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5700000003

第3章 行为动作和心理究竟是什么关系(2)

话语是人所思所想所感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人在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加工成话语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表达能力、环境、身体状态、内心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让语言表达的信息会有所偏差,甚至有人会为了某种目的而刻意地扭曲或掩盖事实,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谎言。行为的优势在于,行为不像话语一样要经过重重加工,是不经意的流露,所包含的信息也相对真实得多。所以,有些人在对人或事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更加注重对一个人的行为的考量,这样会让自己获取到更加准确和真实的信息。

其实,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人与人之间交流要是使用话语的话反而不利于沟通,比如在人声鼎沸的公众场合,点头示意等行为则相对合适,甚至具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指挥员,他们和飞行员的交流和对其指挥都是依靠身体语言来实现的,因为巨大的飞机噪音无法用语言传达信息。

所以与话语相比,行为不仅更加真实、使用限制更少,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更重要的工具。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通过跟踪观察100个人发现,一个人每天24小时,除去正常的睡觉的时间还会剩下16个小时左右,但在这16个小时里,正常人说话的时间累计起来通常情况也不过是十几分钟,女人会比男人讲话的时间要多,其累积的说话时间往往也不会超过20分钟。一句话会耗去人们2.5秒的时间,当然,根据句子的长短,时间会有不同,这里所说的2.5秒指的是平均时间。很明显,人通过话语来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心理学家明确指出,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完成的,包括身体姿势、仪态和所处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都是以非语言方式,即通过行为来进行的。

由此可见,与口头语言相比,行为显得更加重要。但生活中的很多人似乎更愿意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更愿意听他人说,而忽视他人行为所包含的心理真实。这样一来,人能够传达或获取的信息就非常有限了,自然也就不容易探测到那些人和事背后的真相,更谈不上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了。

要想做一个精明的人,就一定要有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判断别人的心理。知己知彼,才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如何正确解读行为所反映的心理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够学到一些关于如何解读他人行为的知识。但为什么生活中仍会出现被他人欺骗、被他人误解的情况呢?其实,不能正确地解读他人的行为、读不懂他人的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遵循相应的规则。那么,要遵循哪些规则,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准确地洞悉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呢?具体地说,在解读行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行为应该被连贯地理解

许多人在学习和了解了一些人的行为与其心理的对应关系,即行为的含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喜欢对他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进行判断解读。但这时往往最容易犯错误,因为如果对行为心理学和身体语言掌握得不系统和不全面,运用起来也不熟练,就容易将他人的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在忽视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以及大环境的情况下,孤立、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这就好像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只听只言片语便做判断。

没有获得全部信息就做的判断势必会产生偏差,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是人们所常犯的,要注意避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身体动作如果作为有特殊目的的动作来使用,那么就不能再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信号来理解了。

比如挠头所表示的含义有很多:尴尬、不确定、健忘或者撒谎等,但是有些时候人们挠头是因为刺痒或者去除头屑。而要判断人的行为动作是单纯的身体反应还是有其心理意义,就需要联系当时人的一系列表情、动作以及所处的环境来考虑。

其实,行为和说话一样,是一种语言,也有词组、句子之分,每一个表情或动作就好比一个单词,而每一个单词的含义都不是唯一的,它的具体含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比如,很多人在机场都会做出“挥手”这个动作,那么这是代表告别,还是代表“我来接你回家,我在这儿”呢?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其表情是充满离别的悲伤,还是洋溢着重逢的喜悦来判断。只有当你把一个人的行为、身体语言放到当时的情境中,联系其他动作、表情来解读的时候,才可能彻底弄清楚它的含义。

在解读人的身体语言、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而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来对待。

2.解读行为时要注意一致性

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自称婚姻生活相当幸福的女士来找他做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位女士脸上总是洋溢着看上去非常幸福的笑容,但同时她不断地将她的结婚戒指取下然后又戴上。弗洛伊德注意到了她的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行为,由此这位女士的婚姻并没有她说的那么圆满。而后来果然有消息传来说这个女士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我们在解读他人行为时,也应像弗洛伊德一样注意其动作、表情的一致性,通过对方的行为来洞悉其心理,然后再用其他行为表现来验证自己的判断结果。如果所有的行为都是一致的,那么判断是准确的;反之,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解读。

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发表“与莱温斯基无染”的声明时,眼神坚定、表情坦然,是一种真诚的表现,但他的手却指向了与眼神相反的方向,他的行为存在矛盾的地方。由此一些专家判断克林顿在说谎,而事实也证明他的确与莱温斯基有染。

因此我们在解读行为时,一定要注意其一致性,这样做出的判断才能更加准确。

3.行为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同样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来进行解读和理解。同样的行为和身体动作,在不同的环境中代表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见某个人坐在车站等最后一班公交车时,双臂紧紧环抱于胸前,双腿也紧紧地夹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他之所以摆出这种姿势,是因为他感觉到寒冷。但是,当你和某人隔桌而坐,而你又试图向他阐明自己的一些观点的时候,面对你的说辞,对方摆出了一个和上面那个男人一样的姿势。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对方其实是想借此告诉你,他对你的话持否定的态度,或者说他对你的观点不能接受,你还没有说服他,至少没能让他有所触动。

解读身体语言和行为,我们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敏感、细心等先天优势的同时,还要遵循注意其出现的语境、与他的身体语言和行为的一致性、连贯且联系地解读等原则,这样才能将行为解读得更加准确。

行为的改变能够扭转内心态度

人们通常以为,人要先有某种观点,才会去采取某种行为,而心理学家们却不以为然,他们发现并不是态度改变行为这么简单,甚至完全相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因为我们哭,所以才愁;因为动手打架,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而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架,怕了才发抖。”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行为与身体的变化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

有人送了一条漂亮的短裙给一个穷人家的女孩。为了找到一件能与这条漂亮短裙相配的上衣,女孩的母亲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自己年轻时穿过的一件雪白的衬衣。

女孩穿上新裙子,配上白衬衣,整个人简直脱胎换骨,显得既漂亮又成熟。女孩的父亲看到女儿的这副模样,既惊喜又羞愧。惊喜的是女儿已经长大了,且亭亭玉立;羞愧的是让美丽的女儿生活在如此破旧的家中。

于是,他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庭院。

邻居们看到这位父亲在打扫庭院,受其影响,也跟着打扫自己的房屋。

于是,村庄里,一家影响另一家,最后,每个家庭都进行了一番大扫除,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热门推荐
  • 紫光:尘叹

    紫光:尘叹

    空洞接引生命的彷徨,最后的光明唯有紫光。
  • 十月生辰石

    十月生辰石

    生辰石,秦年初现,始皇得之。据传始皇将之铸成钥匙八具,命名十月。然大成之日,八把钥匙诡异消失,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其后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钥匙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
  • 都错过了,就让它成过往

    都错过了,就让它成过往

    【我们没有错过,只是走了不同的路,我们没有放弃,只是学会更爱自己】五年前的她,单纯善良,愿为他付出所有,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五年后的她,冷漠,却保持着一颗天真的心。当所有的事情蒙上了雾,当他们再次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最后走出的他们,面对他们的是在一起,还是又一次的分离……
  • 世界的漏洞:瓦洛兰

    世界的漏洞:瓦洛兰

    瓦洛兰在召唤师们的维护下一直保持着和平的状态,可是当伊泽瑞尔醒来时,一切都变了,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万千风华

    万千风华

    她,秦氏总裁的夫人,只因丈夫的陷害,死于一场车祸。一只古镯让她魂穿异世。一睁眼,什么?居然躺在棺材里,躺在棺材里也就算了,居然还棺中产子?!什么?这孩子还是父不祥?!好把,上一世她因意外伤了子宫不能生育,这一世就当是老天的补偿好了,从今后儿子就是她的一切。男人神马的都是浮云,天下美草多的是,带着儿子逍遥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自我升华

    自我升华

    从习惯、学习、阅读、时间等多方面,来说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约束与瓶颈,告知读者如何克服,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与自我的升华。
  • 天境之回

    天境之回

    十年网游路,潇洒走一回。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高科技,没有神秘的家世,更没有千篇一律的成王之路和终究会逆转的天下废材。我只是想把这十年来在网游中经历的一些难忘的事,以小说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游戏虽然是虚拟的,但故事却是真切的,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在游戏中有过通宵达旦、日夜坚守的你们。
  • 仙游世界

    仙游世界

    听说这个世界有仙人来过………………世界万物本无灵,仙游一念万物生。凡尘寻觅永恒路,道生一路醉乾坤。听说这个世界光有一身强大的修为还不行………哦?那还要有什么?锻造装备会不会?合成灵宠会不会?锻造装备?别说了,合成太难,强化更难,赋予自然属性坑死人!合成灵宠?拜托,这个不是我们这样种穷人能玩得起的!
  • 笨鸟天才

    笨鸟天才

    沈重曰:“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记者问:“后边应该还有一句话吧?”沈重笑道:“对我来说,只需要前边那一句话就够了。只要足够的努力,有足够的时间,任何一个人都能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汗水浸泡出那万分之一的灵感。”这是一个天道酬勤的故事。
  • 梨花沐

    梨花沐

    王室凋敝,诸侯纷争,乱世逐鹿,英雄美人。征以战,服以德,我许你一个河清海晏太平天下。——子沐若是得不到你,梨若,那我一定会毁掉你,你要死在我手上。——赫曦轩今生你为主,我为臣,虽然我不能与你执手前行,但只你一句话,我温家满门皆听你差遣。——温玉梨若,当初若是我遇见了你,那么我们之间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无情,我是不是不会穷尽一生,却只能看着你的背影。——连暮理若是我死了,记得把我埋在那片荒野上。梨若,如果你不能爱上我,那我也要你今生今世都忘不了我。——楚煜普天之下,你是我最想拥有的温暖。——年少轩我从未如此渴望权力,因为只有站在高处,才有机会看到你。梨若,为了你,我要全力打下这天下。——宇华潇潇暮雨里,满树梨花开。梨若,赫国的梨花开了,你可要一看?——苏潇且看她一个小乞儿,在这乱世之中,在这纷争之中,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