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4200000012

第12章 高情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十个技巧(2)

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是非常复杂的,比如,很多人会“在幸福中有些不安”、“在愤怒中夹杂着恐惧”等等。在另一方面,即使是表示“灰心”,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程度浅的可以表述为“稍微有些郁闷”,而程度深的则是“非常沮丧”。选择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对识别自己的感情非常重要。

反思:你在与孩子沟通时喜欢用比喻吗?

通俗易懂

——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小雪快三岁了,今天是她第一天去幼儿园。

小雪平时喜欢抱着一个名叫“小玛丽”的布娃娃,她说小玛丽是她的妹妹,怕把小玛丽一个人留在家里小玛丽会害怕,所以,她要带着布娃娃一起去幼儿园。但是,幼儿园有规定,不允许小朋友带玩具到幼儿园。

看到小雪抱着小玛丽不肯撒手,爸爸曹朗蹲下身问小雪:“小玛丽几岁了?”

小雪回答:“一岁。”

曹朗又问:“一岁的小朋友能上幼儿园吗?”

小雪说:“一岁的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

曹朗又问:“一岁的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那应该让谁看着呀?”

小雪想了想,说:“要妈妈看。”

曹朗点点头,说:“那就把小玛丽留在家里让妈妈看着,晚上你从幼儿园回来再跟她一起玩,好吗?”

小雪回答:“好!”

于是,小雪放下小玛丽,蹦蹦跳跳地跟着曹朗一起去幼儿园了……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小雪真乖,爸爸曹朗真聪明!其实,曹朗的聪明之处就表现在他用小雪的语言与她交流,从而使小雪很快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妈妈:“小胖,你今天第一天上学,在学校没哭吧?”

小胖:“我没哭,但我把老师给弄哭了。”

一般的家长在碰到这种问题时会怎样处理呢?多半家长可能会釆取“诱惑—恐吓—征服”三部曲:家长首先“诱惑”孩子,和孩子说幼儿园的老师喜欢不带玩具的小朋友,想要得到老师的喜爱和表扬,就必须把玩具放在家里;若是“诱惑”无效,家长会开始“恐吓”,告诉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喜欢带玩具上学的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不喜欢带玩具的小朋友,等等;若是孩子依然很“固执”,家长就会失去最后的耐心,勒令孩子放下玩具,希望“征服”孩子。一些孩子看到家长充满愤怒的脸,会很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玩具;而某些孩子则会“顽抗到底”。对于后一种孩子,家长就会采取强制性措施,把玩具扔到一边,抱起孩子就往幼儿园走。

对待家长的三部曲,孩子基本上有三种反应:首先对家长的“诱惑”感到茫然,他们不认识幼儿园的老师,所以并不认为得到幼儿园老师的喜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家长进行“恐吓”时,他们开始感到恐惧,开始反感幼儿园;当家长采用武力“征服”时,他们则用连哭带闹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抗议……被家长的三部曲吓到的孩子,他们今后只要有机会,就不肯去幼儿园;即使去幼儿园,每天出门时也要以哭闹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幼儿园的厌恶。幼儿园本是个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但现在却在很多孩子心中变成了一个“纳粹集中营”!

孩子为什么会把幼儿园看成“纳粹集中营”?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幼儿园的“纪律”,他们不知道“纪律”是什么。在他们看来,家长不让自己带心爱的玩具去幼儿园,就很“惹人讨厌”!因此,要让孩子听话,消除与孩子沟通的障碍,家长应该使用孩子的语言,用孩子可以理解并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交流,不仅能让孩子容易理解,而且能够让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更加信赖家长。

所谓“孩子的语言”,并不是指儿向语(儿童导向语言,比如“吃饭饭”、“喝水水”等),它是指在适应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并且考虑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所使用的词句、语调、语速等。家长使用“孩子的语言”的关键,在于他们必须考虑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家长要熟悉和使用“孩子的语言”,首先要习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但是,大多数家长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身为成年人,家长看问题的角度与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要带玩具去幼儿园,是因为他们觉得把玩具留在家里它会寂寞,而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幼儿园的纪律,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在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的认知世界里,根本没有“纪律”这类东西。

要养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习惯,那家长就必须提高情商。情商是一种认识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能让人习惯于换位思考。高情商的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会通过孩子情绪上的微妙变化来了解孩子的需要或欲望,并习惯性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探究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或欲望,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案例中的爸爸曹朗很聪明,当他看到小雪想带着玩具去幼儿园时,并没有直接拿幼儿园的纪律来吓唬她,而是先蹲下身来,了解小雪要带玩具去幼儿园的原因。而当他了解到小雪是因为怕布娃娃“一个人在家害怕”时,就用“孩子的语言”讲一个她能理解的道理——尽管这个道理在成年人看来很可笑。

反思:你平时如何跟孩子讲“大道理”?

热烈鼓掌

——经常给孩子以正面鼓励

小娜刚放学回到家,妈妈金婷就来电话说她要加班,估计要过了九点才能到家,让小娜到楼下饭馆买外卖,不要等自己一起吃晚饭了。

放下电话,小娜心想,自己已经是个十二岁的大姑娘了,妈妈加班那么辛苦,自己一定要做顿饭给妈妈吃。但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小娜是第一次做饭,个子不高又没有经验,她到橱柜里拿食用油时把一桶油弄撒了,弄得满厨房都是油渍。小娜不知所措,蹲在厨房哭了……

金婷回到家听到哭泣声,吓了一跳。她循着哭声走进了厨房,看到满地都是油,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于是笑着对正在哭泣的小娜说:“哇!我们家富得满地流油了!”

小娜哭,是因为害怕妈妈责骂自己,现在听妈妈这么一说,害怕的感觉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金婷又说:“乖女儿,我们一起来把厨房打扫干净,好吗?”

于是,小娜与妈妈一起把厨房打扫了一遍。

打扫完之后,金婷拿起小娜先前打翻的油桶,手把手地教小娜,告诉她油桶要怎么拿才稳当。

“小娜,愿意做个西红柿炒鸡蛋给妈妈吃吗?”金婷笑眯眯地问。

“愿意!”小娜大声地回答。

虽然这是小娜第一次做菜,但她已经一点也不胆怯了……

小娜是一个乖巧的孩子,金婷是一个情商相当高的妈妈。当金婷看到小娜在哭泣时,她知道这时要先帮小娜消除恐惧和沮丧,于是她先开了个玩笑——富得满地流油。金婷发挥了情商中识别感情和利用感情的能力,这样既保护了小娜的自尊心,又为下一步的交流创造了温馨的氛围。

当小娜完全从恐惧和沮丧中脱离之后,金婷让她给自己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就是表明自己理解小娜“想做饭”这个行为,这就是金婷情商中理解感情的能力在发挥作用。由于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小娜信心百倍地开始做菜。

金婷给了小娜极大的鼓励,这个鼓励不仅帮小娜消除了恐惧和沮丧,而且给了小娜更大的自信,使她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

家长必须学会像金婷这样鼓励孩子,孩子需要鼓励,就像大地需要阳光一样,这是孩子的天性决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挫折和失败,会给家长带来不少麻烦,因而他们容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沮丧。如果家长不能尽快帮孩子消除心里的负面情绪,他们就会容易产生自卑感,今后变得谨小慎微,失去探索的勇气,不敢进行任何创新活动,也不愿为任何失败承担责任,有可能变成一个畏首畏尾、毫无作为的平庸之辈。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之后,家长不仅要及时给孩子鼓励,而且也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就要给予鼓励,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

要快速消除孩子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家长就要适时给予孩子恰当的鼓励,以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和勇气。因此,高情商的家长都习惯从正面看待孩子的挫折和失败,给予孩子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家长不愿意鼓励孩子,他们喜欢用巴掌或棍棒来处理孩子的过失行为,很少关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过失。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金婷的情商不高,她在看到小娜把食用油洒了一地之后,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浪费”,会抱怨打扫厨房很麻烦,而不去想小娜为什么要去搬油桶,所以,对小娜会轻则责骂,重则痛打。

另外,家长之所以不喜欢鼓励孩子,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巴掌或棍棒更容易使孩子“长记性”,让孩子不会一错再错。但是,他们不会想,这样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更想不到这种伤害是长期而又严重的。经常给孩子以热烈的掌声,恰当的鼓励不仅能让孩子“长记性”,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从此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高情商家长很善于鼓励孩子,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与孩子的情感共鸣,能让孩子与自己心往一处想。这样,当家长向孩子提出更高的成长目标时,孩子会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但是,家长必须注意,鼓励与奖励不是一回事。鼓励主要是为了调整孩子的感情,而奖励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给孩子提供的诱饵,也可以说是家长贿赂孩子的一种手段。比如,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制定这样的奖励政策:考试成绩提高1分就奖励100元钱,如数学成绩由90分提高到95分,那就奖励500元钱。这种奖励只能使孩子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而只把学习当做一种手段,从而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如何增加奖金上。可以说,如果孩子是为了一双耐克鞋而去学习,那他的学习成绩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但他一旦得到了这双耐克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反思: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你一般采取什么态度?

一字千金

——让孩子把表扬铭记在心

晚上十点,魏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这天他在公司连续主持了三个重要的会议,实在是太累了。他刚要掏出钥匙开门,听到走廊有脚步声的小敏已把门打开了。

“丫头,你还没有睡觉?”看到乖巧的女儿,魏明又来精神了。

“爸爸,我要送给你一份礼物!”女儿接过爸爸手中的包,将它挂起来。她没睡觉,是在等爸爸回来。

“什么礼物呀?”魏明充满好奇地问。

小敏骄傲地将一张奖状递到魏明眼前。

魏明一看,原来小敏今天参加区里的围棋比赛,得了少年组第一名!

“哇!”他模仿着小敏说话的口气说:“小敏,你真是个少年芮乃伟!”

“真的?”小敏扑上来,抱着爸爸亲了一口。小敏觉得,爸爸将她比做自己一直崇拜的偶像,她真是太开心了……

这就是高情商的家长,他善于表扬孩子。

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中,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生理需求,第二层次为安全需求,第三层次为对社会承认的需求,第四层次为自尊的需求,第五层次为实现自我的需求。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孩子。

在一般的家庭中,家长都能满足孩子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需求,给孩子提供必需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上的保证。但是孩子和家长一样,也有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需求,即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肯定,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等等。因此,孩子与家长一样,喜欢被人表扬而不喜欢被人指责。

家长的表扬不仅能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还能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心,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感情和愿望,这种感情和愿望是形成孩子优秀人格的重要动力。

经常奚落或责备孩子的家长很难赢得孩子的信任。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并给予表扬,那家庭中就会产生一种温馨的气氛,从而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信关系。有了这种互信关系,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其实,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表扬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经常发现自己对孩子进行表扬的作用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家长表扬的边际效用下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掌握表扬的要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高情商的魏明是如何表扬女儿小敏的吧!

首先,表扬要发自内心。魏明表扬小敏“你真是个少年芮乃伟”,这可不是随口就能说出来的,魏明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个赞扬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它能引起小敏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许多家长(尤其是妈妈),总是对自己孩子赞不绝口,时常把“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好孩子”等话挂在嘴边。然而,对于这样的表扬,一般的孩子顶多笑一笑,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这样的表扬太平常了,他们认为家长只是随口说说。这种表扬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同类推荐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无论有多忙,只要善于激发,照样能让孩子的潜能完整发挥和快速提高。要知道,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才能,而所有的好父母都要有一种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本领。
  •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的坏习惯。本书为父母指点了87条迷津,帮助父母"修枝剪叶"。细细品味这本书吧,它将成为父母的良师益友,使父母读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热门推荐
  • 龙凤呈念

    龙凤呈念

    青灯古佛不及她红衣如火,苍颜白发不敌他苦念痴情。锁妖塔千年颂佛经万卷,只因爱之切;忘川树下一步一拜三千九百遍,只因情至深。这样爱你,够不够?
  • 歸墨

    歸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山美色,过往云烟。奇门八卦,妖魔鬼怪。天下第二,谁人第一?
  • 莽荒神纪

    莽荒神纪

    莽荒之地,圣道彰显,武道通神,妖邪蛮族祸乱,人族皇朝动荡不堪,且看一少年自微末崛起,探究人道之秘,文武双修,最终登临世间巅峰,成就不朽传说。书友交流群QQ323016178
  • 倾尽天下:凤凰血玉佩

    倾尽天下:凤凰血玉佩

    金隆王朝一场狸猫换太子在其中慢慢进行着,十五年后原本是尊贵公主身份的她却在江湖中混的柔韧有余,在武林盟主大赛上她遇到了他,慢慢的她的心也逐渐迷乱了,原本以为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会料到他只是为了那件宝物而已,哪知两人碰撞出了火花,残忍的话语从男人嘴边传出,你不配喜欢我,你不配!女子心灰意冷,三年后带着宝宝闯江湖,杀手归来再次让人闻风丧胆,再抢武林盟主,她抢他追她跑她赶,两人带着萌宝一起闯天下!
  • 寻神座

    寻神座

    传说这世间有三张神座,分别为人、妖、魔、三族之神的宝座,得者方可成神。这是一个由一枚戒指掉落在人族开始的故事,一个以神力为主的世界。
  • 松窗杂录

    松窗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守护女孩

    tfboys之守护女孩

    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勿读
  • 网游之我是异形

    网游之我是异形

    顾晓——《神迹》的前最强玩家之一,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迫重新开始他的网游生涯。随机选择,隐藏种族?哈哈!什么?我的种族是异形?!那又如何?看我一只异形如何称霸《神迹》!
  • 坏习惯 坏成绩

    坏习惯 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 回到大唐

    回到大唐

    我原本是21世纪北大的高级教授,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贞观元年,改变李承乾、大唐、华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