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6600000024

第24章 魏纪(2)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合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合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是时赵云、邓芝兵亦败于箕谷,云敛众固守,故不大伤,云亦坐贬为镇军将军。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亮之出祁山也,天水参军姜维诣亮降。亮美维胆智,辟为仓曹掾,使典军事。

马谡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算太好,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无德无能的狂徒。其实我们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马谡的失败并不在其狂妄,而在其不听劝告。

在诸葛亮出祁山进取渭水之时,早已探得司马懿领兵二十万,任张合为先锋来势汹汹。当诸葛亮言明街亭的重要性之后,马谡就挺身而出愿意接受这块烫手的山芋,足见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过打仗光不怕死是不够的,还要听从主帅的调遣,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部署兵力、打胜仗。马谡临阵经验本来就少,在正式对敌的时候,作战经验丰富、为人严谨的王平曾指出了他在布阵上的错误,然而马谡却不以为意,结果不但失了街亭,损失了兵力,还挫败了蜀军的士气,他被斩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青龙二年——诸葛亮星落五丈原

【原典】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毘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初,汉前军师魏延,勇猛过人,善养士卒。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杨仪为人干敏,亮每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亮深惜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废也。

费祎使吴,吴主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对曰:“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函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亮病困,与仪及司马费祎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卒,仪秘不发丧,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当自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之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自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奔马而去。延寻悔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觇仪等,欲按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汉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而疑延。仪等令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将军何平于前御延。平叱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将马岱追斩之,遂夷延三族。蒋琬率宿卫诸营北行赴难,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还。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诸军还成都,大赦,谥诸葛亮曰忠武侯。初,亮表于汉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馀饶,臣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卒如其所言。

丞相长史张裔常称亮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陈寿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治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初,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副,常以职位游散,怏怏怨谤无已,亮废立为民,徙之汶山。及亮卒,立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李平闻之,亦发病死。平常冀亮复收己,得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也。

习凿齿论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严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鉴至明而丑者忘怒;水鉴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鉴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

蜀人所在求为诸葛亮立庙,汉主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步兵校尉习隆等上言:“请近其墓,立一庙于沔阳,断其私祀。”汉主从之。

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合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积劳成疾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

唐朝着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关于诸葛亮的诗,《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成为日后总结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在上文中,《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更高:诸葛亮当丞相,安抚百姓,显示法度准则,限制官员的职权,遵照法令制度,开诚布公,坦白无私。对尽忠而有益于国家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加奖赏,对违法而怠慢的人,即使是亲近者也必定处罚;对真心诚意认罪悔改的人,即使罪行较重也必定释放,对问题花言巧语进行掩饰的人,即使罪行较轻也必定诛杀;再小的善行也予以赞扬,再小的恶行也予以贬责。精熟各种事物,能从根本上治理,要求名义与实际相符,极端厌恶虚伪。最终蜀国上下都对他怀有敬畏爱戴之情,刑罚虽然严苛,但没有怨恨,这是因为他用心公正,而且劝诫分明。可以说,他是懂得治国之道的卓越人才,与管仲和萧何并列。

“千古良相”诸葛亮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必将被后人铭记。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景初元年——魏明帝时期关于用人的争论

【原典】

帝深疾浮华之士,诏吏部尚书卢毓曰:“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帝纳其言。诏散骑常侍刘邵作考课法。卲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诏下百官议。

司隶校尉崔林曰:“按《周官》考课,其文备矣。自康王以下,遂以陵夷,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及汉之季,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方今军旅或猥或卒,增减无常,固难一矣。且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殷,不仁者远。若大臣能任其职,式是百辟,则孰敢不肃,乌在考课哉!”

黄门侍郎杜恕曰:“明试以功,三考黜陟,诚帝王之盛制也。然历六代而考绩之法不着,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臣诚以为其法可粗依,其详难备举故也。语曰‘世有乱人而无乱法’,若使法可专任,则唐、虞可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贵伊、吕之辅矣。今奏考功者,陈周、汉之云为,缀京房之本旨,可谓明考课之要矣。于以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治,臣以为未尽善也。其欲使州郡考士,必由四科,皆有事效,然后察举,试辟公府,为新民长吏,转以功次补郡守者,或就增秩赐爵,此最考课之急务也。臣以为便当显其身,用其言,使具为课州郡之法,法具施行,立必信之赏,施必行之罚。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补阙,无善不纪,无过不举。且天下至大,万机至众,诚非一明所能遍照;故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也。是以古人称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由是言之,焉有大臣守职办课,可以致雍熙者哉!诚使容身保位,无放退之辜,而尽节在公,抱见疑之势,公义不修而私议成欲,虽仲尼为课,犹不能尽一才,又况于世俗之人乎!”

司空掾北地傅嘏曰:“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造制末程,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

治理国家的关键,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然而识别人才的办法,连圣贤也备感困难。所以只好求助于舆论的毁谤或赞誉,于是个人爱憎争相掺杂进来,使善良和邪恶混淆;用档案进行考核,于是巧诈横生,真假不明。总之,识别人才的根本在于主上的至公至明而已。居上位的人至公至明,那么属下有能或无能就会清清楚楚地有所反映,无所遁形。如果不公不明,那么考绩之法,恰好能够成为徇私、欺骗的凭借。

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至公至明,是要出自内心。所谓档案,反映的是外在表现。自己的内心都不能理正,而要去考察别人的表现,不也很难吗?居上位的人,如果真能做到不以亲疏贵贱改变心思,不因喜怒好恶改变意志,那么,想要了解谁是擅长经学的人,只要看他博学强记,讲解精辟通达,那他就是饱学之士了;想要了解谁是执法人才,只要看他断案穷尽真相,不使人含冤受屈,那他就是善于执法了;想要了解治军的将领,只要看他战必胜、攻必取,能使敌人畏服,那他就是善于治军了。至于文武百官,莫不如此。虽然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决断在于自己;虽然考核要看实际表现,但审察却在自己内心。探讨实情而斟酌是否适宜,最为精密最为细微,不可以口述,也不可以笔录,如何预先定出法规而全部委派有关部门办理呢?

同类推荐
  • 重生之三国刘琦

    重生之三国刘琦

    刘琦一个在历史长河里很快湮灭的人物刘启一个久经战场的特种兵重生使得二人成为一体天下风云再起争霸谁能登封!
  • 乱世狂枭

    乱世狂枭

    千古词帝,万世千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现代特种兵灵魂,附着在柔弱的李煜身上。乱世之下,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执宰天下,成就一代枭雄,醒掌天子剑,醉卧美人膝……【三组主编内签作品,作者已经完成《美女图鉴》130万字,《神道人途》200万字等多部作品,请放心收藏】
  • 丝路古城黑木国

    丝路古城黑木国

    本书是本古城遗址研究著作。研究的古城名叫黑木国,又称西城驿沙窝,民间也称“老甘州”,位于黑河西侧的冲积扇台地。黑木国遗址以两座古城和极多的汉晋古墓著称于世。《丝路古城黑木国》要考察研究的是古城遗址及其古墓中出土的众多文物,以及古城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状况等。
  • 鲜卑帝国

    鲜卑帝国

    本书以鲜卑帝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北魏为主线,通过对北魏王朝兴盛、衰亡的描写,让朋友们了解从三国到隋唐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解开一个接一个的谜团。
  • 雁落沉鱼

    雁落沉鱼

    传说的古城,遗落…三国崛起,她,是尘世中的昙花,还是飘渺云烟,只在一念之间。
热门推荐
  • 重生:复仇

    重生:复仇

    不可一世的贵族公子,被人暗杀,绝望中带着二十年的超然觉悟重生归来,从此,开始了一段复仇之路生。
  • 一不小心爱上总裁

    一不小心爱上总裁

    这是一篇关于腹黑冷峻总裁和迷糊可爱小助理的温馨搞笑暖文——第一次见面,她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他扫了她一眼问——我三十,你二十,我们合适吗?第二次见面,她着急地说——麻烦你快点,师傅,我已经等你很久了。突然从公司里一群人涌了出来——李总,您来啦——第三次见面,他在CEO办公室,她在打杂。他要咖啡,她端上。只不过手一抖,哦,咖啡全倒在了总裁的裤子上了。他对她说——你这个笨蛋给我滚出去。她很无辜——我又不是陀螺,怎么懂得滚!【精彩片段】“李总,您要的咖啡——哦——呀——”手一抖咖啡全翻倒到了总裁的裤子上!李某人站起身来,一张脸气得铁青地盯着她——“你这个笨蛋,谁招进来的?”【精彩片段】在公司里,她叫他老公。他脸一沉训说——叫李总。回到家里,她忘记改口还是叫李总,他脸还是一沉说——你当这是公司啊!她郁闷,那叫名字总可以了吧!他在床上更加不悦——你在跟我使性子吗?浪漫搞笑文——欢迎收藏和推荐——
  • 受菩提心戒仪

    受菩提心戒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一个混沌人

    最后一个混沌人

    一名不知道自己血脉的叛军将领,在西域苦苦挣扎的时候,意外复活了上古战争之母。利用战争之母批量制造强大生命的能力,他能否在这个乱世中立稳脚跟,打下自己无匹的势力,乃至于逆天而上呢?“刺豹、沉默战士、雷霆巨人……我能批量制造的军队有很多!““什么,你想要火麒麟和远古神龙?那也没关系,只要你能给我提供足够的样本或遗骸,一切都不是问题!””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我有不同的名字,我是通天玄藤,我是生命之源……我是战争之母!“战争之母在手,天下大势我有!
  • 羽绝神尊

    羽绝神尊

    六万年前,人族被仙,妖,鬼三族围攻,人族至强羽绝神尊被重创且封印三族至尊于“天洞”中,永世不得解封,却在途中被最喜爱的弟子所杀。。。。
  • 异档案(全集)

    异档案(全集)

    如果世上没有鬼,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因为发生惨剧而荒废的工厂高炉里,为什么会不断地传出响声?而每一个闯入的人都会受到诅咒死于非命。为什么无人居住的旧楼上,每到半夜12点就会响起珠子落地的声音?一个在荒山殡仪馆里的聚会,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件?一个人的心脏竟然被逼着胸膛“捏碎”了,被邀参加侦查这件科学无法解释的谋杀案,最后却发现所有的证据指向自己,到底在失忆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当一个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你是选择逃之夭夭,还是勇敢地去揭开真相?故事的主角简真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坚信一点,世上是没有鬼的!而且他还有好友薛柔、唐可组成的搜异三人组,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但他没想到的是,真相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许多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是因为知道秘密的人都死了,一但打开了那个神秘世界的大门,后果将不是他们可以承受之重……在命运的迷宫里苦苦探索,每走一步都是生死关头、惊心动魄,最后发现的出口却是通向无间地狱,简真会怎么做?
  • 点亮墓前明灯

    点亮墓前明灯

    十年前,三个年轻人进入到南越王墓中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但当他们一踏入那个墓穴,就发生了离奇的事件;十年后,当年被打下山崖的人死而复生,赶来复仇,他会有怎样的经历?传说中的五行罗汉图到底预示着什么?这一切的谜题,是否跟传说中的五行龙眼有关,预知详情,请看《点亮墓前明灯》
  • 地下城与勇士之为爱而战

    地下城与勇士之为爱而战

    阿拉德历981年,阿拉德大陆发生了一些列的的转移时间,上到魔界,下到暗精灵世界无一幸免,到处弥漫着战火,充满着危险的气息,但也正因为这样,出现了许多奋战于这乱世中的冒险家,每一个战场都叫地下城,而每一位冒险家都被称为地下城的勇士。有着不同经历和背景故事的勇士们相聚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呢?我喜欢《地下城与勇士》,以前写过一部不满意,删了重写,感谢征文大赛主办方,我这次竟然赶上了DNF征文大赛,这是我抒发对地下城的热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请一定要让我通过,谢谢。
  • 羽莫非雨

    羽莫非雨

    一个富家子弟,在他纨绔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成熟,从纨绔少年,到部队精英,再回校园至尊!让我们一同见证白羽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吧!
  • 极限刺客

    极限刺客

    所谓“天道”所谓“命运”!真是可笑。天本无道,苍天无眼!何来道,何来天!我亦是道,我亦是天。若不是情到深处难自禁,又怎会柔肠百转冷如霜声明:作品相关章节是原极限刺客文章,因情节太拖,潇十三郎决心果断放弃。新文已有十一万字完整大纲,放心阅读,每天一万字保底更新。此书共分三篇,第一篇《月下美人》《星霜篇》《神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