突破了计划经济、突破了政府包揽、突破了“大而杂、小而全”、突破了单一的经费渠道,为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创造了各项必要的准备条件。

2.1 研究会的成立和改革的推进

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于1985年,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下属的学术性社团组织。研究会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以高校后勤社会化为研究方向,组织全省高校后勤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管理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浙江省高校后勤改革之路。研究会的组织结构是: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和专业委员会。研究会成立至1999年间进行了四次组织换届。首届研究会由原浙江大学副校长胡建雄担任理事长,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长马荣璋任秘书长;第二、三、四届研究会理事长分别由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蔡立三,杭州大学副校长姜新茂、张金山担任,省教育厅计财处副处级调研员谢平任秘书长。第一、二届研究会下设秘书处、伙食管理、水电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研究会又增设了思想政治工作、房产管理、幼教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委员会。

研究会成立之初,正逢《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颁发,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为高校后勤改革指明了方向,极大地鼓舞了浙江人民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浙江省高校系统在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落实了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进行了招生计划、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后勤服务工作也提出了社会化改革新要求。浙江省高校后勤研究会充分发挥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组织理事会成员、各地高校的总务处长、后勤同仁开展活动,传递交流信息,协同省政府、省教委指导和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是继续完善和推行学生食堂单项承包责任制。杭州电子工学院学生食堂单项承包取得成功后,迅速在全省推开。在实践中,大家认识到经济承包责任制是搞活后勤的好方式,但也有不足,如政企没有分开,行为短期化,管赢不负亏等。针对这些问题,各单位根据国家政策,针对地区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加强高校食堂承包的经费测算,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实行更为先进的定额承包在全省高校推广。1985年以后,食堂一般实行二级或三级承包,其基本核算单位缩小到食堂或班组一级,学校按营业额20%左右的比例发放管理费,由承包单位和承包人包干一切开支,剩余部分按比例提取奖金。承包单位和承包人将提取的奖金部分,按炊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贡献大小,分配到人。同时,实行各食堂的饭菜券通用,形成食堂、班组之间的竞争,以引导炊管人员从质量、成本、花色、卫生和服务等方面下工夫。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提高了伙食质量,而且精简了人员,降低了学校的经费开支。

二是各高校把食堂的承包做法,向招待所、车队、维修、水电、校园(宿舍)管理和幼儿园、劳动服务公司扩展,并把它发展为总务后勤全面承包。后勤服务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改为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或财务包干、利润分成的办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校校园出现了许多集经营、管理、服务于一身的经济承包体,由这些实体以单项“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承担高校后勤服务,把改革引向了深入,也为高校后勤增添了活力。

三是鉴于各高校炊事人员中征地工多,文盲和半文盲多的情况,浙江省教委要求各高校加强对炊事人员的在职学习,并组织进行短期脱产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当时许多高校选送青年厨工参加杭州商业技校等单位举办的烹饪技术培训、卫生知识培训,有的选送到同济大学等兄弟院校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副食品基地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副食品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但油、米、奶、肉、鱼还要凭票供应。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国家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全国各地都进行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此后数年,浙江省多数高校自筹资金,到附近农村办养猪场、养鸡场,建起了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使猪、禽、蛋、奶、鱼、菜的自给率提高,供应得到保障。浙江大学租用了250亩土地,种、养殖有100个品种,年养猪1万多头,肉、蛋、鸡、鱼、水果、茶叶基本自给,年产值1500万元,利润150万元。基地产品“鲜活、优质、营养、方便、无虫害”,以供应学校食堂为主,寒暑假也供应校外市场。杭州商学院也与驻军农场合作,建了100多亩的蔬菜与养殖基地,调节原材料供应,缓解市场价格波动。浙江省政府对高校食堂副食品供应问题非常重视,1991年省政府力促有关部门在杭州三里亭等地开办农贸市场,重点为高校后勤的蔬菜、副食品采购提供服务。地方“菜篮子工程”的推进和高校副食品基地的建设,改变了蔬菜、副食品供应短缺的局面,平抑了市场物价上涨,增加了花色品种,保证了学校师生饮食的安全、营养和健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稳定食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高校领导带领学生垦荒种菜。有些学校还进一步注意改善伙食的营养结构,建立副食品基地、办食品加工厂,进行多种作物套种,组织人员自制酱菜、豆制品、糕点等,丰富食堂品种,在副食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做到菜价少涨或不涨。

2.3 高校党政“一把手”会议

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第三产业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浙江省高校后勤改革,省教委、省委高校工委于1992年8月6日至7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了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后勤工作会议。全省36所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院)长,分管后勤工作的校(院)长,共72人参加了会议。各高校总务处、房产处处长列席了会议。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陈培德同志、省教委常务副主任杨丽英同志参加了会议。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商学院和浙江财经学院等学校介绍了后勤改革的经验。党委书记参加全省高校后勤工作会议,这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后勤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和后勤改革在整个高校综合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高校后勤改革起步早、方向正、路子对、成效大。后勤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实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高校后勤部门在稳定高校局势,保障教学、科研发展,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上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系统还不能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发展和师生生活保障的需要。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各高校抓住有利时机,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后勤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系统化、具体化,勾画出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把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浙江省高校主管部门开始制定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和具体改革措施,各高校积极行动,又一次对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发起挑战。

2.4 ”一体两制”的探索

1992年前后,浙江省许多高校开始在后勤管理体制上进行“一体两制”的改革探索。“一体两制”的本质特征是在一个经济实体内,对所属单位分经营服务型和行政管理型两种机制管理。具体做法为:(1)总务处作为学校管理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管理,又可以根据学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多项经营服务;(2)经营形式实行有限的经费和有限的责任相结合的承包制;(3)分配制度上实行岗薪挂钩、多劳多得。正式工的工资由学校支付,奖金、岗位补贴、午餐补贴自行解决,临时工报酬按口头协议支付。在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许多高校成立后勤办公室和后勤服务公司,将管理、服务职能分开,在学校行政框架下形成“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一体两制”新模式,学习企业化管理经营机制,建立了新的人事、财务和分配制度,在后勤处级、科级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试行岗位效益工资制,校内市场逐步搞活。学校开始对后勤实行差额拨款。有的学校在做好校内服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餐饮、运输、修建、绿化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为增强高校后勤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进行大胆探索。浙江师范大学投资10万元建立并经营商业一条街,一年收回成本,弥补了后勤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1992年浙江师范大学在培训楼开办对外营业的接待餐厅。温州大学利用学校周边场地和地理位置优势,建成化工原料市场,开展对外经营,年创利逾百万元。

有的高校引进社会力量和资金,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与社会上的单位和个人联办实业。我省有较高知名度的杭州新时代装饰材料市场,就是浙江农业大学后勤派员具体负责招商、策划和管理的。1995年,浙江农业大学后勤,在学校支持下,利用学校周边堆积医疗垃圾等的场地,向银行贷款近400万元,总投入650余万元,建造了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的杭州新型装饰材料市场。这是全省第一家高校后勤创办的市场,也是全国高校后勤创办的市场中知名度最高的市场之一,管理规范、经营思路新颖。杭州新型装饰材料市场的创办开辟了用银行贷款创办后勤实体的先河,同时也对浙江高校后勤对外开拓市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到1997年底,该校后勤利用对外经营开发积累的资金,共为学校扩建或改建了包括小学、幼儿园、食堂、维修车间和市场等用房16000多平方米。该校后勤的开发工作,在全国50多所农林院校中名列前茅。

经过实践探索,“一体两制”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一是精简了后勤的机构和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省教委统计,1992—1998年间,在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82.5%、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增长230%的情况下,全省后勤工作人员与本专科生比例从1∶18.4提高到1∶28.3。二是开始打破高校“大而杂、小而全”封闭式的旧格局,增强了高校后勤部门自我解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学科研的保障能力和对师生的服务能力有一定改观。三是明确了后勤改革的方向,广大后勤职工逐步认识到高校后勤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型、供给制、福利型向现代的生产型、企业化、社会化转变。但是,由于对后勤改革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体制改革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如后勤富余人员分流、服务标准、收费价格等都有待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体两制”改革的实践,为高校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5 食堂装修与宿舍公寓化管理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高校结合食堂的扩建和新食堂的建造,进行了食堂餐厅装修。当时,深圳特区新建的深圳大学引领了时代潮流,该校学生食堂的装修参照香港,是国内最时尚的。内地学生餐厅装修搞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同济大学,省内比较好的是浙江大学。但是当时全省一年基本建设经费不到3000万元,各高校只能自力更生、小搞小打、量力而行。浙江省高校后勤研究会下属的伙食专业委员会,组织高校后勤人员赴上海等地参观,及时传递交流了相关信息。省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由各校自筹资金,进行学生餐厅的改造装修。多数学校结合旧食堂的翻造进行装修,新食堂统一购置整齐实用的餐桌、椅子,统一使用不锈钢餐具,逐步建立饭菜智能售卖系统,推行民主管理和餐饮文化。除学生餐厅外,还对接待餐厅进行装修改造。有的高校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校外,浙江医科大学利用沿街房开了一家“梦圆”酒店,生意兴隆。学生食堂、餐厅装修是高校后勤改革探索阶段浙江省各高校做的一件重要实事。

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当时也在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中,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公寓化管理。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稳定至关重要。为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浙江高校对学生宿舍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的改革。80年代,高校的学生宿舍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学校设学生宿舍管理科,绝大部分隶属于学生处,由学生宿舍管理科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宿舍管理科主要负责入住学生的登记、床位的分配和安全管理。1993年,杭州大学10号楼翻新改造后,在全省高校率先推出公寓化管理。其特点:推行标准化管理,每幢宿舍楼配备管理员、值班员、保洁员;统一配置家具、统一代购学生床上用品;学生床位的安排,打破以往以院系为单位集中居住的做法,改为按年级集中居住(便于暑期对学生宿舍进行统一整修);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坚持管物、育人的理念;设立大堂服务,坚持24小时值班,负责安全、接待和为学生提供洗衣等有如宾馆式的生活服务。浙江省高校系统在杭州大学召开现场会,推广了公寓化管理改革的做法。以“10号楼”为标志,全省高校学生宿舍逐步走向公寓化管理。199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421”规划标准:本科生4人/间、硕士生2人/间、博士生1人/间。随着高校新建学生宿舍楼增多,大学生的住宿条件也不断改善;同时,各高校的公寓管理部门,按中共中央关于政治思想工作进公寓的要求,不断改进创新公寓管理服务工作,追求学生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学生公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之家。

2.6 中德高校后勤管理研讨会

开展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1994年省政府就把“大学生后勤管理工作领域”列入浙江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合作项目的交流计划中。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1995年5月,由浙江省教委、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科艺部、杭州大学联合组织的高校后勤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大学举行。来自国内32所高校的后勤副校长、总务长、总务处长以及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科艺部行政参议彼德米希尔先生、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对华交流处长维尔克先生、慕尼黑大学生服务中心经理马思贝格先生、上弗兰肯区大学生服务中心经理察科舍吾斯基先生出席了会议。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副司长王富、驻德使馆教育参赞郑积耀及夫人潘忠懿(一等秘书)、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薛艳庄、浙江省教委常务副主任郑祖煌、副主任阮忠训、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德双方长期从事后勤管理的专家代表一起就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的后勤管理改革、实现社会化服务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德方专家全面介绍了德国大学生后勤管理的模式——大学生服务中心的情况,中方有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的10位代表发言,对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体制、运行机制作了全面的交流。

与会代表达成了四点共识:(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高校在后勤改革,推进社会化服务方面已作出有效的探索,但是,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服务,差距大、任务重,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深化改革的路子应该是“行政制”→“企业制”→“公司制”,把单一公有制的供给制的纯福利型、的后勤运行机制,转换为多元经济成分的靠市场驱动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化、法人化的经营运行机制。(2)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它是职业法人单位,与高校本身分离,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内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实行宏观的计划管理和法律监督。这种管理模式建立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被欧洲各国所采纳,对我国目前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3)会议收到国内论文13篇,德方报告8篇(具体见研讨会交流重要文献目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高校后勤改革以及膳食、宿舍、医疗等方面作了介绍。会议决定将中德双方的论文汇编成册,列入杭州大学中德翻译中心与巴州文教科艺部1995年合作项目,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德文化交流。(4)会议建议中国国家教委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借鉴德国大学生后勤管理的办法和模式,进行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试点。

中德高校后勤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尚属首次,其中有相当部分属先导性信息。与会者通过交流研讨,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趋势以及借鉴德国大学生后勤管理模式意义的认识。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此次研讨会对探讨中国特色、浙江特色的新路子,推进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交流重要文献目录

中方论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一体二制”(浙江大学卜凡孝)

德国大学生后勤管理及我们的思考(杭州大学张金山)

山东大学后勤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山东大学马长义张应法)

大学生宿舍的功能及其管理(北京外国语大学申春生)

浅谈高校现代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张子元)

我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吕光良)

高校学生宿舍现状与深化改革的思考(杭州大学余开唐王炳泉)

论大学生伙食工作如何社会化(苏州大学韦曙和)

深化后勤改革创建文明校园(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王建元)

加强管理,促进改革,更加有效地提供后勤保障(北京语言学院王英林)

深化后勤改革,建设标准化高校学生宿舍(南京师范大学汪怀宏李万齐)

社会化的大学生后勤服务(浙江医科大学高法根)

关于山东普通高校公费医疗情况的调查和思考(山东轻工业学院盛培荣朱存仁)

德方报告

德国的教育体制和以巴伐利亚州为例的高校概览

高校这片生活空间

职能机构与法律地位

巴伐利亚州的地方大学生后勤管理中心概览

经费概况

大学生的伙食

根据联邦教育资助法的教育资助

大学生住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参赞郑积耀先生讲话

尊敬的德国朋友,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对这一次中德双方联合举办的高校后勤工作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会议圆满成功。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教委、浙江省教委和各高校在最近几年对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下了很大决心,各个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我们在国外的同志对此非常关注,我们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我曾经在80年代在驻德使馆工作过五年半,在那个时候我们主要是在中德两国高校的合作交流方面、校际合作交流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同时我们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80年代初开始介绍到国内。中德两国高校之间的校际合作交流以及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经验在我们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果。1993年初我第二次到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工作,在这以前我也长期在高校工作,我深深感到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在德国了解了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这个与教学科研脱钩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对我们国内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有很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和德国有关部门包括全德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包括巴伐利亚州、慕尼黑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多次探讨,促成了去年由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王富司长率领的中国高校后勤工作考察团访问德国。这个高校后勤工作考察团去年对德国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德国大学服务设施以及两德统一以后德国东部的高校后勤工作作了全面了解和考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代表团的考察访问的成果受到国家教委领导以及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中德两国之间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合作和交流目前正在继续发展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在浙江杭州大学中德双方举办高校后勤研讨会我认为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浙江省教委和杭州大学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那么高度的重视我认为是很有远见的。巴伐利亚州和我们国家不论在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都有合作交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已经取得了很有效的成果。据我知道,慕尼黑大学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城市相比较,它们所管理的学生人数最多,经验也最丰富,大学生服务中心总经理马斯贝格先生今天也来参加我们这次会议,他已经是我的老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幕的这次研讨会通过中德双方专家们的信息交流共同研讨,对我们中国的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对中德两国、特别是同巴伐利亚州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将会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最后我预祝这次研讨会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果。

2.7 温州会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怎么发展,高校后勤怎样改革这些关系到改革全局的大事,是需要全国、全省人民认真思考、厘清思路、周密部署和做好充分准备的。温州会议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前夜,由浙江省高校系统组织召开,有各高校校长、后勤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一次吹风、动员、打招呼的准备会。

1997年8月3日至6日,浙江省教委委托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以四届二次理事会的形式在温州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省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四届理事会成员,包括了全省各高校的分管领导和总务处负责同志共80余人,浙江省教委及温州市委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除一般年会例行的议题外,中心议题是通报省教委《关于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条文内容,商议征集修改意见。在此之前,4月29日,由国家教委副主任张保庆主持,召开了委内有关司局参加的高校后勤改革协调会,就高校后勤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听取了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王富同志关于迄今为止高校生活后勤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议定了今后高校后勤改革的范围、职责分工、工作目标、近期任务等有关事项,形成了《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协调会纪要》(简称《纪要》)。浙江省教委根据《纪要》精神,结合本省实际,于7月30日起草了《关于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理事会在四天时间里,学习了《纪要》精神,对《关于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内容、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领会、研究和探讨。

《关于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后勤改革的形势后,对今后全面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四条意见: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改革应坚持大后勤的观点,内容包括:生活后勤(吃、住、行、水、电、气等)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教职工离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与为高等学校服务相结合的独立后勤服务体系。根据“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在实行经济或责任承包的基础上,将后勤从学校内分离出来,办成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有条件的,组建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多主体、多种所有制、多形式服务的后勤服务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对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拨款制度、价格体系、监控制度、分配制度进行综合配套的实质性改革。

二、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实行事企分开,“小机关、大实体”,精简成立后勤行政管理机构。精简后的行政部门代表学校,在各项政策制定、价格监督、资金安排、财务审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用工制度建立,检查、评估等行使行政管理。凡主要职能是服务性工作的部门,按照承担的任务和行业、专业特色,逐步转变为独立核算的经营服务实体,按企业机制运行,统一归口管理。校内生活后勤服务,均应直接归口学校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理顺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关系,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完善后勤投资体制,逐步改革依靠政府无偿投入为主的状况,建立政府投入、学校自筹、社会参与以及融资投入等多元的投资体制。政府对后勤的投入,逐步改拨款为贷款。明晰产权要作为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好。

三、改革后勤运行机制。改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加强成本核算。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完善校内价格体系。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用工合同制。打破干部与工人、固定与临时职工的界限,实行竞争上岗。逐步实现后勤人员从学校编制中分离出来,独立管理。按岗位职责、技能高低、工作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划小核算单位,收入分配与效益挂钩。处理好学校与后勤经营实体的投资、收益分配关系,根据学校投入、后勤部门资产的占用、经营基础等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完善、强化监督机制,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运行逐步规范。在高校集中地区,试行高校联合办后勤,跨校承包、租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条件的高校吸引社会以各种方式参股经营,壮大实力,提高后勤供给保障能力。

四、加强领导,保证后勤改革顺利进行。各高校的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后勤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后勤改革纳入学校改革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学校有关部门参与后勤改革的实施。强化后勤班子建设,要把提高后勤干部素质作为提高后勤服务水平重点工作之一。选拔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责任心的同志充实到后勤第一线,注重干部的教育、培养、培训,建立后勤干部校内、校际的交流制度。认真制定后勤改革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项突破。生活后勤改革先行起步,住房、公费医疗、离退休养老制度与社会总体改革同步接轨。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协调各部门关心支持高校后勤改革,创造良好改革环境。建立后勤统一评价制度。

会议对《关于加快我省高校后勤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和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选择是正确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人们的思想观念、高校内部条件来看,推进社会化改革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但同时认为,一项重大改革的推出,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完备的政策配套,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要允许多试验,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会议以后,各高校对会议主要精神进行认真的传达贯彻和动员,后勤改革的思路、前景逐渐明朗。浙江省新一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

2.8 技能比武与文艺汇演

随着改革的推进,浙江高校后勤实体充分认识到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经常性地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以此促进后勤职工提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广大后勤员工通过积极参加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勤学科学知识,苦练劳动技能,以过硬的本领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能手在高校后勤生产、经营、服务领域中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后勤开展技能比武活动范围广泛,涉及餐饮、物业、维修、客房整理、会务服务、园林艺术、汽车驾驶等多个工种。浙江省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全省后勤餐饮员工厨艺技能大赛,截至2006年已进行了四届。比赛一般分大众面点和大锅菜等项目,每次比赛都有近200名左右员工参加,同时邀请国家级的烹饪师担任评委,设置多个奖项,对优胜选手和单位给予奖励。通过技能大赛,提高了餐饮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促进了高校后勤餐饮行业的学习、交流和提高。

高校后勤文艺汇演是广大后勤员工展示自身风采及高校后勤改革成果的平台。1996年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在杭州电子工学院俱乐部组织在杭高校开展了第一次后勤职工文艺汇演,后勤职工自编自演,锅、碗、瓢、盆交响曲,展示了后勤人热爱师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丰富多彩的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8年省高校后勤思政专业委员会在浙江工业大学B区演讲厅举办了首届全省高校后勤职工演讲比赛,全省十几所高校后勤职工参加角逐,比赛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三等奖若干名。多年来,浙江各高校后勤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深受高校师生、后勤员工的广泛赞誉和好评。浙江工业大学容大后勤集团从1998年元旦开始,已连续十年先后组织了“风雨同舟”、“和谐赞歌”等为主题的元旦文艺晚会,同时成立艺术团,走进部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女子监狱演出……艺术团在校园内已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品牌建设的一个亮点。许多高校也举办了如“明天会更好”、“和谐之歌”、“奉献者之歌”、“后勤一家亲”等新春联欢会。2007年12月,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举办了以“共唱和谐”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全省15所高校的后勤实体带来各具特色的优秀节目在宁波大学林杏琴会堂上演,200余名演员为全场观众展现了后勤人的文艺风采,弘扬了后勤人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歌颂了高校后勤之间团结一致、亲密无间的和谐氛围。这种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群众的浙江高校后勤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与时俱进,经久不衰,在鼓舞斗志、组织动员后勤员工推进高校三个文明建设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9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995年至1997年,浙江省高校系统进行的“211工程”建设评估和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对高校后勤硬件建设和校园文明程度提高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995年3月国家实施“211工程”,浙江省有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所学校列入该规划。同年11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颁布了《省属高校校园文明建设评估标准》(见附件一)。此后,浙江省高校开展了“211工程”评估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活动。如果说“211工程”评估仅在4所学校进行,那么,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即是在全省高校范围,全体高校师生员工都参加的、旨在提高校园文明程度的一次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各校都成立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结合点,制定建设和评估工作计划,动员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各学校对校园文明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校园环境、校园卫生、教学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绿化了校园,修建运动场、学生公园、学生休读景点等,对各种教学设施、楼房外墙等进行全面的修缮;建造学生阅报栏、宣传橱窗、确定校园的路名、楼名、桥名、景点名,建设园景文化;制订了教师、职工职业道德、学生基础文明守则,培育建设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等。学校机关干部、教师、职工在各自的包干区内,拉网式的拣烟蒂、除杂草,公共场所再也不见随地吐痰、乱扔果壳现象。后勤职工将教室、餐厅等角角落落进行彻底打扫,将课桌椅的涂鸦、餐厅桌椅污渍等用洗洁精全部清洗干净。教室和餐厅窗明几净,秩序井然。在校园文明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后勤都有重大举措,如浙江师范大学,由于校园面积大,处于城乡结合部,周边农村关系正在理顺,按照校园文明建设评估标准要求,任务十分繁重。当时,上到学校一把手,下到每位教师、学生都充分发动起来了。后勤干部职工更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为了赶时间,连续十多天借着月光和手电筒种草植树。新合并的浙江海洋学院提出并推行了“后勤服务承诺制、后勤管理巡视制、后勤工作督查制”等,使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得到了实质上的推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各高校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由省教委组织专家成立浙江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检查小组对各校校园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定等级。在1995至1999年的评估验收和复检中,全省有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8所学校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绝大多数高校均达标。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育人意识以及公德意识,加强了学校的学风、教风、机关作风建设,使各高校的校园面貌和人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校园的文明程度,改善和优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校园文明建设对浙江高校的发展意义是深远的。

2.10 四校合并和后勤集团的诞生

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早在1988年,浙江大学就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目标,制订了后勤改革三步走的战略。1989年完成了第一步改革,组建了饮服中心等8个经济实体,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取消了行政拨款,全面推行服务收费,成为“小机关、多实体”高校后勤改革模式的创造者。1993年实施第二步改革,撤销“总务处”,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总公司,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实现了后勤系统与学校行政体系的分离,形成了“小机关,大实体”的格局。1998年9月15日,浙江省四所列入国家“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的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组成新浙江大学,成为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大学。在此之后,全国有一千余所大专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合并。高校合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使得中国教育资源得到全面合理的调整和配置,为构筑21世纪高等教育体制的框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高校合并浪潮中,浙江省有多所高校被合并。四校合并是20世纪90年代浙江高校系统的一件大事,四校合并也为浙江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999年1月,该校成立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实现了第三步改革目标,后勤社会化进入“甲乙方分离、集团化运行”的新阶段。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成立后,积极推行后勤服务行业联合,把同类型的小服务实体归集起来,形成大的整体优势,为规模经营,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打下了基础。学校把过去四校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按行业归类并组建了饮食服务公司、商贸服务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求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同力水电安装公司、同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同力后勤服务公司、好美家装饰材料市场有限公司、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菽香楼餐饮有限公司、幼儿教育发展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灵峰山庄宾馆等13家行业性公司。

同时,浙江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作为后勤集团的核心公司,对后勤集团下属的有限公司进行控股,对其他行业性公司实行资产投资和管理,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的发展。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始终围绕学校中心任务,根据浙江大学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全国一流的高校后勤服务为目标,不断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后勤保障。

浙江大学的两个后勤服务企业除后勤集团外就是成立于2002年3月的浙江大学新宇集团。新宇集团历经多年的后勤改革洗礼,在企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益成熟。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管理输出为主要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格局。现有下属浙江恒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新宇贸易有限公司、浙江新宇教育后勤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浙大新宇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湖州新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新宇旅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晨森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行业公司近20家。总资产逾19亿元,从业人员3000多人。业务领域涵盖学生公寓、食堂餐饮、校园绿化、保洁、商贸、通讯等在内的多项校园后勤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横跨重点高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以及中学等各类型教育单位,经营区域覆盖浙江省内的杭州、宁波、湖州、温州等多个地区,并逐步在北京、吉林等省市地区形成了战略性布局,总体服务面积已超过250余万方,形成了丰富而有序的教育后勤产业链。

时任浙江大学分管后勤的卜凡孝副校长在一次由后勤集团和新宇集团等后勤系统干部参加的会上说:“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的后勤工作做到不乱、不断、不散。非但如此,我们还抓住时间,抓住机遇,推进后勤改革,使四校后勤实现了实质性的融合,后勤同仁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作出了令人钦佩的贡献。我们大家有幸参加新的浙江大学建设,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后勤保障体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十分困难的任务。它不是卡拉OK厅里唱歌,也不是舞池里跳舞,不会那样轻松自如,它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难以逾越的阻力和障碍。我们后勤工作的同志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坚韧不拔的改革意志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继续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这才是事业发展的依据,做好工作实现目标的根本。”浙江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的开创性的典型做法,为浙江省,也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把市场拓展到社会

——浙江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多种实现形式

(《中国教育报》2000年12月14日报道,记者朱振岳)1998年,浙江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四校合并为浙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1999年1月,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他们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多种实现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早在1988年,浙江大学就根据高校综合改革的需要制定了后勤改革三步走的规划,当时组建了8个经济实体,模拟企业化动作。1993年,在经济实体的基础上注册成立浙大后勤服务总公司,基本完成了后勤与学校行政体系的分离。1991年1月,浙江大学抓住四校合并的机遇适时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完全实现企业化运作。如今浙大后勤集团公司下属饮食服务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商贸服务公司和通信管理服务中心、水电管理服务中心,已成为一个基础扎实、综合实力强、发展势头好、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后勤服务企业,今年总营业额将超过4亿元,利润1500万元。对尚不具备条件的物业管理、幼教服务、交通服务、校园管理等部门,则以校区为单位成立校区后勤服务公司,这样。在浙大后勤集团公司内部,形成了行业公司、校区公司并存的条块结合的新体制。

为打破垄断,今年5月,浙大取消了学生宿舍管理处,在此基础上注册成立了新宇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学生公寓的新建、维修和管理,承担设备维护、日常开支以及学生指标内水电费用等。公司通过收费对学生公寓实施管理,员工人事档案挂靠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实际工资、福利等由公司解决。通过银行贷款,今年新宇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开发建设学生公寓70000平方米,保证了浙大和其他高校扩大招生、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最近。该公司又与湖州现代教育园区签订了后勤生活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协议书,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预计明年新生入学前可建设学生公寓90000平方米。后勤其他生活设施15000平方米。

与更多的高等学校加强合作、共同走向社会是高校后勤企业自立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为此,浙江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支持后勤集团公司与部分兄弟院校后勤企业签订全面合作的协议书;二是加速后勤集团公司的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工作;三是鼓励和推动后勤集团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吸引兄弟院校参股入股,将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地域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在鼓励和推动后勤集团公司改制过程中,浙大拟定了有关政策,明确后勤集团公司改制后的体制从属关系、人事管理办法、市场准入优惠过渡政策以及冠名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诺,为深化改革、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加速社会化进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练好内功,改善服务,提高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争取市场、赢得更多的合作对象的基础。浙大后勤集团公司所属的各行业公司均建立健全了符合行业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筑安装公司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饮食服务公司推行集中采购、单位核算的供货机制;在集团公司内部全面推行以加强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三级监控机制,即后勤管理处对集团公司服务质量的监控、集团公司对行业公司的检查督促、行业公司的自我质量监控。

强化竞争意识、不断引进竞争机制是保持公司活力、激励职工向上、推动企业发展的灵魂。学校以适量引进为导向,建立后勤服务竞争的外部环境。新宇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后勤集团公司的竞争对手,双方各有所长,经营范围也互相交叉。同样。后勤集团公司也加强了内部竞争机制的建立,在经营范围上允许行业公司业务上互相交叉;在岗位聘用上改委任制为聘任制,实行竞争上岗;在业务选择上实行招标制;在分配方面加大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的比例,对有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等。

如今,浙大后勤集团公司不仅为本校及部分兄弟高校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且也为社会提供服务,一年来已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等单位签订了后勤托管协议。主管此项工作的浙大副校长卜凡孝说,我们也讲经济效益,但始终不忘育人,不忘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浙大后勤社会化的探索不仅可行而且是成功的。

同类推荐
  • 百家姓(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百家姓(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

    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但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纳税筹划人才,或由于没有聘请专业财税专家进行纳税筹划,导致企业税负沉重,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借鉴大量优秀纳税筹划成果,结合作者对于纳税筹划理论和实践上的理解认识,通过大量案例讲解旨在抛砖引玉,为企业财务人员提高纳税筹划技能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提供帮助。
热门推荐
  • 醉仙道

    醉仙道

    这是颗枣的故事。这颗枣,不是妖精,也不是魔鬼,它不会修仙,它只是颗枣!修仙的是人。一群修仙的山贼。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故事……
  • 强势夺爱

    强势夺爱

    沐风曾经和七爷打过一场,痛快的打过一场,七爷曾说过,真正展现实力的他,像是一个浴血修罗,那一次他将七爷打到内出血。七爷的身手自小训练,肖任和肖笑联手都只能七爷打个持平,七爷说他打架是在搏命,狠劲从骨血里透出来的。他就是如此一个血腥的男人,却为了一个女人放下了自己的血腥变成了一个温柔的男人……
  • 嫡女映儿

    嫡女映儿

    她一个家庭主妇竟然也跟着潮流穿越了?她无法相信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年幼、还即将被退亲的小女孩身上。好嘛,退亲就退亲,她要一个名誉赔偿损失费,不为过吧?看现在主妇如何玩转古代,宅斗、宫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盛宠:倾城王妃别逃

    绝世盛宠:倾城王妃别逃

    【强宠,看最后女主花落谁家?】一朝重生,天翻地覆!最爱之人害她性命,就连身边的亲人也只剩下虚假,最宠她的人也成了害她最惨的人。将前世之苦全部奉还,杀她生母,她便让凶手满门锒铛入狱;移情别恋,她便让他坠下深渊!重生归来,逆天改命,却不想陷入情劫。玄冥国的储君,可号百万灵兽,却偏偏愿意为了她费尽心思……
  • 时空之异能高手

    时空之异能高手

    一场维护时空之战,一次意外,让呼延觉罗·脩掉入了时空缝隙中被遗弃的时空,获得了重生,从此更换了另一个身份——刘飞。这是一个没有异能行者,只有麻瓜的世界。美女、权利、斗争、地位、金钱,蜂拥而来~~且看刘飞(呼延觉罗·脩)如何称霸异时空,踏上重返时空之路,改变时空的命运!
  • 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

    本书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来源于众多优秀员工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并精选了大量经典、实用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一般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都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和技巧。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助你尽快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自己的人生飞跃。
  • 异界之11大亨

    异界之11大亨

    地球,某国某省某个偏僻的小山村。凄美的月光下,唐猛左手拿着月光宝盒,右手指着月亮,大声咆哮:“波若波罗密!异界旅游去!”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劈在唐猛身上,唐猛的身体燃烧起来:“哇靠,原来是真的,救命呀!”+++++++++++异界,亚特兰大陆,兰斯王国北部边境,同样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月光更凄美,也更明亮。唐猛不断的摔打月光宝盒,痛哭流涕道:“观音姐姐,玉帝哥哥,如来大舅子,不要这么玩我啊!这里怎么两个月亮,月光宝盒不起作用啦,我要回家啊!”+++++++++++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没有最流氓,只有更流氓!且看来自地球的无赖如何利用卑鄙的手段,一步步成为亚特兰大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流氓大亨!
  • 最强意志

    最强意志

    一千年前,邪魔入侵艾雷内星球,霎那间天地色变,大地上哀声四起。被誉为艾雷内世界的世界之树“神之眼”在一千年前的骤变中随之崩塌,灵力四散开去,混乱也随之开始。而艾雷内世界的最强王者斯丹迪奥在与邪魔抗争至最后时刻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最强之人会继承我的意志,将未来引至最初的模样。”人们对他的这句话一直趋之若鹜!荣耀,和平,灵力,最强究竟谁来继承,最强意志究竟是何物?
  • 做成功家长

    做成功家长

    本书是一部告诉家长朋友怎样做成功的家长的书,书中阐述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技巧以及大量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足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共鸣,让每一位家长都能从中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也相信每一位家长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主要章节有:把握失控的家教局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积极心态欣赏孩子、学会修正孩子的弱点、教孩子学会面对逆境、做孩子最优秀的导师、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和拥有顺畅的家校沟通等。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可读性比较强,以现实生活中生动的案例为导引,给家长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子指导建议,是当今中国家长教子必备的参考书。本书读者对象是中、小学生家长。
  • 浮图镇上

    浮图镇上

    长篇小说《黄桷树下浮图镇》,以重庆浮图镇为缩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代中国及全体公民所共有并见证的一段举世无双的灿烂历程。小说描述了浮图镇的一群小人物,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顽强奋斗、逐步成长的生命轨迹,通过他们精彩的生活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思想和观念的巨变,及对每个人内心造成的强烈冲击、对灵魂的严肃拷问。小说采用广角式写作手法,阐明了作者对社会大变革、大发展中人们心灵变化的独到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性冲突的深切关怀,是一部积极、有趣、温暖的,不落俗套的社会主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