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9200000030

第30章 驭下有法:管人高招能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7)

李世民还对身边的大臣说:“正直之君如用邪恶之臣,国家就无法太平;正直之臣若事邪恶之君,国家也无法太平。只有君臣同时忠诚正直,如同鱼水,那天下才能平安。朕虽然并不聪明,但幸而得到各位公聊的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谏议帮助朕把天下治理太平。”

谏议大夫王硅听皇上这样说,便进言道:“我听说木从墨线则直,君从进谏则圣。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一定至少有七位直言谏诤的臣子。向君主进言,不予采纳就以死相谏。陛下出于圣明的考虑,采纳愚鄙之人的意见。愚臣身处这个开明的时代,愿意倾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国效忠。”

李世民对王硅的话表示赞赏。于是诏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划国事,都要带谏官以参预筹划。谏官们如有好的谏议,朕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说:“圣明的君主审视自己的短处,从而使自身日益完善,昏庸的君主则庇护自己的短处,因而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夸耀自己的长处,庇护自己的短处,拒听谏言,臣下的确难以犯颜忤旨。在这种情况下,虞世基不敢直言劝谏,恐怕也算不得什么大过错。商朝箕子装疯卖傻假以求保全,孔子还称他仁呢。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合当与他一起死吗?”

杜如晦对此发表见解,说:“天子有了忠诚正直的大臣,虽无道也不会丧失天下。孔子曾说:‘春秋卫国大夫史鱼,多么忠诚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直言上谏;国家无道,仍直言上谏。’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无道而不纳忠言,就缄口不语了呢?苟且偷安占有重要的官位,也不主动辞职隐退,这同殷代微子谏而被拒即装疯逃去,情况和道理都不同啊!”

杜如晦又说:“昔日晋惠帝、贾后要将悯怀太子废掉时,司空张华并不苦谏,只一味随顺苟免祸患。赵王伦发兵废掉了皇后,派人责备张华,张华就说:‘废掉太子时,我不是没有进言,只是当时未被采纳。’使臣说:‘你身居三公(东汉以后,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张华官任司空,故以三公相称)要职,太子无罪而被废除,即使谏言不被采纳,又为何不引身告退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使者斩了张华,灭了他的三族。”

杜如晦据此总结说:“古人云:‘国家危急不去救扶,社稷危急不去匡正,怎能用这种人为相?’所以‘君子面临危难而不移气节’。张华逃避责任但也不能保全其身,作为王臣的气节丧失殆尽。虞世基高居丞相,本来占有进言的有利位置,却无一言进谏,也实在该杀。”

李世民听了杜如晦这番大论,十分赞佩,便说:“您说得有理。大臣一定要忠心辅佐君主治理朝政,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自身保全。隋炀帝的确就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听不到别人指正自己的过失,才积累祸患、导致灭亡的。君主如果行为不当,臣子又不加匡正劝谏,只一味阿谀奉承,凡事都说好,那君主一定是昏庸的君主,大臣一定是谄媚的大臣。臣为谄媚之臣,君为昏庸之君,那国家离危亡还有多远?以朕现在的志向,正是要使君臣上下各尽其责,共同切磋,以成正道。各位公卿一定要忠于职守,直言进谏以匡正补救朕的过失。朕决不会因为你们的犯颜直谏而对你们怨恨责备。”

李世民对规谏之臣十分感激,谏臣们也为此心情舒畅。

贞观六年(632年),因为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的上书内容,都十分符合李世民的心意,李世民遂召见他们说:“朕遍察自古以来大臣尽忠之事,如果遇到明主,便能够竭尽忠诚,加以规谏,像龙逄、比干那样的忠臣,竟然不能避免遭到杀戮而且祸及妻儿。这说明,做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容易,做一个正直的臣子尤难。朕又听说龙可以被降服驯养,然而龙的颌下有逆鳞,一旦触犯就会伤人。君主也是这样,他的颔下也有逆鳞。你们不避触犯龙鳞,各自进谏奏事,如能经常这样做,朕又何忧社稷的倾覆呢!每想到你们忠心进谏的诚意,朕就一刻不能忘记。所以特设宴招待你们来共享欢乐。”在赐酒欢宴的同时,还赏赐给他们数量不等的布帛。

太常卿韦挺经常上疏李世民,陈述治国的得失。李世民写信给他说:“朕看了你的意见,都是极为中肯正直的话,言辞、道理都很有价值,对此朕深感欣慰。从前春秋时齐国发生内乱,管仲有射齐桓公衣钩之罪,晋国发生的蒲城之役,勃有用剑斩断晋文公衣袖的仇。然而齐桓公并不因此怀疑管仲,晋文公重耳对待勃如像故旧,这难道不是出于对‘犬不咬其主,事君无二心’的考虑吗?”

他又说:“您的真诚之意从奏章之中可以看得出来。你如果保持这种节操,一定会留下美名;如果中途懈怠,岂不可惜!希望你能够始终勉励自己,为后人树立楷模。这样后人视今人如楷模,就像今人视古人为楷模一样,这不是很好吗?朕近来没听旁人指正朕的过失,朕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全靠你竭尽忠心,多次向朕进献嘉言,以此沃我心田,这种感激之情,是一时无法表达完的!”

正如前面所述,李世民不但希望别人对他进谏,而且还要求大臣官僚们也能接受下属的劝谏。贞观五年(631年),他对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大多纵情喜怒。高兴时滥赏无功,发怒时则乱杀无辜。所以天下遭受损失和造成混乱,莫不由此而生。朕现在日夜为此事担忧,常常希望你们直言进谏。你们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劝谏,不要因为别人的话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庇护自己的短处,不去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如果不接受别人的劝谏,又怎能劝谏别人呢?”

在求谏的同时,李世民还注意把“慎独”同求谏结合起来,将其为封建帝王的修身之道。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对身边的大臣说:“朕每次独居静坐时,都深刻反省,常常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合天意,下为百姓不满。因此希望有正直忠诚的人匡正劝谏,以使自己的耳目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会心怀怨恨而耿耿于怀。近来朕发现前来奏事的人多带有恐怖畏惧之色,致使语无伦次。普通奏事,尚且如此,更何况想耿直劝谏的,一定更害怕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者,纵然不合朕心,也不认为是违逆犯上。如果当时对谏者斥责,奏事者会心怀恐惧,那他们又怎敢直陈己见呢?”

此时已是贞观中期,李世民发现向他进谏的人减少了,于是他问魏征:“近来朝中大臣都不议论朝政,是什么原因呢?”

魏征分析说:“陛下虚心采纳臣下意见,本来应该有人进谏。然而古人说:‘未信而谏,则谓之谤已;信而不谏,谓之尸禄。’(意思是‘不信任的人来上谏,就会认为他是毁谤自己;信任的人却没有谏言,就会认为他白食俸禄。’)但是人的才能器量有所不同。懦弱的人,虽然心怀忠信却不敢言;被国君疏远的人,害怕不受信任而不敢言;心中只考虑个人俸禄的人,忧虑的是不利于自身,因而不敢言。所以大家都闭口缄默,随波逐流,苟且度日。”

李世民说:“的确如您所说的那样。朕常常在想,臣子想要进谏,但害怕带来灾祸,难保性命,这与那些冒着被鼎镬烹死、被利剑刺死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忠诚正直的大臣,不是不想竭诚尽忠,而是太难了。所以大禹听到善言就向人拜谢,就是这个原因。朕现在敞开胸襟、广纳谏言,你们切不要过分恐惧,只管极力进谏。”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对房玄龄说:“自知者明,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出类拔萃,他人比不上。如果著名的工匠和文士,能够互相批评、指正,那么文章和工艺的拙劣之处就能够显现出来。由此看来,君主必须有匡正规谏的大臣来指正他的缺点过失。君主日理万机,一个人听政决断,虽然忧虑劳碌,又怎能把事情全部处理妥当呢?朕常常思考,遇事时魏征随时都能给予指正、规谏,且多切中失误之处,就像明镜照见自己的形体,美丑一下子都能显现一样。”于是举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资鼓励,意思是让他们向魏征学习。

据《贞观政要》载,有一次李世民曾问谏议大夫褚遂良:“从前舜打造漆器,禹雕镂俎,当时规谏舜禹的就有十多人。有关盛装食物用的器皿,这些小事何需这么多人苦谏?”

褚遂良说:“雕琢器皿会影响农业生产,纺织五彩绦带会耽误女子的工作。追求奢侈糜烂,那么国家就会慢慢走向灭亡。漆器不满足,必有金器代替;金器不满足,必用玉器代替。所以正直的大臣的规谏必须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等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规谏的必要了。”

李世民听了,深以为然,高兴地称赞褚遂良说得对,并说:“朕的行为如果有不当之处,不管是开始还是结束,都应该进言规谏。近来朕看前代的史书,有的大臣向君王谏事,君主总是回答“已做过了’或者‘已经允诺’,实际上却并不加以改正,这样下去国家走向危亡,就会像翻掌一样容易啊。”

作为一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封建君王,每句话都可以当做“圣旨”来看待,这样说,也就等于这样去做。从这些生动的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贵为天子的李世民思想境界的高远和通达,心境的透亮和宏阔,在封建社会中恐怕只有少数明君才具备。而在今天,事情的专业化和复杂性,更要求领导者要勇于求知、虚心求谏,否则,就可能走进自我封闭、自我葬送的深渊。

同类推荐
  • 直销帝国Ⅰ:雏鹰展翅

    直销帝国Ⅰ:雏鹰展翅

    直销人必读励志大作!她,曾经是一个叫直销团队“百家饭”,到处偷师学艺的直销“犹太人”,寄人篱下,苦苦挣扎,却偏偏挑战宿命,力争上游;她,是一个天生的七星级直销领导人,却身陷爱恨纠葛、商战风云她,跨越了直销难民到财富女王的创业历程,独辟蹊径,打造出极速扩张的神鹰团队; 她,进行系统化、企业化运作,在辉煌的直销帝国里,自由翱翔; ……路安安——一个普通小白领,踏足别样江湖,与亲人、爱人、朋友,一起演绎一出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直销大战!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创造性思维案例选编

    创造性思维案例选编

    本书共分三篇,介绍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企业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在产品与技术开发、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策略、组织制度与管理方法方面取得成功。
  •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如果非要给这门艺术加上一个皇冠的话,那么,《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将给您三个启示:1.领导力能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2.具有领导魅力的人拥有优秀人才的追随:3.管理者需要授权,而领导者跟职位没有关系。如果您想摆脱刻板的管理者形象,成为一个形象鲜活、拥有更多追随者的魅力领导,请您将《三分管理七分领导:打造卓越领导力的13堂课》作为您的智囊宝典。
  • 后危机时代:新趋势 新策略 新商机

    后危机时代:新趋势 新策略 新商机

    本书内容包括:后危机时代——新形势,大危机与大机遇、后危机时代的大反思与大变革、后危机时代——新观念,老道德以及旧秩序、后危机时代——新思维曙光、后危机时代——新选择:向历史取经,转危为安、后危机时代之世界金融双子座等。
热门推荐
  • 九劫天修

    九劫天修

    以血为媒,不死不朽。以血封神,血染苍穹。斗尊者,斩伪徒,踏破九天。九劫天难,且看主角如何突破,最终成就天修!
  •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是专为广大喜爱季老散文的读者们编选的选本。季老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兼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同时又不乏散文的灵动与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以往季老的散文选本有所不同,《季羡林美文60篇》根据季老散文题材的特点,对不同题材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鉴赏与学习。
  • 流离殇穿越回战国遇少项

    流离殇穿越回战国遇少项

    是时候回去了…回去吧…他在等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和冰落缠绵于他身边,虞姬之貌美,冰落之聪慧,待真相告知,他们该何去何从...
  • 从吕布开始

    从吕布开始

    离去的神明迷路了?赢正聚九鼎,通大神术,掌时空门。想要成圣,想要回归祖地,也就是地球。留下买路钱吧!不给?那就算了!我们都是斯文人,怎么能打打杀杀的呢?聚吕布、白起、李玄霸、郭靖、李寻欢……直接灭了丫的!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见鬼录:抢个总裁来镇宅

    见鬼录:抢个总裁来镇宅

    第一次相遇,她正在河边给一具泡的腐烂的尸体化妆。第二次相遇,她蹲在垃圾桶旁边给一具破碎的尸体缝补。他终于为了一己私欲对她产生好奇,“女人,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她退无可退,无意之间发现他竟是难得的辟邪之宝,一反之前,竟是主动留宿。“总裁!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柯南之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柯南之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快斗,我要在上辈子多少次的回眸,才换来这一生的擦肩而过?除了珍惜,我别无他求。。。。。。。。
  • 浮沈异势

    浮沈异势

    乱世浮沉,生死随波各异。苦辣酸甜,平谱一曲清华。
  • 盛宠豪门:萌妻难逃

    盛宠豪门:萌妻难逃

    宁萌把她家总裁给扑倒了。绕地直打转,对手指,她一脸愧疚加认真:“你,那个你不要怕啊,我,我是大好人,一定会负责的,就,就是我现在没,没什么钱,这是我全部的家当,先都给你,你……您看够吗?”扫一眼那摊开的掌,一大把的零钱把眼都闪花了,大BOSS冷冷一笑:“七十五块?再加四个零头都不够!”四、四个零头?就这还不够?!她听错了。她一定是听错了!大眼一瞪,拳头一握,七十五块全部家当往他胸口一塞,宁萌非常有骨气的……跑了!眼神一暗,大BOSS瘫着脸,非常无辜的按下电话:“岳母大人,小萌带着我的种,跑了。”虽然昨晚才刚种下,可到底,也算他的种,不是吗?【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材重生神医三小姐

    废材重生神医三小姐

    随着21世纪顶级杀手组合的消失,蓝灵大陆忽然风云突变,众所周知的废材三小姐落泠兮竟是千载难逢的全系天才,身世如迷雾一般缥缈,起起落落却始终有他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