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5600000026

第26章 外桐坞艺术村

“外桐坞”一名是相对于“里桐坞”而言的,它们都在一个叫龙坞的地方。

龙坞以前是杭州西湖区的一个镇,现划入转塘街道,按照新的叫法,应该叫社区。桐坞以前属于龙坞乡,那里是著名的茶区,但在三四十年前,茶叶是卖不出好价钱的。

而要说龙坞跟龙的关系,倒只停留在传说的层面上,但外桐坞村可考的历史,至少可从明朝中期说起,说有一支仇氏从宁波迁居于此,而仇氏中以画家仇英为人所知,不知这算不算一种前世今生。据说此地多桐树,故而得名。明末时那里还有一个叫陆忠的读书人在桐坞殉节的史迹。清朝诗人厉鄂也曾写过一首关于桐坞的诗,后两句尤其好——“桐坞我旧过,阴森翳丛筿。隔林见梅花,谓是山月晓。花深不辨径,地寂惟闻鸟。但看香雪繁,似觉青翠少。此中饶僧庐,粥鱼出烟杪。后游鬓丝增,初春涧声杳。无事为佛事,益以诗自扰。”

即使不寻诗摘句,就是在史籍中,无论是万历还是康熙的《钱塘县志》上,都有对桐坞的记载。我小时候生活在转塘觉得很自卑,直到现在看《定山小识》一类的地方志书,才知道我们也是有来头的,所以也时不时阿Q一下。

龙坞山多地偏,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保留下了不少传统的东西。本来“坞”的意思是“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这也就是指山里山旁的一块地。如果是靠海则叫岙,如花岙深岙;有时也写作澳,如澳门。在十几年前的一波收藏潮中,就有朋友从龙坞收购了整幢房子的梁柱窗,这说明龙坞一带的古建筑也是保存得较好的。

龙出自于坞,这是有传说的,比如龙坞还有龙门坎(坑)等村落。那一带十多前年则因大清谷而出名,后来公交通了游5线,有空的杭州人会去那里走走。当时那一带靠近未来世界公园,现在公园没有了,成了住宅区,也成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的一部分。十多年前,包括现在入驻LOFT49的设计师孙云,利用废弃的小学,在大清谷里搞了一个类似于青年旅社的概念,让人目瞪口呆。美院的老师和画家,也早早地在龙坞一带购房定居了。那时跟人说龙坞,人们还不知道,人们只知道留下和转塘,直到绕城开通后龙坞有一个出口才知道。现在从杭州城里到龙坞去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九溪走,一是从绕城走。也是因为梅家坞、茅家埠和龙井等地的带动,江浙沪一带的好玩之士才发现原来还有龙坞这么一个好地方。当然这种发现也多半是因喝茶吃饭和打牌,即属于农家乐的概念。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实际上不算什么,因为连原始人也会这么做的,今天的人搞点农家乐渔家乐,只要不破坏环境,买卖双方皆有需求,这就行了。但是这么多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如何处理,或者私家车成群结队的来,那尾气的排放对龙井茶会不会有影响?因为这里是龙井茶的“万担茶乡”之基地。我时常对人讲,杭州这个地方的好,有很大一部分是让郊区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老百姓光是衣食无忧就行了吗?还有他们的子女,一代又一代,光是靠做房东成天打打麻将,那对下一代会有什么影响呢?

所以人的精神生活,或者是艺术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慢慢地会成为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从历史看,龙坞属于藏在深闺的性质,虽然民国时期像郁达夫这样喜欢旅游的文人也到过这里,还写过蛮有意思的文章。郁达夫那个时候说,杭州像花坞这样的地方几年不去,地价就翻了几百倍了。文人说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你想想在20世纪30年代,杭州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要找清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相比西湖一带,龙坞毕竟带有村姑的味道了,因此二三十年前,我就觉得龙坞人说话的声调都比转塘一带的人要高。因为他们还属于山里人,说轻了对方会听不见,且说话的腔调也有点像绍兴高腔似的,比较硬,但也会转弯,比如那时我们常常学这么一句话——哇!扎鬼来,麻麻香烟N得,麻麻老酒N得……翻译一下就是——见鬼啦,买买香烟没有,买买老酒没有……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现状之一。

当香烟和老酒都不成问题时,社会的变化也就迅猛而来。其中当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日渐成熟之时,一些画家教授便开始在转塘龙坞一带租住画室。艺术家的眼光总是特别毒,他们一眼就知道龙坞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好?因为有茶山茶地。这些年小资潮人们热衷于看油菜花,天南地北去找寻,但油菜花花期太短了,不像茶叶,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她既可以远眺,可以当背景,也可以近赏,特别是那些远山的茶地,在天底下有一种极舒服的弧线,更何况茶叶又可以亲近还可以品可以喝,那这不就是天下第一极品尤物吗?

你再想一想,是在六星级宾馆里喝茶舒服呢?还是面对茶树地或直接在茶地里喝茶来得舒服?而如果你每天生活在茶地周围,这南方的嘉木这天地的灵气不就成了你的气息和气场了吗?

二三十年前的龙坞人,还在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还会去杭州城里当踏儿哥什么的,这些年新农村改造拆村建居,有些人家中仅把房子出租给打工者,就有不少收入了,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说实在的,这里因为不是在镇上面,可能还租不出好价格呢,虽然有美院的老师会来光顾,但也不成气候啊。在这个时候,白马湖畔的山一村有了成功的经验,外桐坞村的人去看了,心就动了。而且因为起步相对晚,各方面的规划反而更为成熟,政府也更多地考虑了村民(居民)的需要,而不只是让村民搬出去那么简单。村民和艺术家一起住在这个村子里,这才是接地气。接下来就有了各方面的策划和规划,有了投入和引导,也有了宣传和传播。我最早就是被印象画廊的主人带去逛这个村的,一看真的是惊呆了:这里虽然规模并不大,但一个村都那么艺术了,这种变化不是这个村600年来的最大变化吗?而且是在向趋好的方向发展!

我曾在蔡元培美术馆的白墙边站了好久,因为我想这等于把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直接植根于乡村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我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姓仇的老村长把房子租给了一画家,本来如果租给做其他生意的,可能年租金有10万元,而现在可能只有5万,但这位仇先生还是义无反顾。为什么呢?他说他的孙子已经喜欢上画画了,这不是耳濡目染近水楼台吗?孟母之所以要三迁,学区房之所以卖得高,不就是想占有优质教育资源吗?是啊,美的教育如果真能从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能够像一棵茶树一样受到人们的呵护,那我们的美育我们的文化创意才是有希望。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艺术的生活和栖居非常重要,但对于这块土地来说,多一些艺术的基因则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一块土壤坏了,要修复它得多少年甚至多少代,所以如果把视角稍微换一换,站在当地村民和居民的角度来看,除了环境更干净、规划更有序之外,现在生活好起来的人不就图个环境好和后代有出息吗?

这也就是文创作为一种事业而非单纯是产业,艺术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吗?蔡元培先生当年说要用美育来代替宗教,现在到底能不能代替暂且搁置不论,但我们从外桐坞现在的面貌来看,应该能够对得起这位中国现代美育的奠基人,而蔡先生本人就是西湖艺专(中国美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其渊源关系也可见一斑。

“画外桐坞,梦里桐坞”,这是广告语,还有那句“中国的枫丹白露”,这说明这样一个现象,阳春白雪也是可以跟下里巴人住在一起的。当我们抛开了这两类人或现象的褒贬之意后,我发现,如果能利用环境吸引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且能让村民(居民)受益,这是不是一种更为人性人道的方式呢?因为我们不能光从艺术或产业的角度来看文创,而要从大环境大艺术的角度来考量。所谓大艺术,就是自然天生,就是天人合一。

同类推荐
  • 智者为王

    智者为王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的价值取向。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许实际上很愚蠢,貌似精明的人却是十足的傻瓜。聪明和精明不等于智慧。这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世上“小智”的人多,“大智”的人少。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再聪明也是小智,能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是大智;只看到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小智,能够顾及大家利益的是大智;只看到狭隘的圈子的人是小智,能从小圈子看到整个群体的人是大智;只看到局部的人是小智,能从局部看到整体的人是大智。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热门推荐
  • 校花的极品跟班

    校花的极品跟班

    深山内的神秘少年只身来到都市,开启他都市生活的传奇,这里美女如云,这里腹黑如潮。
  • 花未泯
  • 都市腾龙

    都市腾龙

    六开门弟子林子毅,带着师门任务下山闯荡都市。一身侠肝义胆,一双铁拳铮铮。一份属于现代男儿的神话。一曲谱满沸腾热血的传说。向不公呐喊,向不平挥拳,真正的热血男儿,不曾屈膝,不会低头。
  • 强势王者路

    强势王者路

    新手写书请大家多多关照如有不好在底评论我会及时改正谢谢,,,,,,,,,,,,,,,,,,,,,,,,,,,,,,,,,,,,,,,,,,,,,,,,,,,,,,,,,,,,,,下面就看看王者强势的路吧!!!!
  • 橙栗

    橙栗

    她们不过是人海里的剪影。也许有出色的容貌,有漂亮的简历,有不凡的谈吐,有惊艳的故事,但是,她们依旧平凡,收过情书告白却没有狂风乱蝶的追捧,享受过掌声却不活在镁光灯下。她们就是平凡的,但是极好极好的女孩子,她们的悲喜,一样值得,你的注意。
  • 金融制胜

    金融制胜

    资本市场是必需的吗?它致命的缺陷能克服吗?谁的手在操控?谁是真正的赢家?是谁,制造了金融危机?事实就是,我们无法否认正面临高度的危机风险!金融战争已经开始,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 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率先到来,企业间剧烈竞争的现实传达出一个基本的事实:企业的竞争模式已经开发生了变化。把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并有效利用,是构成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于是,智力资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与青睐。本书分析了国内外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系统回顾了智力资本管理在学科演进和企业实践应用上的整个发展中揭示了智力酱管理中的7个关键问题。
  • 王妃霸君宠:皇上别太坏

    王妃霸君宠:皇上别太坏

    皇帝哥哥在官道迎接我,他的笑容仍然那么温暖,我以为我可以一生拥有,我每日祈求佛祖的恩赐,求他再多给我些时间。因为皇帝哥哥那么孤独,他需要我的陪伴,他需要有人珍惜他在乎他。曾经姐姐已经走远,我却不可以,我要留下来,即使再苦再痛我也要留下来,只因有他殷切的期盼。
  • EXO十二只

    EXO十二只

    张懿(标准行星饭)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EXO北京演唱会,在演唱会上她遇见了小赵权,小赵权强烈建议她参加SM公司,懿懿从未想到自己会来到自己男神所在的公司,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加入了SM。公司将她安排到EXO的宿舍,暂时在EXO的练习室练习,究竟张懿和EXO成员会有怎样的爱恨纠缠呢?最后究竟她将与谁喜结良缘呢?敬请期待
  • 血色四十四

    血色四十四

    王一凡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在转入四十四中学后,他遇到了让他噩梦连连的恐怖的事情。是时空错乱,有人暗中安排,还是真的像看门的那个老头所说的闹鬼?他是否会独自一人解开这个学校的秘密?他能否活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