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3800000024

第24章 执教南工(2)

杨廷宝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学习建筑必须认真,就如同盖楼,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从事教育工作和从事设计工作一样,始终秉持认真、严谨、求实的作风,执业几十年所形成的一丝不苟的习惯很自然地被带到教学中。对那些浮躁而又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他非常不客气,常斥责他们:

“想偷懒就不必学建筑了!”他的很多学生在回忆中都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在画柱式时,背景不按要求渲染,而是用墨水涂满后就将作业交了上去。

杨廷宝看后,十分生气,一反平时温和的态度,发了很大的火。这件事给学生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成为一个“反面案例”,时时刻刻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合肥工业大学的汪正章教授是1954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他在《东南一隅,温故知新》一文中回忆说,他在一年级时,渲染作业是古典建筑清式歇山屋顶,由于渲染出了毛病,是修补还是重画?此时正值班级组织春游,心中十分矛盾,“想起了老师的严格要求,出于强烈的上进心、好胜心,我毅然放弃了春假游憩,苦战几天,吸取教训,最终耐心细致地重新渲染并按时完成了这份作业。我成功了,这是一次失败之后的成功。老师给了5分。是鼓励,也是鞭策现在想来,我获得的绝不只是一点分数,而是经受了一次基本功训练的艰苦煎熬,一次学习意志品格的难得磨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钟训正教授也是杨廷宝的弟子,他回忆说:

杨老在教学和工作上要求很严格,批评起学生来很严厉,同学们私下称被批评是“刮胡子”,称他为“杨老板”。那时,我们最怕被杨老板“刮胡子”。

我在大一上学期时,有一次杨老给我们班布置一次素描作业,时间是4小时。

同学们那时有些浮躁,以为一般作业嘛混个及格就行,所以只用了个把小时就把作业完成交上去了。杨老看后非常生气,给全班刮了胡子:“画素描最需要的是揣摩,用心来画。看看你们的作业!有几人是用心揣摩后画的?就凭这个态度,还学什么建筑?都给我转系算了!”被杨老狠狠刮了一顿胡子后,班上学风大变,期末作业同学们做得格外认真,进步比较明显。杨老看后喜上眉梢,一下把系里的童寯、刘敦桢等几位先生都请了过来,让他们一起看,一起批改我们的期末作业。

在具体教学中,杨廷宝一是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二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四是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杨廷宝强调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他亲自主持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的教学并担任教学组组长,带领青年教师抓一线教学。他认为,基础教学是把学生带入建筑殿堂的重要课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他亲自给学生上建筑启蒙课,第一讲是铅笔对建筑师的重要意义,并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削铅笔。他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训练,要求学生徒手作图练习:直线、平行线、圆弧、凭肉眼匀分线段、凭眼定中点画对称轴,等等,再组成种种图案。做这些练习时,不许用橡皮、直尺和圆规,只能用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杨廷宝十分重视建筑技术课程的建设,坚持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路径。他从事过建筑师工作,也从事过建筑教学工作,深知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他主张多接触实际,这样才能提高专业水平。他常对学生们说:

“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源泉。”又说:“看一个优秀的建筑就等于看一本好书。”在他的要求下,学生必须到建筑工地上进行实习,按工种分配,分成瓦工组、混凝土组、木工组、模板组等几个组,了解混凝土、砖、石料等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并通过参加实际操作,增长建筑技术知识。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杨廷宝结合当时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将教学、设计、生产紧密结合起来。1958年,他亲自带领师生赴北京与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国庆十大工程之一的北京火车站,带领学生从基础测绘入手,踏踏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画,从方案“打擂台”到施工图设计,从装饰材料研制到施工现场,带领学生经历了车站建造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之后,他又组织学生参加南京工业展览馆、农业展览馆、科学文化展览馆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时称“四大博物馆”)设计组,以及中山陵招待所、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他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一一评析。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解决设计问题的技能更加扎实。他的学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59届毕业生缪启珊在《最珍贵的五年》一文中就回忆说:“更重要的是,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爱,培养了我们对祖国建设事业的责任感!”

只要条件允许,杨廷宝会尽可能带他的学生到各地实习。他的学生甘柽在《回忆两则》一文中写道:

我们班的毕业前实习就是杨先生带的。实习地点是北京,一部分同学在重工业部基建局,一部分同学在中直基建处。当我们联系实际完成了各自的设计任务并渲染了鸟瞰图之后,杨先生又带我们去山西太原参观。当时住在阎锡山的公馆里,由于杨先生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我们参观了太原重型机器厂,又参观了晋祠,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边看边学,在业务上和精神上的收获都使人终生难忘。

在指导毕业设计时,杨廷宝更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学生孙钟阳回忆,杨先生辅导他的“建筑系大楼”设计,全套作业除包括总平面、平立剖面、透视等常规设计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建筑外墙大样、楼梯大样、钢窗节点详图等,使他所学的全部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到毕业设计当中。

在强调学生掌握建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杨廷宝根据建筑设计和建筑事业发展的特点,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特别告诫学生:“要学会思索,学会分析,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要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的设计能力。”“我们搞建筑设计的人,一定要训练脑子灵活,要富有创造性,不要把自己变成思想僵化了的凝固体。”

他提倡灵活与创新,摒弃死板与教条,因此在建筑设计教学中,他特别注重教学计划实施的切实可行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多方案和快捷草图的练习,许多学生都记得他说的“无定法、无定式、做好了都行”这句话。这种不拘泥于定法定式的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多想多看多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杨廷宝在教学计划中还增添了许多专题讲座,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专题讲演,如气象学专家朱炳海教授讲解日照问题,无线电专家钱凤章教授讲解建筑声学等。

此外,他还非常注重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他认为,建筑系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需要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建筑学专业的学习需要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不能被拘谨的、僵化的思维制约,因此他力图在建筑系创造一种与建筑教育适宜的人文环境。他的学生、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国尧先生在《绘图房上空的歌声》一文中曾回忆说,解放初期,建筑系全系四个年级共用一个大绘图房:“座位的排列很有意思,进门是四年级,然后是三年级、二年级,我们一年级排在最里面。因为我们进入教室必须先经过高年级同学的绘图桌旁,也自然会停下来看上几眼,甚至请教几句,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如集体吟唱的歌声那样默契,高、低年级的同学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由于当时助教少,我们完成设计作业时常常由高年级的同学充当小老师,交图前更少不了请他们添上几笔配景。”

而缪启珊在《最珍贵的五年》中写道:

建筑系与其他系更有不同的是,还兼有文化艺术的特征。系里常组织各种美术作品、交响乐欣赏活动,老师们给我们讲述名画的精华所在,告诉我们如何去欣赏名曲。在我们的教室中,常会传出无指挥、无伴奏的轻音乐合唱曲,那必定是有一个年级的设计作业处在交图前夕,各人在对方案的自我陶醉之中,进行建筑透视图的色彩渲染,心中无比舒畅,寄情于歌声抒发。

杨廷宝结合专业学习,让建筑系的学生时常在游山玩水中写生作画,在参观学习中激发灵感,提高学习效果。陶仲英在《难忘的母校培育情》写道:“为了开阔视野,见多识广,激发灵感,每到暑假,系里都要组织同学们到风格特色显著、优秀建筑荟萃的城市实地参观。这不但使我们将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感性认识,重要的是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川,领略到祖国灿烂的文明,从而激发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在杨廷宝的引导和带动下,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文体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学校的表彰。缪启珊在《最珍贵的五年》中如是回忆:“当年的建筑系文艺体育活动在学校是首屈一指的。在老师同学们中有知名度很高的抒情男高音与女高音说至于表演吹、拉、弹、唱、舞蹈、诗歌朗诵等小节目更是不乏人才。当年还有文艺全才的年轻教师出席过波兰世界青年联欢节;全系师生合作演出的话剧《夜店》震动全学院,演出水平不亚于专业演员。建筑系的化装舞会也办得很出色。”陶仲英在《难忘的母校培育情》中回忆道:“每天晨曦初照,喇叭一响,大家就闻声而起,不令而行,自觉出操。在平时,同学们还各显所长,参加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真是热火朝天,朝气蓬勃。”作为建筑系的一员,杨廷宝自然也积极地投身于这种生龙活虎的生活当中,率先垂范,以作表率。当年的学生陈青慧曾说杨先生:“每天下午体育锻炼时间,我们都会看到杨廷宝老师在系前的操场上练太极推手。”有一年元旦,全系联欢会上,杨廷宝也即兴“高兴地挥舞着随手抓来的扫帚,表演了一套漂亮的剑术”。

正是在以杨廷宝为首的一批建筑教育家的辛勤耕耘下,这样一种学风严谨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雨露般地滋润着建筑系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境界和美学修养,从而使南工建筑系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形成了“南工风格”“中大体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的优秀建筑人才。在这些学生当中,有郭湖生、齐康、甘柽等知名建筑学家。这些学生基本功扎实,思路开阔,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汪正章在《东南一隅,温故知新》中就深有体会地写道:“如果有人问我:母系给予你的最大教益是什么?我当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建筑的真实性’!——对人、对事、对业主、对社会、对国家,也对建筑。要设计和建造真实的建筑,树立求真和求实的建筑哲学。这是母系的教育信念和光荣传统,也是她给予我的最大教益。”

除了对学生的培养,杨廷宝还注重对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李伶伶在《齐康传》中写道:

留校任教时,杨廷宝曾告诫齐康:一是做学始终;二是能者为师,做平民学者;三是善于总结,培养事半功倍的能力;四是刻苦学习;五是自我启迪。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筑业处于低潮,很多人都很灰心,杨廷宝却鼓励齐康积极参与一些建筑工程的讨论,他说,即使没有设计任务,这样的讨论也能帮助你获取知识。他甚至不主张在没有大设计的时候放弃小设计,他对齐康说:“你如果将一座厕所设计得好也是很不容易的。”直到今天,齐康始终没有忘记恩师的教诲。

有了杨廷宝老师的教诲,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齐康后来才成长为一名建筑设计大师,主持设计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建筑,取得了很大成就,相继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杨廷宝不仅要求学生参加实践,也要求老师参加实际建设。他在系里规定:教学生做设计前,老师要先做,即“试做”;讲课前,要试讲,由老教师听课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画正式图前,要示范。“除此以外,还定期看年轻教师的建筑画,以鞭策老师们不可荒废业务,而要不断提高。”

1956年2月,杨廷宝参加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在会上指出:“我认为一个建筑教育工作者是不能和建筑实践和科学研究脱节的,教师没有实践,纸上谈兵,教学质量当然难以提高因此需要将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三者结合起来。建筑学校的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实际建设工作。”在具体做法上,南京工学院将教学、生产、科研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56年,由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南京工学院合办公共建筑研究室,聘请杨廷宝兼任室主任,童兼任室副主任,结合教学开展国家科学规划确定的“综合医院建筑”

课题研究。结合1958年的国家建设高潮,建筑系师生组织了所谓大、中、小设计院实施生产教学相结合,并设立各专业委员会,开展真刀真枪的设计业务,并分别由杨廷宝、童、刘光华等指导。1960年,建筑、土木两系合并为土木建筑工程系。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方针和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教学联系实际,教育为生产服务,深入持久并更好地为本校基建服务,在校领导主持下,成立了南京工学院最早的建筑设计院。

同类推荐
  • 启功说启功

    启功说启功

    本书为“文博书画大师丛书”之一。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评价说这是“美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全书由“启功说”与“说启功”两篇构成,前篇是作者与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长篇访谈。后篇“说启功”主要是作者对启功的艺术成就及其风格、意义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出发、介绍罗伯特·波义耳——这位出生于英国的、“物理学奠基者、化学之父、气体科学创始人”的生平及伟大贡献。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热门推荐
  • 在乌鲁布铁

    在乌鲁布铁

    《野草莓丛书:在乌鲁布铁》主要内容包括:在白山黑水之间、加油站、海岛、请戏、飞行、光环、夜活、鼠浪岛、杀生鱼、黄花梨、麻玻璃、租房记、掏耳勺、天黑下来、梦里的乌金、逃跑的婚姻。
  • 位面无尽

    位面无尽

    我叫周飞,一不小心招雷劈,掉到了次位面,回不来了!万万没想到,那边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实力,金钱,权势和美女。什么????你还没看!!这些我都得到了,你居然还没看?!!
  • 幻海重生

    幻海重生

    这是一个属于精神的世界,精神是一切力量的来源,是万物根本。世间万物都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强弱取决于其精神力的强弱。针刺在皮肤上会痛,只是由人的精神意识将痛的信息传达而来,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被任何外力所伤,只要人的精神意识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人也同样会感受到痛苦、悲伤、快乐……幻术的至高境界,便在于此!
  • 浓香浙菜

    浓香浙菜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浙菜有四个特点: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除了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东坡肉;颜色鲜艳,鱼米软嫩,松仁香脆的松仁鱼米之外,本书还精选了鲃肺汤、百鸟朝凤、龙井虾仁、叫化童鸡等好吃的浙江菜肴。书中分步讲解每一道菜品制作全过程,让您轻轻松松烹饪出具有江南风味的美味菜肴。
  • 怀孕优生靠自己

    怀孕优生靠自己

    了解自己身体的秘密,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当代年轻人应该,也是他们希望做到的。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优生优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愿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
  • 雨后的晨曦

    雨后的晨曦

    一次阴差阳错两人相遇,相爱相恋,可是“原配”回来了?那就看晨晨如何应对吧!!
  • 大触一箭射中头

    大触一箭射中头

    [网络知名大角虫绘手一入网游深似海为那般?!]在普通玩家看来,游戏玩得好、装备买得槽、性格来得好,那大概就是大神了。那如果这三点都不具备,是否可以被称之为“大神”?风骚走位能救命吗?躲树上偷袭才是正点!金字装备能完爆百人攻击吗?灰色垃圾一披跑路才是道!温柔乖巧对粉丝友好能当饭吃吗?将你的嘴拿来当武器才是合理利用!网络上的高冷大触绘手,网游中的猥琐心脏射手,不是不善接触只是语言轻浮,不是不好沟通只是欠缺真心。非同一般的网游大神,狙击,爆头!
  • 时空之魔法师

    时空之魔法师

    十年之前,夜。“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可你……本就不该存在!!!”女人扔下孩子,孩子嚎啕大哭。十年之后,他成了孤儿,无依无靠。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单纯的乞儿,成了斯达尔大陆的神秘不朽传奇!!!成就时空传奇!穿梭时空,回到过去!可单纯少年阿克却卷入了上古与父辈的神秘与恩恩怨怨!!!!复仇!新生!且看时空之子――阿克,如何塑造传奇!!
  • 主神拥有者

    主神拥有者

    这里是未来世界这里是残酷世界这里是多位面世界这里是武者世界这里是星际世界
  • 风水学(历代经典文丛)

    风水学(历代经典文丛)

    风水的第一大系统是“形法”,注重住宅周围的山水形势和宅的外形,论得失吉凶,不须要用“阴阳五行”的法则,人们比较容易明白。第二大系统是“理法”,它强调辨方正位,方位的鉴定必须综合主人的生辰八字,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以及易经八卦之‘爻’变而论得失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