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6600000035

第35章 宋纪(2)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刘义隆惨杀功臣

【原典】

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二十八年(424-452年),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总的来说,刘义隆也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此人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宋文帝刘义隆做了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皆杀之。最后把檀道济也杀了,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万里长城”,这就等于给虎视眈眈的北魏发出了邀请函。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国史之狱

【原典】

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宠任,专制朝权,尝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太守晃曰:“先征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中书侍郎、领着作郎高允闻之,谓东宫博士管恬曰:“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胜于上,将何以堪之!”

魏主以浩监秘书事,使与高允等共撰《国记》,曰:“务从实录。”着作令史闵湛、郗标,性巧佞,为浩所宠信。浩尝注《易》及《论语》《诗》《书》,湛、标上疏言:“马、郑、王、贾不如浩之精微,乞收境内诸书,班浩所注,令天下习业。并求敕浩注《礼传》,令后生得观正义。”浩亦荐湛、标有着述才。湛、标又劝浩刊所撰《国史》于石,以彰直笔。高允闻之,谓着作郎宗钦曰:“湛、标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亦无噍类矣!”浩竟用湛、标议,刊石立于郊坛东,方百步,用功三百万。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北人无不忿恚,相与谮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帝大怒,使有司按浩及秘书郎吏等罪状。

初,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帝,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觉,黑子谋于高允曰:“主上问我,当以实告,为当讳之?”允曰:“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曰:“若首实,罪不可测,不如讳之。”黑子怨允曰:“君奈何诱人就死地!”入见帝,不以实对,帝怒,杀之。帝使允授太子经。

及崔浩被收,太子召允至东宫,因留宿。明旦,与俱入朝,至宫门,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允曰:“为何等事也?”太子曰:“人自知之。”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太祖记》,前着作郎邓渊所为;《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着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迷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官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欲匄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帝顾谓太子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

于是召浩前,临诘之。浩惶惑不能对。允事事申明,皆有条理。帝命允为诏,诛浩及僚属宗钦、段承根等,下至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帝频使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帝引使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馀衅,非臣敢知;若直以触犯,罪不至死。”帝怒,命武士执允。太子为之拜请,帝意解,乃曰:“无斯人,当更有数千口死矣。”

六月,己亥,诏诛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无远近,及浩姻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夷其族,馀皆止诛其身。执浩置槛内,送城南,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

他日,太子让允曰:“人亦当知机。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每念之,使人心悸。”允曰:“夫史者,所以记人主善恶,为将来劝戒,故人主有所畏忌,慎其举措。崔浩孤负圣恩,以私欲没其廉洁,爱憎蔽其公直,此浩之责也。至于书朝廷起居,言国家得失,此为史之大体,未为多违。臣与浩实同其事,死生荣辱,义无独殊。诚荷殿下再造之慈,违心苟免,非臣所愿也。”太子动容称叹。允退,谓人曰:“我不奉东宫指导者,恐负翟黑子故也。”

初,冀州刺史崔赜,武城男崔模,与浩同宗而别族;浩常轻侮之,由是不睦。及浩诛,二家独得免。赜,逞之子也。

辛丑,魏主北巡阴山。魏主既诛崔浩而悔之,会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笃,或传已卒,魏主悼之曰:“李宣城可惜!”既而曰:“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孝伯,顺之从父弟也,自浩之诛,军国谋议皆出孝伯,宠眷亚于浩。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其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书》事件。

在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时,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着作事,续修国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国记》修毕,参与其事的着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为人所知的早期历史。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曾经接受过贿赂。其实他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太明白。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450年7月5日),太武帝诛杀崔浩。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中遭到了沉重打击。宋人刘攽等说:“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他们指出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的矛盾,是颇有见地的,而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国史之狱”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不久,太武帝北巡阴山,后悔诛杀崔浩。时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逝,太武帝说:“李宣城可惜!”既而又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但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无法挽回了。

顺皇帝升明元年——后废帝刘昱

【原典】

戊子,帝乘露车,与左右于台冈赌跳。仍往青园尼寺,晚,至新安寺偷狗,就昙度道人煮之。饮酒醉,还仁寿殿寝。杨玉夫常得帝意,至是忽憎之,见辄切齿曰:“明日当杀小子,取肝肺!”是夜,令玉夫伺织女度河,曰:“见当报我;不见,将杀汝!”时帝出入无常,省内诸阁,夜皆不闭,厢下畏相逢值,无敢出者;宿卫并逃避,内外莫相禁摄。是夕,王敬则出外。玉夫伺帝熟寝,与杨万年取帝防身刀刎之。敕厢下奏伎陈奉伯袖其首,依常行法,称敕开承明门出,以首与敬则。敬则驰诣领军府,叩门大呼,萧道成虑苍梧王诳之,不敢开门。敬则于墙上投其首,道成洗视,乃戎服乘马而出,敬则、桓康等皆从。入宫,至承明门,诈为行还。敬则恐内人觇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他夕,苍梧王每开门,门者震慑,不敢仰视,至是弗之疑。道成入殿,殿中惊怖。既而闻苍梧王死,咸称万岁。

宋后废帝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南朝宋明帝长子,史称其“穷凶极暴,自取灰灭,虽曰罪招,能无伤悼。弃同品庶,顾所不忍。可特追封苍梧郡王”,是个丧国亡家之主。

柏杨先生曾说: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可能是血液不干净。他自己还是不错的,可是继任的后代一个比一个暴虐和肮脏。怎样不干净呢?如果说他的后代身上混了畜生的血也不妥,因为侮辱了畜生。这样的评价虽显极端,但细细看来,这个刘昱的所做所为的确没有多少人性可言。这种人死于非命,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同类推荐
  • 蜀汉气数

    蜀汉气数

    为了避免冲突,带领一帮新人深入益州,声威大震,正秣兵历马,却迎来将帅分歧的愈演愈烈;眼睁睁看着股肱臣僚或选择离开或含恨长逝,刚刚打造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是非功过了然于胸,却担心用药太猛而伤了元气断送毕生心血;紧锣密鼓千般酝酿,出乎众人意料得却将无能子推上宝座,隐介11,大行左搂右抱之事,以酒色龙床为兵戈;一朝胜算在握,毅然出招儿,谈笑间风雷巨变,挥手创下万世之功;君临天下语出惊人:社稷唯有才德者居之书友群,欢迎加入:306147882
  • 大明天骄

    大明天骄

    大明成化年间,郑和不下西洋了,传说中的西厂被废了,第一世达赖喇嘛去见他的佛祖了。好吧,这其实和韩越没什么很大关系,他刚穿越来,就看到家里疯疯癫癫,和范进一般的便宜老爸。只是,范进最后中举了,他老子压根就没过乡试。老子靠不住,亲戚不靠谱,韩越靠什么在大明朝混?“陛下,草民有一计,可再除东厂。”“好,此事若成,我便将我三妹嫁与你。”“这个······”“怎么,你不答应?”“草民不敢,只是,草民佳人有约,实在、实在……………………
  • 重生万岁

    重生万岁

    大明朝的嘉靖皇帝一心想追求长生不死,飞升成仙,导致龙椅空置。有人就有意见了:“Y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嘉靖身着道袍,盘腿坐立,浅笑道:“非也,非也,朕用不着那凡人俗事。等朕修炼成仙,那位子就不关朕什么事了。”又有人道:“陛下,请让在下助你一臂之力,让陛下早日成仙。”嘉靖大喜:“有了你,朕无忧矣。”
  • 醉楼兰

    醉楼兰

    看了就知道了,我是雪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谢谢
  • 五代小书生

    五代小书生

    穿越到五代十国,家有良田千倾,又有小鬟相伴。本来也算个优哉游哉的富家阔少。奈何莫名掉进巨坑,徒然人财两空,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全都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和郭威拜把子,和冯道论权谋,和赵延寿当情敌,给耶律德光当师爷,与花蕊夫人玩暧昧,和花间词派比文采。五代十国,茫茫乱世,求生实属不易,旷世极品小才子苏小丁奇葩的谋生之路,就此上演。~~~~~~~~~~~~~~~~~~~~~~~~~~~~~看厌了唐宋明清,小弟带你感受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情。每日两更,弱弱的求收藏~~
热门推荐
  • 鼻涕侠

    鼻涕侠

    亲情,友情,爱情,情感交错世界,却都是无情。痛苦,憎恨,奋斗,不顾一切的背后,早已有定局。切问苍天,大地,人生何苦蹉跎!当一切重任都委托到一个孩子身上,会有怎样的境遇。
  • 守护甜心之玫瑰花恋

    守护甜心之玫瑰花恋

    初中了,什么?!唯世君和亚梦同班?!初中也有守护者?!什么?!唯世君是特工?!新老师和新学生究竟有何关系?雪之蛋,究竟有何秘密?什么?亚梦成了歌手?!初二,又来了一位新同学,盯上了joker和唯世!几梦唯梦恋爱大危机!亚梦是茜玥氏的千金?!什么?!亚梦是吸血鬼继承人?!……越来越多的危险,亚梦,不,魅雪,你该怎么办?!
  • tfboys之爱的密码

    tfboys之爱的密码

    她,小凯的青梅竹马,俩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命运使他们俩分开了,十年后,他们长大了,再次相见。可是都没认出来是对方。就在谜底快要破解出来以后,竟然发现自己的兄弟易烊千玺也和自己喜欢上了同一个女孩。他到底应该怎么办?友情?爱情?他该如何抉择。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却让王源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可是中间由于种种误会而分开。他们俩最后的结局又会怎样?如果想知道,那就赶紧进来看吧!QQ;1990734574
  • 腹黑女驾到美男快到碗里来

    腹黑女驾到美男快到碗里来

    一个21世纪的黑道教父的天才女儿,因为制作炸弹时比例的失误玩炸了自己,一朝穿越变身成为了神秘家族的小小姐,从此炼丹术,阵法,元素,召唤,炼器无所不能。一位又一位的美男相继出现,最后都拜倒在了女主的石榴裙下。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步步为营,玩转异世收复美男吧。书友群QQ:214510712有兴趣的可以一起(⊙o⊙)哦。
  • 浩瀚绝尘

    浩瀚绝尘

    浩瀚神陆,宗门万法林立,天才地宝无数。尔虐我诈,阴谋算计,一今少年步步谨慎前行,踏入神陆浩瀚之巅,傲视苍穹。
  • 我们都会变老

    我们都会变老

    当进入老龄社会,我们该做些什么,又将如何应对?《我们都会变老》将打开一个可行的通道此书已完结,重启《我不喜欢富二代》,感谢继续关注、支持http://www.*****.com/?bk/xdyq/13493507
  • 淡淡馨语

    淡淡馨语

    一本往事录,谁的故事谁人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天降娇妻:总裁很痴情

    天降娇妻:总裁很痴情

    一次陷害,失去清白,竟然还怀孕了!这是突然出现一个不速之客,要自己为他生下孩子。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存在着怎样的额纠葛?一次次的为难并没有使顾青黎倒下,越战越勇,智斗坏人,看着身边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自己的归处又到底再何方...
  • 双星守护者

    双星守护者

    由神所创的渺小世界,栖居着两颗互相连接的双子星。因为扭曲的出现,开始了和邪恶势力在两颗不同星球之间的千古孽缘……毕里迦,作为神在此所制造的第一个人类,开始为保护世界,保护女神Alice而行动着。带着灵魂的伙伴,巫女。还有千千万万的同伴。在这漫长的轮回中,等待着的时机终于成熟,而已被诅咒的双星成为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舞台。一切恩怨,都将在这一世了结!
  • 不是无限是游戏

    不是无限是游戏

    一个主角被金手指坑了的故事。一个主角被金手指坑的死去活来的故事。一个主角被坑完后准备坑别人的故事。主角准备挖坑,配角还不快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