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1400000135

第135章 如你所愿

他没有来闹事,安静地看着她被扶着上了花轿。

她的目光没有过多的停留,撇开眼,垂头看着自己的鞋,乖顺地任由人扶着上了花轿。礼乐响起,一路的吹吹打打。有人看着热闹、评头论足;有人失意,有人唏嘘……

那人之后,听闻华将军屡屡在酒楼买醉,大醉方休,常常醉倒后被华府的家丁抬着回到自己的府邸。三个月后,听闻皇上下旨,召见华将军,再次提及公主的婚事的时候,华将军没有拒绝。

寒冬腊月,天降鹅毛大雪,飞絮一般地掩盖了整个环城。屋檐上的雪不堪负重掉落在门沿上,厚厚地堆积了三尺,在环城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都说,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雪。

飞雪中,远远看到一个英姿飒飒,挥舞着长鞭的人。银色的长鞭像是一条银蛇,游走在茫茫天地间。扬鞭的劲道,让扬扬洒洒飘落的雪,都有一瞬间的滞空。他的青衣飞扬,带着点点的落雪,雪越下越大,他满头的青丝,寸寸成雪,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哗啦”一声,长鞭挥舞在地上,雪花飞溅,带着地下湿漉泥泞的泥土,划出长长的裂痕,横亘两地,异常的刺目。雪纷纷下,白茫茫一片,把天地连接在一起,好像没有了尽头。

好像是从世界的另一边,华重楼看到了一席月白色的长衫。长衫很干净,不带一丝一毫的雪粒,就像他外袍上,还兜着一件无形的斗篷,衣袍的下摆,随着他的走动,微微地扬起,恰到好处的幅度,让来人像是踏雪寻梅的翩翩公子。

玄冥在鞭痕的另外一头站住,与华重楼相隔两头。他的手中至始至终都捧着一个白底蓝瓷的瓶子,托在手心里,清冷的颜色,几乎与冰雪同色,掩盖在一片的苍茫里。

在一片无声里,华重楼的心痛到窒息。

“你来了。”他说,明明是个问句,却不带一丝的疑问。

“你都知道了?”

他接过玄冥手中的陶瓷瓶,轻轻地抚摸着,像是轻抚爱人的身体:“既然是她所要的,我都会如她所愿。”他又如何不了解她的为人。至始至终他都看穿了她,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

像是虞千夏这样的女子,爱一个人就是朝朝暮暮,一辈子都是,又何来的背叛。

如果说,他被骗,她就能安心,那么他假装着被骗又如何?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他也希望陪着她一起走过。但是,她料想地不错,他爱她甚深,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去,他必然会步着她后尘,跟着她一起去了。

他为了骗她,甚至连嫁与别人这样违背誓言的事情都做了。她这样,肯定比他还要心痛。人要违背自己的初衷和本性去做事,肯定异常的艰辛。他又何曾忍心这么拆穿她的谎言。

他借酒买醉,想要浇熄心中的痛,醉了,就什么都忘记了。却原来,脑海中的是她,心里的是她,酒里的还是她。

至始至终,他本来就做不到放着她不管。他派人留意着她的动向,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一个咳嗽,都被记录在每日的书信里。每日所做的就是看她今日做了什么,身体是否安康?疾病是不是给她带了折磨?

看着她有所好转,他就能正常地吃点饭,看着她难受,他也就食之无味。他和她感同身受。

她病重,那日却神清气爽,红光满面地求着玄冥带她出门,说要去故地重游。她说话的语气很是向往,脸上是会心的笑意。

她站在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长时间地看着光秃秃的大树,露出甜甜的笑靥,她说:“那一年的秋天,花开得真好!”

然后,他也去了那个地方,那个时候,玄冥已经带着她离开了。他飞身上了枝头,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然后按着记忆中的样子,慵懒地卧在枝头,双手枕着树干,左脚踩在树枝上,右脚架在左腿上,然后侧头看着树下,说:“那时候的你真是漂亮,千夏。”

开满繁花的树上,那个桀骜的少年,如怒放的桃花,带着灼灼的光华,而那颗飘着落花的树下,她迎着纷飞的粉色花瓣,抬头看着他,花样的年华,倾城的脸蛋,何尝不是另外的一种风景。

他卧倒在树枝光秃秃的树枝上,任由寒风睡着,就这么呆了一夜。他知道,她短暂的精神,不过是回光返照,他快要失去她了。

他和公主的婚期就在明年开春,但是,他发现自己做不到,做不到她为他设计好的那样,安心地娶妻生子。没了她,所有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手中的银鞭已经徒手放下,他将她的骨灰瓶子放进怀里,阻隔了沸沸扬扬的落雪。他将她暖在胸膛上,和她一起并肩看雪。

“明知道她不想要你知道她过世的消息,你知道,我为何还来找你吗?”

华重楼没有回头,只有雪地上留下了一排排的足迹。人都不在了,现在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那天之后,环城里再也没有谁看到那个年少成名的将军。皇上震怒,本想将华家满门抄斩,奈何,华家两代老小,都为了边关,为了战场出生入死,于是,只是废了他将军的官衔,解除了婚事,并下旨,华府三代不入官籍。

几年后,华府为华重楼办理了丧事,正式宣布了这个华府继承人的离逝。出殡那天,有不少环城的百姓送行,众人纷纷惋惜,感叹将军的英年早逝。

就是那一年,法华寺的庙宇里,一位高僧为一个据说神似华将军的年轻人剃度,收为了入门的弟子,法号念尘,从此长伴着古佛青灯,了此一生。多年后,老和尚圆寂了,这个与佛有缘的念尘做了法华寺的住持,依旧吃斋念佛,每日诵经,再也没有出过寺门。

听闻,念尘和尚晚年过世的时候,走得很是安详,好像对死亡有着无尚的向往似得。他曾经要求他的后继弟子,将他的尸体火化,然后一同装进一个白底蓝瓷的罐子里,埋在了法华寺去往环城路上的一颗大树下。那一年,刚好是初秋。据说有人看见,念尘卧倒在树上,而树下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同类推荐
  • 绽放你最美的的微笑

    绽放你最美的的微笑

    江缘是一个孤儿,无依无靠,在她决定在咖啡馆工作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 凤逆天下:邪王绝宠废材妃

    凤逆天下:邪王绝宠废材妃

    她,华夏第一古武世家传人,为保护家族至宝,不惜与死敌同归于尽,却重生成萧府的废材嫡小姐。他,天启帝国三皇子,封号邪王。冷血无情是世人对他的认知,乖张狠厉是他的行事风格。世人皆知萧府嫡小姐面容丑陋还不能修炼,唯独他慧眼识珠对她强势霸道纠缠不休,契神兽,修武力,她强势崛起,辗压一切天才。
  • 落花不逢时

    落花不逢时

    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更何况消失的十年身处地狱他是朝堂敬畏的蓝瞳天医,他是千琴坊的绝色花魁他是灭国的辅国使,他是搅弄风云的谋士十年归来,带着一身的疤痕和一颗沉寂的心故人已逝,对于他来说,剩下的只有复仇
  • 缘之结

    缘之结

    ?那些缘分,有谁来定?且看我前生今世,妖异缘结。
  • 异世狂逆:至尊二小姐

    异世狂逆:至尊二小姐

    一个来自500年前的魔尊踏着万千白骨浴火重生光怪陆离,玄而为尊千千世界,霸主林立为了生而战,为了战而强今生只求无憾!
热门推荐
  • 人心陷恶

    人心陷恶

    “我心里有魔鬼,它要吃掉我。”这是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 仙去千年前

    仙去千年前

    朗朗白日里的一次寻常出行,玻璃罩内一件安静的四方古物,霎时间迸发出的一道闪闪亮光,使得世间的某些生物发生了神奇又微妙的变化。...这个女人,该恨,该杀,还是该爱?在心底千万次的问自己仰天长啸,心若早已迷失,自欺又有何必要?蓦然回首,是黄粱一梦,还是前世孽缘?
  • 爱死你

    爱死你

    死了都要爱。新童话在说,让我们更简单一些,也更快乐一些。一个全职的死神,一个善良勇敢的人类女孩。一个勾人魂魄,一个为了拯救其他女孩而牺牲了自己的婚姻。他们唯一的交集是一起在城堡上看星星。不过是那样平凡的一千多个夜晚,但因为有着这样的共同时光,死神也不再寂寞……
  • 四季滋补粥

    四季滋补粥

    中华传统养生智慧讲究人体养生要顺应天时,四季气候条件不同,人体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饮食上也要相应地调整。《美食天下第1辑:四季滋补粥》分为春季清补粥、夏季温补粥、秋季平补粥、冬季进补粥四个章节,选取130道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滋补营养粥品,所选食材易得,且滋补养生。
  • 灵印变

    灵印变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吴用,那是一段令人伤心的往事。”吴用面上带着追忆,思绪回到了自己第一次遭雷劈的情景。“世人又怎么能明白,我这逆天的灵印,都是被雷由一条垃圾的杂草劈出来的啊。”杂草灵印当真是杂草?那一道道的神雷,当真是乱劈的?这当中到底藏着多大的阴谋?随着吴用的成长,谜底一步步的揭开。
  • 空间修炼者

    空间修炼者

    作为一个天才,就应该美女围绕,被世人瞩目,可是一个没落的天才呢?看他一步步成长,蜕变,崛起,巅峰天若阻我,我变灭天---少天
  • 玛蝶的故事

    玛蝶的故事

    “对了!别忘了!”两老还没说,就听到六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健康!快乐就好!”两老无奈的摇摇头,怎么就不让我们过把瘾呢?算了!“对啊!别理会太多的形式!活着!快乐!健康就好嘛!”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吗?好话不怕说第二遍嘛!!“你的答案呢?”前头的水在寒风中寻求着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后头的她,嫣然一笑!“健康!快乐就好!”
  • 苍山七染

    苍山七染

    十年的宠爱我以为只是一场梦,终究梦醒了。沧海以北,桑田以南,在梦里我是不是见过你。我沿着河堤一直走一直走,满心欢喜以为终于可以看见彼岸,可是不管走了多远,始终见不到我梦里的少年。我趋于现实,和在你眼里我的影子。
  •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力开发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在《人性的弱点》每一章、每一节的开篇部分,增设了导读文字,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套实用而全面的励志读物,让戴尔·卡耐基的《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继续作为励志经典,指引我们前进。
  • 新大唐纪

    新大唐纪

    大唐某年某月某日,始记...庄氏有少年,缘为何故人间游;待白首,穿越两岸边,何必管他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