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8100000005

第5章 品人之性,可知其命运(4)

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刚柔、方圆兼济的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而所读不仅为有字之书,更为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

正视生死方能超越生死

凡能“忍”者,必能成大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成功性格。为了自己的抱负、事业,什么都能忍,从一朝诸侯王到为人奴仆,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为人养马,给人尝便,都忍了,为的是日后的崛起。勾践忍辱负重终吞吴的故事,显示了他以屈求伸的政治谋略。

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的忍使他成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国王、侍从、霸主这三者的更替变化,为勾践画出一条奇妙的命运轨迹。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无疑也是司马迁性格与人格的绝唱,字里行间无不涵盖了司马迁性格的耿直,人格的伟大,命运的悲怆。

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已成为中国人的警世格言了;民族精神的凝聚,民族心声的呐喊,民族性格的展现,民族灵魂的精华得到了全面的昭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耿直伟大的人,更看到了一个不屈的民族。

司马迁是一位性格耿直的大丈夫。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满朝文武诬辞如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而司马迁则挺身而出。司马迁当然知道为李陵辩护的危险,但司马迁就是司马迁,他凭着耿直的性格,而不会违心地去说话,他不怕“以卵击石”的后果。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趁机对李陵大肆攻击,司马迁抱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对汉武帝直言不讳,认真地评定了李陵的功过,他想把“李陵事件”放在道德与人格的高度去认识,同时也揭露了形形色色的丑恶嘴脸。这便激怒了汉武帝,更激怒了那些“全躯保妻子之臣”,司马迁由“李陵事件”走向了“李陵之祸”,直至被判处了死刑。虽然这是由汉武帝一手操纵和导演的历史活剧,但直接导致司马迁个人悲剧的原因,在于他的个性————不受他人影响,不畏权势,敢讲真话,耿直无私。

或许是他对生命的热爱,或许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他正在写《史记》),他没有选择死。如果是以钱赎罪,对清贫的他来说是不现实的,如果他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接受宫刑的处罚。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经受着难以名状的痛苦:昂首挺胸地奔赴刑场,刀起头落,只需一时的勇气;然而走进“蚕室”接受宫刑,却是莫大耻辱,需要的是一生的勇气。但是他觉得如果“伏法受死”,不过是举手投足间的事情,还会被认为是罪有应得,甚至死有余辜。耿直的性格告诉他,他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读到此处,不知后人都是怎么看待司马迁的,或许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许封建卫道士认为:不知羞耻,死了算了;或许迂腐的文人认为:呜呼,痛哉!不管他们怎么看,在今天看来司马迁都算得上一个伟丈夫。何也?顶天立地,面对皇帝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知道这是冒杀头危险的;能屈能伸,受宫刑忍了,让人对他的性格人格无话可说。司马迁的耿直为我们的伟大民族宣告了一个精神誓言————人总免不了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么人生的价值就在比较中表现了出来。鸿毛与泰山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是人生价值的比较。在比较中让人选择,在比较中使人思考,因为不朽的精神有着坚韧的传播力。

司马迁通过《史记》表达了自己不屈的信念,这其中也饱含了自己的爱憎。司马迁是一个思想者——-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一个永恒的思想者。他把人生旅程中的风风雨雨,熔铸在自己的思想里,他思索社会,直书历史,透视统治阶级的本质,悲壮的命运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深邃,观念越来越清晰,认识越来越独到,因而,他具备了更深刻的生命力度,因为正视生死,最终却超越了生死。

创大业贵有知人之明

一个人要做大事情,仅凭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但要识人、用人就必须有知人之明、识人之智;否则,所用非人、能者被弃,都要造成事业的损失。知人之明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性格;此种性格既有利于聚拢人才,又有利于全面发挥人才优势,使自己的事业如虎添翼。

三国时蜀汉建立者刘备是以“知人之明”著称于世的。他的知人之明的智慧,通过三顾茅庐一事,就典型地体现了出来。

刘备,字玄德。东汉远支皇族。少有大志,鲜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款款有君子之风。幼年家贫穷,与母贩麻鞋、织草席为生。15岁同辽西公孙瓒师于名儒九江太守卢植,但不好读书,善与人相处,好结交豪杰。青少年争相附之,尤与关羽、张飞相友善,寝则同床,情若兄弟。关羽人称美髯公,字云长,熟读《左氏春秋》,有深谋大略。张飞,字翼德,以勇猛雄壮称世。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得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之资助,得以在涿县组建军队,与关羽、张飞起兵。刘备为平原相,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属,时人称二员大将为“万人敌”,为刘备建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备又得智勇双全、“一身是胆”的赵云,更是如虎添翼。可惜他们都是武将,缺乏一位善于出谋划策、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将。因此,刘备常常寄人篱下,先依大将军何进,后转中郎将公孙瓒处,旋又投靠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继而投奔刘表,在中原始终无法立足,施展不了鸿图雄业。刘备懂得“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道理,更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于是,归附刘备的荆襄之士和北方流落南方的士人智者不断增多。

207年,刘备拜访了当时的名士司马徽,此人素有知人物知世事之名。司马微遂介绍诸葛亮、庞统给刘备,说前者是“伏龙”,后者是“凤雏”。后诸葛亮好友徐庶投奔刘备,力荐诸葛亮,称亮是“卧龙”。刘备于是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登门向年仅27岁的诸葛亮求教。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他纵论天下形势,建议占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内修政治,外联孙权,待机统一中国。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诸葛亮即为刘备之得力助手和主要谋士。仅用7年时间,刘备就入蜀占成都,不仅获“殷盛丰乐”的益州,又得刘璋部下法正、董和、黄权、李严等,增加了不少人才。至此,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刘备从一贩履织席之徒,成为雄踞一方之主,其根本原因就是具有知人之明,而且择人用人时,先则出于礼贤下士,广收各种人才;其次为待人以诚,不分尊卑,一视同仁。士之下者,亦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无所区别。此等诚心,使刺客都不忍加害,只好语之而去。

刘备早年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奋力创业,中年开疆拓土,建国称帝。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不知能否继承父业,帝统长存。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刘备又是以有“知人之明”著称的。他对刘禅应当是有所了解,预感到这位太子可能出息不大。所以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臣坦诚相见,不知感动了多少代后辈。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厚望,辅佐刘禅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扶不起来的阿斗”终于把江山拱手让于魏,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然,使诸葛亮遗憾痛心的不止一个“阿斗”。刘备在临终前鉴于马谡常夸夸其谈,劝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仍然器重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曹魏而致失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知“明不知人”,请自贬三级。人们诚然传颂诸葛亮执法公正、严于律己的作风,同时也对刘备知人甚明而感叹不止。

同类推荐
  • 卓越者词典

    卓越者词典

    这是一部关于成卓越功的人生励志感悟。是超越平庸、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的特殊形式的词典,也是院校、家庭成功学教育必备的励志成功系列 。
  •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应掌握的8种心态,包括:自信心、进取心、仁爱心、平常心、诚信心、持久心。
  •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边玩边赚钱:36种潮流达人职业

    对于职业选择,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想:导演、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它们其实并不神秘,却往往因周围的环境没有给予我们足够的条件去接触了解,而显得遥不可及以至被放弃。但是,生命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都应该走向去往梦想的路上。在这里,我们将走近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职业,走进那些“另类行当”的工作者,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入行机缘,把这些职业近距离地展现给读者。
  • 成功人才素质论

    成功人才素质论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深受欢迎的专题讲座的总结。作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深入探讨了人才素质的概念,系统分析了成功人才应该具备的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等六大素质,并按照各方面素质的内在结构展开为若干具体方面,分别分析各个具体方面素质的要求、现状、存在问题和倾向、提高的基本途径;最后综述人才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趋势,为各级党政干部、各类青年人才提供了全面素质发展的蓝图。本书理论联系实际,依事说理,角度新颖,逻辑严密,是各类人才健康发展的必备参考。
  • 69道灵性鸡汤

    69道灵性鸡汤

    所罗门之冠,一份哲学,祷告之手,人生没有机关神迹……阅读这些值得深思的美文,就是服用一道一道的心灵鸡汤。给心灵一些养分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累积劳苦重担,何不静下心来阅读本书所提供的68道心灵鸡汤,让疲惫的心重新给力。
热门推荐
  • 死亡信仰

    死亡信仰

    他从地狱中重生,仇恨是他的生命,死亡是他的信仰,他的长镰将划过所有有罪之人。
  • 世藏仙

    世藏仙

    世上本应无仙!在这一方世界中。有君皇统治,有边境扰乱,也有百姓安居乐业。却殊不知在世界尽头有着潜心修仙之人盘踞四方而立,他们谨遵祖上教诲独立修行,不去干涉世俗上的一草一木,同时坚守着各自山门以防乱物入侵打乱这一派‘祥和’之像。太玄门的正气凌然,六识门的清明洒脱,暗影门的魅影独行,枯魂门的黄昏九泉给本书主人公,黄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无论是修仙也好,长生富贵也罢?黄轩心中始终坚信‘仙’不存于天地之间,而是在人们的心中长栖。初次尝试写文,终始粗糙,时而断念,却也是笔下倾心之文。细细品尝,自有其滋味。
  • 慕boss的千金娇妻

    慕boss的千金娇妻

    洛漓夏为了调查妈妈的死亡真相,被姐姐和未婚夫陷害嗑药高层坠落当场死亡,与此同时滨海大学大二学生叶小白被卓然自行车撞倒头部磕到石头上,于是洛漓夏重生为叶小白。某一天叶小白在酒吧打工卖酒时邂逅男主,男主看出她的小伎俩,同时认出女主,女主被迫喝酒一醉不起,吐了男主一身,醒来后被男主上下其手的非礼。女主喊出未婚夫陆凌风的名字免了男主更进一步的动作,女主逃跑慌忙中把校园卡、借阅证等证件落在了男主房间。慕氏集团在滨海大学有投资,所以男主被校长盛情邀请同时又被老爸逼迫到滨海大学开了一门选修课,叶小白正好报了这门课程......
  • 清纯僵尸小妹

    清纯僵尸小妹

    小妹很清纯...不过,却是一个僵尸...什么?是不是亲生兄妹?别乱猜啊,当然不是了,要是亲兄妹,怎么能啪啪啪...嘿嘿...什么?受不了人尸?呸,什么叫...人尸?这是在救命,佛说,救人一命,额...救尸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了能让小妹活下去,牺牲自我又如何...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村里有个小伙叫小方

    村里有个小伙叫小方

    我叫毛小方,喝酒只喝二锅头。我叫毛小方,不服咱俩去阳台练练。我叫毛小方,低调奢华上档次。村里有个小伙叫小方。那年他手插裤袋已不是那年那月那日那时的那个毛小方。虎已下山,波澜壮阔的厮杀还会远吗?你方唱罢,小方登场的大戏正在上演。
  • 禁密之恋

    禁密之恋

    她们是魔鬼,是只能生活在肮脏阴暗角落的小女孩,痛苦无助的卑微的活着;他们高高在上,含着金汤匙长大,却一直在黑夜里,独自哀伤,被风弄得泪流满面。他们相遇了,相爱了,痛了,哭了,陌识了。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许你一生不悔

    许你一生不悔

    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真情,连夕阳都被陶醉的近乎坠落。一次偶然的邂逅,注定了朴梓枫和苏若蓁一段不平凡的感情经历。而有夫之妇貌美优秀的苏若蓁,一直被丈夫路宇明金屋藏娇在家。即便丈夫有外遇,也没有接受朴梓枫的爱情。其实一次失误,身为豪门之女的她与现在疯狂爱着丈夫的付炀,阴差阳错地调了包,直到苏若蓁的血液病发作,才一点点地揭开身世之谜。也把苏若蓁从死神中拉了回来。在两个男人面前,她选择了离开。在地位和金钱面前,她选择了放弃。而最终在朴梓枫的执着下,他们走到一起。婚后又经历了一系列感情打击和公司破产的打击,坚定爱情的苏若蓁始终未放弃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