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7300000021

第21章 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活动空间(2)

在选择朋友上,孩子反对父母的干预

交友是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要注意人生只有结交好的朋友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交友从孩子时就开始了,做父母的可以给孩子提出原则和注意事项,但不宜干预过多。

一位上初三的女孩,这样向朋友倾吐自己的烦恼:

“我爸妈对我什么事都要管,他们对和哪些同学交朋友特别敏感。如果我想和女同学交朋友,他们就要逐一地进行资格审查。学习不好的不能交,爱说话的不能交,把自己打扮得太漂亮的不能交,眼神太灵活的不能交。当然,如果我想和男生交朋友,干脆免谈。”

“上个月,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两个男生同路,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就问我:和你同路的那两个戴眼镜的学生是谁?爸爸还指证说:你在左边,他们两个在右边。”

“我真受不了爸妈这种监视的态度,但我没有别的办法,他们盯得这么紧,管得这么严,谁还会和我交朋友呀?我感到很郁闷!”

这位女同学的父母限制的不仅仅是女儿和谁交朋友,更重要的是窒息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和独立精神。

每一个孩子不仅属于家庭、属于父母,更属于社会,因为他们毕竟有一天要走上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像这位女孩的父母那样连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朋友都要管到底,设限设卡,那么孩子的交际能力从何而来呢?

特别是在这个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时代,大多数孩子可交往的“圈子”只有他们身边对他们关怀的无微不至的亲人。他们更渴望友谊,更渴望拥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圈子,融入到由伙伴们组成的团体中。

其实,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进中学,是进入了团体生活,但很多父母整日睁大眼睛甄别孩子的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替孩子选择朋友,以家长的“权威”限制孩子的交往自由。有的父母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与一些所谓的“有教养”家庭的孩子在一起,不让孩子接触那些比较调皮、野性十足的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和比较老实、听话、胆小的同学在一起,会更让人放心,自己的孩子不会被欺负,更不会有事故发生。而有的父母只许孩子和学习好的同学来往。

事实上,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有一种潜在的“互补意识”,如果他乐于与调皮一点的、“野一点”的孩子交往,也许正是他自身太过温顺,太过懦弱了,所以渴望自己能具有对方一样的性格特征。所以和调皮的“野孩子”交朋友,其实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完善。

同样,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地方,他的学习虽然不是班里最好的,但他的威信却可能是大家中最高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有正义感,又肯热心地帮助别人,所以你的孩子可能对他很有好感。如果身为父母者仅仅以“学习好”为标准来选择孩子的朋友,岂不是把这些最值得交往的人拒之门外了吗?

从长远来看,那些用心良苦的父母现在可以限制自己孩子的交往对象,但是无法让孩子将来所身处的环境同样按照自己的意志转移。谁都知道人的一生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也许你的孩子将来的同事、上级和竞争对手,在小时候就是一名调皮、野性十足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不和这些人交朋友,磨炼和这类人相处的艺术,那么步入社会之后又如何能成功地应对这类人呢?

当然,孩子在交朋友、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受到冷淡、嘲笑甚至排挤和打击,在这个时候,聪明的父母不是代替孩子作主张,“以后不要再理他!”而是及时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孩子一起分析交往受挫的原因,解除孩子心理上的疑虑,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鼓励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触伙伴们,从而在广交朋友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才智。

孩子要求按自己的愿望交朋友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孩子的大脑里在想什么,他正在实践什么,我们是无法全部了解和掌握的,但有些重要的想法,作为家长是必须要知道的,比如,孩子的交友问题:

给孩子选择朋友的自由,家长只需作出适当的引导。孩子往往并不能分辨清楚。他们可能会和那些好打架闹事的同学交朋友并模仿他们的行为,认为那是讲哥们儿义气,是勇敢;他们可能会和那些挥霍金钱、讲究吃喝的同学交朋友并学着他们的样儿,认为那是成熟、有品位。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必指责他乱交朋友,而是要帮助他正确认识那些行为的弊端。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就会主动远离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人,主动与那些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为伍。

家长要对孩子的朋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单纯地用成绩好坏或家庭出身来评判他的朋友,也不能因为他的朋友偶尔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就完全否定并禁止自己的孩子与朋友来往。要鼓励孩子与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朋友接触,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取长补短”等观点,从不同的朋友那儿获得不同的感受,学到不同的知识。

当然,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控力毕竟有限,当发现孩子与有不良倾向的朋友交往时,家长也必须作出良性干涉。比如,孩子在和一个有着犯罪倾向的朋友交往,家长应该当机立断,坚决阻止他们继续来往。而如果孩子的朋友只是有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玩或主动参与他们的游戏,寓教于乐,对他们进行正确教育、引导。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要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和辨别力。孩子要适应这样一个“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的现实环境,并辨明是非,选择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这锻炼的是一个人的适应力和辨别力。但是,如果家长为孩子选择好了朋友,那么孩子就不必发挥他的辨别力了,也不必努力适应环境,只需要被动顺从环境就行了。

一个人的成长还包括学习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与人相处,总会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通过处理这些问题,一个人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如果家长用一个模式去为孩子框定朋友,一方面孩子与同类型的人接触,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减少,这也减少了他解决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孩子在和朋友发生矛盾时,家长会认为,这是因为“志趣不投”引起的,因此出面把那位朋友轰出局,这也让孩子失去了积极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之间的事他们喜欢自己解决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有他们的游戏规则,他们喜欢按他们的游戏规则去处理问题。

一个休息日,杨女士在家看电视,而她11岁的儿子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们玩。平时这几个小伙伴经常在一起玩。

杨女士看了一会儿电视,就推开窗看儿子在哪里玩,不料正看见儿子和一个个头高一点的孩子在吵架,而且越吵越凶,声音很高。

杨女士急忙跑下楼来探看究竟。到跟前一看,才弄清楚孩子们争吵的“导火索”是一种名叫“纸三角”的自制玩具。原来儿子的“纸三角”被那个个头高一点的孩子抢去了,所以很气愤,两人就吵了起来。更可气的是,其他的小孩子偏偏帮着个头较高的那个孩子对付自己的儿子。

杨女士的儿子看见妈妈来了,涨得通红的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委屈的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继而“哇哇”地哭了起来。

看到这种情形,杨女士一开始真的很生气,真想训斥那个不讲理的孩子一顿,替儿子出出气。但她忍了忍,转念一想,自己一个大人掺和孩子们吵架不合适。

于是她强压怒火,拉着儿子说:“走,咱们回家去,不和他玩了!”

但是,儿子人小骨头硬,站着没动,偏偏不回家,非要把自己的“纸三角”要回来不可。

杨女士于是劝儿子:“几片破纸片,有什么好玩的!回家妈妈带你买好玩的去。”可儿子仍然不干。

杨女士只好把目标转向那个抢“纸三角”的,语气温和地对他说:“小朋友,阿姨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你把纸三角还给他吧,好吗?”可是那个倔小子也不买她的账。

杨女士一看他们都固执己见,两下都搞不定,一气之下喝问儿子道:“你到底回不回家?”儿子将脖子一拧,响亮而坚决地吐出两个字:“不回!”

“好吧!那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回去了!但是不许哭,男子汉哭算什么出息!”说完头也不回地上楼了。

杨女士虽然坐在家中,但还是悬着一颗心,生怕自己的儿子受欺负。正担心之间,儿子却手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纸三角”回来了,并且小脸上早已“阴转晴”,笑嘻嘻的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杨女士感到诧异,细细问去,才晓得几个小朋友又和好了。杨女士询问儿子用什么法子“解决”的,儿子只笑着说了两个字:“保密!”

这件事给杨女士上了深刻的一课,使她认识到了小孩子间的纠纷最好还是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从此以后,杨女士不再为儿子出头了,而儿子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却越来越强了。

事实上,孩子与伙伴之间的纠纷不过是争争吵吵这样的一些事,有时可能会大打出手,甚至把对方致伤,闯下祸来。有些父母便忙着为孩子收拾残局。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年龄小,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不得不由当爹当妈的出面“善后”。

这类父母要么找到与自己孩子发生冲突的孩子,替自己的孩子“赔不是”;要么登门拜访对方父母,希望通过大人们之间的理智来解决问题。一般而言,这类越俎代庖的做法收效甚微,且不会受到自己孩子和对方孩子的欢迎。

父母们应该明白,孩子们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同于成年人的,像偷了人家的羽毛球拍,或者用砖头砸人之类的事,在大人们看来是性质很严重的问题,而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因此,倘若父母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定性孩子的行为,很可能使问题复杂化。有时候,原本不过是孩子们一时之气引起的纠纷,经过双方父母煞有介事的一折腾,反而升级为大人们之间的冲突。当孩子们和好之时,父母间却还在互相怨恨。

所以,明智的父母一般不会介入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他们会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按照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纠纷。

其实,孩子间的冲突和纠纷,是孩子锻炼这种本领的绝佳机会。孩子们正是通过辩解、说理和争吵,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进攻与忍让,斗争与妥协的艺术,学会如何去面对胜利与失败。在解决与伙伴之间的冲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思考,使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提升。

每个孩子说到底都属于社会,总有一天他会走向复杂的社会,到那时人际间的各种冲突远比现在小伙伴之间的纠纷要复杂得多。做父母的不可能永远充当孩子的“保护伞”。

因此,拒绝替孩子“善后”,要及早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当,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纠纷,这才是父母最明智的做法。

同类推荐
  •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我做妈妈了!”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欣喜之余,也会开始不遗余力地打造孩子:为孩子选最好的幼儿园!进各种培训班!但妈妈们努力过后往往发现:孩子不爱读书?不懂艺术欣赏?怎么办?!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路上乐此不疲,却也困惑盲目着……本书记录了从孩子出生到初中的时光里,四个年轻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从妈妈们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要做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妈妈,妈妈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勇敢改变自我,和孩子一起长大,指导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
  • 戴牙箍的孩子

    戴牙箍的孩子

    本书从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以牙齿矫治的程序为主线,分别介绍牙齿矫治前、中、后,家长和孩子该了解些什么及做些什么,并将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患者顾虑和注意等问题融合其中。
  •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孕产育儿知识一本通

    本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优生优产和幼儿智力训练的步骤、方法以及妇幼医学保健等科学知识。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给孩子的人生先修班

    给孩子的人生先修班

    番红花细数理性妈妈的独门教养绝活,她讲求随时随地培养下一代的品格,多让孩子贴近大自然,多陪孩子接触各种价值观,多方面开拓孩子的眼界,此外,更着重于在小脑袋中种下经济观念的幼苗。孩子的吸收力与能量超乎想象,陪孩子成长茁壮的过程中,我们也跟着变成更好的大人。
热门推荐
  • 苏北里

    苏北里

    苏北人为讨生活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聚集苏州河畔形成上海著名的棚户区
  • 偶像活动之新时代

    偶像活动之新时代

    片段一“神崎美月,什么时候有了个妹妹。”“哎呀,早就有了,听说身体不好,一直在美国生活呢!”片段二“没想到,还是蛮有意思的。”某男说。“你真的看上她了!!”“。。。”本小说绝对无抄袭现象,主要就是青春校园,所以关于偶像活动的内容可能会有些少,当然本小说与偶像活动关系不是很大很大,人物有添加,希望大家喜欢~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呵你是我的

    呵你是我的

    古老的墓室里竟穿出女婴的啼哭声,那声音好像具有什么号召力,墓外千万之斓曦(类似于猫)若隐若现的闪着那似蓝宝石的眼,死死的声音的来源之处,古老魔法的开启,新生命的诞生,预言即将实现,迷茫黑暗的那一端,将迎来生命的曙光,他的到来是福是祸,魔法不是绝对,不是万能,她犹豫不决,,同心锁,守护,只为你一句我爱你……
  • 神夜

    神夜

    失业、分手、退职费被当成分手费、存折也被前女朋友取走了,走上生活末路的颓废青年,意外的因为一张奖券而改变了命运……【每一张票是读者的权利,每一个字是作者的义务】书评区管理规范式行办法:1、凡,评或骂我书写的不好,加精。2、凡,评或骂我书写得不好,并给出理由者,加精,奖分。3、凡,评或骂我书写得不好,并给出理由,我也认同者,加精,奖分,置顶。4、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合作,请君自重!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腹黑嫡女万万岁

    腹黑嫡女万万岁

    一朝穿越,本以为会想其他人一样穿越到一个牛逼哄哄的大人物身上,谁知道,竟然穿到了一个小婴儿身上。这也就罢了,竟然眼睁睁看着母亲惨死自己被人抱走,抱走就抱走,好好照顾也行啊,谁知道全家就自己最废柴,欺负我,哼,让你们还回来,虐庶妹,惩贱人,疯了一圈后发现后面还有个帅死人不偿命的妖孽男。“你这个大流氓,走开走开。”某人邪笑。“哦?这就流氓了,那本君还有更流氓的要试试么?”
  • 秋薄荷

    秋薄荷

    无泪和团圆是一对合租的朋友,平常两人无话不谈,无心不交,直到有一天,这里来了一对新的邻居,于是一切开始改变了,当无泪目睹了爱人的死亡,以及传说中的鬼怪后,一些谜团开始逐渐解开,原来生命中遇到的人都是踏着宿命而来。。。。。。
  • 盒饭三国

    盒饭三国

    一天,全知全能而又无聊至极的主神突发奇想,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用强大神力创造出数百个三国人物,并让他们以现代网络小说为剧本,拍摄三国类型的军事穿越电视剧供自已观看。可是不久后主神就失去了兴趣,淡忘了这回事。而那些被创造出来的三国人物,还在日复一日地表演着………(已完本)
  •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这本集子,共收录了100多篇 小小说,这是从作者(沈岳明)近20年创作的数干篇 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可谓篇篇精品,可读性极强。 这些小小说,有的幽默搞笑,但笑后又总能让人 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有的曲折离奇,能将人带入一个 奇妙的故事世界;有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有的感 人至深……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既拥有 瞬间的冲击力,又拥有长久的回味力。 目前,市面上的小小说集不少,但这本小小说集 与其他小小说集,又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作者在创作 上,一直是以哲理散文见长的,所以在写小小说的时 候,也不知不觉地将许多的人生哲理,糅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