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2000000022

第22章 辅助技巧训练(2)

二、手动

手动,就是用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的活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亦即所谓的手势。

手动是人的所有动作中运用最频繁而且表情达意作用最突出的动作。在人的所有形体语、甚至整个辅助手段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手动除了孔夫子在《礼记·乐记》中所指出的“言之不足”和“嗟叹之不足”则“手之舞之”外,在不言和不嗟叹的情况下,也常常用到,其表情达意效果甚至超过言之和嗟叹之。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婆婆强逼与丈夫焦仲卿分离,悲苦的丈夫送哀伤的妻子上路,分别时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夫妻俩久久地举着手,怅惘若失,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宋代的柳永,长期寓居汴京,后要去各地漂泊,在与他心爱的歌妓告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手动的部位不同,动作的方向、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有时,就是同一个部位、同一个方向、同一种形式,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这里按部位分述如下:

1.手指

人手掌上的五根指头,都可用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篮球场上的裁判,以手指的比划表示其裁判的决定;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掰着手指向战士演说的照片,令人难以忘怀。在现实生活中,将十指交错,两手钳在一起,显露出沮丧和局促;分开一手的五指一反一正摆动,表示数字“10”或全部;伸出一手的拇指和小指靠近耳边,表示打电话;两手的手指尖贴在一起,掌心分开,状如尖塔,显示出自傲和自信。

手指用得最多的是拇指和食指:拇指与食指构成一个圆圈,伸出其余三指,可表示很好、顺利;竖起拇指,伸出食指,既可表示数字“8”,又是手枪的象形。

拇指、食指在单独运用时,涵义甚多。如:

拇指,上竖,表示优秀和称赞;下竖,表示停下和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而且显得粗骄;指向身后,示意在后面或留心后面;指向侧面,表明具体方向;将上竖的拇指对人频频弯曲,作点头状,表示致意、再见;伸出两手的拇指,靠近频频作相碰状,示意交锋、接触。食指在运用中的意义,比拇指还要丰富:上竖,用于发誓、诅咒以及引起注意;下竖,表示现在、此地;指向自己,表示“我”;指向对方,含有斥责、鄙夷之意;指向前方,提醒注意、观察;指向事物,则是明确告示。还有如将食指竖在嘴唇上,暗示别人不要说话、不要吵闹;弯曲食指朝自己方向摆动,是叫别人靠近自己;在别人给自己倒茶、斟酒时,以食指轻叩桌面,可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之意;在背后议论他人时的指指戳戳,用的也是食指。将两手的食指勾在一起,则表示团结、同心。

手指所具有的象形、暗示、指向、指示等作用,历来为人所重视。

秦时,赵高指鹿为马,其指,是对事物的具体指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其指,是敌人的指头、指责。成语中,与手指的运用有关的,随便就可以举出很多,如指不胜屈、指顾之际、指桑骂槐、指手划脚、指天誓日、指瑕造隙等等。

2.手掌

手掌在交际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友好的沟通方面。比如推开手掌,表示真切、诚恳、袒露。在运用中有三种情况:

(1)握手

握手运用的场合较多、涵义较广:与人相见,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与之握手,表示欢迎、问候;别人做出了成绩,与之握手,表示祝贺、道喜;别人帮助了自己,与之握手,表示感谢、道谢;别人有忧愁、悲伤,与之握手,表示安慰、理解;与人分别时握手,表示留念、祝福;确定共同目标后,彼此握手,表示信心、期盼;矛盾的双方握手,表示释嫌、化解。在握手的方式上,稍微碰碰就松手,或用力过轻,会显得冷淡、应付;而紧紧握住又长时间不放,又会让人感到难堪。因此,在握手的时间和轻重上应有分寸。握手一般只伸出右手与对方相握,表示特别亲热、特别诚挚时,可以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或者以右手相握,以左手搭其臂、肩。

(2)鼓掌

鼓掌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欢迎、鼓励、感谢、肯定、同意、赞扬、拥护及振奋。在一些名人的演说中,多有以括号标明的“鼓掌”、“热烈鼓掌”、“长时间热烈鼓掌”等字眼,这是听讲者以掌声表达的赞扬、拥护的心意。

(3)拍手

拍手与鼓掌不是同一个概念。拍手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两人相见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问候上,比握手要亲近密切些;两人分别时,彼此手掌拍一下,这在表示祝福上,也比握手亲近、密切些。双方要达成某种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彼此手掌拍一下,表示守信和态度坚决;甚至还表示绝交。如汉代卓文君不遵父命,硬要嫁给穷困落魄的司马相如,而与其父三击掌断绝父女之情的故事。在欣赏音乐时,用手合着节奏拍打,表达出自己的投入之情。人在对某人某事突然表示感叹时,也会使劲拍一下手。有时作为一种暗号,也用拍手来表示。

拍手除了这些手与手的接触之外,还可以是手与人体其他部位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如朋友相见,拍拍对方肩膀或手臂,表示亲热;长者拍拍孩子的脸蛋、屁股,表示溺爱;自己叹气,会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会拍拍自己的脑袋;人懊悔,会连连轻拍桌案;人发怒,则会狠狠重拍桌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就是闻一多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愤慨已极的情感表达。

3.手臂

手臂动作比手指和手掌都大得多,也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列宁演说中留下的那幅左手插入坎肩,右手伸向前方的照片,显示出列宁的无限风采。

手臂动作的涵义是很丰富的:高举手臂,表示赞成、同意;屈肘握拳上举,表明决心、态度;握拳挥动,意为鼓劲、用力;握拳前伸,表示抗议、谴责;伸手向前上方,表示希望、信念;伸手向正前,是请客人先举步,伸手向屋内及座位,是请客人到屋内就坐;手往下挥,表示坚决;双手下伸,表示无奈、无法;挥动右手,表示招呼、再见;对人摇手,表示拒绝、否定;双手朝两边分开,表示完了、没了;双手背在后面,有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之感;双臂抱在一起,显出一种自信与傲慢;一手撑着下巴,是在思索,或有疑惑;双手托起脑袋,则是不安、无奈的表现;十指交叉往后抱住后脑,显出轻松、闲适;双手叉腰,表示自豪和挑战。

手臂动作主要是情感的宣泄,表达者为了引起注意,加重语气,强调内容,突出思想往往有手臂动作的运用;而接受者也往往在这些手臂的动作中获得深刻印象,受到深切感染。

三、身动

身动是整个身体的动作。人的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可以由整个身体的动作来展现。

1954年席慕蓉在重庆北温泉休假时看到一对夫妻吵架,她对那位妻子的身体动作很有兴趣。她对同行的人说:“我发现那个女人很有表演才能。她有一个很好看的动作:她哭的时候,肩膀耸得很厉害;就在耸肩的同时,我看到她的颈项是伸直了的,头微微朝下,腮腭之间有颤动,表示出‘忍泣吞声’的情状,这就既有‘外在’,又有‘内在’了。”席慕蓉说的这位女人,就是以身动来表情达意的。

现实生活中,身动主要有以下形式:

1.鞠躬

一般表示敬意是上身向前倾斜15度左右;特别恭敬,则弯曲90度。日常交际中,鞠躬只用于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年轻的下级对年长的上级;同辈、同事之间,只在表示极深的谢意之时才用。非日常交际,如演员上台演出、演讲者上台演讲,他们也对观众、听众鞠躬,这是对公众的尊重,意思是谢谢公众前来捧场。又如吊唁死者,追悼英烈,人们也对其遗像、遗体、陵墓、纪念碑鞠躬,这是表达缅怀之情。

除这些外,鞠躬还有请求和致歉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抗战时期侵略中国的日本军人,再次来到解放后的中国时,面对当年的受害者深深鞠躬,请求宽恕、虔诚道歉的情景。

2.拥抱

这本是西方用以表达亲密、友爱情感的身体动作。现随着各国交往的频繁、人民间接触的增多,中国人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不仅在与外国人交往时用此,就是国人之间,也在一些地方流行。拥抱和紧紧握手一样,传递的都是热烈的情绪,仅仅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朱罗基总理在九届二次人大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中俄、中美关系时谈到叶利钦总统同他的会见:“会谈结束时,叶利钦总统走过来和我紧紧拥抱。我想这无非说明我们是真诚的朋友。”

3.合十

合十就是两只手臂均弯曲于胸前,伸直手掌,十个指头紧紧合在一起,不动或前后摇动,闭目,身体略前倾,微微低头。这是佛教徒表达虔诚、友好的动作,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藏以及其他佛教地区流行。甚至道教以及非信教徒中,也有此动作。按照入乡随俗的观点,即使平时不用此动作的人,到了运用此动作的地方和场合,也难免运用此动作。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的身动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域还以一些独特的身动形式来表达友好、亲密的感情。如维吾尔族亲友相见,先握手,口说“撒拉木”(您好),然后右手扶胸,躬身后退半步。蒙古族接受长者的东西,要稍屈身子,或跪下一腿,伸出右手去接。青海、甘肃藏族互相见面,伸出双手,掌心向上,弯腰躬身。满族久别重逢,以拥抱为礼,平时相见,则要稍稍弯曲身体,作下蹲状。塔吉克族久别相见,相互吻手,妇女相见,则相互接吻;告别时,男子右手扪胸、躬身,女子则双手扪胸、躬身。鄂温克族年轻人见长者要屈膝、侧身、拱手作揖。柯尔克孜族平时彼此见面均要以手抚胸、躬腰。锡伯族晚辈见长辈要“打千”——左腿前走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扶左膝盖。

以上这些形体语都是不可轻慢和小觑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可能会经常用到这些形体语言,所以,熟练掌握这些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对说话时能够更好地与人们沟通和交流将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你是否注意过你说话时的习惯动作(包括头动、手动和臂动)?

让好朋友指出来,你的哪些动作语应该发扬,哪些应该规避?

2.对着镜子看看你说话时的各种表情。要学会在表情上“扬长避短”。

同类推荐
  • 感悟父爱故事

    感悟父爱故事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内心震颤。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

    《读孔子学做人智慧》专述孔子固有之道,行之即为仁义,思之则为中庸。仁义是结果,中庸是手段。古今讲孔子的书云里雾里,把孔子讲到了天上,《读孔子学做人智慧》把孔子还原为一个平常人,且看他如何运用中庸之道。
  • 细节决定升职成败

    细节决定升职成败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工作的细节,以便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往上攀登,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经验,从职场人士的资质、能力、人际关系、自身形象和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系统化地阐述了职场的细节之道,全书以经验加案例的形式,生动有趣,又非常有实战性,相信它能成为广大职场人士手中的升职指南!
  •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学会珍惜:人生有一种幸福叫做珍惜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工作、生活、人生这个三维角度,把需要珍惜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并通过全方位的论述,特别是对于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做了详细的解说,读者可以既享受阅读的喜悦,同时又能够对自己进行反省。
  • 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本书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功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创新思维研究的时代缺憾、中国人创新思维启动缓慢的现实成因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桂花树之恋

    桂花树之恋

    一个菜市场卖鱼的淳朴的女孩英文意外的成为了坏男孩的女仆。在学校里不停的被作弄,所以开始拼命的反抗着命运的不公……
  • 造化仙书

    造化仙书

    众神已经睡去,却留下了自己的道痕。天下修士取道痕,悟道韵,化道印。有人为成仙;有人为长生;有人为成天帝,执掌三界一切……道痕,大道留刻为痕。道韵,悟道神髓为韵。道印,道韵重组大道为印。这是一个西游之后,追道逐源的后仙神故事。
  • 穆法大陆传奇

    穆法大陆传奇

    穆法大陆魔法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各魔法学派争执不休;诸国林立,武风盛行,世俗皇权与宗教神权明争暗斗。平静多年的大陆局势如同波澜不惊的水面,暗流涌动,一触即发。初涉人世的少年,独自在大陆闯荡,辗转各国,只留下那永久的传说:他走过,沿着远古的足迹,探寻法师的传说;他吟唱,顺着心灵的呼唤,追逐自由的荣光;他战斗,披着法师的长袍,点燃传承的圣火。他看见,却未征服;他流浪,却未迷失。一切,只因那骚动却不失纯挚的心。
  • 极端优雅的少年

    极端优雅的少年

    苍白且魅惑的绿彩,深邃到无止境的苏白,还有优雅却满心仇恨的明镜,以及外表平和温存,内心极度动荡的崔老师,他们,都是这场疯狂盛宴的策划者与倾情粉饰的表演者。唯一的观众就是那个平凡而又太不平凡的诚燕,当她迫尽一切压力,拉开巨大的帷幕,掀开所有的谜题时,这个舞台呈现的是异彩华美,还是骇人的婉约谎言。
  • 世界不容我,我便颠覆世界

    世界不容我,我便颠覆世界

    曾经是站在世界巅峰的杀手!仅因执行一次任务的大意,身染V病毒!医生说他难以再次苏醒.可上天总是仁慈的。夜轩的身体由于V病毒与抗体的对抗产生了异于常人的变异!进化、变异!世界不容我,我便颠覆整个世界
  •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她是他金屋藏娇的女人,他是她拥最原始的资本交易后的男人。明明在他眼里,女人只是用钱买来的玩物,不配让他付出感情,但是不知道为何,内心会隐隐作痛。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家人,不惜耗尽七年青春,抵押尊严跟在自己身边七年的丫头竟然在想着逃离!“你竟然敢骗我,哼,什么命中不命中,我告诉你,我不要你了。”霍千颜说完跑了出去。惹得沈文墨直喊:“你是我命中的妻,是注定的,你跑不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陆传说

    异陆传说

    两族相争,灵族中最后一位拥有强大异能的婴儿被仆人带逃到了异大陆,数万年的经历却让他在异大陆的记忆无法保留,继承了巨大异能的他却在异大陆无意溢出……
  • 张掖经济史略

    张掖经济史略

    本书共16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了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张掖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中篇重点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张掖解放这段发展史;下篇从1949年9月至今,系统回顾了六十年来张掖经济发展的成就。
  • 羽化轻仙

    羽化轻仙

    落家离家的少族长落月樱,一个不能修炼的废材女,经历险难,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