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0100000011

第11章 出口成章(10)

黄遵宪稍加思考,便吟出一首,其中两句是: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

在场的人听后,无不感到惊奇;但更为兴奋的是他的祖母,感到这句诗的意境,比杜甫原作的意境又高了一层,不由得激动地对老师说:“这孩子在您的指导下,作诗越发有长进了!”

私塾老师则说:“这几年来,我并没有教他写诗,他在来读书之前,就已经是很有才华的小诗人了!”

少年梁启超才智过人

梁启超是我国晚清至民国时期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启蒙宣传家和杰出的学者。他在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都创立过独到的学说,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投身“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战斗行列,猛烈抨击清政府的统治,宣传改良主义思想,积极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873年出生在广东新会县熊子乡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父亲梁宝瑛,以读书和教学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也粗知诗书。梁启超自幼聪敏,才智过人。4岁起就在父亲和母亲的教导下诵读四书五经。书中的文句,往往讲上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他还常常捧起一本书,在父亲的书房里,模仿父亲的样子,踱着步子高声吟诵,惹得父母好不欢喜。到了9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写出洋洋千言的八股文章了。就在这一年,他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船前往广州参加童子考试。

这一天,同船的人都是前去应试的,有不到10岁的娃娃,也有屡试不第的几十岁的老童生。美丽的西江,碧波荡漾。客船扬起风帆,顺流而下。远处是隐隐的青山,从两岸不时飘来阵阵稻花的清香。两岸的景致激发了人们的兴致,不知是谁提议赋诗连句,立刻得到众童生的响应。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吟咏起来。突然,梁启超吟出两句诗:“太公垂钩后,胶鬲举盐初。”语惊四座,众生哗然。这两句诗构思新颖,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抒发出梁启超儿时的豪迈志向。

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姜太公是商代隐居的贤士,他听说文王善用良才,就故意到渭河观垂钩,以试文王。果真文王慧眼识才,招纳了姜太公。胶鬲原为殷纣王的贤臣,因武王伐纣,隐姓为商,以贩卖鱼盐为生。文王得知,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并推举为自己的近臣。梁启超在这里以姜太公、胶鬲自喻,表现出他宏大、高远的志向。

虽然这次考试梁启超没有考取,但他舟中赋诗的故事却不胫而走。人们赋予了梁启超一个“神童”的称号,从此梁家“神童”的名声传遍了新会县的大小乡材。

10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梁启超独自在院中玩耍,看到满院开放着艳丽的桃花,便随手折下一枝,坐在石凳上观赏。正在这时,父亲和那个朋友走过来,梁启超怕受责备,赶忙把桃花往袖里掩藏。可是还是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提出让梁启超对一联,如对得出,可免受处罚;对不出,则加倍严惩。

父亲的上联是: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稍加思索,随口答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父亲的朋友异常惊讶,也出一联让他回答:

“推车出小陌。”

梁启超立即回答:

“策马进长安。”

那个朋友连声夸赞:“了不起!了不起!不愧为梁家‘神童’啊!”

梁启超家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熊子山。山顶耸立着象毛笔一样的七级凌云塔。站在塔顶,远处珠江三角洲的盛景,可以一览无余。一次,11岁的梁启超到塔顶去游玩,极目望去,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道登塔诗:

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

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

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

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

我欲问苍天,苍天常默默。

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

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

虽然此诗写得并不十分精彩,但却表现了梁启超力图探索自然界变化的奥妙、敢于质问苍天和孔子的豪迈气魄,显示出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勇敢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梁启超不畏强权、立志变革的性格已经在这首诗中显露出来。难怪,梁启超的祖父读过此诗之后,大声训反:“你竟敢冒犯昊天圣人,真是大逆不道啊!”

1884年,也就是梁启超11岁那年,他又第二次前往广州应考。由于梁启超的聪颖和勤奋,终于考中了秀才。接着他又考入了广州著名的学堂“学海堂”,开始了他对中国经书史籍的系统学习。经过4年艰苦的努力,梁启超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1889年,16岁的梁启超带着“学海堂”苦读的成果,参加了广州的乡试,榜列第8名举人。主考官礼部侍郎李端惊叹梁启超过人的才华,特地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得中举人的梁启超,风华正茂,意气昂扬,毫不迷信所谓的大家权威,他的才华往往令渺视他的豪门名流不得不折服。

一次,他北赴京城,途经武昌,前往总督府想要拜见当时名噪一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递进去的名帖落款处,梁启超故意写上:“愚弟梁启超。”张之洞看过落款极为不悦,心想:狂妄的玩童竟敢自诩老夫的弟弟,且让我戏耍他一番。于是由侍卫传出话来:“大人无意接待。不过如能对上一联,大人倒可以破例相迎。”梁启超泰然应允,让侍卫赶紧传出上联。上联很快被拿出来了,写的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意思是:我张之洞身居一品高官,年纪已五十有余,你这狂妄的娃娃对我自称“愚弟”太不礼貌了。

梁启超读罢上联,立即唤来纸、笔,倾刻挥写而就: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读了梁启超的下联,张之洞不禁暗地称绝:“这狂生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得不亲自到总督府门前,把不卑不亢、针锋相对的梁启超迎进了府门。

张之洞不甘心第一次的平局,他要再试探一下梁启超的根底。于是,刚刚坐定。张之洞又开口了:“久闻你才思敏捷,今日得见,果然气势不凡,佩服。前几日,老夫得半联,苦思数日,一直未能对出下联。不知能否劳你代为一对?”

梁启超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爽快地答应了。张之洞捋着长长的胡须,凝思了片刻,说出了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个上联出得极妙。四水指的是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长江居四水的首位,夏季又居于四季的第二位;张之洞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坐镇江夏(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昌),这里,他借地名“江夏”,以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听罢上联,梁启超略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念出了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三才”指天、地、人。梁启超以“儒人”的风度,表面上谦卑地称自己为“小子”,同时又颇为得体地说出了“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既有对长者的彬彬有礼,又有对自己的不卑不亢。

张之洞听罢,禁不住拍案赞叹起来:“妙极了,妙极了。”立即邀请梁启超担当了维新报纸《时务报》的撰稿人。

1890年,17岁的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然而却没能如愿。梁启超又回到广州,继续上“学海堂”学习。同年8月,梁启超结识了改良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并拜康有为为师,进入“万木草堂”继续求学。结识康有为是梁启超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通过今文经学获得了谋求社会变革的锐利武器;又从康有为教授的西学中了解了世界,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给中国带来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他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由一个封建学子成长为一名维新变法的战士。

左宗棠出口成章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所熟知的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经历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等重要的历史阶段。他曾创设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大力兴办洋务,探索实业救国的道路,也曾全力投入收复新疆的斗争,并以垂暮之年驰骋于抗法战争的前线。他的爱国热情深得人们的钦佩。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左观澜虽然饱读诗书,却不能中举,既做不了官,又没有多少土地,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计,左观澜不得不一面读书,一面教书。左宗棠3岁的时候,就在做过国子监生的祖父教导下读书、识字。左宗棠4岁的时候,祖父把全家迁到了长沙,并且开了一所学馆招收学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祖父对身边这个最小的孙子进行严格的儒学教育,教左宗棠读《论语》、《孟子》等经书。

这一年,祖父去世。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此时已年过四十,因为自己“功名”不就,便把希望寄托在左宗棠身上,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

年幼的左宗棠聪颖好学,父亲教的经书史籍他都能很快地掌握。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很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下定决心,勤勉努力,以学业的成就回报父亲的殷切希望。左宗棠为自己立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他用这条座右铭提醒自己谨慎结交朋友,勤奋刻苦地读书。努力去掉虚浮奢华的习气,崇尚实际,追求做人的根本。这条座右铭对左宗棠的一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指导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努力下去。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加系统的学识,父亲不顾家贫,即使拼命教书也要把儿子送进学堂。父亲每天都要亲自背着瘦小体弱的左宗棠通过学堂与左家之间泥泞的小路,伏在父亲背上的左宗棠听得到父亲赶路时“怦、怦”的心跳,感觉得出父亲急促的喘息。在左宗棠的父亲看来,背上背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小儿子,而是他一生的渴求与希望。他要凭着自己的腰杆给左家驮出一个改变命运的神童,幼年早熟的左宗棠深深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对父亲惟一的回答只有努力。

有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背着左宗棠跨进了学堂的大门,照例把儿子背到了课桌前。坐在讲堂前的先生抬起头,眯着眼睛看这父子,突然他即兴开玩笑似地说了一句:

“以父作子”

一句话,引起整个讲堂里的学生哄堂大笑,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父子俩身上,搞得气喘吁吁的父亲哭笑不得,十分尴尬。左宗棠见先生在开他们父子的玩笑,一骨碌从父亲的背上爬下来,看着先生眨了眨眼睛,用他那带着稚气的嗓音毫不示弱地回敬道:

“望子成龙”

这4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与“以父作子”相对,则显得绝妙精当、准确贴切。既含有父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又透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安慰。于是刚才的一场哄笑顿时变成了满堂喝彩。先生笑着站起身来,走到左宗棠父子跟前,抚摸着左宗棠的头,不住地夸奖:“神童,神童,真是个神童啊!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左宗棠的聪颖、机智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父亲为了训练儿子的才思,经常让他赋词连句。左宗棠仔细体会,认真玩味,一个对子、一句续诗他往往能对出四五个不同的句子,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交给父亲。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使得左宗棠能够在关键时刻妙语惊人,才思泉涌。

贫苦的家境,使左宗棠深切感到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愿望,也培养了他不屈从于权贵时尚,专心读书以苦为乐的性格。

有一天,父亲把左宗棠叫到书房,让他为书房撰写一副对联,要求言简意赅,立意深远。左宗棠接过父亲递过来的笔,坐在铺开的纸前,陷入了沉思。他望着书房里摞到屋顶的书籍,眼前呈现出左家居室的简陋,浮现出终日操劳的母亲的身影,浮现出望子成龙的父亲眼里流露出的殷切期待的神情……突然,一道灵感的火花从他脑海里划过,他立即伏下身去,在铺开的纸上挥洒起来,倾刻写就: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当左宗棠双手捧着写好的对联送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副对联写得极为出色,语句通俗简明,内涵深刻、丰富。“读破万卷”一句出自杜甫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来苏轼将这两句诗化为一句格言:“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心中装下万卷诗书,作诗著文即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若有神助。左宗棠自然深谙这诗句的深刻含义,他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

这副对联引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由此引出的“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含义,将其稍加变换写入自己的对联中,意在以此激励自己:当存远大宏伟之志,以国为怀,“心忧天下”,仰慕前贤,“神交古人”,不以“身无半亩”而自悲,要以“读破万卷”而自豪。

同类推荐
  •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难免遭遇各种挫折和困境,比如考试晋升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成员的矛盾,恋爱婚姻的挫折,经济状况的拮据,亲友离去的苦痛等等,这诸多的不如意都会让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悲观、胆怯、焦虑、沮丧、嫉妒、愤怒、伤心等。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不压抑的方法来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才能驱散心中的阴霾,找回久违的阳光。
  • 脱稿口才秀:当众精彩讲话的艺术  

    脱稿口才秀:当众精彩讲话的艺术  

    本书为学习者提供了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打造独特的讲话气质、控制讲话的语调语速的方法策略;为那些不会脱稿讲话的人提供了实现让讲话言之有物、打造脱稿讲话的龙头凤尾、构建讲话的完美逻辑的渠道和谋略;与此同时,为了让脱稿讲话形象生动,能吸引人,本书还教给讲话者与听众情感共鸣、实现讲话的抑扬顿挫、与听众互动并激活现场气氛的技巧和方法。
  •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上下两篇“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分别讲述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令人受折磨的人和事,也从另一个角度让读者用感恩之心的态度去面对,因为顺境中的人不容易成长,反倒是那些令人受刺激、不平衡、被折磨的状态更能锻炼和造就一个人。
  •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简介: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看似平常却不容忽视,因为它总是不露痕迹地折射着一个人的素质。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了自己更广阔的社交范围。也会经常参加一些没有去过的社交场合。此时就需要了解社交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全面。收纳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宗教礼仪、民族礼仪、生活礼仪、饮食礼仪等多方面内容。此外,《20几岁学点礼仪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阅读。
热门推荐
  • 猫儿与你

    猫儿与你

    沈栗看着蹲在自己面前喂着野猫的人儿,她右手旁放着一个炫酷的滑板。七月的夜晚是燥热的,偶尔刮一阵风就会让人觉得无比满足,在这阵风来时,何笙扬起头对沈栗笑眯眯的问“啊栗,你喜欢猫吗”沈栗蹲下来与她对视,揉揉她那有点微乱的长发,好似轻轻的嗯了一声“我只喜欢你”可能是因为时间因为距离使他们之间那自以为是深沉的爱支离破碎,最终因为何笙手上那张赴美的机票把最后一丝纠缠彻底切断,“就这样吧,我们就到这吧,沈栗”“好”如果爱再来一次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 陌路殊途

    陌路殊途

    沈心原本认为自己自己的余生会在这个黑暗的小村庄里耗尽,可没想到,强大的求生欲帮助她逃离那里。逃回S市,曾经的生活似乎一一回到沈心的身边。可就在她贪恋这种安逸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是昙花一现。包括那个男人。—独—你说会永远陪我,然后转身露出了厌恶的神情
  • 十年一品妲如己

    十年一品妲如己

    黄昏时偷你肋骨酿酒,百年后醉得有血有肉。师父说“人世间的故事开头总是这样的: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尾总是这样的: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她遇见了他,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他,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里雪。她多想拥抱他,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你我之间人来人往。她说“怎么办,云傲,你就像一个信仰,再痛也会向往”
  • 萧别离

    萧别离

    这世上,在也没有像他这样的人!只因这是世上,在也没有像他经历那样的事!他是谁?萧别离!一个总是经历离别,却期待相聚的人。一个总是想摆脱孤独,却时常与孤独为伍的人。
  • 妖孽老婆爱上我

    妖孽老婆爱上我

    小学读了九年的废柴有木有?板砖拍了校长的脑袋有木有?调戏俏护士被下泻药有木有?偷窥美教师被引上床有木有?………………十九岁才混进初三慢班的欧阳同学,一觉醒来,天翻地覆,从此指点江山,美女环绕!
  • 幔亭集

    幔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影行天下

    影行天下

    本是风云财团的继承人,却穿越成了一个不受宠爱的公主。嗜血深宫她巧用心计,环环相扣;残酷战场孙子兵法,法行天下,险恶江湖她顺手为之,谁与争锋?众多男子,如何不倾心!可想入她家门!先过过招吧!
  • 祁生天缘奇遇

    祁生天缘奇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剑山庄

    邪剑山庄

    前言:在那片神奇的大陆,在那个古武的世界,充斥着各种爱恨情仇,世家的恩怨,门派的角逐,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里上演!………
  • 大整容师

    大整容师

    偶得一支神笔,竟能修整人的体态和容貌,从此,他成为这座城市最出名的大整容师,过上了豪奢的极品生活……然而不久后,经神笔整容过的那些美女接二连三的神秘被杀,凶手到底是谁,这些命案又与他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