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6800000022

第22章 左倾路线李立三

上海,忽地来了个三十来岁湖南口音的古董商,租了房子,落脚做生意。他自称名唤“萧柏山”,不过,这位古董商仿佛是个戏迷,常往天蟾舞台跑。

在中共中央那秘密机关里,这位“古董商”变得非常忙碌,不断地向全党发出指示,大有总书记的派头。

“萧柏山”,便是李立三。

这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尽管中共“六大”选出了向忠发当总书记,可是,中共的实权却操在李立三手中!李立三,既不是政治局常委,也不是政治局委员,而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立三成为中共的实际上的领袖,其实就跟向忠发忽地成为中共总书记一样。那时的中国共产党非常年轻,没有成熟的领袖人物。

李立三也有他的机遇:

中共“六大”之后的第六天,共产国际“六大”在莫斯科开幕。共产国际的“六大”,开的时间很长。周恩来、苏兆征、项英三常委留在莫斯科开会。另两位常委,即向忠发和蔡和森,再加上李立三,先行回国,主持中央工作。

于是,在1928年9日2日,向、蔡、李三人回到了上海。

向忠发这人,理论水平低,工作能力也差,不具备领袖才能,仗着老工人牌子被捧上总书记的位子上。这样,他也就成了名义上的总书记。

最初,掌握中共领导实权的是蔡和森,他是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33岁的蔡和森具备领袖之才。他原名蔡林彬,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氏。1918年他和毛泽东共同发起新民学会。翌年,他留学法国,猛看猛译法文版马克思著作。他很快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真髓。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高于他的许多同时代人。

蔡和森于1921年底加入中共。在中共“二大”至“六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大”,成为政治委员;在“六大”,则进入政治局常委。他的一支笔,写下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因此,他成为政治局常委时,还兼任中央宣传部长。

蔡和森回到了上海才十来天,却因顺直省委的一些问题牵涉到他,要他向中央常委检查错误。加上他的气喘病发作,他不得不离开中央机关养病。不久,他被指责为“右倾”,撤消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及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1929年1月,他被调往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蔡和森犯了“错误”,李立三便取而代之。11月20日,李立三取代了蔡和森的地位,被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常委便为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李立三、项英。内中苏兆征于1929年2月才从苏联回国,当月就病逝了。

李立三是个趣事颇多的人物。他曾是毛泽东的“半个朋友”。那是1915年夏秋之间,正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化名“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三字繁体汉字正好二十八画)张贴《征友启事》,欲求志同道合之友。第一个响应者是从浏阳来长沙读书的罗章龙,跟毛泽东结交。那时,李立三叫李隆郅,从醴陵来到长沙上中学,认识罗章龙。于是,罗章龙便把李立三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对斯诺这样忆及往事:

“我那时感到心情舒畅,需要结交一些亲密的同伴,有一天我就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和我联系。我指明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我从这个广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据李立三说,他当时“没有明白表示意见”,是因为他才16岁,又刚从小县城来到长沙,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只成了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1917年,18岁的李立三中学毕业了,回到故乡醴陵当了几个月的小学教师,便投奔护法战争时任湘军司令的程潜麾下,当了一名小兵。不久,他这个“小知识分子”当上差遣(相当于连队文书)。一天,他送文书到司令部来,见程司令正在与人下象棋,也就站在一旁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忽地漏出一句“应回马栏卒”。程潜抬头,见是一名小兵,便问李立三:“看样子,你会下棋!”于是,程潜与李立三对弈,总司令竟败在这小兵手下。程潜跟他攀谈起来,才知彼此是同乡,李立三之父李冒还是程潜清末同场考中秀才的“同年”。李立三能诗善文,深得程潜喜欢。1919年春,程潜资助李立三进京,进入法文专修馆。这年秋天,李立三便到法国留学。1921年冬,他从法国回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立三加入中共之后,从事工运。1922年,他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翌年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委会书记。1925年他在上海一家工厂参加选举,李隆郅三字笔划太多工人不易写,刘少奇建议他改名。正巧迎面站着三个工人,刘少奇说:“就叫李三立吧!”

他思索了下说:“叫李立三吧!”从此他竟以“李立三”这名字传世。这年,他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赴苏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7年任中共中央工人部长,全国总工会驻汉办事处主任,然后又兼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那时,向忠发是他的部下。后来,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旋即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李立三在蔡和森遭贬之后,当即取而代之。不过,1928年11月上旬,周恩来从苏联回到上海,李立三在党内的威望不及周恩来,中共的领导工作实际上由周恩来主持。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便决定,由周恩来起草新的中央的工作计划。此后,许多中央通告、文件,皆出自周恩来之手,而李立三则成为周恩来的副手,向忠发不过是名义上的领袖。向忠发、周恩来、李立三成了当时中共“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的局面,持续了一年多。

1929年8月下旬,中共失去了两位重要人物:政治局委员彭湃,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

1930年3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上,出现一行奇特的暗语:

“冠生病入院。决:准假两月。”

“冠生”何人?周恩来的化名!周恩来生了什么病,要入院病假两个月?原来,“病”是他去苏联的暗语。也就是说,政治局批准周恩来赴苏两个月,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

周恩来一走,李立三便成了中共的主持人。李立三原本是个性情急躁的人。由他掌舵,一下子把中共推向了“左”的航线。

李立三火爆的脾气,是颇为“著名”的。1921年冬,他和一百多位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轮船在海上悠悠而进。为了打发时光,学生们举行围棋赛。四川队推出了陈毅,湖南队推出了李立三。李立三急于求胜。给陈毅抓住了弱处,一举击败。李立三一气,把棋子连同棋盘一起,甩进了大海!

当他跟朋友聚谈,别人说及军阀之腐败和凶暴,他每每在一侧大声呼喊“打倒”、“推翻”、“杀掉”。

他恨不得把旧世界在一个早上推翻掉。正因为这样,他的同志们都熟知他的火急的脾气,竟为他开过两次追悼会:一次是在安源,谣传罢工失败,李立三去刺杀军阀赵恒惕未遂而牺牲,他的同志们很快信以为真,周恩来主持了他的追悼会!又一次,他参加南昌起义,传说他跟敌人拼杀,血染战场。于是,又为他开追悼会,主持人依然是周恩来!

在批判陈独秀的“跪着降”之后,李立三越发激动起来,日渐“左”倾。

1927年6月12日,斯大林会见前来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的负责人时,便和李立三有过小小的争论。

那天,斯大林穿了一身军装,一双肥大的皮靴,在莫斯科一间小型会议室里,会见中共领导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蔡和森、项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

斯大林分析中国形势时,说:“中国革命形势现在还是低潮而不是高潮,但正走向高潮。现在处于低潮。”

这一历史性的小插曲,准确地折射出李立三的“左”的急性病。

那个年月,“左”是流行病。共产国际也“左”,周恩来有时也“左”。不过,周恩来毕竟稳健,经验远比李立三丰富,李立三的“左”病常受周恩来约束。周恩来走后,李立三便独断专行了。

李立三下令迎接“红五月”,各地中共组织要举行工人总罢工、总示威。“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天,光是上海,便组织了一万多人涌上南京路游行,结果使许多人被捕。他声称:“现在的革命好比干柴,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准备武装暴动的时候到了!”

李立三重蹈瞿秋白的覆辙。他又一次在中国掀起“左”的浪潮。他的登峰造极之作,是那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0年6月11日通过。那篇文件,被称为“立三路线”的“纲领性文件”。

李立三以发烫的头脑,写下发烫的字句:

“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我们的面前”!

“暴动的时候要到了,大家组织起来”!

“革命可以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

“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

向忠发对李立三言听计从,支持他的暴动计划。有了总书记的支持,李立三也就“名正言顺”地动用中共中央的名义,对各地下达暴动计划:

组织武昌暴动!

组织南京暴动!

组织上海总同盟罢工!

李立三甚至异想天开,要把苏联西伯利亚的十万华工武装起来,投入战斗!甚至说“蒙古在中国暴动胜利时,应在政治上立即发表宣言,与中国苏维埃政权联合,承认蒙古是中国苏维埃联邦之一,紧接着大批出兵进攻北方”!

李立三这一系列“左”倾暴动计划,又一次使中共蒙受了惨重损失!

莫斯科车站,两个中国男子,匆匆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取道德国回国。

两名中国男子,一个叫“斯特拉霍夫”,一个叫“伍豪”,亦即瞿秋白和周恩来。

一接到李立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文件,不光是他俩着急,共产国际执委会也着急了,于是,立即与他俩一起,起草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由于这份决议是在1930年7月23日作出的,又称“七月决议”。

他俩带着“七月决议”,踏上归程。

为了避免万一的意外使两人同时被捕,在德国,周恩来先走一步。这样,他于8月26先回到上海。8月29日,瞿秋白也来到他阔别两年多的上海。

瞿秋白和周恩来给头脑正热的李立三带来了清凉剂——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七月决议”,来了个急刹车,结束了“立三路线”。

紧接着,9月24日至28日,中共召开六届三中全会,贯彻共产国际“七月决议”。

现存在会议记录上称,此会是在“避暑的庐山”上召开的。其实那是隐语。所谓“庐山”,是指上海麦达赫司脱路(今泰兴路)的一幢豪华洋楼,真的有点“庐山”气派。

会议是由瞿秋白主持的。周恩来是这次全会的实际主持人,但他很谦虚,总是把秋白推到前台,让他主持会议,做报告,发表结论性意见。因此,三中全会使瞿秋白成为党中央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

在会上作《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的是“特生”,即向忠发。他承认,中央政治局“犯了‘左’的个别冒险倾向的错误”。这“个别”两字,自然是为他自己掩饰。

“少山”传达了共产国际“七月决议”。“少山”,即周恩来。

“之夫”作了大会结论。“之夫”,亦即瞿秋白。取义于“杨之华之夫”,杨之华是他的妻子。

“柏山”承认了“策略上有左倾冒险主义倾向”,“我是应当负更多的责任”。“柏山”,亦即李立三。

会议选举的政治局委员,保持原有的阵势,只是补选关向应代替已去世的苏兆征。七位政治局委员是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项英、李立三、关向应、张国焘。

政治局三常委改成了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

瞿秋白复出了!

可是,风云变幻莫测。1930年10月共产国际从莫斯科发出的新的指令,突然升高了批判李立三的调子,等于在政治上宣判李立三“死刑”:

“立三同志的路线,这就是反国际的政治路线。”

“这条路线底结果,就是消极,就是失败,就是极危险的冒险。”是站在“反马克思主义、反列宁主义、反共产国际的立场上,产生了他的敌视布尔塞维克主义和敌视共产国际的行为”。

这封题为《给中共中央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经过秘密交通线传递,中共中央于11月16日收到。瞿秋白看了信,全身发凉!他敏感地意识到,这封信将会带来一场政治风暴,因为在收到信之前,他已风闻,有人在说瞿秋白“庇护”李立三,六届三中全会是搞“调和”。李立三批判的升级,意味着他将面临新的批判……

按照那时的“惯例”:犯了错误的中共高级领导人,要前往莫斯科检查。陈独秀是如此,只不过他坚决拒绝了;瞿秋白是如此;蔡和森也是如此。如今,轮到了李立三。

在共产国际的“七月决议”中,就已经要求李立三到莫斯科作检查。瞿秋白以“工作需要”为理由,请共产国际准许李立三“暂不去国际”。

当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一到,李立三再也无法拖延了。那时,他的妻子正临产。他深知共产国际不会轻饶他,此行不知何日方归,妻又从事地下工作,将来很难照料孩子。他写下条子,把未出生的孩子预嘱交给一个老工人。就这样,1930年13月5日,他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远去苏联途。

李立三这一去,在苏联竟“检查”了15年!他甚至被押上军事法庭,投入监狱……

对李立三批判的升级,马上把回国不久的瞿秋白牵涉进去。

风暴来得那么的迅猛:就在共产国际“十月来信”送抵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机关的翌日——11月17日,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便送达中共中央政治局。此信是由两人联名写的。那是两个小伙子,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却领导了中共党内推倒瞿秋白的运动。此后,他俩竟夺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成为中共新领袖。

这两名年轻人,一个名唤陈韶玉,另一个叫秦邦宪。后来,他们以他们的化名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王明和博古。

王明、博古跟瞿秋白有过怎样的矛盾?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他们,怎么能够一下子攫取中共领导权?这得从头说起……

同类推荐
  • 锋刺

    锋刺

    战场浴血奋战,却身陷迷局;九死一生完成任务,又发现更重要目标!谨以此文祭奠抗战中牺牲的千万无名英雄!
  • 特种部队之法国篇

    特种部队之法国篇

    在法国,法国海军陆战队进行曲被广泛传唱:“要想加入陆战队,必须做好两件事:既是好步兵,又是好水兵。”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军陆战队,法国海军陆战队一直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 2050南海血战

    2050南海血战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但战争还是来了。X国依仗某大国的支持,暗中联合了J国和Y国,纠集了规模空前的海空力量,准备把新华国的南海舰队全歼。新华国军舰紧急投入海战,却又遭到三国有预谋的空海力量的突然夹击,新华国损失惨重。三国宣称,新华国从此再无力海战。但是,5艘新华国自行研制的现代航母加入了战斗,南海血战变的异常惨烈---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觉到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是惊人的,是你无法想象——
  • 紫鲸之逆战世界

    紫鲸之逆战世界

    男儿重义轻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冲冠一怒为红颜!更何况你一不小心成了中国版超人!当你赢的这场战争,却会失去整个世界,当你众判亲离,世界与你为敌,你还会守谨守本心,逆战而起吗?破万世之秘!解生灵倒悬!哪怕只有十年生命,也要青春热血!上天入地,诛敌千里之外!也要快意恩仇!这是第一本轻科幻军事小说,所涉及的科技与设施都有实现的可能。让小鬼子们都战栗吧!这本书里会牵涉到军事,传统武术,观相,命运,生化,神秘学,还有美女,但绝不迷信!
  • 战倭寇

    战倭寇

    倭寇,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刀客、海盗、无赖的代名词,和他打交道,就要出手重,打的疼,他才会跪地给你叫爷,安二的购岛闹剧,看看就是如此,他可以向打不过的人叫干爹,有干爹的撑腰,就要欺男霸女,对于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字,打,两个字,痛打。郭泰一个军人的后代,长大后就想和倭寇打一仗,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了时间隧道,为他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他选择了中日历史上的五次战争,作为自己穿越的经历,如果你有兴趣也来试一把?(此文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写)
热门推荐
  • 气御仙极

    气御仙极

    卑微的凡人小子,偶然得到诸天世界的宝刹图鉴,神兵,灵宝,万生,三页金纸,从此往后,便是:宝刹书中藏仙机,诸天境里吞风云。灵剑所指冲万里,气御仙极踏八方。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 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 ,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经典之作。杨晓编著的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就是其中一册。《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风筝》共分七章,内容包括:风筝的历史、制作、 放飞、流派、名家名品、体育竞技、民俗文化等。
  • 吸血鬼黎明

    吸血鬼黎明

    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只要活着就能找到有趣的东西
  • 初问

    初问

    我想,玄幻之所以是玄幻,是因为他是人们内心的另一个世界吧。那个世界应该是你最希望的世界,有你真挚的友情,有你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有你忘却不掉的亲情。说不定也有仇恨,至少不是一个脑残对手。叶白,就是这个世界里的人。如我一般的普通少年,但是总得有段不同的经历,身负深仇,却是由于母亲的保护,有着一个无忧的童年。待到少年,放飞江湖,犹如出入社会。旧仇新恨,逼迫他的成长。他在这风雨飘渺里。也曾迷茫,也曾无用,也曾崛起,也曾风云,也曾没落……我欲成仙。为何?为这臂弯足够强大,护我爱人,保我家人,帮我兄弟。我欲成仙。为何?我希望改变这个世界!送给正在奋斗的你们!334979618群号。原谅我的死皮赖脸。
  • 总裁大人:我们不是一路人

    总裁大人:我们不是一路人

    呆萌的白宁宁无数次的无视总裁江辰希,甚至多次开口说:“总裁大人,我们不是一路人,所以麻烦您滚远点。”以至于让江辰希自信心受损,不得不拿出强硬的手段来对付那个不知好歹的人。
  • 嚣张米虫:妖精老妈坏宝宝

    嚣张米虫:妖精老妈坏宝宝

    妖精妈妈很漂亮,嚣张、任性、一个不像妈妈的妈妈,开一间妖精酒吧,生意很好。坏宝宝小白,很可爱,人小鬼大,专长跳舞、调酒、DJ,反正酒吧里能看得到的他都会一点。妖精妈妈和坏宝宝都喜欢练飞刀,而且同样喜欢用人肉标耙。宝宝的爸爸耿直,善良,妒恶如仇。哦,妖精妈妈是未婚怀孕,无关情与爱。
  • 大变流氓萝莉

    大变流氓萝莉

    在遇到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秘密之前;我竟然全然不知上帝的创造力会如此之神!当然,除了我这个奇迹之外。。。。。。“为什么你要让我遇到你,”“为什么你要让我喜欢你,”“为什么你会是以这样的身份在我身边。。。”***标搞我了好么?!
  • 蝶恋花之刀光剑影

    蝶恋花之刀光剑影

    江湖高手接连死在一张苍白的纸条上,由此牵出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青龙帮白马堂堂主仁义算计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的可笑。夜殇的死,不过是一个偷天换日而已。一个可以被钱买通的女人她绝对可以在被另一个出价更高的收买。
  • 混迹在三流大学

    混迹在三流大学

    雪后的冬天格外的冷,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女们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大学生活,三流大学再差劲也是大学,平凡的人到哪里都是平凡的,不平凡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平凡的。
  • 三国之江东霸王

    三国之江东霸王

    何为王道?就是对手不乖,从他身上碾过。何为霸道?就算乖,也得碾过。何为天道?亲,今天你该被碾了。何为帝道?你不想被碾,也不得不被碾!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霸兼用,敬天治人。现代人穿越到三国小霸王孙策身上,用霸道和王道能否在这乱世之中成就帝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