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05700000019

第19章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梁先生在宁讲学数月,每次讲稿均先期手自编定。此次因离宁在即,应接少暇,故本讲稿仅成其上篇,下篇则由竞芳笔记,谨附识。

诸君!我对于贵会,本来预定讲演的题目,是“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中间因为有病,不能履行原约。现在我快要离开南京了,那个题目不是一回可以讲完,而且范围亦太窄。现在改讲本题,或者较为提纲挈领,于诸君有益罢。

我以为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走的大路:

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

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

第一条路,便是近人所讲的“整理国故”这部分事业。这部分事业最浩博最繁难而且最有趣的,便是历史。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我们一家里弟兄姊妹们,便占了全人类四分之一。我们的祖宗世世代代在“宇宙进化线”上头不断的做他们的工作。我们替全人类积下一大份遗产,从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手里一直传到今日没有失掉。我们许多文化产品,都用我们极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虽然记录方法不很整齐,虽然所记录的随时散失了不少,但即以现存的正史、别史、杂史、编年、纪事本末、法典、政书、方志、谱牒,以至各种笔记、金石刻文等类而论,十层大楼的图书馆也容不下。拿历史家眼光看来,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宝贵的史料。又不独史部书而已,一切古书,有许多人见为无用者,拿它当历史读,都立刻变成有用。章实斋说“六经皆史”,这句话我原不敢赞成,但从历史家的立脚点看,说“六经皆史料”那便通了。既如此说,则何只六经皆史?也可以说诸子皆史,诗文集皆史,小说皆史,因为里头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宝贵的史料,和史部书同一价值。我们家里头这些史料,真算得世界第一个丰富矿穴。从前仅用土法开采,采不出什么来,现在我们懂得西法了,从外国运来许多开矿机器了。这种机器是什么?是科学方法。我们只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精密巧妙而且耐烦,自然会将这学术界无尽藏的富源开发出来,不独对得起先人,而且可以替世界人类恢复许多公共产业。

这种方法之应用,我在我去年所著的《历史研究法》和前两个月在本校所讲的《历史统计学》里头,已经说过大概。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之处,但我敢说这条路是不错的,诸君倘肯循着路深究下去,自然也会发出许多支路,不必我细说了。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矿太大了,非分段开采不能成功,非一直开到深处不能得着宝贝。我们一个人一生的精力,能够彻底开通三几处矿苗,便算了不得的大事业。因此我们感觉着有发起一个“合作运动”之必要,合起一群人在一个共同目的共同计划之下,各人从其性之所好以及平时的学问根柢,各人分担三两门做“窄而深”的研究,拼着一二十年工夫下去,这个矿或者可以开得有点眉目了。

此外和史学范围相出入或者性质相类似的文献学还有许多,都是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去。例如:

(一)文字学我们的单音文字,每一个字都含有许多学问意味在里头。若能用新眼光去研究,做成一部《新说文解字》,可以当作一部民族思想变迁史或社会心理进化史读。

(二)社会状态学我国幅员广漠,种族复杂。数千年前之初民的社会组织,与现代号称最进步的组织,同时并存。试到各省区的穷乡僻壤,更进一步入到苗子番子居住的地方,再拿《二十四史》里头《蛮夷传》所记的风俗来参证,我们可以看见现代社会学者许多想象的事项,或者证实,或者要加修正。总而言之,几千年间一部竖的进化史,在一块横的地平上可以同时看出,除了我们中国以外恐怕没有第二个国了。我们若从这方面精密研究,真是最有趣味的事。

(三)古典考释学我们因为文化太古,书籍太多,所以真伪杂陈,很费别择,或者文义艰深,难以索解。我们治国学的人,为节省后人精力而且令学问容易普及起见,应该负一种责任,将所有重要古典,都重新审定一番,解释一番。这种工作,前清一代的学者已经做得不少。我们一面凭借他们的基础,容易进行,一面我们因外国学问的触发,可以有许多补他们所不及。所以从这方面研究,又是极有趣味的事。

(四)艺术鉴评学我们有极优美的文学美术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它的价值,而且将赏鉴的方法传授给多数人,令国民成为“美化”。这种工作,又要另外一帮人去做。我们里头有性情近于这一路的,便应该以此自任。

以上几件,都是举其最重要者。其实文献学所包含的范围还有许多,就以上所讲的几件,剖析下去,每件都有无数的细目。我们做这类文献学问,要悬着三个标准以求到达。

第一求真凡研究一种客观的事实,须先要知道它“的确是如此”,才能判断它“为什么如此”。文献部分的学问,多属过去陈迹,以讹传讹失其真相者甚多。我们总要用很谨严的态度,仔细别择,把许多伪书和伪事剔去,把前人的误解修正,才可以看出真面目来。这种工作,前清“乾嘉诸老”也曾努力做过一番,有名的清学正统派之考证学便是。但依我看来,还早得很哩。他们的工作,算是经学方面做得最多,史学子学方面便差得远,佛学方面却完全没有动手呢。况且我们现在做这种工作,眼光又和先辈不同,所凭借的资料也比先辈们为多。我们应该开出一派“新考证学”,这片大殖民地,很够我们受用咧。

第二求博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物的真相,不能靠单文孤证便下武断。所以要将同类或有关系的事情网罗起来贯串比较,愈多愈妙。比方做生物学的人,采集各种标本,愈多愈妙。我们可以用统计的精神作大量观察。我们可以先立出若干种“假定”,然后不断的搜罗资料,来测验这“假定”是否正确。若能善用这些法门,真如韩昌黎说的“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兼收并蓄,待用无遗”,许多前人认为无用的资料,我们都可以把它废物利用了。但求博也有两个条件。荀子说:“好一则博”;又说:“以浅持博。”我们要做博的功夫,只能择一两件专门之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件件要博,便连一件也博不成。这便是好一则博的道理。又,满屋散钱,穿不起来,虽多也是无用。资料越发丰富,则驾驭资料越发繁难,总须先求得个“一以贯之”的线索,才不至“博而寡要”。这便是以浅持博的道理。

第三求通好一固然是求学的主要法门,但容易发生一种毛病,这毛病我替它起个名叫做“显微镜生活”。镜里头的事物看得纤悉周备,镜以外却完全不见。这样子做学问,也常常会判断错误。所以我们虽然专门一种学问,却切不要忘却别门学问和这门学问的关系;在本门中,也常要注意各方面相互之关系。这些关系,有许多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我们要用锐利眼光去求得它。能常常注意关系,才可以成通学。

以上关于文献学,算是讲完,两条路已言其一。此外则为德性学。此学应用内省及躬行的方法来研究,与文献学之应以客观的科学方法研究者绝不同。这可说是国学里头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人应当领会的。必走通了这一条路,乃能走上那一条路。

近来国人对于知识方面,很是注意,整理国故的名词,我们也听得纯熟,诚然整理国故,我们是认为急务。不过若是谓除整理国故外,遂别无学问,那却不然。我们的祖宗遗予我们的文献宝藏,诚然足以傲世界各国而无愧色,但是我们最特出之点,仍不在此。其学为何?即人生哲学是。

欧洲哲学上的波澜,就哲学史家的眼光看来,不过是主智主义与反主智主义两派之互相起伏。主智者主智,反主智者即主情、主意。本来人生方面,也只有智、情、意三者。不过欧人对主智,特别注重;而于主情,主意,亦未能十分贴近人生。盖欧人讲学,始终未以人生为出发点。至于中国先哲则不然,无论何时代何宗派之著述,夙皆归纳于人生这一途,而于西方哲人精神萃集处之宇宙原理、物质公例等等,倒都不视为首要。故《荀子·儒效》篇曰:“道,仁之隆也。……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家既纯以人生为出发点,所以以“人之所以为道”为第一位,而于天之道等等,悉以置诸第二位。而欧西则自希腊以来,即研究他们所谓的形而上学,一天到晚,只在那里高谈宇宙原理,凭空冥索,终少归宿到人生这一点。苏格拉底号称西方的孔子,很想从人生这一方面做工夫,但所得也十分幼稚。他的弟子柏拉图,更不晓得循着这条路去发挥,至全弃其师传,而复研究其所谓天之道。亚里斯多德出,于是又反趋于科学。后人有谓道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话,其实他也不过仅于科学方面,有所创发,离人生毕竟还远得很。迨后斯端一派,大概可与中国的墨子相当,对于儒家,仍是望尘莫及。一到中世纪,欧洲全部,统成了宗教化。残酷的罗马与日耳曼人,悉受了宗教的感化,而渐进于迷信。宗教方面,本来主情意的居多,但是纯以客观的上帝来解决人生,终竟离题尚远。后来再一个大反动,便是“文艺复兴”,遂一变主情主意之宗教,而代以理智。近代康德之讲范畴,范围更过于严谨,好像我们的临“九宫格”一般。所以他们这些,都可说是没有走到人生的大道上去。直到詹姆士、柏格森、倭铿等出,才感觉到非改走别的路不可,很努力地从体验人生上做去,也算是把从前机械的唯物的人生观,拨开几重云雾。但是果真拿来与我们儒家相比,我可以说仍然幼稚。

总而言之,西方人讲他的形而上学,我们承认有他独到之处。换一方面,讲客观的科学,也非我们所能及。不过最奇怪的,是他们讲人生也用这种方法,结果真弄到个莫名其妙。譬如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讲人,绝不想到是从人生的本体来自证,却高谈玄妙,把冥冥莫测的上帝来对喻。再如用科学的方法讲,尤为妙极。试问人生是什么?是否可以某部当几何之一角,三角之一边?是否可以用化学的公式来化分化合,或是用几种原质来造成?再如达尔文之用生物进化说来讲人生,征考详博,科学亦莫能摇动,总算是壁垒坚固;但是果真要问他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安在?人既自猿进化而来,为什么人自人而猿终为猿?恐怕他也不能给我们以很有理由的解答。总之,西人所用的几种方法,仅能够用之以研究人生以外的各种问题。人决不是这样机械易懂的。欧洲人却始终未彻悟到这一点,只盲目的往前做,结果造成了今日的烦闷,彷徨莫知所措。盖中世纪时,人心还能依赖着宗教过活。及乎今日,科学昌明,赖以醉麻人生的宗教,完全失去了根据。人类本从下等动物蜕化而来,哪里有什么上帝创造?宇宙一切现象,不过是物质和它的运动,还有什么灵魂?来世的天堂,既不可凭,眼前的利害,复日相肉搏。怀疑失望,都由之而起,真正是他们所谓的世纪末了。

以上我等看西洋人何等可怜!肉搏于这种机械唯物的枯燥生活当中,真可说是始终未闻大道!我们不应当导他们于我们祖宗这一条路上去吗?以下便略讲我们祖宗的精神所在。我们看看是否可以终生受用不尽,并可以救他们西人物质生活之疲敝?

我们先儒始终看得知行是一贯的,从无看到是分离的。后人多谓知行合一之说,为王阳明所首倡,其实阳明也不过是就孔子已有的发挥。孔子一生为人,处处是知行一贯。从他的言论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他说“学而不厌”,又说“为之不厌”,可知“学”即是“为”,“为”即是“学”。盖以知识之扩大,在人努力的自为,从不像西人之从知识方法而求知识。所以王阳明曰:“知而不行,是谓不知。”所以说这类学问,必须自证,必须躬行,这却是西人始终未看得的一点。

又儒家看得宇宙人生是不可分的。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故宇宙的进化,全基于人类努力的创造。所以《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看得宇宙永无圆满之时,故易卦六十四,始“乾”而以“未济”终。盖宇宙“既济”,则乾坤已息,还复有何人类?吾人在此未圆满的宇宙中,只有努力的向前创造。这一点,柏格森所见的,也很与儒家相近。他说宇宙一切现象,乃是意识流转所构成,方生已灭,方灭已生,生灭相衔,方成进化。这些生灭,都是人类自由意识发动的结果。所以人类日日创造,日日进化。这意识流转,就唤作精神生活,是要从内省直觉得来的。他们既知道变化流转,就是宇宙真相,又知道变化流转之权,操之在我。所以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既看清了以上各点,所以他的人生观,十分美渥,生趣盎然。人生在此不尽的宇宙当中,不过是蜉蝣朝露一般,向前做得一点是一点,既不望其成功,苦乐遂不系于目的物,完全在我,真所谓“无入而不自得”。有了这种精神生活,再来研究任何学问,还有什么不成?那么,或有人说,宇宙既是没有圆满的时期,我们何不静止不作?好吗?其实不然。人既为动物,便有动作的本能,穿衣吃饭,也是要动的。既是人生非动不可,我们就何妨就我们所喜欢做的、所认为当做的做下去?我们最后的光明,固然是远在几千万年几万万年之后,但是我们的责任,不是叫一蹴而就地达到目的地,是叫我们的目的地,日近一日。我们的祖宗,尧、舜、禹、汤、孔、孟,……在他们的进行中,长的或跑了一尺,短的不过跑了数寸,积累而成,才有今日。我们现在无论是一寸半分,只要往前跑,才是。为现在及将来的人类受用,这都是不可逃的责任。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我们虽然晓得道远之不可致,还是要努力的到死而后已。故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正为其知其不可而为,所以生活上才含着春意。若是不然,先计较它可为不可为,那么,情志便系于外物,忧乐便关乎得失,或竟因为计较利害的原故,使许多应做的事,反而不做。这样,还哪里领略到生活的乐趣呢?

再其次,儒家是不承认人是单独可以存在的。故“仁”的社会,为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仁”字,从二人。郑玄曰:“仁,相人偶也。”(《礼记注》)非人与人相偶,则“人”的概念不能成立。故孤行执异,绝非儒家所许。盖人格专靠各个自己,是不能完成。假如世界没有别人,我的人格,从何表现?譬如全社会都是罪恶,我的人格受了传染和压迫,如何能健全?由此可知人格是个共同的,不是孤零的。想自己的人格向上,唯一的方法,是要社会的人格向上。然而社会的人格,本是各个自己化合而成。想社会的人格向上,唯一的方法,又是要自己的人格向上。明白了这个,力和环境提携,便成进化的道理。所以孔子教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立人达人,非立达别人之谓,乃立达人类之谓。彼我合组成人类,故立达彼,即是立达人类。立达人类,即是立达自己。更用“取譬”的方法,来体验这个达字,才算是“仁之方”。其他《论语》一书,讲仁字的,屡见不一见。儒家何其把仁字看得这么重要呢?即上面所讲的,儒家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道”为本。明乎仁,人之所以道自见。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盖仁之概念,与人之概念为相函。人者,通彼我而始得名。彼我通,乃得谓之仁。知乎人与人相通,所以我的好恶,即是人的好恶。我的精神中,同时也含有人的精神。不徒是现世的人为然,即如孔孟远在二千年前,他的精神,亦浸润在国民脑中不少。可见彼我相通,虽历百世不变。儒家从这一方面看得至深且切,而又能躬行实践。“无终食之间违仁”。这种精神,影响于国民性者至大。即此一份家业,我可以说真是全世界唯一无二的至宝。这绝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得来的,要用内省的工夫,实行体验,体验而后,再为躬行实践。养成了这副美妙的仁的人生观,生趣盎然地向前进,无论研究什么学问,管许是兴致勃勃。孔子曰“仁者不忧”,就是这个道理。不幸汉以后这种精神便无人继续的弘发,人生观也渐趋于机械。八股制兴,孔子的真面目日失。后人日称“寻孔颜乐处”,究竟孔颜乐处在哪里?还是莫名其妙。我们既然诵法孔子,应该好好保存这分家私——美妙的人生观——才不愧是圣人之徒啊!

此外我们国学的第二源泉,就是佛教。佛,本传于印度,但是盛于中国。现在大乘各派,五印全绝。正法一派,全在中国。欧洲人研究佛学的甚多,梵文所有的经典,差不多都翻出来。但向梵文里头求大乘,能得多少?我们自创的宗派,更不必论了。像我们的禅宗,真可算得应用的佛教,世间的佛教的确是印度以外才能发生,的确是表现中国人的特质,叫出世法与入世法并行不悖。他所讲的宇宙精微的确还在儒家之上。说宇宙流动不居,永无圆满,可说是与儒家相同。曰:“一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即孔子立人达人之意。盖宇宙最后目的,乃是求得一大人格实现之圆满相,绝非求得少数个人超拔的意思。儒佛所略不同的,就是一偏于现世的居多,一偏于出世的居多。至于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愿世人精神方面,完全自由。现在自由二字,误解者不知多少。其实人类外界的束缚,它力的压迫,终有方法解除。最怕的是“心为形役”,自己做自己的奴隶。儒佛都用许多的话来教人,想叫把精神方面的自缚,解放净尽,顶天立地,成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这点,佛家弘发得更为深透,真可以说佛教是全世界文化的最高产品。这话,东西人士,都不能否认。此后全世界受用于此的正多,我们先人既辛苦地为我们创下这份产业,我们自当好好承受。因为这是人生唯一安身立命之具,有了这种安身立命之具,再来就性之所近的,去研究一种学问,那么,才算尽了人生的责任。

诸君听了我这夜的演讲,自然明白我们中国文化,比世界各国并无逊色。那一般沉醉西风,说中国一无所有的人,自属浅薄可笑。《论语》曰:“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边的诸同学,从不对于国学轻下批评,这是很好的现象。自然,我也闻听有许多人讽刺南京学生守旧,但是只要旧的是好,守旧又何足诟病?所以我很愿此次的讲演,更能够多多增进诸君以研究国学的兴味!

(1923年1月9日南京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讲演稿,李竞芳记录。

原刊1923年1月23日《时事新报·学灯》。)

同类推荐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独自遗忘的岁月

    独自遗忘的岁月

    《独自遗忘的岁月》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梵的生活被一位声称占有他一半记忆的人物蓝搅乱,于是他开始了一段疲沓却充满意义的旅途的传奇故事,主要反映了80后在面对感情、工作、求学、求知、性和友情、亲情时的认知和无助,并表现了人们直面内心阴暗面的勇气。
  •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热门推荐
  • 残颜杀手敛财妃

    残颜杀手敛财妃

    苏琳琅醒来,穿越到异世大陆,却被爹爹赶出门。当他遇上她,再冷酷也瞬间化成绕指柔。你无情?那我就用百般蜜意融化你那颗冰冷的心!当她遇上他,心里的那根弦被多次触动。看似无情,其实最是有情。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佳人青睐,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人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说什么? 简言之:公司八卦。加点儿修饰:有深度的公司八卦。明星八卦太多了,有些八卦的幕后推手还是明星自己,这样的八卦缺乏诚意;著名企业家的八卦也不少,有的是抹了粉的励志小说,有的是道听途说张冠李戴的激情演绎,这样的八卦是口水消费,缺乏建设性。公司的八卦不同,一家公司的故事,不论是属下匍匐在地的马屁文化,还是揪出公司无间杀手,从高管辛苦而不叫座的个人形象塑造,到问题重重的二代接班,那些让企业家和高管们睡不着觉的事,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正在上演。
  • 天使的二分之一

    天使的二分之一

    双重人格的女孩,一面如天使般一面如恶魔般的少女。不知道另一个自已的存在,不知道自已就是那满城通缉的杀人狂魔。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神打

    神打

    为了追寻失踪妈妈,陶然循着踪迹到了佛上市,没想到的是,出租屋不但闹鬼,还来了一个喧宾夺主的霸道灵宠,衍生出一系列麻烦。为了解决麻烦,陶然求助于热爱赚钱的美女老板,一个不留神就签下了卖身契,从此进入玄幻灵异的世界。
  • 边伯贤之一个时空的守候

    边伯贤之一个时空的守候

    终于回来了啊……可是,缺了个人,很重要的人。不会再原谅你了,除非把她带回来!“名流舞会这种东西,你怎么有资格?”“别太得寸进尺,不是在别人面前一副傻白甜的样子么?”“走着瞧吧!”转换为了第三人称哦!而且本次第二部主要是和雪浅的撕逼大战哦~~~男配会出现的少一点,主要是家庭和伯贤以及和女三的撕逼~~~
  • 就想像现在这样爱你

    就想像现在这样爱你

    她魏小曼从小被世人所排挤长大,就连姥姥也处处看不上她,直道他沈浩天的出现,她的命运才有所改变。她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而他也可以为了她牺牲性命,往往越是相爱的两个人,老天就越是给她们出一个又一个难题。直到沈浩天患重病,就当小曼一愁莫展的时候。张皓然的到来,让本来一愁莫展的小曼就像抓住了生命的稻草似的。然而他却说要就沈浩天你的我一个条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腾蛟起雾

    腾蛟起雾

    云雨兴处,有蛟龙出;大乱之时,有妖孽出;帝失其鹿,诸侯逐之。地球灵魂,转生此世;再兴风雨,斩落潜龙;大争之世,龙蛇起陆。
  • 轻爱

    轻爱

    说她是个孩子,可她什么都懂,说她什么都懂,可她毕竟是个孩子。明明就想知道他的消息。却强忍住死也不去问。明明就发了疯的在乎,却从不见她提及。她是个不善于为自己解释的女孩儿,她总是喜欢逞强,哪怕自己难过的要死,也只是强忍着。哪怕笑的时候泪水总是不听话的滑落。
  • 超级武圣

    超级武圣

    我笑,则天下安我怒,则万古摧……带着神秘珠子穿越到异界,陈杨在一个家族废材的身上重生,面对弃他而去的未婚妻,欺辱他的同族少年,他觉醒天赋,杀伐果决。他修炼速度数倍于人,领悟能力超越万古,拥有着非凡的天赋,一拳打倒各路天才,一脚踏平各方宗门,强者只是他的垫脚石。一颗傲然强心,一杆凛然身躯,成就大陆超级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