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9500000018

第18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7)

本体论

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本体一词在拉丁文中包含有存在、有、是及存在物之意。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

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界定为研究超感性存在的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本体论就其研究的课题来说,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即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抽象的途径,建立起独立的本体论体系。康德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则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提出了本体论、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本体论叫“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唯物主义哲学家往往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气,而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世界的本根归结为“理”和心。

怀疑论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怀疑的哲学学说。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是怀疑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定的认识;认识的每个命题都有一个对立的相等命题,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可认识的。人们对一切事物,不能作出任何判断和表示任何态度。古代怀疑论揭示了认识中的矛盾,批判了独断论,在认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怀疑论被用来抨击教会和封建制,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从而为法国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怀疑论以不可知论的形式出现,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在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这是不可知的。康德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否定人能够认识“物自体”。怀疑论长期以来都受到旧唯物主义和彻底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批判但是,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对怀疑论作出了令人信服的驳斥。

不可知论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者认为,人们只能认识感觉或现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不可能认识的。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不可知论者赫胥黎在1869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不可知论”这个术语。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其著名的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是否有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是不可知的,康德承认感觉之外有物自体存在,但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

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用实践的观点彻底粉碎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会不断转化为被认识的事物。

唯物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思想早已有之,但唯物主义概念的形成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马克思欧洲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开始明确使用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以它来称呼自己的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质变化发展而来的,万事万物又可以还原为这些原初的物质。它往往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又带有直观朴素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实验科学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它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但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是其主要特点,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仍然是持唯心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亦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它把唯物主义推广于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的变革。

机械唯物主义

亦称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培根概括了观察、实验和归纳等认识自然界的实验方法。霍布斯第一个系统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世界是一部大的机器,而人体不过是一部精妙的小机器,甚至连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它虽然有些辩证法因素,但未能摆脱机械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里、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18世纪40年代,费尔巴哈适应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创立了他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19世纪中叶,在欧洲还流行一种用生理学的观点去解释人的精神现象的庸俗唯物主义,它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抹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使唯物主义庸俗化、肤浅化。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所著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之中。他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世界统一于精神,物质有赖于精神而存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观念”,旧译观念论。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同哲学唯物主义一起产生的。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有它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在复杂的认识过程中,如果只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加以主观片面地歪曲和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主义是反动阶级的精神支柱,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离开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的精神实体的学说。它认为,万物的创造者不是个人的主观精神,而是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它是第一性的、客观物质世界则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董仲舒、王弼、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阿硅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柏拉图“理念论”是西方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它认为“理念者”是世界的唯一真实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

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指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的学说。它认为,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言语、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它产生万事万物,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则是个人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王守仁,英国的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贝克莱认为,物质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一些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柏格森主义(即直觉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

唯我论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这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个人的感觉经验或精神活动出发,把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感觉经验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根据这个逻辑,最后必然得出结论:

只有我和我的意识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是唯我论的典型代表。他宣称物是“感觉的组合”或“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由于唯我论的荒谬显而易见,不证自明,所以主观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尽力设法加以逃避。贝克莱就为逃避唯我论的结论而求助于上帝,结果从主观唯心论又转向客观唯心论。但也有的哲学家将主观唯心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公开宣扬唯我论,如19世纪德国的施蒂纳在其《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主张“唯一者”即“我”是最高的存在,它是世界的核心,万物的尺度,真理的标准。

一元论

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一元论是与二元论和多元论相对立的。“一元论”一词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创的。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家、哲学家海克尔开始将它作为哲学用语。他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作一元论,并著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一书,还创立了“一元论者协会”。

依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不同,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各种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

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17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夫首次提出“二元论”这个术语,他把承认存在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人称作二元论者。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他认为,世界存在着两个互不依赖、各自独立的实体,即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

同类推荐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破译神奇海洋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海洋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海洋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海洋世界里的神奇之谜。
  • 必谈的军事之谜

    必谈的军事之谜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天文百科图解

    天文百科图解

    全面编撰了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探索发展,包括宇宙诞生、宇宙中星星形状、宇宙中长城、银河形成、大气层构成、星座的构成、星系的结构等内容,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热门推荐
  • 凤女凌然

    凤女凌然

    凌然觉得没有人比她更倒霉了,刚报了仇,好日子刚要开始就意外死了。好在老天开眼了,让她穿越了。结果却是穿越重生在女尊世界的牢房里,还是个犯了弑母大罪的犯人......天哪!来道天雷劈死她吧!!!还有没有如此悲催的穿越者???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无境乾坤

    无境乾坤

    这是一本有无言坤少所写的一本玄幻小说,一个平凡的少年,一个不平凡的历练,一个不平凡的经历,一个不平凡的传奇……
  • 网游之天网恢恢

    网游之天网恢恢

    李羿收到神秘网络游戏《善与恶》邀请函,在游戏中,他意外接到特殊转职任务成为隐藏职业,手持绝世神器,闯火焰龙穴、智斗凶兽,一人独自单挑银龙骑士莱特以及幽冥之王华来兹,自此名声大震,成为《善与恶》第一霸主!
  • 我叫逆命

    我叫逆命

    这是一个关于修仙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关于修道成仙的故事。这是一个超级天才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帆风顺的故事。希望这是一个你能从书中找到你自己的故事。
  • 竹山词

    竹山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色幻想外传

    空色幻想外传

    这个世界,只需要一把剑就可以去往任何地方,如果对别人见死不救的话,那还不如一起死了算了。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