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3800000036

第36章 风雨旅程(5)

关于纪念堂的建筑形式和规格,当年担任纪念堂工程设计小组领导成员的沈勃,在《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回忆》一文中回忆:“当时大家衷心怀念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认为只有宏大的建筑才能体现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有的建筑方案几乎把天安门广场南半部全部占满了,有的方案建筑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在所有专家当中,只有南京工学院杨廷宝教授提出的方案,是50米见方二层高的建筑。杨廷宝教授冷静地考虑了天安门广场的整体环境,考虑到纪念堂应该是天安门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规模合理,才能突出纪念堂的光辉形象,使它千秋万代闪耀着光芒。杨教授所做的方案,给予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最后,沈勃在众多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勾画出了纪念堂实施方案草图,并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方伯义建筑师画出了正式方案。“这个方案是65米见方的平面,后来经大家进一步研究修改,增加了警卫和管理用房等,平面增大为72米见方。

经谷牧同志请示叶剑英、华国锋同志,纪念堂工程实施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接着,下一步的设计工作和挖槽工作也就开始了。”

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之后的毛主席纪念堂建筑方案为:建筑形式呈正方形,八开间,重檐屋顶,两层红色花岗岩石台基,绕以汉白玉栏杆,廊柱为正方形抹小角,总高度为33.6米,长宽各105.5米。

这一高度是经过严格视线分析而确定的。规划设计专家首先考虑到的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或金水桥畔正视纪念堂时,避免在纪念堂的正面重叠着一个正阳门城楼大屋顶的剪影;从广场其他方向和角度瞻仰纪念堂,要高低相宜;同时不能过高,超过纪念碑。这就要求纪念堂高度恰如其分,最后经过分析,确定为33.6米。

毛主席纪念堂这一宏伟建筑,平面布局平整,造型简洁,由于它位于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上,是对称的中心,首先给人以稳重平衡的感觉,产生出和谐统一的美学效应,具有强烈的中心感和庄严肃穆的艺术效果;其次是方便群众瞻仰,路线通畅简捷;再次是南北入口各建有三樘大门,甬道是中轴线标志,中轴线直贯诸柱廊,取其开朗、挺拔、有力而与广场原有建筑相配合,也有利于抗震。

纪念堂从1976年11月24日奠基到1977年5月24日竣工,只用了半年时间。纪念堂占地面积57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这一宏伟的纪念工程,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及功能要求。

此前,杨廷宝还参加过北京图书馆设计方案的评定工作。北京图书馆是国家级图书馆,当时藏书近150万册,正向藏书300万册的规模发展。周总理指示说“不能大国小馆”,提出要建14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选址在紫竹院北侧的白石桥高粱河畔。

1975年,杨廷宝在北京图书馆扩建会议上了五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国家建委北京设计院、建筑研究院、西北建筑设计院和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五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同济大学)的专家,共同商议设计与建设事宜。

1975年秋,有关单位在日坛路一号召开会议,请出10个单位参赛的专业建筑师,在宾馆礼堂摆上各自设计的方案参加评选。对于此次会议,张镈在《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写道:“杨廷宝这次也来了,是属于南工的。他认为国家图书馆必须有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和气派,不能只讲功能不讲形式。在学校建筑系作方案时,他提出这个观点,被系党总支和工农兵学员否定,并加以批判,认为是因循守旧。这次竞赛已是第三轮了,基本上以洋式为主。宋养初很不以为然,向大家宣告说,民族形式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是还应该向这个方面去努力探索。

他特别向杨廷宝说,你看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杨师拿出一张32开的信纸,上面画着一个高低错落、互相对应的鸟瞰总平面说,我原来有这样一种想法,但是校方和群众都不接受,所以罢了。宋主任看到这个草案,如获至宝说,请南工来的同志帮你画出来,画清楚,好不好?又说,三天后会议。会后,南工同志们鉴于系党总支已否定在前,不少青年又拒绝于后,不敢伸手帮忙作画。杨师不仅自己动手绘图,还主动找院模型组,做了宾主、高低的石膏模型块块,想从图面到三度空间做个检验。”

对杨廷宝参加国家图书馆设计方案的审定之事,张镈先生在《怀念授业恩师杨廷宝》一文中再次回忆:

1975年7、8、9月正是江青(原文中“江青”加了引号,后面的“谣言”

没加引号,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引号的正确用法,改之——编辑)追查“谣言”

的当口,臭老九正是臭到顶的时期,基层来人不敢从命。杨先生以七十四五的高龄,就在日坛路一号的会场和招待所里,戴起花镜,趴在板上,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画出图来。我商得院领导同意,领宋主任之命做了塑料切块模型。这个模型主次分明、高低错落、舒展有势,传统韵味很足,得到宋(养初)主任的肯定。会后把与会的作品分为三组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组是建研院与清华合作。二组以上海方面为主。三组以杨先生为主,由我辅之,再请建研院的戴念慈总、清华的吴良镛教授和广东省院的黄远强总等成立五人小组,共同研究带有一定民族形式的方案探讨。宋主任结论说:“这个尝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可能会创新也可能再复旧。但在创作我国重点建筑时不能回避在地方民族性上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在这次会上宋主任对老专家的作用作了估计,得罪了一些初露头角的青年学员,也指责个别中青年专家担心这是奇谈怪论的冲刺(疑为“冲击”——编辑)。周荣鑫同志这时还健在,宁、沪的专家、学者去看望这位学会的老理事长,异口同声地认为老知识分子在京接近中央就敢于在知音面前畅所欲言。

建委领导下了令,杨先生就留京开始工作。住在建委招待所,吃在大食堂,一个人在京再过起学生时期的生活。工作在设计所,每人一块板,名义上是五个人,但每日坚持八小时不离画图板的只有杨先生一人。在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当中,每个人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但是总的目标是在杨先生最原始的设想下统一了功能和形式的矛盾。尤其是在1976年1月周总理逝世以后,大家以沉痛的心情要按总理生前对图书馆的眉批和指示竭尽全力。在1976年3月统一了意见之后,杨先生才先回去销假,4月初完成方案、模型送审。

王冶秋同志看后说:“我本来对这个竞赛没有信心,看了第三方案后很高兴。”

谷牧同志和养初同志首肯了这个尝试。北京市工宣队师傅认为可以。郑天翔同志恢复工作后倾听了汇报表示赞许。这个图纸在我院模型室制作精致模型时,工人师傅赞扬,但部分中青年专家认为保守,个别领导认为太古太旧,说明探索新的艺术形象是相当复杂而艰苦的。经过评选之后,建委领导把这个试作的第三方案推荐成正式向国务院报审的第一方案。现在正式图纸由建研院设计所负责,基本上维持了中选方案的风格。

在政治运动期间,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杨廷宝的心中十分痛苦,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挫伤,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摧残着这位老建筑师的心灵。但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坚持从大局出发,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从不做任何有损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他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一再赢得人们的尊重。

1.重新上马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杨廷宝的心坎。

1979年,教育部批准南京工学院成立“建筑研究所”,年近八旬的杨廷宝担任所长,杨廷宝戏称自己这次是“重新上马”。他再次焕发青春,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他所挚爱的事业当中。

建筑研究所成立这天,会议就要开始了,杨廷宝突然说:“请将会议稍作推迟,等一会。”原来,童教授还没到,他马上让人去请童,直到老朋友出来了,他才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家。”他还让童和齐康一同担任研究所的副所长。在他“招贤纳才、谦让和睦”的风范带动下,所里的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精诚团结,和睦相处,为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心齐,泰山移。在杨廷宝教授的领导下,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硕果累累。刘怡、黎志涛在《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一书中写道:“仅他在建筑研究所工作的短短二年多里,建筑研究所出版学术专著8部,已交稿付印的学术专著10部;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5篇,结合科研完成工程43项,锻炼了青年科技人员,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1982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南京工学院建立全国第一个“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筑学博士点教育培训基地,杨廷宝也以丰富的实践经验、阅历和声望,当仁不让地担任了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重任。

同类推荐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 契诃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热门推荐
  • 诡谈之阴阳风水师

    诡谈之阴阳风水师

    我师承道家,却有着佛祖的仁慧,我捉鬼降妖,却渡不尽魑魅魍魉,这半生,我都在争斗,与天地,与人鬼。恐怖的坐蜡童子,邪恶的蛇鼠龙头,诡异的血敌双煞,它们将黑暗与噩梦泼洒在了这片大地,我要与之对抗,因为我是陈西凉,我是老烟鬼的徒弟,我一名不折不扣的阴阳风水师!
  • 堕魔记

    堕魔记

    一个双亲去世,家道中落,被对方退亲的落魄青年,忽然在住了几十年的祖宅中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她说她早就住在这里了。“如果我不如你想像的那么美好,你还会接受我吗?”“不论你是人是鬼,是妖是魔,我都愿意陪你。”
  • 不悔残生

    不悔残生

    本故事取材于一个残疾人的真实生活,是一部描写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创业等诸多方面的自传体小说。仅限于《创世中文网》和其合作的媒体、网站登载发表,未经作者本人书面同意,其他媒体不得转载。若读者有好的建议请联系我,我的QQ592404936,定当叩谢!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极品妖孽:娘子你来咬我呀

    极品妖孽:娘子你来咬我呀

    本文一对一,双强宠文爽文。浣君身为当代顶尖杀手,从未想过自己是因为飞机失事而死。一朝穿越,只见一大批渣渣蜂拥而至。她几乎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斗姐妹斗兄弟斗小婊砸!自此相府我当家,家中我最大!然而,她摊上一堆渣亲戚,却独独有一个万事她为先的绝世好爹爹。大大小小的障碍全替她清扫了干净,她还能干啥?答曰:找男票!皇天不负苦心人,浣君找到一只妖孽。一只大妖孽!他想要了她,她想上了丫。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仗剑江湖行走天下!殊不知......这一大只妖孽,似乎早有预谋?
  • 陈大局闯异界

    陈大局闯异界

    信仰上拉即可得救,即使你是一个卑微的爬虫!
  • 傲世仙姬

    傲世仙姬

    修仙之路凶且险,处处是陷阱。大乘期修士重生为伪男废柴,要重站巅峰,谈何容易?不过不怕,不怕,咱女主肌肉发达,内心强大,看她如何避险除凶,填平陷阱。最终,傲视乾坤!
  • 心灵鸡汤精粹版8

    心灵鸡汤精粹版8

    低调是什么?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短缺单一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有了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你才有可能在精神生活上保持低调。
  •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别人穿越逛青楼,开青楼,为啥她却偏偏是进青楼呢?看在她喜欢研习兵书的份上,上帝派个将军拯救一下水深火热的她吧~然,刚出了贼窝,咋又进了“冰窟窿”呢?冷,这将军实在是太冷了。但是不怕不怕,她会自己发热......
  • 秋寅记事

    秋寅记事

    作品标签真难选……恩,宅男先生秋寅,身份神秘,终日宅在家中,唯一的兴趣就是打听别人的八卦故事。应该是单元剧,每剧一个故事,每剧一个主角。主线主角秋寅:不生不死来历不明;秋寅的好基友杨真:青云山道士,耿直的青年。第一卷的故事简介:一尾妖狐青歌,虽身为九尾狐王族,却不被父亲重视,没有修炼天赋,连天劫都未曾经历,却要面对九尾的兄长全力的追杀。在强敌环饲的艰难环境中,少年青歌在保全自身的同时,还要护得弟弟妹妹周全,更是要坚守誓言,为别人的王位杀出一条血路!——别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