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4500000003

第3章 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1)

作物育种始于植物驯化。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其遗传。气候相似性和生态相似性是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基础。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为遗传学的诞生、育种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纯系学说认为,纯系内个体差异由环境影响造成,是不遗传的,故纯系内选择无效。然而在植物界,即使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纯系的保持也只是相对的。杂交育种的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它是继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育种技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杂种优势是指杂种一代往往比它的双亲表现更强大的生长速率和代谢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发达、体型增大、产量提高,或者表现在抗病、抗虫、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以期早代就能够对目标基因的转移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从而提高育种效率的一种分子育种技术手段,它不仅弥补了作物育种中传统选择技术准确率低的缺点,而且加快了育种进程,最终实现品种设计育种理念的新突破。

1.1植物的驯化与引种

1.1.1植物的驯化作物育种始于植物驯化。植物驯化是指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或外来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或观赏需要的本地栽培植物。

早在远古时代,由于人口增长、大量狩猎和过量采集使动植物减少,出现食物短缺,迫使人类开始种植可食植物,并选优淘劣,使优良特性保存、强化,经长期选择、定向培养,成为栽培的植物即作物,并分化出了许多品种。

1.1.2植物的引种驯化

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在本地栽培,叫引种。引进来的物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经过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可以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有的表现不好,存在不适应现象,需要采用一些诸如杂交、定向选择、嫁接等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叫驯化。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

引种驯化非常重要。通过引种,可以发展本地区原来没有的作物类型,如马铃薯原产南美,16世纪中叶由西班牙引入欧洲,现已成为世界上十分普遍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也可以对引进品种通过试种、选择、鉴定,育成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新品种;还可以只利用引进植物的优良性状或基因供育种利用。我国的600多种栽培植物中,玉米、甘薯、马铃薯、棉花、烟草、甘蔗、甜菜、花生、番茄等约一半都是从国外引进驯化而来。

1.1.3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植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

植物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表达,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其遗传。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

1.1.4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一般地讲,原产地与引种地之间,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种驯化成功。气候相似性和生态相似性是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基础。

(1)气候相似性原理

20世纪初,德国慕尼黑大学迈依尔提出了“气候相似论”。他认为,“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区气候条件有相似的地方”。气候条件是指光温。

其实,能反映气候相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美国生态学家克里门茨提出的“平行指示植物法”,苏联国立尼基塔植物园提出的“区系发生法”,以及“自然分布区气候因素确定法”和“植物类型相似确定”等。

(2)生态相似性原理

作物品种形成和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即生态环境要尽量相似(生态相似性)。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有三种:气候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雨量、湿度)、土壤生态因子(土质、水分、pH值、盐分、其他离子)、生物生态因子(病虫及它们的小种和生物型、杂草)。

当物种移栽到另一环境,同一物种的变种,在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面形成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遗传类型即作物生态型,在温度、光照、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气候生态型,在土壤的理化特性、含水量、pH值、含盐量等因素影响下形成土壤生态型;在植物与其他生物(病、虫等)间不同的共栖关系影响下形成共栖生态型。

生态因子依据在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可分为主导因子,有害因子,限制因子等。引种时除对植物原产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还应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

植物生长发育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会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具有主导作用(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并使生物的生长发育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光周期现象中的日照时间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就是由于生态因子规律变化的结果,如季节性物候,昼夜温差等生态因子的规律性变化等。每一个生态因子对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不同,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非常重要,但在光周期阶段却成为有害因子。

在众多环境因子中,那些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其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但却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如果缺少某些因子,便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其死亡。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由相近生态因子的增加或加强而得到补偿,且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增加CO2的浓度,可补偿由于光照减弱所引起的光合强度降低的效应,这就是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或补偿作用;如降雨量、湿度补偿温度;湿度补偿土壤酸度。

有些生态因子,如光、温、水、土壤养分等,直接影响或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另一些生态因子,如海拔、坡向、纬度、经度等,通过影响光、温、水、土壤等因子,间接作用于植物。

(3)达尔文的引种驯化理论

达尔文的遗传变异学说认为,植物具有适应风土的能力,在新的环境下能产生遗传变异适应新环境。外界环境的改变、有性或无性杂交是植物变异的源泉。在自然界或人工引种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都可以保持、发展植物有利的变异、促进植物驯化。驯化是植物对新环境的适应,选择是人类驯化植物的基本途径。同一种植物分别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会产生多样性的变异或地理小种或类型。引种时应注意植物地理分布与不同分布区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4)米丘林的引种驯化理论

米丘林的风土驯化学说认为,遗传不稳定的幼龄植物即实生苗在新的环境下,可逐渐改变原来本性,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达到驯化效果。可采用逐步迁移种植的方法,将欲引种的植物逐渐移向与引种地相接近的地方,接近适应预定的栽培条件。米丘林还创造了混合授粉法、预先无性接近法和媒介法驯化植物。

1.1.5引种的一般原则

作物引种的一般原则是原产地和引入地之间应具有生态条件或气候条件的某种相似性。生存于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群体常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属性,因而当引入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如纬度、海拔、日照、气温、雨量分布等相似时,一般生育期和经济性状变化不大,引种较容易获得成功。如原产南方的喜温短日照作物水稻,北移至低温长日照环境时,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抽穗推迟,其中晚稻品种常不能抽穗;而南移遇高温短日照环境时,则生育期缩短,营养体生长不良,以致蘖少、穗粒变小,产量锐减。喜冷凉长日照作物冬小麦南移至冬季暖和的环境时,常因不能满足其苗期对低温的要求而匍匐不起,或受短日照影响而延迟拔节、抽穗,不能及时成熟;北移则又因北方严寒而不能安全越冬。但如选择适当的品种类型,引种就可成功。当地区间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时,可用种子繁殖的幼龄种苗或幼龄杂种材料加强培育管理,并逐步迁移种植,接受风土锻炼,使其在新环境中逐渐适应。这种风土驯化方法在林木、果树引种中常被应用。

1.1.6引种的注意事项

引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结合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所引入的物种或品种、类型可较多,而每个样品(种子、苗木)的数量可较少,并须严格检疫,防止病、虫、草害传入。为了尽快确定引入材料的利用价值,须建立引种观察圃网点,进行较全面的鉴定评价,并注意搜集包括该物种起源中心或变异类型较多的地区以及该作物主产区的信息,以便采取适当的培育措施,提高引种效果。

孟德尔学说与遗传因子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孟德尔1822年出生于奥地利海森道夫地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擅长于园艺技术的父亲的影响与熏陶,自幼就爱好园艺。1843年,他中学毕业后考入奥尔缪茨大学哲学院,但因家境贫寒,被迫中途辍学。1843年10月,因生活所迫,他到奥地利布隆城的一所修道院当修道士。从1851年到1853年,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系统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受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训练。1854年孟德尔回到家乡,继续在修道院任职,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长达12年的植物杂交试验。

1.2.1孟德尔的遗传试验

(1)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规律

1)杂交试验现象的观察。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豌豆具有一些稳定且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在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中,他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他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发现,无论是以高茎作为母本,矮茎作为父本(正交),还是以高茎作为父本,矮茎作为母本(反交),它们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植株(简称“子一代”,以F1表示)都表现为高茎。也就是说,就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F1植株的性状只能表现出双亲中的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另一亲本的性状——矮茎则在F1中完全没有得到表现。同样,纯种的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时,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植株全都是红花豌豆。正因为如此,孟德尔就把在这一对性状中,F1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红花,叫作显性性状,而把F1未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白花,叫作隐性性状。孟德尔在豌豆的其他5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都得到了易于区别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在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由于在杂种F1时只表现出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显性性状,那么,相对性状中的另一个性状——隐性性状,是不是就此消失了呢?孟德尔继续自己的杂交试验工作。他让上述F1的高茎豌豆自花授粉,然后把所结出的F2豌豆种子于次年再播种下去,得到杂种F2的豌豆植株有高茎豌豆(显性性状)和矮茎豌豆(隐性性状)两种类型。孟德尔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孟德尔在1064株F2豌豆中发现:高茎787株,矮茎有277株,两者数目之比近似于3∶1。孟德尔以同样的试验方法进行红花豌豆的F1自花授粉,在杂种F2的929株豌豆植株中,红花豌豆有705株,白花豌豆有224株,二者之比同样接近于3∶1。孟德尔还分别对其他5对相对性状做了同样的杂交试验,其结果也都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说明分离现象,下面用一对遗传因子的图解来说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及其假说。

纯合高茎豌豆(基因型DD)与纯合矮茎豌豆(基因型dd)杂交,F1代全部为杂合高茎豌豆(基因型Dd),F1自交时,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另一种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两种配子在数量上相等,各占1/2。因此,上述两种雌雄配子的结合便得到了F2代三种组合:DD、Dd和dd,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1∶2∶1,而在性状表现上则接近于3(高)∶1(矮)。

同类推荐
  • 优质马铃薯

    优质马铃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暠“新农业产业拓展暠和“新农村和谐社会暠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暠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暠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暠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蔬菜生产技术

    蔬菜生产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教材)》(作者辛登豪、丁俊杰)首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并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其次,介绍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生产技术。第三,介绍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的有关知识。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编写水平有限,对书中的错误和纰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宝鸡古树名木

    宝鸡古树名木

    本书分析和归类研究了宝鸡古树名木的渊源,阐述了古树名木产生的背景条件和主要树种的分布地点、树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收集整理了与古树名木有关的历史考证和传说故事。
  •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方本)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北方本)

    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门推荐
  • 距离不远

    距离不远

    我的家乡在清幽阴冷的幽镇是个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很平静进行着,但是在每一次平静的日常下,都将会指引出一条通往毁灭的道路。明明距离不远,可是我看不清你们的脸
  • 快走开,闪光生物

    快走开,闪光生物

    在一个拥有俊男父亲、美女母亲和白天鹅般的姐姐的家庭中成长,却被人嘲笑是一只灰头土脸的丑小鸭,每天靠甜食来安慰自己,恶性循环下,得到的是日渐臃肿的身体……当潘多拉以为自己的生活就这样只能被甜食、肥胖、嘲笑充斥时,她意外地捡到了一只闪闪发光的生物。
  •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我这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正文简介】秋忆南觉得,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仅仅只见过一面,却是想忘而忘不了的人,总觉得该为她做些什么,付出点什么。那个人的名字叫水悠然。他记住她是源于第一次相逢时的怦然心动,是冥冥中的注定。他说:他要让她成为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水悠然觉得,这世上也总有那么一个人,甚至没有见过面,仅仅知道他的名字,也会将他牢牢深记。那个人的名字叫秋忆南。因为他是她大学奖学金的资金赞助人,是她大学期间大部分生活费的来源之所。她说:我们的一生,只不过在寻找,寻找一个人,用一转瞬爱上,一辈子回忆。这样的两个人,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彼此的纠缠,彼此的牵绊,还有彼此的那份心动。他们彼此错过了六年,都以为六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忘了彼此,忘记一切该忘记的东西,却原来发现,他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六年的时间其实可以很快,快到美好的仿佛还在眼前,伤痛的却还来不及遗忘。六年前,她突然离去,留下满世界疯狂找她的他。六年后,她从英国归来,在那最美好的秋日与他再次相遇。只是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六年前那个只会疼她,爱她,惯她的阿南了!他们的爱,被时间搁置了整整六年。他们的爱,彼此融入骨髓,刻骨铭心!他们的爱,隔了那六年的光阴,能否继续,谱一曲秋日私语?
  • 金七十论

    金七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一人主

    第一人主

    从死亡的余烬中走来,勘破层层迷雾,刀斩乾坤,成就宇内第一人主!
  • 古剑奇谭:繁星爱恋

    古剑奇谭:繁星爱恋

    古剑奇谭:繁星爱恋古剑奇谭的结局,都给大家带来了失望:屠苏和晴雪,没能够在一起,这个让雪兔觉得很失望,打算写一篇结局让屠苏和晴雪在一起。雪兔写的古剑奇谭:繁星爱恋主要讲述了晴雪找了屠苏900年,900后屠苏转世却忘记了前世的种种,而焚寂煞气大增,为了让屠苏恢复记忆暂时控制住煞气晴雪牺牲了自己……想知道最后怎么样吗?那就快来看吧!
  • 寻龙霸主

    寻龙霸主

    自天帝崩俎而万法沉沦,大荒七族战乱不息,这乱世动荡何人平定?少年不信天命信我心,待我化龙称帝,必将踏破千山重归一统,让这天下苍生得一世安宁……
  • 腹黑王爷好妖娆

    腹黑王爷好妖娆

    初见时,他折扇轻摇,眉目轻展,却出言轻佻:“敢问姑娘芳名?”再见时,她已是他的妻,新婚之夜,红烛帐暖,他掀开她的喜帕,眼神深不见底:“你是我的妻,我自会好好待你,只要,你一直留在我身边。”权势、阴谋、红颜、知己……闲散不羁的外表之下,究竟藏着怎样一颗颠覆天下的心?而我,竟也甘愿就此沉沦,陷进你的温柔里,陷进你从不曾言说的爱情。
  • 莲清

    莲清

    简介无能...看正文~十岁那年,家园被毁,她幸得母亲藏在地窖逃过一劫。她在村前立誓,誓将报仇雪恨。无奈幼小,身无分文,差点死在路上,幸得曜王一救。为了报仇,她甘愿服从曜王赴别庄接受培养。从此改名,莲清。心中也对曜王产生了别样的情愫。三年培养,她已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但仍旧是不谙世事的小白兔。屡被陷害,开始黑化。她一直以为心里念念不忘的人示她若珍宝,却不想只是他手中一颗棋子。为爱,她忍痛甘愿成为他复仇的利器。直至让她嫁给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时,她才心灰意冷。只是为什么,她嫁了之后,他会那么痛?为什么看到她不受控制地保护着她的丈夫,他会那么愤怒?风起云涌过后,你是否还愿意再次回来?
  • 玄虚国

    玄虚国

    冥冥之中,这段情于我而言,羁绊千年。究竟我们还需经历多少轮回,才能修满今世之缘。我徘徊在岁月轮盘之前,推动未知缓慢前行。另个时空,你是还能感受到我那亘古不变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