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9100000008

第8章 面方手圆:威严的形象和灵活的手段不可或缺(2)

在规定了自己的特殊地位后,秦始皇又规定了专用的器物。这些物品的形状、大小、名称,也同皇帝这个名号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早在春秋之时,儒家学派就认为君王所用的物品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氏人、利后嗣的重要凭据,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错乱。秦始皇虽然热衷于法家思想,但少时也学了《吕氏春秋》中的礼法制度,对制造森严的等级壁垒存在着不小的热情。按他的观点,如果平民用的器物都和他相同,与百姓根本分不出高低贵贱,怎可显示始皇帝的威仪,而天下人又怎会尊重他呢?于是,嬴政在规定自己专用的属物之上也不无霸气。

首先,他将“玉玺”规定为皇帝专用,玉玺也就是玉刻制的印章。在秦之前,平民百姓都可以以金玉为空,上面有龙虎兽钮,根本不存在着等级之分。而始皇嬴政规定玉单为皇帝所独有,臣民自此就不得以玉治印,也不得称之为玺了。

按照嬴政崇尚的水德之法则,他为自己准备了“乘舆六玺”,即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一块“传国玉玺”,这块玉玺稀世珍有,是始皇帝换得的一块蓝田美玉,并由李斯刻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世之宝。可惜的是这块玉玺至今仍下落不明,否则一定是无价之宝了。很显然,当时这样的无价之宝,平民百姓是根本无法得到的,更不用说拥有,这就说明嬴政是从根本上就规定了他与平民的天壤之别。在自己的大印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完全是为表示他的皇权是上天授予的,是神授之物。既然是神授之物,就得有特别的专崇,由于“玺”字与“死”同音,嬴政干脆将名改为“宝”,并下令不准臣民的印章也称为“宝”。

除了宝印之外,嬴政对服饰、车马等的要求也与众不同。在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之时,由于礼法崩溃,周天子地位日渐低下,诸侯和卿大夫“竞修奇丽之服,饰以舆马文络玉缨象镰金鞍以相夸”。赢政攻灭六国之后,自然不容许这种混乱无序的现象再继续下去,于是他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以分尊卑,标识等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至高无上。

其实,嬴政自当上皇帝之后,所带的通天冠就与众不同。此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直下,以铁为卷梁,前有卷筒。这种冠及其他皇帝的服装,臣民们绝对不能穿,否则,等待的必是极刑无疑。另外,皇帝的一切服饰佩挂,臣民们也不得仿造,甚至是冠帽前所垂的流苏数都不能和皇帝的一样。

除了服饰不得与皇帝相同之外,臣民的住宅规模、门前狮子装饰物等等,一切家居用品,都不得与皇帝相同。否则也只有一个死。所以,正是从秦始皇开始,天子的一切吃、喝、器皿等制式都变成了法律,存在于国法之中,平常人稍有疏忽而仿之,都将被绳之以法。

在车马的配置上,嬴政追求的仍是超然于臣民之上。蠃政一生曾经五次巡游天下,他出游时,仅属车队伍就有八十一乘。其中皇帝坐的车由六匹马所驾,饰以美艳绝伦的金装饰,叫金银车。而皇帝的属车则都是皂盖朱里,车顶及其他部位全部绘上色泽艳丽的变形蒙龙凤、卷云纹,而车子的小部件则镶以按花金银为饰,豪华气派无人敢比。

从过去出土的秦始皇所用御铜车马来看,嬴政的车属可谓豪华之极,内部物品简直可以与一辆现在的名牌汽车相媲美。皇帝所用车辆不但要和常人不同,连驾车的马匹都有被修整得十分漂亮的马鬃。在外侧右骏马的头上,还有一种带璎珞的饰物,叫做左囊,它既能够为御官指示前进的方向,方便向左转弯,又可为始皇帝的车驾增添气势。嬴政把自己的一切都弄成最尊贵的等级,未必不是下臣们的安排,但要指出的是,他正是通过这种等级差别来显示君王之威仪,从而来维护国法所规定的种种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都得以有效实施,由此可以说,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以身垂范。

可以说,从成为始皇帝的第一天起,始皇嬴政制定了自己的特定称谓,制定了尊君朝仪,严格了避讳制,废除谥法,规定了天子服饰、车马、器物等级。这一系列的举措其实就是政治作为,都在证明,秦始皇想达到一个天下人都“尊君”、“畏君”的目的,他要远远高居于众人之上;要间隔出他与千百万常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来,给自己确立一个超人的地位。

不管怎么说,秦始皇的这一套在那个时代还是有效的,要不然,刘邦怎么会在打下天下之初就忙着建立朝仪,并发出“知皇帝之尊”的感慨呢!

刘邦在定陶称帝时,限于当时的条件,仪式搞得非常简单。他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多数出身于布衣,对官场上的礼仪规矩,既不了解,也不习惯。大家多年在一起征战,互相都很熟悉,彼此之间随便惯了,没有形成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因此,朝廷举行宴会时,群臣互相争功,喝醉了,狂呼乱叫,甚至拔剑击桩,全不把皇帝的威严当回事。刘邦对此非常焦虑。

这时,有个叫叔孙通的人,建议刘邦制定一套礼仪,即上朝的仪式。

刘邦听了很高兴,但对这心中无数,问:“这套礼仪该不会很难吧?”叔孙通回答:“古代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礼仪。这些礼仪都是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又是为当时的人和事服务的。臣想往来古时各代礼仪之长,参照秦朝的制度,结合现在的实际,定出一套新的规章,由陛下审核。”刘邦点点头,叮咛他:“可以试一试,但不要搞得太繁杂了。简单一点,使大家好学习,好领会。”

叔孙通在鲁地仔细筛选了三十多个儒生。其中有两个人坚决不愿应聘,并骂他说:“你侍奉过的主子将近十个了。光知道靠拍马屁得到器重,按照古代的规矩,制利作乐,需要积德百年以后才可考虑。如今天下初定,战死的没有埋葬,受伤的尚未痊愈,你又想出这个风头,真是异想天开,亵渎圣明。我们不愿受你愚弄,去白费力气。”叔孙通反唇相讥:“不识时务的腐儒,因循守旧的老朽,没有你们的参与,事情照样办得成功。”

叔孙通组织三十个鲁儒,按尊君抑臣,上宽下严的精神,拟定了详尽的礼仪规则。又在京城外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周围用席严严实实地隔挡起来,中间用木棍和竹竿做成各种标记,作为排练场。他领着自己的门生和高祖皇帝派来的官员共百余人,吃住在里面,按规则紧张地操演了一个多月,各人基本熟悉了,再请高祖皇帝审阅。刘邦亲自实践了一番,高兴地说:“这我完全学得会!”随即传旨:所有文武大臣部去郊外跟叔孙通认真学习。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绵蕞习仪”。

由丞相萧何主持修葺的长乐宫竣工后,刘邦指示,于汉七年元旦在新落成的长乐宫举行首次朝贺大典。

这一天,东方刚刚泛白,礼官就让早早恭候在殿外的文武官员按职位高低排列成序。大殿上下,五色龙风旗迎风招展,钟鼓声起落有致。卫士执后,郎中执前,精神抖擞地站在台阶两侧。司仪发一声“趋”的命令,百官一律踏着整齐的碎步,小跑着进入大殿。列侯武将在西边,面朝东;丞相以下文官站在东边,面朝西,个个诚惶诚恐,双手垂立,恭候皇帝驾临。皇帝坐着辇车,在近侍的簇拥下,从寝宫里缓缓驶来,在龙床上面向南岿然而坐。司仪官指挥群臣依次恭恭敬敬地为皇帝祝寿。酒过九巡,司仪宣布:“酒宴到此结束!”群臣依序退出。整个仪式自始至终秩序井然。臣僚们目不敢乱视,头不敢仰观,甚至大气也不敢吭一声。几个大臣的动作稍微有点不够规范,立即就被负责监察的御史带出殿堂。所以,这一天没有发生一件犯规趋礼的事情。

刘邦的心情特别高兴,情不自禁地说道:“寡人今天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了!”

古代帝王对服饰、仪式的重视自有其深意,这种意义不仅仅在于如汉高祖所言“知道做皇帝的尊贵”,更在于在形式上人为地制造威严、威望,从而为其建立、使用威权铺路。

帝王们无所不用其极,在“制造”威仪、威严上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它。时至今日,尽管古人的做法大多已不合时宜,甚至成为必须唾弃的糟粕,但不能否认的是,其中包含的某些领导艺术的元素还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3.一味打压不是树威的最佳途径

威代表着严,代表着正,代表着权力,但是领导者切不可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耍威风,更不能以一味打压、诛连九族的方式树威,弄不好,威是树起来了,领导的目标却越发难以达到。而且,威一旦过了头,会扼杀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为地诱发混乱的局面,实在是得不偿失。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因施威太过而遭非议的典型。

朱元璋削弱中书省权力做法激怒了被架空的丞相胡惟庸,他为此勾结了御史大大陈宁、中丞涂节、功臣陆仲亨、费聚、李善长之弟李存义、曾为朱元璋亲信的毛骇之子毛镇等人,策划谋反。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就在胡惟庸紧锣密鼓地进行策划时,朱元璋却早已将矛头对准了他,准备将他一举除去。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使入明朝贡,中书省未及时向朱元璋报告,他以此为借口,开始调查中书省官及六部官,并将胡惟庸及六部堂官属全部提入大牢,严刑拷打。此时有一名叫涂节的御史中丞窥出朱元璋旨意,认识到胡惟庸必死无疑,便在狱中捏造事实,搞政治投机,落井下石地揭发了胡惟庸的谋反。一石激起千层浪,胡惟庸的谋反,使朱元璋大感震惊。

抓住胡惟庸谋反案,借题发挥,朱元璋对淮西勋臣及其子弟展开了大规模的诛杀。他捕风捉影,不断扩大胡惟庸的罪状,处死胡惟庸时所宣布的罪名还只是“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明比逞于郡邪,贻害国政,谋危社稷”;到洪武十九年,已升级为私通日本,成了卖国的大汉奸;到了洪武二十一年,又升级为勾结蒙古。胡惟庸已处死,但他的罪名罗织得越大,他的所谓同谋当然也就越多,先后被胡惟庸案牵连的那些心怀怨望、骄横跋扈的淮西勋贵也越来越多。到了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的罪名发展到了极致,被指为与李善长串通谋反。而李善长的被杀,则将这场政治屠杀推向了高潮。

李善长自投奔朱元璋,便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为韩国公,并赐以铁券,可免二死,子免一死。然而李善长心胸狭隘,排除异己,污陷大臣,引起了朱元璋不满。洪武四年,朱元璋趁他患病,勒令他致仕,作为抚慰赐给临濠地若干顷,置守冢户一百五十家,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土二十五家。然而李善长居功自傲,骄矜不改,朱元璋为此非常恼他,曾下令削禄一千八百石。洪武十三年时,就有人告发说李善长串通胡惟庸,朱元璋未曾追究。至洪武十八年,又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朱元璋免其死。可李善长对此并未感激,朱元璋从此开始怀恨于他。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的私亲丁斌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谲,李善长出面说情,朱元璋一怒之下,严拷丁斌,丁斌就供出了李存义。当李存义又招供受胡惟庸之托劝李善长谋反时,李善长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朱元璋于是定李善长“知情不举,首鼠两端,大逆不道”罪,借口将有星变,需杀大臣应劫,将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及其亲族七十余人押上了刑场。

连李善长都被杀了,其他将臣岂能幸免,胡惟庸一案前后延续十余年,受牵连被诛者达三万多人。其中公、侯二十二人。被杀者包括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俱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异、申公侯邓愈之子、临江侯陈镐(陈德之子)、大将毛骤(毛骐之子)、李伯异、丁玉、宋慎(宋濂之孙)。另有宣德侯金朝兴、宁济侯顾时、靖海侯吴祯、永城俱薛显、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汝南侯梅思祖、永嘉侯朱亮祖、淮安侯华云龙,在案发前已死,至此也被迫坐为胡党,革除原位。顾时之子顾敬、朱亮祖之子朱县、华云龙之子华中也被处死。光是被杀者已达三万,被贬谪者更是无数,一案牵连如此之广,可谓史中空前,却非绝后,在其后蓝玉一案,牵连也十分广泛。

胡惟庸案后,只有为数不多的旧将仍在边防要地担任军职,尤以蓝玉为最惹眼。皇太子朱标已于四月间病死,朱元璋立来标之朱允?为皇太孙。然而此时朱允?年纪幼小,蓝玉并未把他看在眼里。为了制止蓝玉的嚣张气焰,朱元璋对他奏请的事多不照准,这使蓝玉开始感到不安。洪武二十五年八月,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品被胡惟庸席牵连,被判处死,蓝玉因此开始疑神疑鬼起来,说:“前日靖宁侯为事,必是诏内有我的名字,我这几时见上均好生疑忌,我奏几件事,都不从,只怕早晚也容我不过,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他暗中联络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舶炉侯朱寿、东荣伯何荣(何真之子)及自己的老部下,密谋策划,定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朱元璋外出巡视时起事。

同类推荐
  • 网络营销与策划

    网络营销与策划

    当您开始阅读本书时,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 牛奶咖啡会计学

    牛奶咖啡会计学

    本书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会计职业道路、施工企业建账、复式记账法等。
  •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他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立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改变了传统营销的格局,大大扩充了营销的内涵,使得营销上升为一门科学。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全世界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企业家,帮助无数企业走出了销售困境。《科特勒营销微语录》集合了科特勒一生重要著作及其一些演讲的思想和语言精华,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特勒的营销精义。“科特勒微语录”部分摘录了科特勒关于营销的核心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用人有一绝

    刘备的管理方法是最中国化的管理方法,那就是“人情管理”。所谓人情管理,就是用人情来管理,有时以法管人,人不服人,人不服法,就要“乱”,甚至“叛”。有时以情管人,人就甘愿被管理,甚至主动投入你的帐下。“缠”字诀。刘备相当能缠人,三顾茅庐,把诸葛亮缠死了,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帮他。 “叹”字诀。现在的老板也懂这个,一旦手下向他要钱就大叹困难了,说什么“公司现在正处于紧张阶段,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让”字诀。刘备虽是集团老大,却长期让诸葛亮当老大。
  • 史记中的管理大道

    史记中的管理大道

    本书内容包括:卫鞅入秦,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尽公忘私,伟大的改革者卫鞅;因势而动,苏秦的纵横谋略;杀身为谋,用敬业回报你的职业;群雄逐鹿,不以成败论英雄等。
热门推荐
  • 裂火图腾

    裂火图腾

    血腥?危险?恐惧?不,只是一场游戏而已。疯狂?威胁?力量?不,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这是一个强大的游戏世界,在这里,你将会拥有你所想的,一切的一切,力量,都可以在这里获取。矢岚羽家族,天使,是谁在暗处漠然操控一切?图腾涌动,裂火焚天!
  • 悔之痕—朱砂泪

    悔之痕—朱砂泪

    白天无法想像黑夜的世界坚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虚幻的永恒只是那支离破碎的瞬间手中仍然紧握着当年褐色的记忆什么都会远去什么也留不住我,被斥绝在了光芒之外你,清晰得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伸手,捕捉到的却只是虚无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了隔岸相望的两个世界不该有的一切早该结束了我舍不得忘记你只能把一切深锁心底绝对的承诺与绝对的把握是否就能够天长地久绝对的付出与绝对的接受是否就能忘却过去所有的伤痛我看不见,永远也不要看见了因为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
  • 民国奇侦探

    民国奇侦探

    “我逮捕你,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正义和名利,只为了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海归侦探,高富帅与他无关,要说有只是高了些。但他却在恋人和一个被他救助的国民大兵的帮助下,一次又次拨开云雾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不惧强权,不惧外虏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故事离奇悬念丛生,请为我加油
  • 漂白的青春

    漂白的青春

    这是个关于青春的故事,主人公在经历了现实的并不美好高中生活后,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这或许是每个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都会有的希冀,所以你会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可以自由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接近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异性,而这这一切带给他的是什么,现实的世界会让他继续这份幻想多长时间?这个故事是写给每个高中生活并不美好的人们。
  • 神女归来:不能说的秘密

    神女归来:不能说的秘密

    她,现代的至尊女皇,穿越,论为于一个资质平庸,相貌普通,人人唾弃的废女。他,神秘阴险腹黑的太子殿下,在寻觅到自己的真爱时,却发现了惊天的绝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将是感情路上的绊脚石,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十年了,他们还能再相见吗?
  • 重生之魔尊鬼狐

    重生之魔尊鬼狐

    她是杀手在穷途末路时选择同归于尽,却不知是上一世的约定开始,情深意浓的时候,记忆的迷雾消散,噩梦来袭,他和她又能否解开噩梦……
  •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好故事就像朝阳呵护花朵一样,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在孩子们的书包里,总是有着看不完的故事书;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总是美好而又纯真的,孩子又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一片片枫叶悄悄地张开。孩子稚嫩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好故事深深地印着孩子心灵成长的足迹。这些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正确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
  • 五玄极

    五玄极

    玄者,就是对自然元素的绝对控制。如果只是一般的操纵者,被称为玄者,若登峰造极。成为最强者则称为玄极。若以平生而平淡,拔剑成魔封神玄极
  • 南守忆北望归

    南守忆北望归

    逝去的时光里,有太多的纠葛。他们从小就相识,这其中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楚。因为她的好心,他的介入,让一切都改变了。谁会知道当初的一切,到最后竟沦为刻骨铭心的伤痛。时光流逝,她站在蔚蓝的海边,温柔的海风吹拂着她柔顺的发丝,回忆起从前,或许他们并没有错的那么离谱。他曾说过:我会在这里守着回忆,盼望着你回来……
  • 魂掣

    魂掣

    他,茫茫人海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却来到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虽身份显赫,但资质平庸,堪为废人,然而有一天却意外的得到了上古传承,成为一名早已绝迹的魂师,在这个灵修者遍布的大陆之上,在获得力量之后他该如何,为了红颜怒发冲冠,还是为了兄弟报仇雪恨,更甚者,抵御外族入侵......世间种种尽在魂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