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700000033

第33章 知识分子没有“终结”——80年代以来的法国知识分子(1)

一 法国知识界的剧变

80年代初期,法国知识界的两大巨星萨特与雷蒙·阿隆相继谢世。在这前后,数名在年龄上要比他们小一辈左右的知识精英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者是虽生犹死。这一切,使得这一时期的法国知识分子不时地与各种追悼仪式打交道,并经常地沉浸在悲痛之中。

始自70年代中期,亦即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辉煌的30年”最终画上句号之际,既老又病的萨特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他不仅身体虚弱,而且还双目失明。但他并不服老,更不愿停止表达自己的仍带有激进色彩的思想。1980年3月,萨特在接见记者时说:“我将在至多五年内死去,在实际上我想是十年,但很可能是五年。总而言之,这个世界看来是丑恶的、坏的和没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将在其中死去的老人怀有的安详的绝望心情。但是,恰巧是这一点,我坚持反抗,而且我意识到,我将在希望中死去,但这个希望,必须加以创建。”【1】就在这次谈话后不久,萨特因肺水肿住进医院。4月15日晚9时,一代思想巨人萨特病逝于医院,享年75岁。

萨特逝世的消息传出后,整个法国,乃至全世界都受到强烈震动。各国的通讯社、报纸和电台立即发布消息、文章和各种评论。时任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萨特逝世,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时任法国政府总理雷蒙·巴尔(Raymond Barre)则说,萨特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逝世“使法国和国际思想界蒙受了损失”。与此同时,法国与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写文章和发表谈话表示最深切的悼念。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莫德加·莫兰(Edgar Morin)把萨特誉为“左派知识分子的发言人、象征和英雄”。他说,萨特自1945年以来一直不停地“探索政治的真谛,他的探索是为了保护受压迫的人,与特权阶级无关;是为了求得团结,没有妄自尊大的孤独;是为了寻找历史的现身说法,没有抽象的理念;是为了采取有效的行动,没有滔滔不绝的宣言。唯其如此,他在漫长的道路上看到了革命思想的全部问题和变化”【2】。

福柯则肯定萨特在提高公众的思想和政治觉悟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自战争结束以后……我们看到,具有深厚学术根基的思想……开始面向广大的公众而不是仅仅面向大学。现在,即使没有类似萨特那种地位的人来继续这项事业,这种现象也已经变得很普通了。只有萨特,或者说萨特和梅洛-庞蒂,能够做到这一点。”【3】

就连萨特的老对头雷蒙·阿隆也在萨特逝世时在《快报》上发表文章向萨特表示敬意,肯定“萨特一生都是一位深刻的伦理学家”。他还写道:“尽管他受革命绝对主义的逻辑的影响,写了一些关于暴力的文章,比如法农的那本书《全世界受苦的人》的前言,就可以收在有迷惑力的文学作品选读里……他从来没有向他所观察到的、他所批判的社会生活低头。他认为,这种生活不适合于他理想中的人类。乌托邦?太平盛世论?更确切地说,是对另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希望或渴求。”【4】

4月19日为萨特遗体举行安葬仪式时,5万多人列队护送萨特的灵柩前往蒙帕纳斯公墓。是时,伫立在道路两旁目送灵车的人群不计其数,更多人则守着电视机收看电视转播。当灵车到达蒙帕纳斯公墓时,公墓内外早已人山人海,使得灵车一再受阻。总之,其场面极为感人。

3年后,战后法国另一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雷蒙·阿隆也因心脏病发作而在1983年10月17日辞别人世,法国知识界再次遭受重创。

阿隆一生致力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和历史等方面的研究,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他曾执政于欧美著名学府,并先后被英、美等国科学院和牛津大学等授予荣誉院士或荣誉博士称号,此外,在1970年,阿隆还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入选法兰西学院。阿隆同时还是法国20世纪首屈一指的社论作者和专栏作家。他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擅长分析,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实质,提出独到的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作为法国自由派知识界的代言人,能够直言不讳地讲出西方政治家想讲而不能讲的思想。然而,由于法国知识界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以萨特为首的左翼知识分子所左右,使得阿隆在知识界有如一个孤独的斗士。他的名声被其同窗、后来的对头萨特远远地盖过。但是,阿隆并没有气馁。阿隆说,尼采曾预言,20世纪将是以哲学名义进行大战的世纪,而他就是试图以自己的著述参加大战。正因为如此,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阿隆多次战胜从政的诱惑,坚持以学者和记者的身份观察着20世纪的风云变幻,并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介入的旁观者”。

从1979年开始,自知死神已向他逼近的阿隆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他为这部回忆录取了个副标题:“50年的政治思考”。【5】在该书中,阿隆有意突出自己与20世纪历史密切联系的精神历程,同时淡化他认为没多大意思的个人生平。没想到,这部厚达750页、艰涩难懂的巨著在1983年出版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短短的时间里,该书就售出了数十万册。法国的各种报刊、电台与电视台等均把该书的问世作为当年的文坛大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尤其令人感慨的是,不少当年深受萨特影响的左翼知识分子在看了《回忆录》之后,纷纷写信给阿隆,对自己长期来误解他,并对他抱着敌对态度表示深深的歉意。这当中,以法国著名的现代史专家、原左翼知识分子米歇尔·维诺克的信最具代表性,信中写道:

我想向你表达阅读你的大作时我体验到的精神上的快乐。和今天许许多多敬佩你的人一样,我来自左翼,甚至极左翼,在大约25年间,你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套用你的友人尼赞的话说——“看门狗”。就我而言,我从未分享这种共同的厌恶,道理很简单:20岁那年,我为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斗时,曾把你的《阿尔及利亚的悲剧》当作我们最好的战斗武器之一。不过,你仍是《费加罗报》的人,就是说资本家的人。你是聪明的对手,但还是对手。我的情况很普通。法国知识界的心理环境使我长期远离你的大部分著述。1962年至1975年我一直在《精神》杂志工作,在那里我从未听到过敌视你的言论;大家尊重知识分子,但和别处一样对你有怀疑:你是有钱人一边的。与此同时,我在万桑大学任教——从它成立至1976年,我猜你想象得出我们的左翼学生是怎样厚待你的。然而,正是在万桑大学这些年,我真正开始读你的书……并劝别人读你的书。周围的左派和你有个共同点,即反共,尽管性质不同。我和几个后来成为我的朋友的大学生,把你视为一个有争议的作者,就是说完全不同于一个遭人痛恨或遭禁的作者。随着知识分子的非马克思主义化,我们开始真正发现了你。回顾往事,我佩服你迎着风浪,顶住来自你的天然环境,来自知识界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立场。单凭你早已有的把政治分析与感情分开的愿望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平静超凡的精神勇气。如今的报复多么痛快淋漓。【6】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0月17日,阿隆因心脏病发作猝然而死。阿隆的突然谢世使刚刚通过其《回忆录》进一步认识其人其作品之价值的舆论惊呆了。人们痛悼法国失去了本世纪最后一位思想导师。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向阿隆夫人发去唁电,向这位“主张对话、信念坚定、学养深厚的人”表示致敬;【7】基辛格将阿隆称为“我的导师”,并感叹:“没有雷蒙·阿隆,世界将感到更加孤独与空虚”;【8】法国所有的著名报刊都做出了反应,《解放报》(Libération)以“法国失去了自己的老师”作为标题,【9】《世界报》(Le Monde)为纪念这位“清醒而睿智的教授”辟出了整整三个版面,【10】《新观察家》(Le NouveLObservateur)和《快报》(L'Express)则分别发表了大量悼念这位“超凡出众”的知识分子的文章。【11】

随着萨特与阿隆的相继逝世,两人之间持续数十年之久的“世纪之争”亦最终画上了句号。值得人们深思的是,两人生前的一荣一冷的命运在其逝世多年后出现了逆转。随着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相继遭受巨大的挫折,西方知识分子中的激进主义消退,而传统的自由主义得到加强。这一趋势在法国知识界的表现是:卢梭-萨特一派的激进思想日趋衰落,而孟德斯鸠-托克维尔-阿隆的传统自由派思想正逐渐占据上风。具体表现在萨特与阿隆身上,则是萨特那些充满光彩和激情的著作中的许多观点已不能不受到历史的严厉责难,而自称“从未以辩证的名义去为无法辩护的东西进行辩护”的阿隆,以其著作中反映出来的明澈的理性和无懈可击的分析能力日益被人誉为“智坛巨星”、“思想泰斗”。

如果说,萨特与阿隆撒手人寰标志着一代知识分子的结束的话,那么,以下几位在辈分上比他们要低一辈左右的知识精英的早逝或精神失常,也使法国知识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979年10月3日,以结构主义的国家理论和阶级理论蜚声知识界的尼科·濮兰查斯(Nico Poulantzas)【12】用自杀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43岁。

1980年2月,一位与列维-斯特劳斯、福柯、拉康齐名的学术名流,身后被誉为法国当代最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巴黎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罗兰·巴特因穿越街道时被卡车撞伤,在一个月后不治身亡,时年65岁。

同年11月16日,62岁的阿尔杜塞为长他10岁的妻子按摩颈部时,因躁郁症发作勒死了妻子。事后,阿尔杜塞被送进精神病院监护起来,处于虽生犹死的状态。1990年,阿尔杜塞死于一家老人院。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1984年6月25日,年仅58岁,且已在萨特之后被推上法国思想界顶峰的福柯竟因患上艾滋病而溘然长辞。消息传来,法国乃至世界知识界都为之惋惜,为之震动。包括《世界报》、《费加罗报》、《新观察家》在内的各大报刊都在头版或重要位置发布消息和悼念文章。其中在6月29日出版的《新观察家》上,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3】称福柯之死使“法国丧失了这个时代的一个最辉煌的思想家、一个最富有创造力的知识分子”。更多的知识分子认为,“萨特和福柯的相继逝世是两个时代的死亡”。不少人带着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茫然不知所措。

从总体上看,并且相对而言,进入80年代后的法国知识分子似乎已失却了本世纪早期与中期时的激情。人们不会忘记,法国知识分子在30年代曾围绕着处于危机中的法国该向何处去而慷慨激昂地展开辩论,50年代围绕着共产主义和苏联社会的性质问题势不两立地争论不休,60年代又围绕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没完没了地大打笔仗。然而,进入80年代后,这种在整个法国社会引起极大反响的大辩论显然已经成为历史。积极参加辩论的知识分子愈来愈少,即使围绕着某些问题展开辩论,也往往局限于报纸与期刊讨论的范围之内。由于受全球性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在战后长期控制着法国知识界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势力在明显地削弱。同时,他们当中坚定地追随法共的人在日益减少,更多的共产党的同路人转向了社会党,还有一些人则在积极加入捍卫人权、保护生态斗争的同时拒绝投靠任何左翼政党。相反,不少知识分子已经回归到传统的自由主义立场,导致近代的托克维尔、当代的雷蒙·阿隆的著作一时洛阳纸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法国知识界领衔人物的几位著名的知识分子似乎正茫然不知所措。对此,法国著名评论家阿兰·杜阿梅尔(AlaiNDuhamel)曾如是评论说,他们就“仿佛是一批准备转地放牧的牧羊人,已经离开了原地,但尚不清楚去向何处”。70年代后期,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曾试图拉拢他们,如他曾在爱丽舍宫为法国知识精英举行过轰动一时的“知识分子的晚餐”,但并未奏效,而80年代初上台的社会党政府也曾向他们抛出绣球,但也同样被他们所冷落。

不过,如果说社会党政府在争取“著名知识分子”方面收效甚微的话,那么,其上台执政却实实在在地演绎出了一个新的“教授共和国”:大批大、中学教授或教师出身的人进入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其中,在莫鲁瓦(Maurois)【14】政府的35位部长中有10位是教授,在负责部长办公室一级工作官员中,教师职业者由雷蒙·巴尔时期的13名猛增至莫鲁瓦时期的50名。当然,其最具象征意义的是,总理莫鲁瓦、国民议会长路易·梅尔马兹(Louis Mermaz)和社会党第一书记利昂内尔·若斯潘(Léonard Jospin)三人都是教师出身。莫鲁瓦出生于法国北方一个清寒的家庭,当过技校的教师;梅尔马兹拥有历史教员学衔;而小学教师家庭出身的若斯潘在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后,虽因成绩优异被选入外交部任职,但他不久就放弃了在凯道赛的工作,宁愿在学校里教授经济学课程。

然而,新的“教授共和国”的出现并没有使法国的知识界重新振作起来。相反,随着萨特、阿隆、福柯等法国知识界的巨星一一陨落,随着知识分子们对社会党执政后的所为日益失望,法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舞台上显得非常的低沉。

知识分子们的“沉默”,很快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时间,许多报刊在谈到知识分子时开始频频使用“危机”、“衰落”等词语来形容法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与此同时,法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对知识分子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角色定位与作用重新进行审视。

例如,1980年5月,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15】,这位与出版社等媒体关系极其密切,且在扩大“新史学”,或曰“年鉴学派的第三代”的社会影响方面贡献巨大的著名知识分子在其刚刚创办的《争鸣》(Le Déba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分子们究竟能干什么?》的文章。他在此文中宣称:“权威人士型的知识分子(l'intellectuel-oracle)已经过时了。现今没有人会为自己是否该加入外籍军团或让自己的女友堕胎之类的事情去请教米歇尔·福柯,而在过去,他们会为此去向萨特讨教。尽管他【16】拥有极高的声望,但其身上已不再具有神职人员般的光环。知识分子正在强力地被世俗化,其作为先知的特征已不复存在。科学方面的投资已使他被淹没在一个巨大的由科研团体和科研经费等编织成的网络之中。”【17】

1983年7月26日,社会党政府的发言人马克斯·加罗(Max Gal-lo)在《世界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知识分子、政治、现代性》文章。【18】此文一方面号召知识分子开展对法国需要什么样的“转变”才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赶上潮流”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法国知识分子未能很好地理解与支持社会党政府的抱怨:“与1968年5月事件有着明显关系的1981年5月至6月的事件被世人看作是左派的胜利,而作为象征性团体的知识分子没怎么参加,至少没有积极参加。因此,在这个知识分子团体和新政权之间出现了问题:相互不理解、失望,号召那些只是在形式上支持政治,但在研究上并不总是‘激进’的作者们反对政府。因此,许多知识分子的情感被遗忘或遭到冷遇,或者只是被用来歌功颂德。这种情形造成严重的后果。”文章在结尾时还强调道:“国家首先需要的不是名人的名字出现在政治论坛上,而是需要它们出现在独立的、真实的思考中。”【19】

同类推荐
  • 栾茀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栾茀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热门推荐
  • 大唐权谋王

    大唐权谋王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不在骄奢中变坏,就在权谋中变态。初唐时代的厚黑生存手册。英年早逝的李骄灿转生之后发现自己成为了煌煌大唐地位最高的冤死鬼——李恪。为了不让历史成为现实,为了不让自己再一次英年早逝,李骄灿决定做一个把权谋厚黑玩到极致的李恪。一个全新的李恪,不停地游走于皇宫、东宫、王府之间,为自己将来的夺储行动披荆斩棘;不停穿梭于关陇贵族、山东豪杰、江南士族之中,寻找着能收归己用的大才权臣;不停奔忙于河北、山东、河套、幽燕之地,为开拓自己未来的疆土而奋战。当一位位英雄豪杰、名臣贤相逐渐聚拢到李恪身边的时候,那个高不可攀的皇位,是否离他还是那么的遥远呢?如果想知道答案,那就请点击观看吧^_^PS:本书只求全本,因此收藏此书的兄弟姐妹们无需担心^_^
  • 君臣恋Ⅱ:小家伙,本君知错了(全

    君臣恋Ⅱ:小家伙,本君知错了(全

    “怪兽,不是本君在怕你,而是你真的好可怕……”时过六百年,她一颗痴心,以身试险,踏进了压根就没准过的时空机……没想到这烂东西这次居然准了,送她穿越到了一条千年小白蛇身上,又遇上了他,却失去了全部记忆,记不清这个日思夜想的人是谁,还误以为眼前这个逗她玩的坏人是天下第一大好人。那人还给了她一只烤鸭,好吧,她已经完全相信他是个好人了,因为现在她的脑海里,只有那条蠢蛇记忆中的一个字:吃。灵帝让她留在身为魔君的他身边,可是这面相怎么看,自己也不合乎要求,论姿色,他后宫之中个个美女,而她只有八岁容貌。论武艺,他的侍卫深不可测,而她就只会逃跑。可为啥,她就成了他的贴身侍卫兼管家呢?他一直以为她是灵帝送给自己的宠物,于是就养在了身边,偶尔没事闲的逗她玩会,说真的,他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蠢的蛇。无聊了,给她封了个不大却万人追求的身份,也好堵上芸芸众口。只是没想到,她居然还是个天才,把混乱的连他自己都懒得管制的后宫弄得井井有条。可是,她自从有了这么一个主人之后,护主能力不见丝毫进展,倒是逃跑天赋日益显露。某君回到自己的寝宫,当看到四下窜动的身影之后,颇为无奈,一伸手,抓住了抽风中的某蛇:小家伙,你又在做什么?小东西眨了眨可怜的小眼睛,挣扎了半天也没有落地,这才认识到自己实在是太矮了:我在练习速度啊!这样我就可以更快的逃跑了。某君满脸黑线:那你为什么不修炼修炼攻击呢?这样就不需要逃跑了。某蛇一副理所当然:魔君大人这么厉害,自然不需要别人保护,只要一遇上坏人,魔君大人解决,我只要逃跑就够了。“小家伙,我发现咱们两个还真是有缘诶,你很可爱,我也很喜欢你。如果一定要为喜欢你圈定一个时间,我希望是你立刻消失。如果一定要为喜欢你圈定一个距离,我希望你在天边。如果一定要问在我梦中你是什么样子,那我可就实话实说了,在我梦中你就是一个丑八怪,而且……我笑醒了五次!哈哈哈哈……”**《外星人穿越Ⅰ:小妖莫要跑》:http://novel.hongxiu.com/a/291951/此乃前半段,前半段……另外自己推荐自己的新小说《前世今生:愿许卿生生世世》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383387/望支持!
  • 银河第三帝国

    银河第三帝国

    宅男穿越银河纪元,建立银河第三帝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超能刺客的极品校花

    超能刺客的极品校花

    一年前遭遇车祸导致身体重伤的高中生叶风,偶然地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后,竟然意外的成为了拥有超能力的顶级杀手!
  • EXO之女王逆袭

    EXO之女王逆袭

    本是恩爱、彼此信任的我们,因为你的到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天翻地覆……我很恨你,但也很谢谢你。恨你,是你打破了我和他们之间的约定;恨你,是你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恨你,是你让我失去了要好的闺蜜;恨你,是你……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与他们之间的真正感情;谢你,是你让我知道钱能让人背叛,让人疯狂;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原来忘记不了他们;谢你,是你让我知道……你们,我们,他们……人类,血族,异能族……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呢!
  •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这个世界不会同情弱者,更不会可怜任何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没钱的人处处受限制,想办点事比登天还要难,也许你认为的难事只是富人的一句话而已。穷人,注定是一个时代最悲惨的“弱势群体”,注定成为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有钱才能挺直你的腰杆,有钱才能扬眉吐气地做人,有钱才能享受优质的生活,有钱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有财富,即自信!
  • 警途战纪

    警途战纪

    高考成绩不佳的闻驰,按照家人意愿被动选择入警。在误打误撞勇擒悍匪后,历经入学考试、警营受训、看守所见习、基层刑警队和派出所等磨砺……一步步的奋斗努力,终于展露头脚,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公安明星!
  • 为你做嫁衣:一生无悔

    为你做嫁衣:一生无悔

    周桓音的苦恋终成真,但是两个男生谁才是真爱?于柯的后爱和卫羽泽的后恋,周桓音该怎么抉择?最后在一起的恋情,却以下身瘫痪和他结婚,他不介意她的残疾,为她寻医问药,终于苦不负人。她换上他为她亲手设计的婚纱,瘫痪的双腿重新开始行走在婚礼的殿堂。
  • 校园电竞霸主

    校园电竞霸主

    “马上就要打职业联赛了,我还有好多资料没整理好!”宁岚一脸抓狂地坐在电脑前狂敲键盘。“冠军200万奖金,200万!”林梦激动地在床上打滚。周桐歪着头看着如临大敌的宁岚:“不就打个职业联赛,有必要这么紧张吗?”“吃你的炒粉干!”众人一起指着正把一片泛着油光的里脊肉往嘴里塞的周桐怒吼。老年选手、最菜菜B、肌肉猛男、财迷萝莉等等组成的逗B战队誓约,参战!青春就只有这么几年,怎么可能允许再失败?欢声笑语中,对手打出GG!
  • 李鸿章时代(1870-1895)

    李鸿章时代(1870-1895)

    本书广泛搜集中、日、法等多国史料,以19世纪后期的国际格局巨变为背景,以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三大事件为波峰,穿插李鸿章主持的内部变革,强调从大历史与大战略的双重视角,全新解读这段似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其实依然陌生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