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4500000003

第3章 开窍是一瞬间的事(3)

朱熹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是个大作者。他的成就可以一句话来概括——退五经,进四书。在朱熹之前,五经地位高,四书地位低。儒学一过朱熹的手,五经下去了,四书上来了,自孔子以来,一千多年的格局就此改变。当然,朱熹并不是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摞在一起,装订成册,加个腰封写上“朱熹老师倾情推荐”就完事了。朱熹集注四书,看起来是“述”,实际上是“作”。经过他的集注,四书就不再是以前的四书了。孔孟的东西像一杯原味咖啡,朱熹往里面放了一记“朱氏方糖”,咖啡的味道就化开了,糖的味道也溶在里面了。而那一记“朱氏方糖”并不仅仅是朱熹一个人的味道,自孔子至朱熹一千多年来的儒家大手笔的味道它都有。所以,朱熹表面上干的是注释的活,实际上是个大作者。

今天好多人不乐意当“述者”,非要当“作者”不可。用所谓“跨学科”、“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方法来治学,要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研究结果出来,或许可以让没怎么入门的学生读来眼睛一亮,耳目一新。但是内行只要一看,就晓得它的分量。有次,L兄拿着iPad看东西,给我念了一段:“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问我是谁说的,我说出自谭嗣同的《仁学》。L说他讲得好极了。我说,其实这是陈词滥调,谭嗣同只是换了一种表述,显得生猛而已,况且道理也不对。

我跟L讲,刘伯温的《郁离子》里有一段,说圣人才是天地间的大盗。某个说法看起来很新,其实只是表述新,所以听起来很有感觉,但其道理古已有之。我们往往被表述上的新颖所迷惑,但只有剥掉包装,你才知道里面是什么,看人要卸了妆看才好。有人只看字面,会觉得谭嗣同和刘伯温观点相似,其实相去十万八千里,谭嗣同是佛教徒,刘伯温是排斥佛老的儒家。刘伯温把圣人比作大盗,是换个表述褒扬圣人,和谭嗣同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新的表述层出不穷,包装层出不穷,但要说到想法本身,许多是古已有之的。比如,近年“云计算”的概念甚嚣尘上,网友根据“云”的概念发明了一个新词汇“云装×”。意指在你想装的时候,发现周围人没到齐,怕效果不够好,就先把素材储存着,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再表演出来。殊不知几十年前,钱钟书在《围城》里,就讲了同样的故事:哲学家褚慎明被旁边人问了一个问题,他要借此机会装一下,发现女客人苏文纨还没到,于是装作没听见,等苏文纨到了之后,他才对旁边人说,你刚才是不是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子的……

我自己写了一些小文章,观点上的东西也无非是各处拈来的,即便有些自以为是自己所悟,回头却发现别人早讲过了。以前我写过一篇《感性的人最理性,理性的人很感性》,后来读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发现同样的观点戴震在几百年前就提过了。再如《最大的勇敢,是征服自己的意气》一文的核心观点,是王阳明写给他弟子的一篇书信里所讲的,只是拿来评价我的故事特别吻合。还有《你看到的都是招数,不是内功》一文被转载次数也蛮多,但观点一点儿都不新,只是表述上新。《庄子》开篇便说“名者,实之宾也”,而我那篇文章的观点就是“你看到的都是名,不是实”。如果你知道惠能和尚有个偈子里说“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就会觉得我的观点完全是在山寨惠能,我只是自己找了几个例子列上去而已。我看起来是“作者”,其实只是“述者”,并没有自己的东西。

惠能和尚的表述深刻得多。那些让我们觉得眼花缭乱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貌似很厉害很带劲的事物,其实就是两个字——“名言”。名言(这里的“名言”并非“名人名言”中的“名言”,而是“名”和“言”,即名字的意思。有读者于此理解错误,故注出。)者何?概念而已。

这个道理可以推而广之。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新事物、新观点只是旧东西换了一个包装,这样就足以忽悠人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卖轮椅、卖担架,来回变化的只是“名言”,如果你不了解小品里赵师傅这个人如何,只听他讲的道理,就会被他忽悠得团团转,因为你只看到了“概念”。可是,常人总是只对概念感兴趣,而对概念背后的事实毫无洞见。股市是相当能反映大众心理的晴雨表,一只股票几天内接连暴涨,并非是企业的效益在这几天有了飙升,很可能只是一个消息出来了,哪怕是假消息。玩创业板,玩的就是“概念”;搞广告,搞的也是“概念”。我妈常跟我说人体各器官排毒之类的东西,我说那不就是新陈代谢嘛,但我妈执意认为排毒和新陈代谢不一样。很多人像我妈一样,都只是对那些概念、表述感兴趣,而丝毫不关注东西本身。

于是你就会发现,只有内功没有招数的人很难吃得开。因为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格斗的时代,而是一个卖艺的时代。纵然你有内功,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一掌就把路人甲打翻吧;而让你去街头卖艺,你又没有那些花架子。所以你看,哪怕是在技术改变世界的时代,搞技术的人也只能充当着民工的角色,在许多领域,都是外行领导着内行,业余者监管着专业者。范晔写《后汉书》之前,已经有许多后汉史料流传,范晔的《后汉书》一出,别人的都死掉了。可见招数并非毫无意义,仅玩招数也可以玩得很炫。不仅内功有心法,招数也有心法。

总之,生存很难。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练好内功很重要,但出来混饭吃还得靠招数。

另,我会告诉你末尾那句是孔子早就说过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吗?

孔子的内功有多深

金庸说,一流高手过招,反而不如二流的好看。《倚天屠龙记》里,某场武林大会,两个超一流高手过招,围观者看得越来越不起劲,有的人几乎昏昏欲睡了。因为他们看不到一点儿打斗的场面,两个高手在台上,谁也不动,好像在比谁站桩站得久。他们当然不是在站桩,他们比拼的是内力,武学修为差的人根本察觉不到。

围棋初学者看比自己水平稍高一些的人下棋,往往感到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每一招杀气腾腾,大龙苦苦求活,不禁感叹道:“真是厉害!”如果让他们看李昌镐、聂卫平、马晓春之辈的对局,他们会看得打哈欠。太软了吧?怎么一点儿打斗都没有?他们当然有打斗,激烈之极,只是肯定到不了亮出兵刃打打杀杀那一步,在初学者能看出哪一块有作战端倪的时候,这一处的作战可能早已结束了。

所以,叔孙武叔在朝堂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仲尼。”

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冉雍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司马耕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

孔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做“仁”?为什么对“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呢?如果有定义,孔子就二流、三流了。今天有些学者写专著,研究儒家,首先便来给“仁”下定义,解释“仁”有三十多种含义,“道”有六十多种含义……这些总结毫无意义。第一没有汉学的工夫,第二没有宋学的工夫,既不懂训诂,又不懂理学,就只能做些门外汉的工作,都是空中楼阁。就好比有人患了感冒去找医生,医生说治感冒有一百种方子,我一一给你罗列出来。但这没有意义。最紧要的是,你要知道我的感冒应当用哪一种方子。所以,司马耕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这是给司马耕的一剂最对症的方子。如果你不是司马耕,禀赋气质和司马耕相去甚远,你就不该把“仁”当“其言也訒”来理解。如果学者只罗列“仁”的含义,又不讲司马耕的病痛所在,就太拘泥了。

孔子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看语境,要看对谁讲,抑或是自言自语。“克己复礼”,是孔子传授给颜回的心法,子贡、子张、曾参他们都得不到孔子这样的回答,因为他们或者功力不够,或者气质不同。朱熹说:“此章问答,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故惟颜子得闻之。”一个功力不够的人,看到“克己复礼”那段,觉得很简单。我记得某次王剑坤和一名女棋手共同讲解马晓春的一盘棋,王剑坤看了良久说:“马九段这下真的无力回天了。”然后马晓春下了一手,王剑坤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说:“高!太高了!”继而感慨,“真不愧是马九段,一般人想破头也想不到。”旁边的初段女棋手愣了半天,根本不知道那一步高在哪里。

所以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功力长进可能很难。即便有一本武功秘籍摆在你面前,你也很可能直接无视它。秘籍上的内功到了至深处,要么你看不懂;要么你貌似看懂了,实际把它理解得简单肤浅,甚至错误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论语》上的话,子夏说的。这句话如果单独拎出来,根本就不是儒家观点。你如果出去跟别人讲,儒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那就讲错了。这句话和儒家立场恰恰相悖。司马耕病了,对子夏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我没有。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安慰司马耕的话。毕竟,至亲手足和四海之内的“兄弟”意义完全不一样,如果视为一样,那就是墨家的“兼爱”,是释家的“无分别”,而儒家的哲学,是差等的,是亲其亲,然后推及周围人。子夏这么说,代表他这么认为吗?当然不。他自己的孩子死掉时,他悲伤得哭瞎了眼睛。所以,理解话要看语境,不看语境,就会错意了。

一个九段棋手和初学者下棋,可能根本就不去布局,上来就和他对杀,如果你以为他不懂得布局,就误会他了。孔子碰到司马耕问仁,也会答一句“仁者其言也訒”。如果是孟子,就不会这么讲。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王何必曰利?”这是孟子的气质,是孟子过乎常人之处,面对一国之君,上来就一棍子打翻,何等犀利。易中天说“尊孔不如崇孟”,大概也是喜欢孟子这里所透露出来的气质。

不过,这也是孟子不及孔子之处。程子说:“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有人问:“哪里能看到孟子的英气呢?”程子说:“和孔子相比就看出来了,孟子像冰块,晶莹剔透,不过如果和玉一比,就觉得冰块太耀眼,没有玉的温润含蓄气象。”

只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看得见英气和圭角,对于不着痕迹的至大至刚之气,反倒觉得平和冲淡了。就像武林大会时,最霸气的那个角色一定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往往在一旁不动声色,只有高手才能察觉到他。

风清扬不会在你背后出现

大概五岁的时候,我爸给我讲了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我听后心潮澎湃,觉得这世界上每个犄角旮旯里,都可能有神一样的存在。那天晚上,我买了一个烧饼,边吃边在外面玩,刚跑过一个屋角,只见钻出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头。他深邃的眼神盯了我一会儿,咧嘴笑了:“小孩,来,把你的烧饼给我咬一口。”我脑子里瞬间闪过黄石公的影子,然后毕恭毕敬地走上前,双手把烧饼递给他。他啃了两大口后,把烧饼还给我,我摇摇头:“都给你吃吧。”他笑笑:“真是好孩子。”然后从屋角消失了。第二天,我准时等候在那里,他没有出现。第三天,我提早等候在那里,他还是没有出现。一连数天,我都去那里等候,他却再也没出现过。

读初中时,我迷上了金庸。常常幻想哪天能得到高人指点,或者在神秘的地方捡到武功秘籍。我每周末都会往田野里、丛林中那些偏僻的地方跑,或沿着一条无人的河道顺流而下。我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人越多的地方,秘籍出现的几率越小。去乡下时,我总是往竹林深处、枯死的树洞、坍圮的小石桥下探索,可从未发现过秘籍。我也常在无人的时候练自创的武功(好在没有尝试过《葵花宝典》),但风清扬从来没有在我背后突然冒出来过。

我知道自己天资浅,根底弱。所以从小就梦想能得到异人传授、高人指点,似乎那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厉害的人的唯一途径。至少在当时,穷极想象,想不出更好的可能。其实不是想不出,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法门了。自己练?练上一百年,顶不上名师传授一句话。

读大学时,没有那么傻了。我知道风清扬不会出现。我长成这个样子,风清扬是不稀罕对我动念头的,能对我动念头想收我为徒的,恐怕只有南海鳄神了。都是学生去找老师,没有老师来找学生的道理。那时候我弃武从文,开始写诗,偶像也从令狐冲变成了曹雪芹。

大一时,一个教授(博导)到珠海校区开诗词讲座。我看了他的简历后很崇拜,那天晚上正赶上英语考试,我草草蒙完交卷,赶去时,讲座已经到了提问环节。我紧张地举起手,结结巴巴地提问,提问完坐下,怅然若失。我忍不住把自己写的诗抄了一首在纸上,跑上讲台,拿给他看,请他批评。他说,看诗太麻烦了,回头再看吧。过了几年,一次开会遇见他并介绍自己,他赠了我他的诗集,还拿笔在扉页写上“王路学弟惠存”(教授关爱学生,不称“同学”而称“学弟”以显亲近)。我虽然天性愚钝,但好歹也抛掷了几年心血,那时候的诗作比之大一像模像样了不少。再打开他的诗集读,老实说,写得很一般。

同类推荐
  • 高效工作 健康生活

    高效工作 健康生活

    《高效工作 健康生活》为您提供了明确的“身体健康,工作高效”之“道”。旨在帮助和指导身陷职场的人们如何以最轻松便捷的方式拥有健康,掌握维护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从而让每一位工作中的人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投入工作中!
  • 让自己成为上帝

    让自己成为上帝

    《让自己成为上帝》一书用了大量生动典型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为你介绍了提升自控力的76种铁血方法,教你强化思维、调整心态、培养自信、规划人生、利用时间、积极行动、挑战逆境、把握机遇、不断进取、品德修养、人际交往等等人生智慧。它就像一盏点亮心智的明灯,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只要你打开它,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都会带给你深刻的启迪。
  • 拓展你的圈子

    拓展你的圈子

    本书聚焦人际交往中的圈子经营术,以浅显通俗的语言,通过大量古今中外政界、商界的名人实例,详尽论述了圈子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组成,经营、拓展圈子的方式、方法,并独具慧眼地发现退出圈子的重要性,介绍了退出圈子的时机和方法,确实能对读者起到警示与指导的作用。
  • 职场三剑:忠诚、责任、感恩

    职场三剑:忠诚、责任、感恩

    在职场中,员工和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员工与企业签订的不仅是劳动契约,还包括心理契约。这份心理契约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之间达成“默契”,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与忠诚关系。
  •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一书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智谋韬略的经典历史案例和著名故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甄选了数百个最具典型性的智谋故事,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人们在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外交谈判、应对危难及处世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与谋略。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读者增长智谋的参考书,更能成为读者在实践中运用智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阳光下的死神

    阳光下的死神

    我抬手遮住了苍穹,终于看到世界的尽头。那并不空洞,也不虚无。待一万年过去,暮然回首。那一粒沙子、一株青草、一滴水珠,全都成了一个世界。
  • 爱的单诉

    爱的单诉

    生无所依,死无所恋;苦等一生,空等一世;束发清装,待君归来;见君往昔,人生,若只如初见……
  •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本书内容包括:规划:成功男人的一生是用心绘制出来的、自荐: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只“潜力股”、勤奋:老天从来不让“笨小孩”吃亏、诚信:信誉是跟随男人一辈子的资产、度量: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等。
  • 独步惊仙

    独步惊仙

    楚阎,一个出生在逐渐没落的家族,并被大家断定为一个活不过成年的孱弱废材,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是就此自甘堕落,还是奋起反抗老天的不公?哼,老天不公,吾便逆天!总有一天我要踏上这天下的巅峰,独步惊仙!
  • 苍天战帝

    苍天战帝

    秦武王朝废物之王风歌,经脉被废,为求一线生机,服用禁忌丹药,意外触发丹田神秘金蛋,觉醒苍天之纹,开启盖世体质。且看他如何爆踩天骄妖孽,拳打万古巨头,手掌永恒神炉,君临寰宇。
  • 守护甜心之樱花纷雨

    守护甜心之樱花纷雨

    天真的花儿已经凋谢,她的心里开出了复仇的花。这是你们导致的,我将一点一点还给你们。暗中,是否已经远离了初衷...樱花,在经过磨难之后,将开得更灿烂!
  • 火元素

    火元素

    寒冰大陆,这是一个无尽寒冷的大陆。流淌着熔浆的地脉,是唯一能让人类居住的地方。冰兽,一种能生存在极低温下的生物,它们才是这个大陆上的霸主。而人类之能龟缩在地脉中,为生存而战。云竹,拥有烈焰之神传承的他,将注定走上不平凡的道路。烈焰与寒冰的对碰,将会谱写出怎样的精彩?
  • 权后重生

    权后重生

    堂堂一代权后,竟然重生成无权无势的小小宫女!诡谲太子府,上有伪善主母,下有刻薄良娣,个个都是蛇蝎心肠,包藏祸心。高冷太子更是夜夜闯她闺房!没关系,扮猪吃老虎,分分钟碾压众人,是她的强项,腹黑狡诈卖萌撒泼,是她的特长。只是,这七皇子和二皇子,来凑什么热闹?还有肚子里的小肉包子又是什么鬼?退货行不行?!
  • 巫行天下之重现辉煌

    巫行天下之重现辉煌

    巫,诞生于华夏洪荒却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曾经的辉煌现已不在,人们只记得仙佛的玉皇大帝、观音如来,那里还记得刑天、后羿、祝融、夸父曾经横行天下。笔者感慨之余用虚幻的文字带各位重现‘巫’的辉煌,让我们一同见证大巫们拥有的奇功异法,一同见证大巫们将‘巫’传承于天下。
  • tfbpys之缘分

    tfbpys之缘分

    这本书是虚构,是虚构,虚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打错了名字现在不能改过了,60天后才可以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