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13100000037

第37章 引以为戒(2)

下面一位家长讲述了女儿圆圆的故事,就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精神鼓舞其实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力量。

我们给圆圆的奖励就是经常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画朵小红花。即使这样的“画饼充饥”,也没拿它用作学习方面的激励,小本子中没有一朵小红花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她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给予大力的奖励,也不会因为她考不好,我们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学习成绩,作为家长,我们也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埋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或是简单的拿物质奖励来“引诱”孩子。

圆圆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令我们满意,每到学期末我们翻看她的成绩册时,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们可能会带她去买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为这衣服好看,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故事中的圆圆虽然没有得到家长物质上的大力奖励,但是依然可以名列前茅。把好好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真是令家长欣慰。家长传统的观点认为不在物质上大加奖励,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只有家长在成绩上淡然,才能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也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温馨提示:

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奖赏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奖励要用得适当,用得合理,否则,乱用奖励,反而会失去奖励本来的意义。

孩子追求上进,认真努力地学习,获得奖励自然可以理解,但是,家长也应该遵循一点中庸之道。

1.改变孩子的荣誉观、表现观,要让孩子有正确对待成绩的态度当孩子告诉你自己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他的学习状况很好的反映,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让孩子感受到被人尊重、敬佩的喜悦,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得到认可,是健康成长及社会价值的表现,而这种表现不是单纯用奖励能替代的,否则就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2.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当孩子考好后向你提出物质要求时,家长可以适度地满足。如果孩子提出了过分的要求,家长不可发火,但是也不能失去原则,要耐心地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适当给孩子进行心理抚慰平时家长对孩子过度迁就,孩子一考好了就会提出物质要求。而一旦不能得到满足,肯定会产生失落感,为此,家长应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的过程。一段时间内,家长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其他闪光点,多从精神上表扬、鼓励,让他淡化“一受表扬就提要求”的思想。久而久之,精神上的需要就替代了物质上的需要。孩子一考好就要求大力奖励的毛病便容易改掉了。

4.尽量取得老师及家人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长单枪匹马的教导,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家长要联合孩子身边一切有利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让孩子对成绩和奖励之问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要点总结

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物质奖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家长也没必要在孩子的学习上打上许多功利性的色彩,物质奖励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然而精神的力量却更加持久。如何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脚踏实地地发展是家长应该深思的问题。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心目中最崇拜的人莫过于家长。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觉得跟孩子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这就是因为家长与孩子出现了代沟。

为什么孩子不愿和家长敞开心扉的交流呢?心理专家认为,这些所谓失败的家长的问题就在于:“占有”与“错位”,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

大多数家长其实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教育孩子时,是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引路人,还是仅仅把自己的理想负载在孩子身上。显然,只有选对了出发点(即前者),才能事半功倍。

下面故事中描述的妈妈就是因为错误地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对孩子肆意打骂,才导致了孩子“悲惨的经历”。

回想那一幕,现在还心有余悸!

傍晚时分,我正在家门前看报,不远处传来儿童的哭闹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正想从一个中年妇女手中挣脱。

那妇女一双有力的大手,死死地扭住孩子的手腕,嘴里还不停地埋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还是把你打回去才乖!”“我不回,我就在这玩!打我也不回去。”孩子声嘶力竭地反抗,双膝跪地不愿前移半步。

从她们的吵闹声中,我得知是妈妈不让孩子玩了。一个活泼的孩子,就这样被家长限制了玩耍。在我们中国,尤其是农村,粗暴对待孩子的家长大有人在,我想这些家长一是缺少必要的素养,二是急功近利,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

孩子虽小,但必定有自己的头脑、思想、乐趣和圈子,可是妈妈却对其打骂,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这就限制了孩子成长的自由。

温馨提示:

孩子在人格上与家长是完全平等的,家长不能因为与孩子之间存在特殊的亲情和养育关系,就对孩子的人格忽略不计,简单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任意处置。

家长把孩子当私人物品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你家里刚买了一个新沙发,而自己3岁的孩子穿着鞋子踩上去,作为家长,你可能是毫不客气地责怪说:“你赶紧给我下来,新买的沙发要是搞脏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但是,同样是朋友家的另一个3岁的孩子,到你家里做客,把穿着鞋子的脚踩在沙发上面,作为长辈,你肯定又是另外一番态度:

“宝贝,你把脚放下来,阿姨抱你到那边去玩,好不好?”

同样的情境,家长却是不同的态度,究其原因,不过是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可以任意“处置”。不必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更谈不上说什么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尊重,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保护。

但是家长也要认识到,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孩子成人了,就应该走向社会,有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

在黑龙江,有一个7岁的男孩,父亲的梦想是让他成为跳水世界冠军。从4岁多开始,父亲就当起了儿子的教练,每天练得很刻苦。儿子7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投奔天津跳水队。信心百倍的父亲没想到在天津跳水队却碰了钉子。教练说,孩子刻苦练习的基本功都是为杂技准备的,不符合跳水的要求。被天津跳水队拒绝后,爸爸带着儿子又赶往河北跳水队。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面试后,教练给出结论:“底子薄,不可能跟上专业队;身体条件不适合跳水。”两位专业教练的否定并没有打消父亲的冠军梦,他打算对儿子进行更专业、强度更大的训练。

因为训练,儿子几乎没有跟其他小朋友一样玩的时间。强度极大的训练,让儿子经常练着练着就哭起来了。但爸爸觉得,只有这样,练到十四五岁,才能看出来他在体育行业有没有发展;即便不行,这也锻炼了儿子的体格和意志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好处。

心理专家认为,意志品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孩子本身有强大的热情和喜爱。如果仅仅是被逼着苦练,他的心灵很可能会受到创伤。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可以快乐生活的人,可能比培养出一个仅仅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成功者”更加重要。在所有明理的人看来,故事中的孩子不是主角,他真的只不过是父亲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道具而已。

同类推荐
  • 怀孕百科知识

    怀孕百科知识

    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妇产科主任医师和有关专家精心编写本书。内容包括受孕前的准备及受孕知识;如何平安快乐度过妊期;孕期的保健方法;孕期特殊的营养方案;胎教方法;平安分娩的方法;产褥期的康复等多环节的知识。许多重点内容都以图示的方法补充说明,使本书内容更详尽,更直观,更科学,更实用。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

    本书遵循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教育孩子这一崭新理念,综合分析了3岁孩子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多角度论述了与3岁幼儿的相处和沟通,提出要对孩子进行品格引导和智力培养,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及其社交能力。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热门推荐
  • 碧落星沉

    碧落星沉

    繁星沉陨,也不过一场绚世烟花。亡国之子,何去从!
  • 逍遥旅

    逍遥旅

    他拥有千亿修真者羡慕的先天五行之体,他拥有狂怒而能量激增的特殊体质,他还拥有重伤后能量大增的怪异的身体,他难道只是一个普通的较强悍的修行者而已吗,他的真正的身份连他身为神界五大巨头之一师尊都探不清楚。他的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呢?他的任务将会是什么?这一切都不从而知,只能靠他本人一步步的去探索。没有最豪华的打斗场面,只有更豪华的打斗场面,请您细细品来!
  • 俞珏书

    俞珏书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于千万名字中听见你惟有你也在这里吗?我没有刻意的去想念你只是在一个眼神一句歌词一部电影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眼的瞬间怀念你
  • 穿越西元3000后之再过千年

    穿越西元3000后之再过千年

    她,美如神话,包容着万物,一笑倾城而他,邪魅横生,万物臣服于他,但只对她温柔宠溺当她不再是她时,他又如何面对?当再相遇之时,他依旧站在她的身后守护着她“当你成功,我陪你君临天下,当你失败,我和你东山再起”她曾这样对他说“时光荏苒,有我陪你”而他也曾这样说过他眼中的温柔只属于她而她的各种单蠢也只属于他
  • 胜琪墨学院:冰山女神不要跑

    胜琪墨学院:冰山女神不要跑

    “木槿……”你受伤了啊,笨蛋!苏墨辰碧色的眸里泛起涟漪。血滴在地上绽开墨花。“为什么?冷寒希……你为什么这么对我……”细碎的阳光勾起儿时的记忆。嘴角还寻得到笑了么?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域武

    域武

    希望读者能从这篇文里得到真正感动与欢乐,且读且珍惜。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