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1400000009

第9章 千古疑案(8)

为了做好征日的充分准备,至元十一年(1274)三月,忽必烈命令凤州(今吉林怀德县一带)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将屯田军、女真军、水军组建了一万五千多人的水陆联军,又筹集了战船九百多艘,由元帅忽敦率领,浩浩荡荡直趋日本。此时,日本后宇多天皇上台,改元建治,很想有番作为。八月,元军至对马岛,日本将领允宗助国率八千骑兵防御,元军连下三岛,日军头目助国丧命,天皇急调藩属兵十万两千人支援,两军战于博多,忽敦凭借有利地形,以铁炮轰击日军,日军大败。元兵又进至今津,大将刘复享被日军射下马来。由于战斗频繁,元兵所剩箭矢有限,有人建议不可再行深入。忽敦认为言之有理,决定让刘复享先归。是夜风大浪高,元兵船只多被崖石撞坏,连夜无功而返。这是元军的首次征日,日本人领教了元军的招数,只是有惊无险,称之为“永文之役”。

对于这种消耗性的征讨忽必烈很不满意,第二年他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再次出使日本,不想杜世忠一时不慎,竟被日本国王杀死,忽必烈闻之大怒,决定再次武力征讨。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敕命扬州、湖南、赣州、泉州四省建造战船六百多艘,不仅扩大了舰队规模,也提高了战船的质量。至元十八年正月,忽必烈宣召阿剌罕、范文虎、囊加带到大都研究征日策略,决定以拔都、张弘、李庭负责后勤保障,听从范文武的建议,增加汉军万名,提升阿剌罕为光禄大夫和左丞相,统一指挥征日大军。二月,大将军忻都率蒙、汉、高丽联军十余万人由高丽合浦出发,大将军范文虎率领南宋新附军十万人由江南出发,携带充足的给养,两路合击日本。忽必烈和阿刺罕都认为,如此规模的大军(两路合计实为十四万人)对付海中一个小国,如同瓮中捉鳖,只待胜利消息。

岂料战事又出意外,此次征日元军招致更大惨败。十人仅存一二,船只丧失殆尽,战败的元军被掠为奴,狼狈逃回大陆者仅有三人!日本人不仅再次避免了元军的洗劫,还获得大量战俘,可谓千年难逢之幸,他们高兴地称这次战事为“宏安之役”,举国上下欢庆胜利。元帝国的常胜统帅忽必烈坐不住了,想想几年的辛苦准备,居然全部付之东流,两次征日,两次失败,而且败得如此之惨,是人算失利还是天意如此?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说明白。

从《元史》《新元史》有关记载看,元军第一次征讨日本可以说连战皆捷,形势很好,只是由于兵力太少,部队又很疲劳,不敢长驱深入,不得不悄悄撤退,所以才有了忽必烈的第二次征日。那么,第二次的行动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兵力不可谓不充足,给养不可谓不充实,为什么失败得更彻底?《元史·日本传》借一名逃兵于阊之口是这样说的:官兵六月人海,七月船队行至平壶岛,随即又向五龙山转移。八月一日,忽然刮起了大风,船只彼此相撞,损失十分惨重。挨到五日这天,范文虎等将领各自乘好船逃跑,把十多万士兵抛于五龙山下。大家推选张百户为主帅,号曰张总管。他与众人商议伐木做船返回大陆,正欲行动,不料被日本人窥知。八月七日这天,日军一齐杀来,准备不足的元军大部战死,所剩二三万人被其虏去。八月九日,至八角岛,日军开始大规模屠杀蒙古、高丽、汉人。因为于阊属新降元的“唐人”,日军给予优待,留下性命当了奴隶。《元史》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是:“盖行省官议事不相下,故皆弃军归……十万之众,得还者三入耳。”

元军的这次失败在《癸辛杂识》等古籍中也有记载,情节基本相似,故不重复。

元军两次征日,两次均告失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无不与遭遇大风雨有关。第一次征日虽然也告失败,但是人员伤亡不算太大;第二次征日,暴雨坏舟,船只互撞,又逢日军袭击,结果“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把元军两次惨败归结于恶劣天气确有一定道理,就连《东国通鉴》和《高丽史》这类古籍也清清楚楚写明了这点,因此这种说法在中日史学界很有市场,已经形成了传统观点。

不能否认,元军两次征日的失败,恶劣天气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倘作深层分析,感到又不尽然。

先看元军第一次征日的败因。

《元史·日本传》载:“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掳掠四境而归。”《新元史·日本传》提到了元军撤退之夜遭遇大风雨,“官军战船触崖石多破坏”也确是事实。再就是由于元军士气不振,加之箭矢又快用完,只好匆匆捞上一把,不得不被迫退兵。只是在退兵的夜里遇了恶劣天气,船只撞了崖石才被损坏。这样看来,天气并非元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于这点,日本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西部的台风季节为旧历七月到九月之间,元军第一次征日,发生在旧历十月下旬,当时的台风季节已经过去,不可能如《东国通鉴》和《高丽史》所说,元军是在攻日途中遇到台风,无法前进而撤回的。至于《新元史·日本传》提到撤退之夜风大浪高,官军的船只撞崖极有可能,但也不会损失太大。

那么,导致元军失败撤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当代历史学家纲野善彦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元军第一次征日,舰队由蒙古军和高丽军联合组成,蒙古军元帅为忽敦,右副元帅洪茶丘,左副元帅刘复亨,他们先行抵高丽。高丽早已为元军所征服,设为东征行省,建立起攻日基地。被封为左丞相的高丽国王不敢怠慢,派出都督使金方庆等率八千人作助攻。亡国的高丽兵帮着别人打别人,自然没有多少积极性。加之右副元帅洪茶丘又是高丽的军民总管,这样,他率领的蒙古军与金方庆指挥的高丽军实际上成了主仆关系。这样貌合神离的征日联军不可能齐心协力,甚至还会产生矛盾,“官军不整”的表现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所以联军元帅忽敦不敢恋战,只好无奈地撤军了。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从《新元史·日本传》记载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此次战役后期,金方庆不顾兵少马乏的实际,要求背水决战,忽敦一口否决了他的意见:“策疲兵入敌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如果按照金方庆的意见一味蛮干,元军一定会失败得更惨。

再看元军第二次征日的败因。

这次战事发生在当年旧历闰七月,正是日本西部台风旺盛季节。根据日本史料记载,其时确有暴风雨侵袭九州和近畿一带,许多房屋树木被毁,造成很大损失。元军第二次征日极有可能遭遇台风,由此带来意外灾难,这种结论是可信的。

但是,元军的这场惨败仅仅归结于一场台风吗?台风可以毁掉千百艘战船,能吞噬十多万条生命吗?真是这样,能征善战的元军岂不全是木偶?再说,元军上次征日已经吃了台风的苦头,富有实战经验的将军还愿意再蹈履辙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元军二次征日惨败的原因还有哪些?从《元史》、《新元史》等有关史料看,有以下五点值得注意:

其一,临阵易帅,犯了大忌。这次远征由中书省左丞相阿剌罕挂帅,统一指挥蒙古、高丽联军和新归附的南军。然而,到了六月,部队行至中途,阿剌罕突然病逝,忽必烈临阵易帅,由左丞相阿塔海代总指挥,想不到他拖拖拉拉还没上任,南军大将范文虎、李庭等却已擅自行动,部队统一控制不力,怎会有取胜把握?

其二,将领不合,军心难聚。这次征日大军由三个山头组成,其中两个山头(高丽与南宋)俱是亡国之兵,将领同床异梦,兵士南北不同,怎会彼此一心?大军出发之前,忽必烈就看出了这一要害,他曾忧虑地说过:“又有一事,朕实忧之:恐卿等不合耳。”事实证明元世祖的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按照战前部署,两路大军应在壹歧岛按时会师,但南路军失期,引起了高丽军大将金方庆的不满。东路军首领忻都和洪茶丘不得不率所部与南军会合,“舳舻相衔而进,屡为日本人所却”,导致连连失利,大将忽都、哈思等也因此丧命。后来,征日元军损失惨重,范文虎想要掉转船头退却,平章政事张禧反对,范文虎竟拍着胸脯说:“朝廷问罪我来承当,与你们毫无关系!”强行带兵撤退。如此各行其是,导致力量分散,结果不战自败。

其三,贻误战机,当断不断。《元史》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都说,元军二次征日抱定战无不胜的决心,船上带了农具,打算长期占领。两军会合之后,将战船联为园营,外面围有大船,设有石弩硬弓。日本人的船小,前后来攻均被打退。当时日本国内人心不稳,市场竟然没有米粜,日本天皇跑到八幡祠祈祷;形势十分危机,可谓一触即溃。然而元军“全将多苦航海,议政议守,迟疑不决”,当断不断,自寻其乱,结果丧失良机,舟师遭遇大风,由胜转为惨败。

其四,战术错误,处置不当。在征日大军之中不乏精明有识之士,如平章政事张禧就是一位善治水军、智勇双全的大将。他率军到日本肥前之后,不再单纯依靠战船,而是舍舟上岸,筑起堡垒,同时他又严格约束战舰,“相去各五十步,以避风涛撞击”。结果台风袭来,“故禧所部独完”。如果征日将领都像张禧这样,及时舍舟筑垒,又注意保护战舰,何惧什么台风?可惜他的这种正确战术不被其他将领理睬,他们舍不得离开战舰,又未拉开适当距离,台风一来,自我撞击,战舰岂有不坏之理?还有,范文虎强行撤退,张禧又分了许多好船给他,严重削弱了元军的实力,这种错误的战术、错误的举动必然导致惨败的结局。

其五,贪生怕死,军无斗志。这次征日所需的水手、海船几乎全部来自江南,而当时的江南被元廷征服不久,人心没有完全归服,自然不肯冒死作战。如范文虎等都是降元高级将领,很会为自己打算,所以八月一日那天台风一来,“诸将各择坚好船乘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庞大的部队失去首领如同一盘散沙,遇到日本人来战只顾各自逃命,形不成抵抗力量,自然是“尽败没”了。

由此看来,第二次征日元军的失败,遭遇台风、暴雨坏舟,只是一种外因,而真正致败的症结是以上五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内症,即使有大自然魔力的干扰,元军能败得如此彻底吗?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有人不愿意承认这种失败,总是认为天意如此,没有看到人为如此。《内蒙风鹤》还说日人诈降,设宴犒劳元军,席间把大将军布禄华等灌醉杀死,然后焚烧元军船只,以致元军全军覆没。这种说法颇类神话,不知所据何来?

元军两次征日惨败,据说元世祖发了脾气,他曾折箭为誓,要报此仇。可是没有听说他能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依然重用贪生怕死、欺上瞒下的范文虎等人。后来,元世祖又在至元二十年(1283)、二十二年三次备征日本,皆因内外条件所限,大臣们又屡屡谏止,晚年的忽必烈只好放弃了攻日打算。至元三十一年(1294)忽必烈在大都紫檀殿去世,终年80岁。后来,忽必烈的后代又进行过攻日尝试,皆以失败告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元世祖征日的失败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打赢任何一场战争,都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如果仅凭个人意志,不顾主客观条件,就是占有很大优势,也难逃脱失败的命运。

朱元璋陵墓疑点多

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除去建文帝和明代宗无陵墓外(代宗原建寿陵被毁),有十三座陵墓建在北京昌平燕山脚下,即著名的十三陵。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金陵(今南京),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的独龙阜。它以钟山为屏,钟山又有东、中、西三峰(中峰为主峰),合于“华盖三台,尊极帝位”的传统说法。独龙阜的东西分别是龙山和虎山,向南偏西为前湖,北部有位于钟山主峰之下的玩珠峰,这种并不多见的自然地形,分别象征着古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真可谓巧夺天工。在孝陵的正前方,有梅花山作为“前案”,再远处有天印山,似呈俯伏朝拜之状,象征“远朝”而来的“贡臣”。在陵宫东、南两面,有由东北向西南源源流淌的“冠带水”,以保王气聚而不散。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明孝陵可谓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更让人称奇的是,明孝陵同其他皇陵一样,陵宫平面十分规整,中轴对称,气势恢宏,然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王陵墓平铺直叙的庸常格局,显示出不拘成式、依山抱水、顺乎自然的理念。陵寝位于京城城墙和外廓之间,成为大明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设计中大胆突破了唐宋帝陵为上下宫的传统模式,实行了“前朝后寝”和阳间三进院落制度,既突出了皇权观念,又合于儒家的礼制秩序,同时又给这些地理地形特征赋予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明孝陵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帝陵制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帝陵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同类推荐
  • 燃烧之热血沸腾

    燃烧之热血沸腾

    受尽了委屈,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受尽了欺负,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当神玄帝国受到了欺负后,我们放下恩仇,站在了一起,前往战场!!!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顺水推周

    顺水推周

    一个学宋史的研究生穿越回到公元954年,本想冷眼旁观见证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是一件件意外让他卷入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历史发生改变,是顺着浪潮推周驶向历史的彼岸?还是推周驶入历史的旋涡……
热门推荐
  • 抵死缠绵:逃爱宠妃

    抵死缠绵:逃爱宠妃

    为了爱,她曾经拼命争取,不顾任何人的嘲笑,为了他,她曾经不顾一切,只为他的回眸。可是,得到的却是……一年之后,她重见天日,这一次的她不再是那个傻傻的女孩,她只为自己而活。却也收起了自己真正的脾性,变得亦步亦趋,诚惶诚恐。因为,她明白了,这个朝代,权势的可怕,而有权有势的男人更加的可怕。他们从来都没有感情的。可是,是谁在她耳畔轻声低咛,“这个世上,只有我对你是真心的。”又是谁残忍之后却还痛苦的抱住她,“该拿你怎么办……”而她又是为了谁,奋力一搏,一命换命,此生换来生!
  • 怪玩宠物店·失爱的索菲丽

    怪玩宠物店·失爱的索菲丽

    本书是喵哆哆集甜美恋爱、神秘魔法、惊险悬疑于一体的多主题浪漫典藏,等你抱回家哟!索菲丽的初恋对象全浩宇留学回国,索菲丽却依然没有机会。失意之余,她在豪华会馆巴尔豪斯发现一家店铺,名为“怪玩宠物店”,便为美妮买了一盒价格昂贵的芭比娃娃。
  • 我要当歌神

    我要当歌神

    渴望成为歌星的韩绯煜来到了新世界。中华原创之声海选现场。韩绯煜感觉到自己写的歌不好,要换一首歌唱唱,可是他又没有别的什么好的原创歌曲了,会的都是别人唱过的……等等,这个世界那些歌星不是全部消失了吗?那我会的这样歌曲不就都是我的了?而且全是我作词作曲的!我这么牛逼我怎么今天才发现?骄傲的人生就从《我的骄傲》开始唱起。
  •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她是暗夜女王,俯视天下,遭爱人背叛,死于非命。她是废柴小姐,有爹疼有娘爱,遭人凌辱,同样死于非命。当强者之魂驻入废柴之身,会有怎样巨大的转变。翎羽殿下,实力强大,绝色无双,不近女色,谁来告诉她这个死皮赖脸,整天粘着她的真的是那个冷冰冰翎羽殿下吗。当她站在强者之巅,又是谁誓死追随,无怨无悔。【女强+男强,绝对宠文,不喜勿喷】
  • 我即道

    我即道

    平凡普通的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行走。三千大道,仙道,魔道,妖道,神兵,武学……当理想已经模糊不清。迷失彷徨,一切的血与火,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的道。千百大道,道何在?在心中,在自己的脚下。这只是一个故事,我却想走出一个人生。
  • tfboys之只想默默守护你

    tfboys之只想默默守护你

    为了她,他不顾一切。为了她,他付出了很多。为了她,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天意弄人,偏偏要他们分开,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qq:2196281929。qq群:228734542。
  • 史前大都市

    史前大都市

    生活在26世纪的女学生穿越到了原始部落。米蓝对着天空呐喊:“老天爷,上帝,你们不要开玩笑,快把我回去!”米蓝在原始部落待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回现代的愿望,开始带领原始人把小部落发展成为一个原始大都市!(??.??)
  • 啸破青天

    啸破青天

    名为天钧大陆的落后土地上,年轻的气功大师魏天云为救妹妹而陷入与王城的斗争中,在生死绝境之中,解开青铜吊坠的秘密,窥视到全新的武学境界。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展现在眼前,天云发现,在气功大师之上的层次,还游弋着无数的恐怖强者。在修灵大陆,左右世界的力量不再是军队,而是修灵、妖灵和异兽。在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天云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封印师,从而踏上一条睥睨天下,叱咤风云,光芒万丈的……不归路!超越普通人的强者,究竟,弱者在你眼中是低贱的猎物还是平等的生命?有一天,天云回忆道:“……其实当时,游戏的规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比比谁的拳头更大而已。”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