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1800000031

第31章 我在美国当警察

口述 石子坚 整理 石敏

回国做我的书《我在美国当警察》的宣传时,媒体的记者采访我,好多回,我明显感觉到记者在引导我走上一条“赤胆忠心,归国报效”的康庄大道,我连忙打住,对不起,对不起,记者同志,我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没必要美化我,我就是一普通人。

当年去美国是因为我这人不会搞关系,什么好事也轮不到我——上大学的指标被人顶了,提拔干部也没啥指望。不甘心,就想考出去,分数面前最平等。一考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本想读三年研究生回来好找工作,没想到一去就是17年。

17年摸爬滚打,我入了美国籍当上了美国警察,有幸作为第一个成为美国警察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被美国之音电台采访,也当过特警,拿到过美国东部跆拳道冠军。我的美国梦在别人看来称得上丰硕圆满了。

现在回来是出于亲情的原因,真不像你们拔得那么高,小人物的爱国就是做好自己能做的,总挂在嘴上,有用吗?

从一个穷学生到后来身披一身警服,我美国梦的枝蔓上看似结出了圆润的果实。可这果实,是用亲人的牺牲浇灌出来的

当时父亲患尿毒症已经7年,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他去世前我回过一次国,那时老人家已近油尽灯枯。我自从18岁参军就没和父亲长期相处过,更没有照料过他,只能在最后的时间里尽一份孝心了。一周两次陪他上医院,为他按摩,夜里一听他叫就起来……

假期已满,必须返回美国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照顾父亲吃过早餐,然后扶他上床躺好。在我双手离开父亲身体的瞬间,有一种身心忽然被抽空的感觉,今日一别,恐怕再也见不到了。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心里祈祷着,爸爸,儿子正在寻找回国工作的机会,您一定要等到我回来呀。但是只过了不到一个月,我在美国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一段时间里神情恍惚,不知所终。

父亲带走了我一部分生命,我的人生一下子变得从未有过的空虚。

我痛责自己为什么那么自私,为什么要怀着侥幸心理离开他。

我开始怀疑自己,忽然觉得这些年的奋力攀爬、自我实现变得没有一点意义。

当天晚上,在美国的家里,我和女儿一起跪倒在地毯上,面向东方,叩拜。

父亲的去世让我开始警醒,当初我到美求学这一步,是不是走得太远了?17年,在这个原本陌生的国度,我摸爬滚打,风风雨雨背扛肩挑,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往俗里说,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石子坚有能耐,在美国混得开,是条汉子。的确,从一个穷学生到后来身披一身正义的警服,我美国梦的枝蔓上看似结出了圆润的果实。可这果实,是用亲人的牺牲浇灌出的啊。妻子的生活因为我而改变,父母已是古稀却享受不到最为平常的儿女承欢膝下……

父亲的去世对于我不止是遗憾,还有歉疚,他临终前还在为我们夫妻的事情揪心。我和女儿都很快融入美国文化,只有妻子倔强地游离在外,她不喜欢美国,甚至一直不学英语,只热衷于唐人街上浓浓的中国味,国内的人情世故她都游刃有余,而对美国,她从去的那天就只有一个想法——离开。家里矛盾渐渐地多了起来,我们一家不厌其烦地演绎着两种文化在鸡毛蒜皮上的冲撞。家庭一度濒临瓦解,和妻子都签好字的离婚协议在保险箱里安静地躺着,只等用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赎它出来。父亲临终前仍牵挂着这些……

看着家中每日擦拭父亲遗像的老母,看着执意回国的结发妻子,我就想,走得太远了,该回来了。

回国之后有人问我,在美国待得好好的,干嘛回国?还有几次,我捕捉到对方一种异样的目光和潜藏的情绪,充满怀疑、不屑,语气中还透露出揭穿谜底的快感和击中要害的得意。我生性好强,不想给人造成多高尚的假相,但也不愿被揣度成混不下去才回来的“海龟”,更不愿把对家人的感情和美国的收入、退休金、社会保障摊开两边,供旁人挑柚子般地左右掂量、比较,最后再做出个采不采信的评判,这对我和家人的感情来说,无异于一种侮辱。

特警班学生“呼啦”一下,冲到雨中,向我跑来。美国警察比我们先进在哪里?我想,不是装备,也不是技能,最主要的是理念

要说回国还有什么原因,那就是,我想把梦继续下去。

书是我回来的契机。出书后,公安大学组织我在六个省市作巡回报告。

我在美国学的是法律专业,后来做过好几个警种,十多年的执法下来,对美国社会的法制有切身的体会,美国警察的角角落落都摸到过,而且又是用中国人的眼睛来看的,所以跟各地公安、检察院的同志交流起来很亲切、很尽兴。

报告作完之后,咱们浙江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联系到我,我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聘请。

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佩服学校在用人方面的魄力和胆识,也发自内心地感谢校方给了我这个舞台。每天看着我那群十八九岁、生龙活虎的学生,和他们一起跑、跳、滚、爬,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梦想还在继续。

记得很清楚,2005年11月1日,我第一天给特警班的学生们上体能课的情形。课程表上排的是室外课,可天下着大雨。我看到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学生从教学楼往警体馆跑——下雨天体能课在室内上,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见状,我快步走到操场中央,没戴帽,没打伞,一身黑色训练服很快被雨打个湿透。

通过警体馆窗户,学生们在向我张望,他们看到了,“呼啦”一下,班上30名学员全都涌了出来,冲到雨中,向我跑来……

我大声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会过来的!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整队完毕,我对学生说:“警察外出执行公务不可能都是晴空万里,比这恶劣的天气随时会遇到,现在不抓紧锻炼,今后很难适应,知不知道?”同学们站得笔笔直,朗声喊着:“知道!”

喊声就着滂沱的雨,响彻操场。从那一刻起,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群学生。

接着,我带学生做热身。练到坐姿压腿我发出口令:“坐下!”一些学生犹豫着没坐下去。我身后正好是一片积水,我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学生见状,也齐刷刷都坐下了。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衣服从里到外被雨浇了个透,但没有一个吭声的,不愧是特警班,一群好小伙!

要学生做的,我也一起做。他们跑几圈,我跟几圈,他们俯卧撑,我一个不少,他们踢腿,我不少一个。做完了我就说,我比你们年龄大一倍还多,我能做到的,你们也一定能做到!

回来后,别人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美国警察比我们先进在哪里?我想,不是装备,也不是技能,最主要的是理念。

有一回去外地看汇报表演,其中一个很精彩的环节就是20米外射击鸡蛋。20米看过去鸡蛋就跟个点差不多,那帮射击的小伙子枪法确实不含糊,一下一个,掌声雷动。坐在看台上我就想,持枪对付暴徒,暴徒拒捕或者袭警,一般都在3至7米,往往是几秒钟内发生。20米射鸡蛋,花很长时间瞄准,实战中犯罪分子可能一动不动,让你这么舒服地瞄准吗?这和奥运会射击比赛不一样,那是纯体育项目,站在那里绣花。这不成中看不中用的训练了吗?你说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我教学生的时候每教一招都要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这招有什么用。抬腿,也要告诉他们,抬到腰这么高对付哪种情况,抬到胸这么高又能起什么效果,再往高抬可以做什么动作。你讲得明白他们也学得明白。

我就见不得警察被挑衅,我还是要说,见了还是要管。是,没人给我钱,管这闲事还可能惹麻烦,那没钱就不能谈责任感了吗?

出书后有不少媒体采访过我,报社、电视台的都有。一开始我去了几家,说实话,也是为了配合书的销售。可到后来,就不想再去了,有人说我把自己当名人了,耍开大牌了,呵呵,我算什么名人啊?只是我发现每次他们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什么美国警察和中国警察有什么区别?执法的时候遇到什么有趣的事?美国警服上佩戴的器具都是做什么用的?美国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枪?我又不是祥林嫂,一遍遍重复有意义吗?想知道答案的,到我书里去找,写得清清楚楚。

还有的电视台叫我去参加活动,当嘉宾。当嘉宾可以,你得先把节目流程、主持人问题让我看看,要还是“请讲讲您在美国遇到的趣闻”、“请表演一下美国警察的掏抢动作”这类的内容,坚决不去。石子坚不是靠卖弄那点过去的经历混日子的,我的价值不在这里。电视台的人也劝我,多出出镜对你书的销售有好处。说实话,我的书是写给那些能从中领悟人生艰辛的读者的,我不是作家,写的也不是娱乐版面,还真就不靠那点稿费过日子。

当然我也有很多想说的话,回国一年多,见到的、听到的跟咱们警察有关的事,有不少话要讲。电视台的人刚听个开头就打住——石先生,观众对这些不感兴趣,再说也不吻合我们节目的气氛……一拍两散,拉倒。

我家那位(妻子)是做赴美旅游的,业务已经比较成规模,只要在家联系调度一下就行了,不用自己带团。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年写10本书,都是跟警察有关的,已经写好4本了。白天教学生,晚上写书。半夜里憋到写不出的时候,在房间里直转磨,她就劝我,你花那么大心思干吗?那点稿费我几个电话就赚到了。是,与我同龄的人大多退休了,打打牌、喝喝茶挺悠闲。我家那位也一直劝我,我们在国内也买了几处房子,也想到以后我打不动、跑不动的时候住在那里,过过悠闲的日子,挺好的。

也许吧,也许再过十年我的想法会变,但起码现在不会。在西湖边给我套别墅,整天散步遛狗,无所事事——真这样,我就会把自己一枪打死。我还有价值吗?这种白开水一样的日子会把我淹没。

家里那位老说我,你总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确实不一样啊。比如,走在马路上,我看到的和别人就不一样,哪里规范,哪里有问题,我非常敏感。我学的是法律专业,又在美国执了十多年的法。法律,制定秩序;警察,维护秩序。相辅相成的专业和工种让我对社会规范非常敏感。看到了就想说、想管。这是不自觉的。你让我扭头就走,我走不了。我出去也管过很多闲事,都是和警察有关的。

那天我骑自行车到一高架上,见一群人围着圈看热闹,一瞅,中间一司机正和交警掰扯。我下车。听了一会儿明白了,司机违章停车,交警开了罚单,司机破口大骂,手一个劲地冲着交警指指点点,还扬言要给交警好看。我身上的血“噌”地一下涌上来,用手推开人群,左手扶着车把,右手做好准备——那小子要是敢动警察一下,我这右摆拳就冲他上去。太气人了,怎么可以这样?你违章了,处罚是理所应当的,嘴里骂骂咧咧还扬言要动手,警察的权威哪里去了?警察是治暴的,警察的权威是不容亵渎的!

后来,这个司机满嘴不干净地上了车,我攥着的拳也没伸出去。

我理解这位交警有他的难处,对待群众要和蔼可亲,万一被投诉了吃不了兜着走。这看似一场有惊无险的冲突,可意义远在冲突之外,等于是给围观的老百姓一个诱导——以后遇到警察,就来横的,别听他的,警察拿你没办法,你乖乖的反而要受处罚。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替警察立法我做不到,但碰见了我就要管。那司机要是敢动交警,交警不好还手,我就替他还手,大不了你处罚我,咱们是民事纠纷,跟执法警察没关系。

还有,我看到过一个外地的报道,说是交警给一个违章群众开罚单,群众态度很蛮横,不配合。文明执法嘛,交警就站在马路上一个接一个地冲他敬礼,最后说是敬到70多个的时候,罚单终于开出去了。这报道原本是正面的,表扬性的,可我看了就浑身不舒服。给你处罚,有理有据,你还抗拒,警察的权威哪里去了?我反复问这句话。他要是一直不接受,礼要敬到什么时候才算完?!除了敬礼,我们还能做什么?!

很多朋友劝我,国情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这我懂,可我就见不得警察被挑衅,我自己在美国执法的时候因为是黄种人,被白人蔑视过、侮辱过,他们甚至抗拒我执法。为这事出庭,美国法庭上都还我公正,维护我作为警察的尊严。我就想,都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怎么反而变难了?

我知道这里面涉及很多社会问题,自己也许只看到片面,说的想的不周全,可我还是要说,见了还是要管。是,没人给我钱,管这闲事还可能惹麻烦——用我家那位的话说就是不捞钱也不捞闲。那没钱就不能谈责任感了吗?还有人问,你是不是想炒作自己?什么混账逻辑?没有报酬的责任感就显得虚伪吗?市场经济下,是要有经济头脑,但不是说头脑里就只有经济!只有钱!

在美国也是,美国人眼中,华人只有两个本事,一是炒菜,二是敲键盘。因为华人在那里多是开餐馆和搞电脑的。对,工作有个人能力和兴趣的因素,但为什么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上的声音那么微弱?这么多年出了几个有影响力的华人?大家都想着在那里赚一票就走人,捞点实惠才是真的。付出8得10,他干,只得5的,坚决不干。都在想回报,想自己。很少去想我能为这里做什么?我的价值除了钱还体现在哪里?

回国前,与我同时去美国的不少朋友已经腰缠万贯,而我,依然按月只拿我做警察的收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华人积极从政、从警、从军,而不是只顾个人致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华人中不仅要有杨振宁、李振道,还要有更多的骆家辉、赵小兰、李昌钰。财富虽然能帮中国摆脱贫困,却不一定能让我们挺起脊梁。

美国家长问中国家长,你们注重培养孩子什么?答:综合竞争力。老美非常错愕。反问,老美说,让他懂得接受爱、表达爱、付出爱

这几天女儿快回国了,她现在是个“小联合国人”。

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他们是不羞于提起“爱”的。每天上下班,夫妻俩亲吻一下,接着就是一句“I love you”。朋友遇到了困难,鼓励他的人也会说:“我永远支持你,love you forever。”不吝啬于表达感情。刚开始我也不习惯老美这套,后来渐渐接受了,也不觉得酸了。如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说爱我的时候,不但不觉得酸,还挺“农夫山泉”的。

我的一个朋友,是中国人,参加家长会时,旁边坐的是美国家长。两个人攀谈起来,老美问,你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注重培养他什么?他思考了一下,给出了句很精辟的回答:综合竞争力。是的,我的孩子以后是要跟别人竞争的,想得到丰厚的薪水,就得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是家长考虑的头等大事。这个观点国内的家长也基本认同,可这番话却令老美非常错愕。反问,你们培养孩子什么?老美轻轻地说,让他懂得接受爱,表达爱,付出爱。然后一个标准的美国动作——耸下肩膀摊开手,表示就这么简单。

在美国人看来,如果是人才,那他迟早会显现出来,不用刻意去创造条件,不用干扰他正常的生活,任孩子发展,对什么感兴趣就让他做,没兴趣也不强求。可能8岁、可能18,也可能68,灵光一现,他的才华就会表现出来。说白了,真有点老子“无为而治”的意思。而在灵光没到来之前,好好地享受生活是他的权利。当然,这里面有国情的原因。

女儿打小就到了美国,她没有外来移民的心理包袱,英文学得比美国人都好,却丢了中文,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香蕉人”。2000年,女儿夺得全美华裔高中生英文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二年级时,她就已经在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她还热心公益事业,获得过美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优秀服务奖。

女儿大学一年级在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读的是表演专业,大二去了苏格兰进行学生交流,再后来,自己要求去希腊交流学习。有一次,女儿从希腊打电话回来,说她走在大街上,经常有人主动打招呼问她是从哪里来的,听说是美国,别人总是露出很吃惊的表情,说:“不可能!”女儿对我们说:“无非是因为我有一张黄面孔,他们就不相信我是美国人!”在另外一个国家,女儿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种族,这是她在不知不觉间上的重要一课。

出书之后,一次记者采访我女儿,让她对她老爸发表看法,女儿不解地用英文问记者:“你们采访我爸做什么啊,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啊?”她不知道,第一代移民在完全陌生的国土和语境中生存、打拼多不容易,比那些土生土长的老美要难多少。他们就像在跑一百米冲刺,而我就像是刘翔那110米栏的项目,老美可以畅通无阻地跑,我就要几步一道障碍,一道道跃过去了,才能冲向终点。

为了进入美国警界,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监狱工作被犯人毒打,差一点死在那里。这在我的书里已经说过了。

这一切都在为女儿铺路,让她可以走在一条平坦开阔的路上,不再经历我的那些坎坷。

女儿如今的梦想是做一个表演家,虽说我和她妈妈更希望她有份安稳的工作,演员生涯毕竟波动太多,可我们还是支持她,鼓励她。因为我太知道了,追逐梦想的过程很艰难,也很充实,很享受,很美。

同类推荐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豪放词·婉约词

    豪放词·婉约词

    诗词曲文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咀嚼传统,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 爱默生诗歌精选

    爱默生诗歌精选

    本诗歌集编译了美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爱默生的大部分重要的诗歌作品,同时也收入了与他风格相近的梭罗、爱·伦坡和麦尔维尔的诗歌作品,爱默生和爱·伦坡的诗歌作品在我国至今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译介。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热门推荐
  • 谜情深似海

    谜情深似海

    18岁那年,乔嫣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夏天,红色成为她最厌恨却必须永远记住的颜色。7年后,她从国外回归,担任公安局的犯罪画像师。上班第一天起,她就与顶头上司、素有“冷面神探”之称的尉迟弘产生了微妙的交集。那是个光华耀眼而又神秘莫测的男人,神一般的存在。两人合力破解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件,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周旋斗争,历经生死考验。他迷了她的心,她乱了他的意。当他们一步步相互靠近,深陷情感漩涡不能自拔时,各自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逐渐浮出水面。七年前的谜案,他们究竟分别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到美国种荸荠

    我到美国种荸荠

    《我到美国种荸荠》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传奇故事集。《我到美国种荸荠》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这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人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你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古玩大亨

    古玩大亨

    大兴典当行学徒薛晨,阴差阳错得到一枚神秘的黑色古玉,具备了鉴定古玩的能力。从此,小学徒开始了扮猪吃虎的旅程,一路碾压各种大师,终成一代传奇!
  • 圣樱高校:爱我给理由

    圣樱高校:爱我给理由

    从小到大没人敢打她,从小到大没人敢顶他桃槿的第一部作品,谢谢支持~
  • The Merchant of Venic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钟有清暖

    钟有清暖

    穿越成小青蛇于九重天上勾搭上神师尊,开始很悲催,中间很欢乐,微微虐心后更甜,结局很圆满。天帝是制片人,司命是编剧,月老是导演,主创阵容豪华,大卡司云集!九重天上小青蛇与上神的师徒恋正在上演中,敬请关注哟!
  • 学霸修仙记

    学霸修仙记

    她是超级学霸,拿尽学校所有荣耀。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世子!还是一个天生废柴,丹田被废,文武不会,修仙不配的世子。身份显贵……还可以接受。潜龙大陆,修仙为尊,不能修仙,等同十级残废。这么杯具……也不是重点!赶忙检查,还好没有小鸟,原来是女扮男装,差点吓死姐姐也。听说原主是个十足二世祖,坐拥逍遥山庄,酒池肉林,纸醉金迷,侍从成堆,妻妾成群,还有断袖之癖,身边侍卫全是美男。喜爱美女,最后醉死在了美人的怀中。丫的……这货还真能折腾。(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在那天地间

    在那天地间

    天地之间的事情,莫名其妙的爱情,莫名其妙的一切
  • 回档

    回档

    作者是个90后95前的混沌青年,本文章也是根据本人的真实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有感而写。纪念我们那些年的爱情。
  • 死战天下

    死战天下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剑客。他只是一个疯狂的武痴。他为了一本秘籍,能够屠杀别人全家。他为了突破瓶颈,可以自杀式的挑战各路高手。他视红尘私情为毒物。他看恩义忠仁为笑谈。他便是一个为武成痴,以痴入魔的人。一代宗师,一代魔头,一代名宿泰斗。他就是赫连刃。ps:主角狠辣属性,卫道士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