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14900000022

第22章 批评正确了,孩子会自觉认错和改错(5)

有的妈妈把让孩子执行某项劳动任务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比如孩子忘记写数学作业了,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家后母亲知道了,对孩子说:“今天罚你刷碗!”这样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反感,这也违背了让孩子热爱劳动这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之一是让孩子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感到快乐。而以劳动惩罚孩子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惩罚孩子之前要进行说理,不过,在这个时候说理要就事论事,一定要将一些让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切记抽象地讲大道理,越简洁明了越好,有些妈妈在数落孩子时,滔滔不绝,反复唠叨,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不耐烦,最终产生逆反心理,索性不听了,不改了,所以说,有经验的妈妈往往只把为什么犯了这个错误要惩罚的道理讲一遍,然后,指导孩子应该怎么做。

总之,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一门关于爱的艺术,他与管束是分不开的的,并且既不能光靠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成为扭曲的暴利教育。妈妈可以通过合理的批评和惩罚手段来达到警醒孩子的目的,以此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过错。

7.先肯定,再批评:“妈妈,是我不好,对不起!”

表扬孩子固然对增强孩子信心有好处,但是如果一味地表扬,从不批评惩罚孩子,他也会经不起挫折,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惩罚,但是这个批评、惩罚不是对孩子的伤害和心理虐待。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弄不好会伤害孩子,打击其自信心。

所谓惩罚,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所以妈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孩子的过错或者不足,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意见。否则,如果一味地数落、责怪孩子,只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那些热情向上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要忘记先赞美,然后再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明治式批评,即厚厚的两层表扬,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通常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不会对妈妈或老师产生反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心态:觉得批评就是否定,而表扬是肯定。三明治式的批评,用了两个肯定,只有一个否定,肯定的多,而否定少,自然也使被批评者心理更平衡。

【案例回放】

案例一

曹清是个三岁的小女孩,有一次,妈妈带她去赵县玩,妈妈走得非常累了,曹清还非让她抱,不抱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还动手使劲打妈妈的脸。妈妈见此非常难过,心想这孩子真不懂事,妈妈对她那么好,她还动手打妈妈,真是没良心。于是妈妈训斥了孩子几句,然而孩子非但没停止哭闹,反而哭得更大声。妈妈一气之下不理她,让她一个人哭去了。

这时同行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曹清擦掉脸上的泪水,对她说:“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一哭多难看啊,曹清还是小班长呢,怎么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呢?你看妈妈每天给你做饭、洗衣服、讲故事,还要陪你睡觉,今天又带你出来玩,妈妈多辛苦啊!如果你还打妈妈,她多伤心啊,妈妈要是再也不管你了,行不行啊?”

曹清哭着说:“不行!我不要妈妈不管我!”阿姨接着说:“曹清在幼儿园里是懂礼貌的好孩子,知道打人不对,打妈妈就更不对了是吧,快去给妈妈道个歉,我们还是好孩子。”

在阿姨的鼓励下,曹清走到妈妈厩前,拉着妈妈的手,惭愧地说:“妈妈,是我不好,对不起!”

如果只是一味的对曹清进行责骂,估计她会哭到现在吧,可见,对于孩子的批评如果先进行表扬的话,就把他带到了一个高的位置上去了。这样孩子的心里肯定是开心的不得了,为了在那个高的位置上坐好,他自己心里就会知道怎么样做,才能不掉下来。如此一来,就为妈妈的批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童欣的父母离异,他跟妈妈住在一起,因此每次到爸爸那里,只要他有要求,爷爷、奶奶和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他的愿望,哪怕是一些不合理,甚至有点过分的要求,都会顺着他,因为家人觉得没有给孩子完整的爱,就应该在物质方面来满足他。他的妈妈也觉得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爱,只要他有要求,都会毫不吝惜地满足他,觉得只有这样,她心里才会好受些。

正是因为家人的恣意宠爱,使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懒”!童欣在家吃完饭,从来不收拾,在哪儿吃的饭,碗就在哪儿,更别提帮助妈妈做些家务了。稍微有点身体不适就请假不去上学,显得特别娇贵,这一点还表现在课间操和体育课上,只要身体有稍微不适或自己觉得不想去,他就不云了;有时候还不交作业。总之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特别差。童欣的这些表现妈妈都看在眼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再说了,孩子之所以这样,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于是,妈妈找到老师,希望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掉童欣的这些坏习惯。面对这些情况,老师也感到很难处理。一开始,老师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童欣只好了几天,后来又是老样子。老师见这种方法没效果,只好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然而效果更差。于是老师又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得知童欣从小就喜欢听到别人表扬,一表扬,他就会做得好些。所以老师试着改变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课问操,童欣又没有去,也没有向班干部请假。等到中午吃过饭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这次她没有直接问他课问操的事,或是训斥他,而是问他中午在学校吃饭是否习惯,并叮嘱他少吃零食,多吃米饭和蔬菜,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此时,童欣的神色中透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由于童欣个头高,平时又不注意坐姿,使得他的背有点弯曲,老师就把他的背扶起来,让他挺直了腰板,并夸他说:“这样小伙子多精神,多帅气啊!”

听了老师的夸奖,童欣露出了笑容。老师觉得批评教育的时机到了,就面带微笑,温和地问:“你今天怎么没有去做课问操呢?说说你的原因。”童欣说出了实情,原来是昨晚没睡好,稍微有点着凉,觉得身体不舒服就没去做操。于是老师就这点指出童欣意志力不坚强,不能坚持这些不足,并鼓励他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不能因为一点点原因就什么都不做。

指出童欣的不足后,老师又对童欣说:“老师希望你能逐步改进,而且也深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无论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经过这次的批评后,童欣明显有了改进,偷懒的行为渐渐少了,而且妈妈告诉老师,童欣在家里也能够主动收拾碗筷,帮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妈妈这样做】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越是批评孩子越要尊重孩子。批评是为了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内心里有一种惩罚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为了取得心理的平衡。

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去批评责罚孩子呢?有的妈妈在孩子犯错后,常常立即就批评孩子,或者放一些诸如“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等回家了有你好看的!”之类的狠话。这样的话只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孩子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二是孩子没将批评当一回事,把妈妈的话早忘了。

这样的做法根本无法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在批评孩子前先肯定了孩子有值得妈妈赞扬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并将自己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妈妈的苦衷,也明白她在妈妈的眼中并非一无是处。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大人的不一样,所以在批评前,要向孩子说明原因,讲明道理,让他明白你为什么批评他,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就会感到很委屈。

卢梭曾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对孩子进行批评时,先对其表扬一番,使其心情愉快,自信心增强。然后再将话题一转,提出不足之处和应改进之处,此时孩子就不会有被批评之感,而是觉得的确有改进的需要,趁这个机会再对孩子加以表扬和鼓励,会更加坚定孩子改正的决心。这就是表扬—批评—再表扬的批评方法。

孩子还很天真,会经常犯错误,这就需要妈妈耐心地教导。如果非要批评孩子,最好能同时准备甜头,让孩子即使病在心里,还能甜在心里。并且适时地鼓励孩子,让其有被信任的感觉,如此才能创造更好的互动关系。

同类推荐
  • 价值10亿的教育课:培养全身心健康的成功孩子

    价值10亿的教育课:培养全身心健康的成功孩子

    两位教育专家以亲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培养有灵性、能成功的孩子,每个家长部必须关注的10个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一定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现孩子身上的成功点;抓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给予孩子你应该给予的,更要给予孩子所真正需要的;掌握与孩子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做孩子的榜样;在家庭中构建一个推进孩子学习的“学术”环境!
  • 宝宝聪明100问

    宝宝聪明100问

    本书主要讲述婴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智力开发的目的是各种才能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发展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培养气质、性格也非常重要。
  • 十月怀孕知识

    十月怀孕知识

    本套丛书面向当代女性,以时尚和实用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困扰女性朋友的各种生活和健康问题,以提高现代女性自我保健能力。本套丛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阅读本丛书,女性朋友们可以从中找出解除生活中的疑问和烦恼、排除生理不适的妙方,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
  •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心理,并为家长提供了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等。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热门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本套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史篇”,包括战争背景、战争爆发、战争扩大、战争转折、战争胜利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战役篇”,包括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内容;第三部为“战将篇”,包括领袖、将领、英雄、枭雄、悍将等内容。本套书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可读性强,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能满足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需要!
  • 童小四

    童小四

    一场事故,我们相识了。小时候,我们四个人无忧无虑,我一直暗恋着蓝生,可是蓝生并不喜欢我尽管我做出多大的表示,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还成个什么世界?也许如果我们永远不相识便不会发生十几年后那场让你们痛心事情,可是上天注定让我们相识注定让我爱上蓝生。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 我们没了以后

    我们没了以后

    很多人都说看了这么多的青春电影,难道还相信十六七岁的爱情吗?或许以前我也不信,但是有个叫‘沐小微’的女孩,让我相信了这一切,让我相信了,十六七岁放不下的爱情不一定就是不甘心……
  • 魔星师:萤愿微光

    魔星师:萤愿微光

    肖云峰编著的本书是麻瓜小魔女系列之一,它讲述了:苍穹之上,有一个被诡异的幽蓝色光芒笼罩的星 球——潘多拉星。来自宇宙的暗黑能量涌动着,苍茫大地,浩瀚宇宙,即将掀起一场浩劫……水晶天使座下的麻瓜魔法师们,又将踏上新的历险征 程……在这里,你又将收获怎样的感动呢……
  • 重生之安之若素

    重生之安之若素

    从来都不知道生活是如此的艺术,难道有了男朋友以后就得防着好朋友吗。重生而来,不再拼死奋斗,只要安之若素就好,重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平静安详,不再疲累的未来。
  • 网游之高达乱舞

    网游之高达乱舞

    游走于刀尖之上眼中尽是对生命的漠视大仇得报的冷血杀手进入了他最爱的高达题材的虚拟网游,从此,冷血杀手变成了中二青年,哦类哇刚大木。。。。。
  • 珺瑶泪

    珺瑶泪

    深宫险恶,珺瑶踏着血泪离开。四处逃亡,露风雪而宿的日子,让她百苦终是甘来。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生死星劫

    生死星劫

    一次任务之后,一名驾驶着星舰返航的男子误入空间漏洞中失去意识,当他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生存?还是死亡?看他如何抉择。
  • 只有剑意

    只有剑意

    我是主角,我不喜欢被人写,也不喜欢被人上。我是个成功男士,只不过上司总是让我加班。你不会知道我的过去,未来你也不一定会关注,我只会做我想做的事情,虽然我的组织总是想闹个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