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5700000115

第115章 西域仙宗:神剑封喉(3)

紫元宗定定神,把当年峨眉山下的经历粗略讲述一遍。

尹方士双眉紧锁,喃喃道:「峨眉山……死道姑,倒让我记起昆仑派的文秋云。呃,你服下那个白色糯米团,又喝光整个池塘里的水……风水相济,情理之中,若非喝下去的水堵住风穴,你的精气早被吸干了,当场就得血脉断绝。看起来文秋云作了手脚,那糯米团定是束缚巽风剑的物事。大概由此缘故,巽风剑才会停留于你咽喉中,多年没有移动……嘿,居然有办法控制神剑,昆仑仙姝果真了得……」紫元宗急不可耐,俯身紧握尹方平手腕,暗道「尹道长……神剑能取出来,我还能再出声说话,对不对?」尹方平笑道:「当然可以取出,不过老道没那本事。你上天山找到麒麟宫主,就算不提此事,他也会从你喉咙里取出神剑的!呵呵。」忽而脸色严肃,沉声道:「巽风剑若离开身体,心窍随之关闭。无论你道术多高,再休想与小丫头心语相通了!」听了这话,紫元宗由喜转忧,怅然想道「再不能和妹妹心语?那……怎么好?」他当哑巴已久,此刻陡闻这许多奇变,真有些无所适从。

尹方士又道:「最近你和小丫头心语不畅,时断时续的,对罢?这是因为你丹田里存着麒麟丹,那宝物蕴藏的真气又引动了巽风剑。神剑动而心窍闭,自然难以畅通心语。你觉察到没有?现在当肌肤接触时,你们两个才能心语相通,其中原因即在于此。」紫元宗愣了片刻,委实难以定夺,最后咬咬牙,暗道「不能心语便罢!取出神剑后,我就能直接跟妹妹开口对话了,何必心语?再说我也可以重新修炼摄心术。」尹方士摇摇头,道:「这事你自己瞧着办吧。方才提及的麒麟丹,也是非同寻常的法宝。此物与你血脉相融合,柳青凤自幼苦练的九华真气,九华派历代掌门的修为,统统凝聚其中,现今都转移到你身体里,尽数为你所得。麒麟丹引动巽风剑,两者相辅相成,竟使你瞬间练就先天道胎——修成道胎,头顶会出现婴儿形状的罡气,虽然还未能脱壳飞升,却也是无数修道者梦寐以求的境界了。此后只须略微修炼,你便会成为首屈一指的道宗高手!」说罢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着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老道素喜阅读,眼睛没瞎之前曾将各派典籍撰辑成册,编成上下两卷,命名为《炁化真决》,其中包含道宗各种道法剑术的修炼要旨。」紫元宗接过卷轴,问道「我资质愚笨,能炼成书中道术吗?」尹方士屈腿站起,哈哈笑道:「你有麒麟丹,还不是心想术成?那巽风神咒乃高深法术,你无师自通,轻轻松松便会使用了。这就是麒麟丹的效力所致。紫元宗,你先炼成道宗道术,过些天我再传你仙宗仙术,然后咱们一起直奔天山,径闯神宫!嘿嘿,眼下你坐这儿认真的看书罢,老道该说的都说完了,口干舌燥肚子饿,还是回屋喝酒吃肉受用些。」他神色轻松,迈步向矮墙里走去。紫元宗心念一动,暗叫道:「尹道长,你等等!我还想问你件事!」尹方士扭转脸来,道:「什么事?」

紫元宗心道「你怎知晓我是寅时生人?世上真有占卜之术么?」尹方士眯着双眼摇摇头,笑而不答,嘴里哼唱俚歌,一拧身,径自踱入茅屋里去了。紫元宗不便追问,暗叹口气只得作罢,定下心神看那《炁化真决》,展开上卷,只见卷首写着数行蝇头小篆,却是——「盖因天地法道,判阴阳,生五行,育化万物,开鸿洞而辟分溟滓,集造化而颉颃凡圣。其高而无上,莫见首尾,有始无终,不知穷尽。亦乎微者得之兴盛,亦乎贵者失之衰亡。日月刹尘,概乎轨循,万物生灵,莫脱其掣。然道也者,何谓也?曰真炁也。」读到这里,紫元宗微觉迷茫,寻思「书里所言『道』即为『真炁』。而所谓的『真炁』,自然就是道宗修炼的真气了。记得神木宫主曾对尹道长说『道,无所不在,无迹可寻。』但是真气运行于经络之中,我自己能够感觉到,又怎么叫做『无迹可寻』?莫非我想错了?」他困惑不解,又把《炁化真诀》的下卷打开,瞩目阅读,又见卷首写着——「宇内万物,天地为大,人为灵者。然天地之道谓真炁,得之唯人曰真气,故人通天地,心通日,肾通月,肝通阳,肺通阴,脾通五行,目通三光,是谓七通。真气循而运之,子时气起于肾中,卯时气藏于肝内,午时心生阳气,酉时阴降肺腑。周而复始,犹似春分冬至,四季轮替,天地间真炁和谐,风调雨顺。人身周天通透,本厚元固。是乃养成大药,修真炼剑之先决也。」紫元宗学过七通剑,读了这几句,颇有领悟,暗想「由此可见,道宗确把『真气』视为『道』的根本,他们修道,其实就是炼气。神木宫主所言与此不同,大概这便是仙宗和道宗的差别罢。」再将整部真诀浏览一遍,发现上卷都是讲如何炼气,什么「气透重楼,精实肾宫,」「神凝玉枕,舌叩天堂,令郁然有声」」,「端坐,鼻内徐纳吐,七息止,咽津七返,入于中宫」等语。下卷所载全为各种道术的修炼法门,其中大部分是剑术要诀,诸如「足踏天罡,掐纯阳诀,剑出商阳穴」,「环手虚叠,如托抱婴儿状,剑气圆浑无锋」之类。文字下方画着穴道和八卦方位图解,上面标注道法名称。只见林林总总,极尽详细,道宗各派道术一应俱全,九华派的「行云流水」,「无射之射」也赫然在内。

自从体内安放了麒麟丹,紫元宗真气浑厚,可称得上举世无双。但那灵丹里蕴聚着柳青凤和数位九华派掌门的真元,却纯属九华道宗一脉,当初紫元宗不懂运用之法,使出的九华道术似是而非,威力虽大,难以收放自如。此刻一见相关的要领诀窍,再回想自身内息运行的规律,两相印证,立时融会贯通。其实道宗各类道术非常繁杂,尹方士仅仅取其精要,将入门修身的基础道法统统删裁,因此常人若依据《炁化真诀》修炼,定然难如登天。而紫元宗身具深厚真气,剑术道法对他而言已为末节,修习起来自是轻而易举。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紫元宗便已领悟了「行云流水」的要诀。原来此术由浅入深,按照八卦方位共分为九式——首先调匀内息使身体轻灵,修成「三连式」,继而飞腾飙升炼成「上缺式」,再者「中缺式」,「仰孟式」,「下缺式」,「中满式」,「覆碗式」直至「六断式」,最后八式合一,练就「无极式」。这时功成圆满,四面八方各处任意飞行,真正达到「神到而身至」的境界。

紫元宗依着书中法诀运转真气,自觉畅行无碍,九式豁然贯通。当下收好卷轴,挺直腰背凝神调息,双腿微微发力,「飕」地一下飞跃到河岸边,身法之快,有若鬼魅。滚滚河水瞬间逼近面前,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随即放松筋骨,索性任由身子向前飞。那「行云流水」讲究「神驰物外,气若闲云」,紫元宗心领神会,分寸拿捏的十分精准。只见他轻忽如鸿毛,敏捷似飞燕,胸口贴着水面几寸掠过,姿势潇洒飘逸。

转眼间对岸近在咫尺,紫元宗并不收势,只把腰胯微拧,陡然又折返回去,仍旧是胸腹紧贴河水滑行。这一来一往灵巧自如,身体凌空,全然没有触及水波或地面。紫元宗惊喜难禁,暗赞道「好个行云流水,竟神妙如斯。以前在醉仙楼见司马斌用过此术,只是一味往上飘浮,料想他最多炼到『上缺式』而已……」他道术初成还很生疏,这么一走神,真气不纯,登时掉落在岸边,右腿踩进河沙里,拖泥带水的着实狼狈。但他毫不在意,赶紧拔腿上岸又再翻阅《炁化真诀》,但觉字里行间蕴意精深,处处新颖,比『行云流水』厉害的道术更有许多。而且随手拈来便即学会,轻松容易直似探囊取物,丝毫没有半点周折。

就这样看了两个时辰,除了『无射之射』以外,《真诀》里所载的九华道术已被紫元宗悉数炼成,偶尔试演,无不极尽其妙。他体味到道术的神奇,剑术的威力,修道炼剑的兴味愈渐浓厚,当下只顾究读演练,浑然忘记了身外之物。不觉日上三竿,老姜头的老婆在门前呼喊,说酒菜已经备好,请紫相公进屋用饭。

紫元宗小心翼翼地收好卷轴,绕过矮墙走回屋中。只见桌子上菜馔丰盛,尹方士手持酒杯斜靠桌边,正旁若无人的自斟自饮。紫元宗记挂无忧,忙掀开草帘走近里间,却看她低着头坐在炕沿上,怏怏不乐。紫元宗知道再不能和她像以往那样心语了,上前挨着她坐下,轻轻握着她的手,心道「怎么了?还困倦吗?这半日没陪你说话,闷了吧?唉,尹道长告诉我,日后咱们俩若要心语,必须肌肤相互接触才行。那是因为我咽喉里的神剑松动,闭住了心窍。不过别担心,待我修成道术,上天山找麒麟宫主取出神剑,到那时啊,就能直接开口跟你谈话……」他遐思憧憬,嘴角浮现微笑,低头忽见无忧转过脸来,泪光闪动,眉宇间却尽是惆怅幽怨之色……无忧素常开朗乐观,「无忧公主」之名传遍阴山南北,曾令无数贫苦牧人欣悦振奋,此时竟流露出这种愁郁的神情,真是前所未有的稀罕事。紫元宗大吃一惊,忙问「出了什么事情?你怎么了?」无忧轻咬着下唇,望着紫元宗的眼睛,心道「哥哥,你还把我放在心里么?」自两人相识以来,紫元宗还从未听她说过这么重的话,立时慌了神,瞠目结舌的无言以答。无忧移开目光,仰头瞧着屋脊,道:「前天夜里,我快要死掉的时候,曾对你讲要好好活下去,别太过伤心了。可我刚刚咽气,你立刻也跟着自尽,竟还……要把自己活埋了。尹道长刚才都告诉我了,你别笑!我现在生气呢,又气又害怕……你知道么,自杀的人得不到腾格里大神的眷佑,只能下地狱。难道咱们生前离别,死后也不能相见吗?」说着气噎声哽,眼眶里的泪珠滴溜溜打转。

紫元宗开初觉得好笑,渐渐的心里既感动又酸楚。无忧接着道:「这些其实没什么要紧,大不了我下地狱找你去!可是,我最后提到浮生草那孩子,切切嘱托你救他,照顾他,这也算临终遗言罢,唉,你根本没放在心里啊……」听到这儿,紫元宗深为内疚,暗道「这……是我……我忘记了。」叹口气,默默垂下头。

无忧见他面带羞惭,登觉于心不忍,满腔温情化为柔风,早把怨气吹的烟消云散了。当下拉着紫元宗的手,轻声道:「你别太自责,当时的情形确实让人难以承受,若换了我,肯定也会作傻事,哪里能顾念到许多?」她就着紫元宗的衣襟抹抹眼睛,又道:「我真是小题大做,以后咱们救出那孩子,好好照护他就行了,何必斤斤计较?哎呀哎呀,我如今变得好小气,这全赖哥哥你不对!」说罢耸耸鼻子,脸上露出顽皮的神色。

同类推荐
  • 经典之斗者天下

    经典之斗者天下

    斗气,一直是久经不衰的超然能量。它始出洪荒,人族通过某种方式的修炼得到了这种力量。人类逐渐掌握斗气,因此出现了一种名为‘斗者’的群体。繁衍至今,斗气不再是单纯增强人类体质的硬板能量。经过实验和证明。斗气发生了许多种玄妙深奥的改变。斗气为人类破除了体能的最高限制,将速度、力量、反应力突进到一种恐怖程度。某些强大独尊的斗者甚至将自然元素融入斗气能量,改变之前的特性。—————————————————————————————————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本解闷的读物,这只是一本YY小说。能为你带来快乐而又遗留念想的东西。
  • 孙尼玛穿越记

    孙尼玛穿越记

    请不要有所期待,我不想被期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啊……这是有生之年系列啊哈哈哈!!!
  • 绝灵绝法传

    绝灵绝法传

    被家族认为是废物?白痴?家族耻辱的他一步步高登,且看陶永亮如何华美逆袭。想杀我?那得看我师傅同不同意,想污蔑我?且看我同不同意。一个穿越的者的华美逆袭,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小说等级划分武者:武徒,武士,武师,大武师,武尊,武圣,武王,武帝魔法者:魔法学徒,初级法师,中级法师,大法师,魔导士,魔导师,大魔导师,天帝法师
  • 绝世皇天

    绝世皇天

    惊天黑手,灭世。重生少年,逆天。天才天妒天欲灭,吾乃吾身救世主。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龙,魔,人,兽,掀起天地巨变。看少年如何步步逆天,揭开惊天黑手。
  • 霸天邪少

    霸天邪少

    三祖归来霸天下,称量天下真英才!邪帝曰:既然上天无路,那我便屠戮百万,以尸为梯踏九天!倘若入地无门,那我便化身修罗,所过之处皆九幽!
热门推荐
  • 仙匕

    仙匕

    一个浩大的的仙侠世界,贪念如宇宙永无止境……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主角为了救活佳人,毅然踏上了崎岖坎坷的修仙之路。神挡屠神!仙挡弑仙!魔挡戮魔!请看装匕作品《仙匕》。
  • 醋娘子:丑妇十嫁

    醋娘子:丑妇十嫁

    选美冠军茉莉从小以样貌养尊处优,是个超级大颜控,一场车祸却让她穿越成为了古代深山里的一名丑妇
  • 双剑行侠

    双剑行侠

    一段沉积了百年的恩仇,一个身世成迷的少年,一对削铁如泥的宝剑,引起了一场武林的腥风血雨。
  • 天穹逝

    天穹逝

    星隐天穹逝,辰尽夜空宁。世间万物谁不是有着性命,有性命也就有了终了的那一天,可又有谁会嫌弃自己长寿些。所谓的仙也就是盼着多活些日子的可怜人。如果有一天,当天都即将寿终,那会怎么样?是世界跟随着毁灭,还是。。没有谁不想活,好好的活着。所以有了无数岁月下来流传的修真,狗屁的修真,就是给自己找了个怕死想活的好理由。
  • 金融定成败

    金融定成败

    一场金融危机揭示了大国经济甚至政治的运转密码,金融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显学。世界经济的中枢是什么?大国的游戏规则是什么?美元想干什么?人民币怎么办?是谁在操纵油价?黄金真的能保值吗?股市向何处去?资本泡沫从哪里来?房价彻底走上了不归路?中国经济的下一站在哪?通货膨胀下我们怎么办?老百姓的金融逻辑在哪里?……这一切的答案都蕴藏在“金融”这枚神奇之果里?本书作者立足民间立场。结合官身多年金融实践经验。抽丝剥茧。试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这枚神奇之果的内核。并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从国计到民生解释了金融的秘密和逻辑。
  • 苍穹之顶

    苍穹之顶

    日月星辰,悬于苍穹之上。万物生灵,寄予天地篱下。在这广袤无边的诸天之中,又有谁能够踏日月,掌乾坤,主宰万物,成为那天地之主,屹立于苍穹之顶。“他年我为苍穹主,定要诸天匍匐来。”这是一代大道天尊林峰临死前的不屈之言。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穿越之狂颜倾城

    穿越之狂颜倾城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孤魂,当从未享受过亲情与爱情的她穿越到异时空,重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上天对她是否太眷顾?不,上天是公平的,她所有的幸福,都在十六岁之前。一场相遇,让她家破人亡。一段感情,让她痛不欲生。一株雪莲,让她爱恨两难。情本殇,她无力对抗;便是劫,她应。
  • 清初海强图说

    清初海强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