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6600000035

第35章 宋纪(2)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刘义隆惨杀功臣

【原典】

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二十八年(424-452年),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总的来说,刘义隆也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此人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宋文帝刘义隆做了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皆杀之。最后把檀道济也杀了,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万里长城”,这就等于给虎视眈眈的北魏发出了邀请函。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七年——国史之狱

【原典】

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宠任,专制朝权,尝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太守晃曰:“先征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中书侍郎、领着作郎高允闻之,谓东宫博士管恬曰:“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胜于上,将何以堪之!”

魏主以浩监秘书事,使与高允等共撰《国记》,曰:“务从实录。”着作令史闵湛、郗标,性巧佞,为浩所宠信。浩尝注《易》及《论语》《诗》《书》,湛、标上疏言:“马、郑、王、贾不如浩之精微,乞收境内诸书,班浩所注,令天下习业。并求敕浩注《礼传》,令后生得观正义。”浩亦荐湛、标有着述才。湛、标又劝浩刊所撰《国史》于石,以彰直笔。高允闻之,谓着作郎宗钦曰:“湛、标所营,分寸之间,恐为崔门万世之祸,吾徒亦无噍类矣!”浩竟用湛、标议,刊石立于郊坛东,方百步,用功三百万。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北人无不忿恚,相与谮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帝大怒,使有司按浩及秘书郎吏等罪状。

初,辽东公翟黑子有宠于帝,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觉,黑子谋于高允曰:“主上问我,当以实告,为当讳之?”允曰:“公帷幄宠臣,有罪首实,庶或见原,不可重为欺罔也。”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曰:“若首实,罪不可测,不如讳之。”黑子怨允曰:“君奈何诱人就死地!”入见帝,不以实对,帝怒,杀之。帝使允授太子经。

及崔浩被收,太子召允至东宫,因留宿。明旦,与俱入朝,至宫门,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允曰:“为何等事也?”太子曰:“人自知之。”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太祖记》,前着作郎邓渊所为;《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着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迷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官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欲匄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帝顾谓太子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

于是召浩前,临诘之。浩惶惑不能对。允事事申明,皆有条理。帝命允为诏,诛浩及僚属宗钦、段承根等,下至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帝频使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帝引使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馀衅,非臣敢知;若直以触犯,罪不至死。”帝怒,命武士执允。太子为之拜请,帝意解,乃曰:“无斯人,当更有数千口死矣。”

六月,己亥,诏诛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无远近,及浩姻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夷其族,馀皆止诛其身。执浩置槛内,送城南,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宗钦临刑叹曰:“高允其殆圣乎!”

他日,太子让允曰:“人亦当知机。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每念之,使人心悸。”允曰:“夫史者,所以记人主善恶,为将来劝戒,故人主有所畏忌,慎其举措。崔浩孤负圣恩,以私欲没其廉洁,爱憎蔽其公直,此浩之责也。至于书朝廷起居,言国家得失,此为史之大体,未为多违。臣与浩实同其事,死生荣辱,义无独殊。诚荷殿下再造之慈,违心苟免,非臣所愿也。”太子动容称叹。允退,谓人曰:“我不奉东宫指导者,恐负翟黑子故也。”

初,冀州刺史崔赜,武城男崔模,与浩同宗而别族;浩常轻侮之,由是不睦。及浩诛,二家独得免。赜,逞之子也。

辛丑,魏主北巡阴山。魏主既诛崔浩而悔之,会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笃,或传已卒,魏主悼之曰:“李宣城可惜!”既而曰:“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孝伯,顺之从父弟也,自浩之诛,军国谋议皆出孝伯,宠眷亚于浩。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其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给崔浩带来杀身之祸的直接原因,是《国书》事件。

在太延五年(439年)十二月时,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着作事,续修国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国记》修毕,参与其事的着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闵湛、郗标巧言令色,平时以谄事崔浩而获得崔浩的欢心。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为人所知的早期历史。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承认自己曾经接受过贿赂。其实他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太明白。太武帝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450年7月5日),太武帝诛杀崔浩。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中遭到了沉重打击。宋人刘攽等说:“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他们指出鲜卑贵族与赵魏大族的矛盾,是颇有见地的,而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国史之狱”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不久,太武帝北巡阴山,后悔诛杀崔浩。时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逝,太武帝说:“李宣城可惜!”既而又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但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无法挽回了。

顺皇帝升明元年——后废帝刘昱

【原典】

戊子,帝乘露车,与左右于台冈赌跳。仍往青园尼寺,晚,至新安寺偷狗,就昙度道人煮之。饮酒醉,还仁寿殿寝。杨玉夫常得帝意,至是忽憎之,见辄切齿曰:“明日当杀小子,取肝肺!”是夜,令玉夫伺织女度河,曰:“见当报我;不见,将杀汝!”时帝出入无常,省内诸阁,夜皆不闭,厢下畏相逢值,无敢出者;宿卫并逃避,内外莫相禁摄。是夕,王敬则出外。玉夫伺帝熟寝,与杨万年取帝防身刀刎之。敕厢下奏伎陈奉伯袖其首,依常行法,称敕开承明门出,以首与敬则。敬则驰诣领军府,叩门大呼,萧道成虑苍梧王诳之,不敢开门。敬则于墙上投其首,道成洗视,乃戎服乘马而出,敬则、桓康等皆从。入宫,至承明门,诈为行还。敬则恐内人觇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他夕,苍梧王每开门,门者震慑,不敢仰视,至是弗之疑。道成入殿,殿中惊怖。既而闻苍梧王死,咸称万岁。

宋后废帝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南朝宋明帝长子,史称其“穷凶极暴,自取灰灭,虽曰罪招,能无伤悼。弃同品庶,顾所不忍。可特追封苍梧郡王”,是个丧国亡家之主。

柏杨先生曾说: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可能是血液不干净。他自己还是不错的,可是继任的后代一个比一个暴虐和肮脏。怎样不干净呢?如果说他的后代身上混了畜生的血也不妥,因为侮辱了畜生。这样的评价虽显极端,但细细看来,这个刘昱的所做所为的确没有多少人性可言。这种人死于非命,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同类推荐
  • 混乱时空之晟华传奇

    混乱时空之晟华传奇

    他——不忍心看到灾民流离失所,自己的族民衣食无着,接手赈济灾民,仁慈,博爱,为了生存建立晟华。晟华——随着发展一步步变强,变大,名师周侗为其国师,入云龙公孙胜当其军师,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杨志,林冲等一大批梁山好汉被其收入囊中,岳飞十四岁被封武穆侯......,数百草莽豪杰,英雄好汉,成为晟华强大的打手群,在边外掀起滔天巨浪...,九大皇族,或王或灭,湮灭在晟华的王道与血腥中。华哥——华帝的成长,一路王道一路血腥,半部演义半部武侠,权力不是他的心愿,女人不是他的理想,钱财不是他的目标,战争不是他的追求,他何以自持走向何方...?东方未宁西方来,脚跟刚站稳,才智欲展开,十字军向东来,哇,宗教战争?世界大战?究竟鹿死谁手,精彩在晟华传奇中!叠彩纷呈的主角人物邀请您走进晟华见证传奇!见证华帝再创巍巍晟华,宣我族威,扬我族魂!
  • 东蜀志

    东蜀志

    此书为虚幻历史传记,但映射出真实的社会现象。--作者:光应
  •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

    一群现代人,一次意外,把他们带入东汉末年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他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如何让现代科技在古代绽放异彩?乱世英豪即将逐鹿中原......
  • 北半球之巅

    北半球之巅

    北半球,从西方来到东方,再回到西方。原来,地球是圆的。罗马、开罗、麦地那、耶路撒冷、巴格达、中京城、江户城……走遍世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个世界没有魔法元素,没有异能斗气,不啃老,不拼爹,强手林立,天宽地广,在冷兵器和热兵器交错的时代,看我如何登顶北半球之巅!
  • 回到梁山做好汉

    回到梁山做好汉

    林涛原本是一个死刑犯,至于他犯得罪却不足为外人道,带着这份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凉,他随同穿越的历史潮流,来到了宋公明哥哥的麾下,鞍前马后当了一名小校……
热门推荐
  • 侠意狂潮

    侠意狂潮

    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便是报仇。月落乌啼霜满天,夫妻双双把家还!
  • 凡隐花都

    凡隐花都

    奉老子头之命执行一个任务,保护他一个生死至交好友的安危。可这个任务的难度大大的超出了意料之外。事出太过诡异,矛头频频指向主角。渐渐地,一个针对叶家爷孙两的惊世大阴谋开始浮现出来。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一套出神入化的医术,看他如何潜伏于花都的同时暗中消灭障碍!人若犯,必诛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惜,我是小人!
  •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执着守卫家族的林笑,在族人的鼓励下,毅然出去闯荡,机智勇敢成团队主心骨,闪族持他从猎手一步步的走向猎神,豪情壮志成就一代枭雄,新一代的巅峰顶级强者就此横空出世!
  • 带着科技来修仙

    带着科技来修仙

    元婴期的妘姚。“前辈救我,昨天那坏人背信弃义把我打成了重伤我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救我!。”说完小男孩倒了下去。“你没事吧。”季沉轩接住了小男孩。“我没事不过你马上就会有事,大事。”小男孩得笑嘻嘻的说道。化神期的妘姚“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那谁,对,说的就是你过来,打劫把你所有的家当包括衣服通通留下。”化神又怎么样打劫的就是你。一对一,双洁。
  • 云起梅花香

    云起梅花香

    旧货市场淘到的无主日记。江南小村里,那个水潭边的墓碑……这一切的一切,有太多的说不清。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当这段故事变成历史,我们只能残忆追旧年。战火纷飞,乱世悲歌。当我们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知还有谁会记得那一段段被时间洪流所湮没的历史,她看着他毅然离去的背影,口中缓缓念出诀别诗:君是云在天。我是梅在地。云在天,梅在地。今生虽交集,来世难相遇。今生虽诀别,来世待相忆。青云坠雪零落处,不知梅心意。墨梅暗香随风起,追云去……QQ群:91777541微博:梦梦夢尋古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妖孽王爷幸运妃

    妖孽王爷幸运妃

    “你……你在酒里下了毒?!”男人瞪大眼睛怒道。“因为宝宝在下面会很想爸爸啊!”女人微笑着,眼前一片晕乱,曾经爱过的那个男人慢慢的倒下,死亡……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从此之后,她再也不会被利用,被欺骗,被伤害了。然后,她穿越了……命运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她决定永远不依附男人而活。花花不会写简介,不过内容真的很精彩,敬请期待。
  • 驭梦人

    驭梦人

    [第四编辑组黄泉课长的签约作品]我原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销售经理,一个历史不错,却又怕酸的男人,在一个本该是我低潮的时刻,我获得了没有人能够想到的能力。记住梦看穿梦驾驭梦我的能力是驭梦我不会道术,不懂降头,不识蛊毒,却不畏惧它们中的任何!每个人都做梦,但你记不住做过的梦,你也看不懂做过的梦,我却可以。能够看梦究竟有多大用处?梦中究竟有多少秘密?原来,拥有别人不相信、甚至不知道的能力,是最大的幸福......本书部分情节属虚构,请勿贸然尝试,谢谢!
  • 英雄联盟之有情剑

    英雄联盟之有情剑

    青春是一段让人微笑着潸然泪下的回忆。含笑的带泪的不悔的眼,诉说着那些激情洋溢的故事。我们的回忆不仅仅是游戏。让我们一起穿越去瓦罗兰大陆做我们心中最喜欢的英雄。
  • 神武宝鉴

    神武宝鉴

    无意中偷学了逍遥派至高绝学的陆卓在被门派追杀死去后,转生来到了一个类似于古代中国的异世界,在这里,陆卓本来以为拥有着武林至高绝学的自己能够闯出一番天地,但是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的对手,却是拥有者可怕力量的修仙者们,而在他们眼中,像自己这样的武林高手仅仅只是刍狗一般不值得一顾……一隼,一蛇,三人行,一枚奇妙的宝鉴……且看陆卓如何斗众仙,游天下,挡幽冥,揭开千年秘闻,一步步成的踏入武道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