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4600000009

第9章 诗学与历史诗学(2)

海登·怀特认为不同的比喻意识,对应不同的历史叙事模式。“比喻作为形式化的误解,乃是支配着我们理解过程的模式。”【108】当埃娃·多曼斯科问“你会将你的理论称作什么”时,海登·怀特明确回答“是比喻学”,而不是历史的诗学、历史的修辞理论、新修辞相对主义或历史写作的诗学逻辑。“他的比喻学就是他的认识论。”【109】“比喻学研究的是,当我们使用语言时是如何生活在错误之中。我们在使用字词时,不是在撒谎,然而我们是在错误之中……比喻学是对语言使用性质的自觉。”【110】美国学者彼特·德·勃拉将海登·怀特的历史理论称为“修辞决定论”,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历史修辞学的理论资源。即使20世纪80年代海登·怀特转向了叙事,也是在完善其比喻学理论。“叙事是比喻学的一种代码,或者换一种说法,比喻学是叙事性的一种代码。”【111】安克斯密斯则充满敬仰地说:“比喻学其实是一个多么强有力的理论工具。”【112】耶尔恩·吕森认为,海登·怀特虽然提出比喻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标明此中秩序所独有的历史特性”【113】。这也是海登·怀特20世纪80年代转向叙事的原因所在。

海登·怀特在提出历史诗学20年之后总结道:“比喻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内在于语言中,并且从而普遍地隐含在语言之中,对此,我不大清楚。但我仍认为它们是一种语言学上的普遍项。至于这是否使得它们也成其为人类意识的普遍项,我说不上来。然而它们的确无疑地弥漫于19世纪欧洲的历史话语之中,而我(就像是维柯更早时在《新科学》所作的那样)将它们作为比之任何形式的三段论逻辑都是更直接地渗透在话语之中的‘诗性逻辑’的基础。”【114】

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是坚持了“比喻一元论”。他关于历史文本的四重比喻结构,实际上是“比喻一元论”的四重性体现。与克罗齐用精神一元论代替了西方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二元论一样,他以“比喻”语言与比喻思维等同于全部历史实在,而潜藏着一种本质主义思维。但是无论如何,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让“比喻”这种古老修辞方法与理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注释:

【1】参见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一书的绪论(艺术的理由)部分。

【2】托多罗夫:《语言科学百科辞典》,法国瑟伊出版社1973年版,第108页。

【3】亚里士多德:《诗学》,陈忠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页。

【4】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5】亚里士多德:《诗学》,陈忠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译者注释部分,第29页。

【6】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7】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8】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9】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

【10】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1】瓦莱里:《法国公立高中诗学教学》,转引自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第144页。

【12】雅柯布森:《普通语言学论文集》,法国子夜出版社1963年版,第210页。

【13】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7页。

【14】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

【15】瓦莱里:《关于诗歌的言论》,选自《七星文集》,伽利马出版社1957年版,第1362页。

【16】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7】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18】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1页。

【19】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译者引言,第44—45页。

【20】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21】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2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1页。

【23】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94页。

【24】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16页。

【25】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7页。

【26】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引言。

【27】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8】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9】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30】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31】布洛克:《美学新解》,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32】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33】列夫·舍斯托夫:《旷野呼告无根据颂》,方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34】安·塔比亚斯:《艺术实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35】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36】列夫·舍斯托夫:《思辨与启示》,方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37】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8】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39】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0】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41】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42】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卷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44—661页。

【43】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44】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85页。

【45】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46】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47】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48】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49】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50】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5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5页。

【5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8页。

【53】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7页。

【5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6页。

【5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0—31页。

【5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57】赵志义:《历史话语的文学性──兼评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77页。

【58】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59】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60】Hayden White."Historical Text as Literary Artifact",Tropics of Discours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pp.97-98.

【61】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62】Hayden White."An Old Question Raised Again:Is Historiography Art or Science?"Rethinking History,Vol.4,No.3,2000,p.391.

【63】Hayden White."Interpretation in History",Tropics of Discours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pp.71-72.

【64】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65】Hayden White."Interpretation In History",Tropics of Discours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p.70.

【66】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67】张广智:《多面的历史──西方史学家掠影》,载《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1期,第82—84页。

【68】张进:《历史的叙事性和叙事的历史性》,载《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5页。

【69】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70】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71】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7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7页。

【73】赵志义:《历史话语的文学性──兼评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79页。

【7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

【75】Hayden White."An Old Question Raised Again:Is Historiography Art or Science?"Rethinking History,Vol.4,No.3,2000,p.397.

【76】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77】Hans Kellner."A Bedrock of Order:Hayden White’s Linguistic Humanism",History and Theory,Vol.19,No.12,1980,p.11.

【78】Hans Kellner."A Bedrock of Order:Hayden White’s Linguistic Humanism",History and Theory,Vol.19,No.12,1980,p.11.

【79】John S.Nelson."Tropal history and the Social:Reflections on[Nancy]Struever’s Remarks",History and Theory,Beheift 19,1980,pp.80-101.

【80】Michael S.Roth."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eory:Hayden White’s Rhetorics of History",Political Theory,Vol.16,April 1988,p.642.

【81】Hayden White."The Value of Narrativity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The Content of the For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1987,p.1.

【82】Michael S.Roth."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eory:Hayden White’s Rhetorics of History",Political Theory,Vol.16,April 1988,p.641.

【83】Michael S.Roth."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eory:Hayden White’s Rhetorics of History",Political Theory,Vol.16,April 1988,p.641.

【84】Hayden White."The Value of Narrativity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The Content of the For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1987,p.1.

【85】Michael S.Roth."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eory:Hayden White’s Rhetorics of History",Political Theory,Vol.16,April 1988,p.642.

【86】Michael S.Roth."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eory:Hayden White’s Rhetorics of History",Political Theory,Vol.16,April 1988,p.642.

【87】罗素:《论历史》,何兆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88】Hans Bertens and Joseph Natoli.PostmodernismThe Key Figures.Blackwell Publishers,2002,p.326.

【89】Hans Bertens and Joseph Natoli.PostmodernismThe Key Figures.Blackwell Publishers,2002,p.326.

【90】Georg Iggers."Historiography between Scholarship and Poetry:Reflections on Hayden White’s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Rethinking History,Vol.4,No.3,2000,p.376.

【91】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页。

【92】维柯:《新科学》(上),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8页(198ff)。

【93】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6页。

【94】罗素:《论历史》,何兆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95】罗素:《论历史》,何兆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96】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萍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97】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萍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98】Hayden White."An Old Question Raised Again:Is Historiography Art or Science?"Rethinking History,Vol.4,No.3,2000,p.397.

【99】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100】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101】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102】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103】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104】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05】海登·怀特:《西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第54—55页。

【106】第28页。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海登·怀特:《元史学·序言》,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08】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109】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110】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75页。

【111】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112】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113】埃娃·多曼斯科:《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114】第27页。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同类推荐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白天不懂夜的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她从小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导致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变形、强直。更不幸的是,一直照顾她的母亲撒手人寰。她克服重重困难,摆脱依赖。她想出了发明“自理工具”,来完成“自理”。躺在炕上,她开了淘宝网店。她躺着打包装手指磨出了血,躺着写快递单髋关节磨破了皮。从瘫痪十八年,到网络创业先锋,她开辟出了一条不能自理的重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生存之路。她躺着把店里的产品卖到了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还卖到了香港……她被誉为“中国淘宝张海迪”。
热门推荐
  • 木棉花开了

    木棉花开了

    (两岸文学PK大赛)(这是继《山楂树之恋》后,又一部最干净的爱情故事,犹如那灾难后重生未染尘世的初生婴儿。)——谨以此书献给为我们成长呕心沥血的老师们,祝你们教师节快乐!“十年浩劫”之后的春天,尽管日子还是那样的贫穷,而对于刚刚进入师范学校附中这群少男少女来说,过去的灾难对于曾经年幼无知的他们来说只是一场懆懆憧憧的恶梦,而梦醒之后仍然是美好的早晨,灿烂的阳光,愉快的心情,而当恢复高考后,知识的渴求又成为这代人的理想与追求,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在这空前绝后的知识狂潮中,考大学成为他们人生的头顶大事,让他们这代人千军万马挤上这人生的第一道独木桥,在这贫穷而又充满理想和追求的年代,他们从无知无忧无虑的少年在知识的培育下不断锐变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孕育他们朦胧的情感,就像那早春山上初开的木棉花,是那样的娇艳美丽。
  •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我看似是一个很平常的少女,其实我的眼睛是淡绿色的,每天都要带美瞳,不然眼睛的颜色肯定会引来争议,还要带上眼镜,白天的视力就跟175度的近视没什么差距,我喜欢吃鱼,喜欢温暖,而且动作很敏捷……这些都和猫咪的习性一样对吧?没错,我从小出生就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很像猫!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了慕氏那个大家族,虽然我们不是土豪吧,但是也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不过中产阶级的家庭认识慕氏这么大的家族真的是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呢!!!慕氏少爷——慕宇枫他竟然让我给他做女佣?!还解雇了整个别墅的佣人!成心想累死我是吧?!可是可是,自己的这颗小心脏为什么不听使唤了呢??
  • 恒源世界

    恒源世界

    在父亲面前,你是小孩,在妻子面前,你是丈夫,在基因公司面前,你是实验品,在上层人面前,你不一定是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深陷泥泞,诸事缠身且看江明穿越来此,必将一路走向光明。群号:371766503
  •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怪我太懦弱不敢向你告白只因为那一丝丝的有可能拒绝。”林爱;“我从未放弃过爱你只是从浓烈变的悄无声息。”林爱;我一直婉拒别人的情义,只为个不确定的你。林爱。
  • 血魔传说

    血魔传说

    橘红色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好像把人的鲜血都要蒸干了。四周都是光秃秃的荒山,一望无际。,微风轻轻一吹,便扬起一阵灰蒙蒙的尘土。而一到晚上,蓝莹莹的月光照得人冰寒刺骨,和白天里就像两个世界。。这里生活的人们好像从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一个少年自苍茫而起,在最初的愿望中渐渐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 魔法少女奈叶之虚境旅行

    魔法少女奈叶之虚境旅行

    一位伟大的魔法使与他的使魔要穿越到某个有趣的地方进行一次惊险的且扣人心弦的虚境旅行,他们分别是谁呢?他们分别就是来自一个名叫梦星空奇的奇特世界的著名伟人——万月星奇和多多兰露×伊凡雷斯。到底这两人会在那个地方发生什么呢?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不测的遭遇?最终的结果会变成怎么样呢?一切答案尽在本书里。
  • 奥术至高

    奥术至高

    正常版:异界中世纪炼金术魔法与现代生物学、数学、化学碰撞出了新时代的火花。广为流传的故事重新演绎,摩西分海、耶稣受难、十二门徒、最后的晚餐,这是独一无二的异界版“耶稣历险记”。
  • 姐是个妖孽

    姐是个妖孽

    她,乃雪狐之女,是人与妖的结合体,原本无缘来到世间的她却因为一枚印章获得了新生。正是这枚印章,改变了她的一生,她的世界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命运的轨道逆转,将两颗向着相反方向运行的行星硬生生的牵连到了一起。
  • 一秒情深

    一秒情深

    一眼一心一世追随,仿佛命定仿若天赐,爱与不爱,配与不配,只是最单纯的想要相识,明明不想被搅扰的思绪,随时间逐流该何去何从(本文乃小白作者处女作,文笔不够,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一起变得更好)
  • 超级任务

    超级任务

    是怎样的悲惨,另类超级任务,不一样的斗争漩涡……只想回到家的穿越男却遭遇重重任务;屠巨龙,杀恶仙竟然还要帮你泡妹子?!我只是想回家啊,不过成为世界首富也不错。你的要求全帮你实现,只要你能完成超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