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7100000002

第2章 历代碑文(1)

秦二十八年泰山刻石文

【作者简介】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年少时为郡小吏,和韩非同时受业于荀子。后入秦,历任长史、客卿、廷尉,官至丞相。秦二世时,为赵高所杀。他是秦代惟一的作家,作品多载《史记》本传和《秦始皇本纪》。代表作有《谏逐客书》,另有《泰山》等刻石文。又著有《仓颉篇》,已佚。近人王国维辑本较详备。

【原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译文】

皇帝坐上统治的宝座,制定制度,明确法令,臣下都效法,谨慎执行。秦始皇廿六年,六国灭亡,始皇帝刚刚统一天下,天下无不服从归顺。于是决定亲自巡视远方的老百姓,更登上泰山,遍览东部极点的地方。从臣思考始皇的业绩,推究其事业的根本和来源,敬颂他的功业和道德。治理国家按规律运行,众多产业分配适宜,全都有遵循的标准。大义完美英明,可以施予后世,顺利继承而不需要改变。皇帝亲自倾听,已经平定了天下,仍然治理不懈怠。早起晚睡,考虑的是建立设计长远利益,专门在教育教导上下工夫。训释经义并且告示公布到全国各地,远近都治理到,使老百姓全部能够接受皇帝的意志。这样便贵贱分明,男女都顺应礼的要求,谨慎遵照职事的要求去做。宫廷内外秩序井然,无不相安无事。可赐恩惠于后代继承人。始皇帝的教育感化会达到无穷,所以谨遵奉始皇帝的遗训,此刻石,永远赐给我们以重要的警戒。

【赏析】

《金石略》称这篇碑文为《封泰山碑》。其刻石字形整饬,笔画圆健,乃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始皇二十八年立碑于泰山。二世元年加刻诏辞。《金石萃编》载:碑石高四尺九寸,横一尺四寸,四面镌刻。北宋大砚间汶阳刘歧至泰山绝顶,见碑四面有宇,遂拓以归,计得字二百二十三。自刘氏访拓后,此石不知何时毁佚。北平许氏搜得残石,置碧霞宫元君祠,存四行二十九字。清乾隆五年祠遭火,石毁。嘉庆二十年蒋因培访得残石两片于玉女祠,只存十字。宣统二年,作亭护之,又损一字,存九字。《会稽志》引李嗣真评李斯小篆称:“古今妙绝,犹千钧强弩,万古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秦二十八年泰山刻石文》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文字虽短,但严整肃穆,浑朴自然,高度地概括了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事迹,歌颂了秦始皇的巨大历史功绩。这就是平定了天下,又“亲巡远方黎民”;明确法度,制定了各行业遵行的标准,施于后世的“大义休明”,治理国家“皆有法式”,而且“夙兴夜寐”,使“远近毕理”,秩序井然。这些都是可以“永承重戒”于后世的。

这虽然是一篇歌功颂德的碑文,但内容符合历史事实。语言雍容肃穆,开创了封禅刻石这一文体形式。

秦芝罘刻石文

【作者简介】

作者李斯(略)

【原文】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芝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暴,赈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

【译文】

秦始皇二十九年,当时正是仲春时节,温暖的气候刚刚来临。皇帝向东游览,登上芝罘山巡视,观看海边的景色。随从的臣子赞美景色,追溯感怀美好的功业,追诵事业的根源。皇帝开始治理国家的时候,建立制定了法规制度,使纲纪更加突出。对外则教育诸侯,对他们施予文教和仁爱,使他们明白适宜的道理和规律。六国奸邪,贪婪凶残没有满足的时候,残暴地危害人民没有停止的时候。皇帝怜悯百姓的遭遇,于是就派遣军队进行讨伐,发扬武德。以正义之师昭示诚信的举动,威力到达边远的地方,使他们没有不归顺服从的。消灭强悍残暴的诸侯,赈济拯救百姓(国家),平定天下四极。全面推行明确的法令,治理国家,使这些法令作为永远的准则。伟大啊,普天之下,都接受顺从皇帝的心意。群臣歌颂了这些功业,请求将之刻在石上,作为永远的模范进行表彰流传。

【赏析】

此篇刻文是秦始皇于二十九年巡行至芝罘山,丞相李斯等为其歌功颂德而作的文辞,书体为小篆,二世元年立于芝罘山。原石已不传,文仅见北宋王采摹刻于《汝帖》卷二内。

此文夸古耀今,虎视四极,铺张功德,但并没有说明鉴戒。这是李斯的泰山刻石文的一个特点。这表明,这既是秦王朝自信心强烈的表现,又是国家危机的开始。因为不能深刻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是难以避免前人所犯的错误的。从这一刻石文,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点。这也是导致秦代的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东观刻石文

【作者简介】

作者李斯(略)

【原文】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于海隅,遂登芝罘,昭临朝阳。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菑害绝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芝罘。

【译文】

秦始皇二十九年的时候,皇帝在春天出外旅行,视察远方的地方。到了海边,于是登上芝罘山,到达这朝阳升起的明亮的地方。看到景色壮阔美丽,随从的臣子无不感怀,追想治国之道是多么英明啊。皇帝的法令刚刚颁布,就对内清理了疆域,对外讨伐了强国。军事的威力畅通无阻,震动了周边最远的地方,擒拿了六国的君主。统一了天下,消灭了灾难祸害,永远停止了战争。建立了合宜的道理,明设了齐全的器具,全都有章程可循。各职位的臣子遵守职分,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彼此之间没有嫌疑。对老百姓进行教育以改变他们,不论远近都遵守相同的制度,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最优异的事情。固定的职分既已确定,后来的子孙只要遵循着这些,就可以长久地继承皇帝开创的太平局面。群臣赞美皇帝的品行,恭敬地述说皇帝的业绩,并请求将它刻在芝罘山上。

【赏析】

秦始皇登芝罘山的东观,在东现刻石,李斯写下了这篇刻石文。

《秦东观刻石文》肯定了秦始皇制定的各项制度法令可以维护国家稳定,使臣民各司其职,使继承者也有各方面的规章可循,表现了一种观东海而雄视天下的气概。

秦为天下法。汉承秦制。其后的各个朝代也都在秦代制定的各项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增益,为加强和巩固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秦的各项制度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发展。也因此,自秦代以后,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深刻的观念,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源头。

秦会稽刻石文

【作者简介】

作者李斯(略)

【原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泽被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译文】

皇帝建立了美好而优秀的功业,平定统一了天下,这种恩德仁慈美好,会长久地存在下去。秦始皇二十七年,皇帝亲自巡视天下,视察了边远的地方。皇帝于是踏上会稽之地,普遍考察了民间习俗,平民百姓都很庄重。群臣歌颂皇帝的功业,从根本上探究事业的根源,追寻方法措施上的高明之处。秦国的皇帝统治国家的时候,才开始制定刑律,废除明显陈旧的规章。一开始就制定标准,清楚地区别了各个职位的职责,希望它成为长远的标准。六国的统治者加倍独断专行,贪婪乖张,傲慢凶狠,率领自己的民众自以为很强大。他们凶狠残暴,恣意妄为,依仗自己的力量自高自大,数次发动战争。六国暗中派密使互相来往,想达到合纵的目的,从事阴谋诡计。六国对内实行欺诈的谋略,对外进行侵略,于是引起祸殃。讲信义道德而又有威力的秦国,于是诛灭了六国,清除平息了残暴与叛乱,将作乱的人予以消灭。皇帝的恩德广大而又细密,恩惠施及到了普天下所有的地方。皇帝统一了天下,同时要处理许多事情,全国无论远近都是一片太平景象。筹划万物,考察检验事情的真实情况,都一一记载它们的名字。尊贵与贫贱的情况,都向皇帝陈述,善良与邪恶都显示在皇帝的眼前,没有一点隐情。整治过失,宣扬廉清公正,有儿子而改嫁的人,即使死几次也不认为她是贞洁的。防止隔断内外的交往,禁止淫荡放纵的事发生,男女都纯洁真诚。丈夫如果是不正当地寄居在女方家里,杀掉他也无罪,男人要坚持住道义的准则。妻子如果逃走嫁给他人,她的儿子不能再认她作母亲,人们都受到了教育,风气一时清明。大力的治理男女同浴的恶俗,天下呈现出美好的风气,百姓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天下的百姓都遵守法度,和睦、安心、厚道,努力工作,没有谁不顺从皇帝的命令。百姓修饰洁净,人人都乐于遵守共同的法则,很好地保住了国家的太平。后代严肃地遵守这些法度,长久地治理下去不要停止,国家就像车或舟一样永远不会倾覆。随从的臣子歌颂着这些功业,请求将它刻在石上,光荣伴着这篇美好的铭文一直流传下去。

【赏析】

《史记》记载,会稽刻石碑高一丈四尺,南北面广一尺,东西面广一尺六寸。孙畅之《述征记》云:“其字四寸,画如小指。”碑石久毁,元至正元年申屠取家藏旧拓重刻于会稽黉舍,并题于后,清康熙间为人磨灭,乾隆五十五年绍兴知府李亨,又以旧拓申屠本嘱金匮钱梅溪再重刻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上会稽察大禹,而立刻石颂秦德。”这篇刻石文写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全国已经安定,可以进行经验总结。这篇刻石文总结了秦始皇取得统一全国胜利的原因,即秦国实行了一系列法律制度而日益富强,而六国则相反,他们贪戾凶狠,暴虐恣行,施行阴谋诡计,终于导致失败。平定天下之后,秦始皇又在全国推行统一的制度,并认为,只要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治理下去,就可以永保太平。这篇刻石文表现了秦霸业初定,雄视天下的气概。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秦始皇确实在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统一中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由于实行严刑峻法,暴虐地对待人民,又很快在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中灭亡,其历史教训也是相当深刻的。

封燕然山铭

【作者简介】

班固(32—92),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孟坚,班彪之子。年九岁即能写文章,诵诗赋。及长,博览群书,继承父业,继续撰写《史记后传》。后以私改国史罪下狱。弟超上书辩解,乃获释。官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历时二十余年,写成《汉书》。《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章帝时,任玄武司马。帝会诸儒讨论五经同异,令班固撰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初,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后窦宪获罪,班固受牵连,死于狱中。他是著名的辞赋家,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均甚有名。明人辑有《班兰台集》。

同类推荐
  • 相对无语是清欢

    相对无语是清欢

    “作为作家和教育名家的彭辉以书为伴,孜孜不倦,浇灌了他的心灵之花;丰富阅历,行走山水,孕育了他的文人情怀;重情重义,坦荡处事,成就了他的诗意栖居。漫漫人生路上,他幸福地行走着,行走于浩瀚书卷,行走于湖畔山巅;行走于学生目光的河流中,那目光中流淌着信任和期盼;行走于今生无悔的爱情中,那内心里有两不相厌的敬亭山;行走于自我心灵的麦田,那心灵从不会干涸与狭隘。”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笔记述了两位老人相对静坐的生活小事,面对这一平凡的人与事,我们难免会被那种最细腻的感觉所打动,其间也蕴涵着人生大智慧,可谓是平淡而隽永,让人反复地去品味,具有感人的力量。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或在菲菲细雨中孤自吟唱,或在浪漫的暮春时节做着一帘幽梦,他们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充满无奈与惋惜,他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怀着无限眷恋,他们遥想他乡的朋友,他们思念远方的双亲……他们的笔调或轻灵,或俏皮,或沉着,还或者富有哲理,无论如何,总有些油盐酱醋蕴含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小魔传奇

    小魔传奇

    一个来自异星的狂妄少年在诅咒下成为了一魔一兽两个凶恶灵魂的寄主,从此世间多了一位忽魔忽兽的小魔。他有一个用爱将他自魔魂中唤醒的红颜知己,他还有一群可以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还拥有超卓的智慧与无穷的未知力量……他是魔,却以魔道的力量拯救苍生……他是魔道中的异类——善良之魔!
  • 战略

    战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花终成殇:微殇青春

    落花终成殇:微殇青春

    当夏倾城再次碰上夜帝时,才知道她所认为的爱情似乎都是错的。于是她果断甩掉渣男,走向自己真正的爱情。
  •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腾说

    图腾说

    五帝时期,神帝宽厚天下大治,妖魔不兴,本应兴兴向荣的社会,却一次次骤生动乱!鬼方兴叛、狼族远遁,五脉相残,各部离心,最后九黎崛起,腥风血雨不断,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谁毁了部落时代?看有熊部在动荡的蛮荒崛起,看一代黄帝如何重整乾坤;他以蓝田羊脂玉炼化为玉玺,刻铭文于其上“天下事天下人治之”,谓从者日:人道大治,天下权柄不可集一人之手,宜海选天下麟才,得人中之龙,宜华才美德,布于四海,不求神功震世,一世之雄;所谓天下权柄不可执于一人之手、更不可父死子替、而养一家之贵气、生轻万民之心、宜行禅让、选诸贤而立之、如此、天下可治!
  • 青衣蛇蛊

    青衣蛇蛊

    小时候被红蛇救了命,奶奶临死前竟然逼我嫁给它以此来报恩.......
  • 女皇倾城:邪帝请别撩

    女皇倾城:邪帝请别撩

    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有着绝世容颜。他,除了对她无比致爱不能自拔,可以说是完美。某女:你到底要干嘛,夺我江山,抢我风头!某男:你若嫁给我,我的就是你的。某女:这个…不行!某男:不行也得行,你我要定了。
  • 火神之源

    火神之源

    洪荒时代,天地乱世,世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天下群雄并起,占据地方自立为王。九五帝尊名副其实,镇压叛乱,修建城池,造福百姓,深受世人的爱戴。雷泽山脉之中祁连山谷中雪枫树长满山林,花瓣随风飘荡,象征着美好与幸运。少年白晨丹田破碎又该何去何从,是谁将他拯救,重返实力巅峰,是谁无微不至,一心为他情痴。
  • 金熊奇侠传

    金熊奇侠传

    《金熊奇侠传》内容大致分为三大块:其一,讲述平凡少年陆羽,无师自通《雪天神功》,得上古灵兽金熊相助,无名老人传功,突破重重难关,击溃九天欲魔的故事。其中陆羽身世背景复杂,在一路奇遇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并与自己的孪生哥哥拔剑相向,最终杀死同袍。与此同时,陆羽身边女人不断,从狐女白儿、薛琼、柳艳到萍儿、四姑娘、王晓天、贾文静等等,陆羽虽然对待他们个个真诚,却不能阻止爱情的离去。其二,陆羽通过“御鬼八诀”穿越西方天使世界。其三,陆羽通过“御鬼八诀”穿越北欧奥丁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