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0000000017

第17章 豌豆象族群(1)

人们一向对豌豆有很高的认识。自远古时起,人通过越来越精耕细作,细心管理然后想尽办法去让豌豆结的果实更大,更嫩,更甜美。这种作物很善解人意,遂人心愿,终于满足了园丁的奢望,提供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今天离瓦罗和科吕麦拉们有多么遥远啊!我们尤其是离第一个也许是用岩穴熊的半颌骨(因为颌骨上的牙齿如同铧犁)扒划土地以便种下这种野生果实的人有多么遥远啊!

我一直在探索,这种豌豆的始祖的植物究竟在野生植物世界中的什么地方呢?我们所在的各个地区都没有类似的这种植物。在别的地方能找得到它吗?在这一点上,植物学缄默不语,或含糊其辞。

此外,对于大多数可食用的植物,人们同样是一无所知。向我们提供面包的备受颂扬的小麦来自何处?没人知晓。我们除了精耕细作而外,就别再费劲乏力地在这儿寻根溯源了,也别到外国去探究来龙去脉了。在东方这片农业诞生之地,采集植物标本者从未在没被犁铧翻耕过的土地上见到过这种独自繁衍增长的圣麦穗。同样,对于黑麦、大麦、燕麦、萝卜、小红萝卜头、甜菜、胡萝卜、笋瓜以及其他许多作物,我们也不甚了解。我们不知道它们原产于何地,顶多也就是根据几百年来的以讹传讹去加以猜测罢了。大自然在把它们交付给我们时,它们饱含着野生的生命力和不太高的营养价值,如同大自然今天把桑葚和灌木丛的黑刺李提供给我们一样,它们是处于一种吝于施舍的粗胚状态,我们得通过辛勤劳动和运用才智去使它们的果实饱含养分。这是我们投入的第一笔资本,这资本通过耕耘者的出色劳作在那特殊的银行里始终在不断地翻本增息。

长时期以来,谷物和豆类植物作为储存食物,大部分是人工生产的。其初始状态极不发达的那些改良对象,我们是照原样从大自然的宝库中提取的。经过改良的品种向我们提供大量的食物,这是我们的技术创造的成果。

假如说小麦、豌豆以及其他的作物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我们的精心照料作为正当回报对于它们来说也是绝不可少的。这些植物在生命的激烈搏斗中没有抵抗能力,是我们的需求使它们在成长发育,假如我们弃之不顾,任随其自生自灭,尽管它们的种子无以计数,但也会很快灭种的,如同愚蠢的绵羊,没有精心圈养放牧,很快就会消失的。

它们是我们创造的产物,但并非总是我们所专有的财产。在食物大量积存的任何地方,都有大批的食客从四面八方奔来,不管不顾地大快朵颐,食物愈丰盛,食客来的愈多。只有人惟一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成为各方食客蜂拥而至的盛宴的操办者。人在创造更加美味、更加丰盛的食物的同时,无可奈何地也把千千万万的饥肠辘辘者招引到粮仓谷堆中来,它们的利齿尖牙令人无以为抗。人生产得越多,上贡得也越多,大规模的耕作,大量的作物,大量的积存,肥了我们的竞争者——虫子。

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大自然以同样的热情向所有的婴儿提供乳汁,既喂养生产者也喂养剥削他人财富者。大自然为我们这些辛勤耕耘、播种和收获,并因此而累得筋疲力尽的人在使小麦成熟,同样也在为小象虫们在让麦子成熟。这种小象虫不在田间劳作,却在我们谷仓里安家落户,用它那尖嘴在麦垛里一粒一粒地嚼食麦粒,把麦子都吃成麸子了。

大自然为我们这些因翻地、锄草、浇灌而累得腰酸背疼、日晒雨淋的人催促豆荚快快饱满,也为小象虫在让豆荚赶快成熟。豌豆象对田园劳作一窍不通,但照旧在春回大地的时刻,按时从收获物中提取自己的那一份儿。

让我们好好瞧瞧豌豆象这个税官是如何卖力地干活儿的。我是个主动纳税者,我任由豌豆象自由行事:我正是为了它才在我的荒石园中播种了几垄它所偏爱的植物种子。除了这不多几垄的豌豆而外,我没有任何别的可召唤豌豆象的东西,但它五月里便按时前来了。它知道在这个不适宜辟作菜园的荒石园里,头一次有豌豆在开花。这位昆虫税务官急匆匆地奔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它是从何处而来?这可是无法说得准确的。它应是来自某个隐蔽之所,在那儿呈僵直状态地度过了严冬腊月。盛夏酷暑自己脱皮的法国梧桐,用它那微微翘起的木栓质皮片为无家可归的虫子提供避难之所。我经常在这种冬季避难所里看见我们的豌豆象。只要寒风凛冽,严冬肆虐,豌豆象就躲在法国梧桐的这些微翘的枯皮下,或者用别的方法以求躲过劫难,直到和煦的阳光初抚它几下,它便苏醒过来。这是它的生物钟在通知它。它们像园丁一样,知道豌豆的花期,于是,它们便几乎从各个地方,迈着细碎的快步,心急火燎地向着它们所钟爱的植物奔来。

小头,大嘴,身着缀有褐色斑点的灰衣裳,长有扁平鞘翅,尾根有两个大黑痣,身材矮粗,这就是我的访客的大致模样。五月的上半月刚过,豌豆象的尖兵已到。

它们在长有蝴蝶般白翅膀的花上安营扎寨。我看见有一些居于花的旗瓣上,另有一些则藏于龙骨瓣的小盒子里。还有一些数量较多,盘于花序中吮吸着,产卵时刻尚未到来。早晨天气温和,太阳虽明亮,但却不晒人。这是明媚阳光下举行婚配、开心享受的美妙时刻。它们因此在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一些在成双配对,但立刻又分了开来,随后又聚在一起。将近晌午时分,烈日当空,男男女女全都退避到花褶的阴处。这种阴凉的地方它们非常熟悉。明天,它们又要开始寻欢作乐,后天依然乐此不疲,直到一天天地在鼓胀起来的豌豆果实撑破龙骨瓣的小盒子为止。

有几只比其他的更着急的豌豆象产妇,把卵托付给了新生豆荚,而后者扁平而细小,刚刚才褪掉花蒂。这些匆忙产下的卵也许是因卵巢已无法等待而被迫如此的,我觉得它们的处境极其危险。豌豆象的幼虫将安于其中的种子此时此刻还只是个脆弱的细粒,既无韧性又无粉质堆。除非豌豆象幼虫颇有耐心,能扛到果实成熟,否则在那儿就找不到吃的。

可是,幼虫一旦孵化出来,它能够长时期不吃不喝吗?这令人怀疑。我所看见过的一些幼虫表明,新生儿一出来便忙着要吃的,假如没有吃的,便会死去。因此,我认为在尚未成熟的豆荚上产下的卵是必死无疑的。但种族的兴旺繁衍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豌豆象妈妈是多产的。我们一会儿就会看到豌豆象妈妈是如何满地下种,而其中大部分都注定是要夭折的。

每年五月末,当豌豆荚在籽粒的促动下变得多节,达到或接近成熟的时候,豌豆象妈妈的重任也就完成了。我急切地盼望着能看到豌豆象是如何以我们昆虫分类学所给予它的象虫科昆虫的身份工作的。其它的象虫是一些带嘴象、带喙象,它们配备有一根尖头桩,用它来修筑产卵的窝巢。而豌豆象则只要一个短喙,在吸食点甜汁方面非常有用,但论起钻探来则是毫无用处。

因此,豌豆象安顿家小的方法是不同的。它不像橡树象、熊背菊花象、黑刺李象等那样做一些细致灵巧的准备工作。豌豆象妈妈没有配备钻头,所以只好把卵产在露天里,没有任何保护以防风吹日晒雨打。它这么做简直是太简单方便了,但这却是风险极大的,除非卵有特殊体质,能抗御酷热严寒、干燥潮湿。

上午十点,阳光和煦,豌豆象妈妈步伐急促,忽大步忽小步,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从正面到反面,又从反面到正面地把自己选中的豌豆荚看了个遍。它不时地把一根细小的输卵管伸出来,左探探右触触,像是要划破豆荚的表皮似的。然后便产下一个卵,随即便弃之不顾了。

豌豆象妈妈的输卵管就这么在豌豆荚的绿皮上左点一下右点一下的,就算完事了。卵就留在那儿,没有任何保护,任随太阳暴晒。在帮助未来的幼虫,使之在必须自己进入食橱时缩短寻觅时间方面,豌豆象妈妈没有任何考虑,没有想到为孩子找个合适的地方。有的卵产在被豌豆种子鼓胀起来的豆荚上,有的则下在像贫瘠小山谷似的豆荚膈膜内。在豆荚上的卵几乎与食物直接接触着,而豆荚膈膜内的卵则离食物较远。以后就靠幼虫自己去辨别方向,寻找食物了。总之,豌豆象这种无序产卵让人想到粗放式播种。

更严重的是:产在同一个豆荚上的卵与豆荚内的豌豆粒不成比例。首先我们得知道,一个幼虫就得有一粒豌豆,这是必需的定量,这一定量对一个幼虫来说是富足有余的,但是好几个幼虫同时消受,哪怕只是两个幼虫,那也很勉勉强强的了。每个幼虫一粒豌豆,不要多也不能少,这是永远不变的规定。

这就要求豌豆象妈妈产卵时必须探知豆荚内的含豆量,限制自己的产卵数。但是豌豆象妈妈根本就不理会这种限制。对一个定量,豌豆象妈妈总是产下许多的小宝宝。

我所有的统计在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在一个豆荚上产下的卵总是超过,而且常常是大大地超过可食的豌豆粒的数量。无论粮食多么瘪,上面都有大量的卵。我把豆粒和卵的数量分别数了数,发现一粒豆子上总有五到八个卵,有时甚至有十个,而且看不出豌豆象妈妈就不会在一个豆荚上产下更多的卵来。真是僧多粥少!在一个豆荚上下这么多的卵干什么?它们肯定要被逐出宴席的呀!

豌豆象卵呈琥珀黄色,挺鲜艳,圆柱状,很光滑,两头圆圆的。它长不过一毫米。每个卵都用凝固的蛋清细纤维网黏附在豆荚上。无论是风还是雨都吹不掉,打不下来。

豌豆象妈妈产卵常常是成对的,一个卵在上另一个在下,而往往是上面的那个卵得以孵化,而下面的那个则干瘪而死。为了孵化出来而不死,需要什么呢?也许是需要阳光的沐浴,而下面的卵正好被上面的遮挡着,没有了这种温暖孵育。或者是由于不合适的挡板遮挡的影响,或者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孪生卵中的先产下者很少得到正常的发育,在豆荚上干瘪,没有出世便灭于无形了。

这种夭折也有例外的时候。有时候成对的卵两个都发育良好,但这种情况实属罕见,所以假如总这么成对地产卵,豌豆象的家庭成员差不多要减少一半。有一项不利于我们的豆荚,但却有利于象虫科昆虫的临时措施可以减少这种毁灭:大部分的卵都是一只一只地产下的,而且是独自待在一处。

最新孵化的标记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苍白或淡白色小带子,它在卵壳附近翘起,撑破豆荚的表皮。这是幼虫的产物,是皮下通道,幼虫在其中蠕动,寻找钻入点。找到这个钻入点之后,身长刚刚一毫米、全身苍白、头戴黑帽的幼虫便在豆荚上钻孔,钻入豆荚宽敞的肚腹中。

它爬到豆粒处,在最近的那颗豆粒上安顿下来。我用放大镜观察它,同时观察它的豌豆地球——它的世界。

它在豌豆球面上垂直地挖出一个井坑。我曾看见过一些幼虫半个身子下到井坑中去,后半身则在井坑外边蹬踢加力。不大会儿的工夫,幼虫便不见了,钻进了自个儿的家中。

入口很小,但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因为它在豌豆淡绿色或金黄色的衬托下呈褐色。人口没有固定的位置,总的说来,除了在豌豆的下半部而外,在豌豆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钻洞,因为下半部的顶端是悬韧带的肥硕之处。

豌豆的胚胎就在这个部分,可它却没受到幼虫的损害,并且还发育成为胚芽,尽管豆粒上面被豌豆象成虫钻了个大窟窿。为什么这个部位完好无损呢?是什么原因使之免遭幼虫的侵害的呢?

豌豆象肯定不是在关心园丁的利益。豌豆是为它而生,只为它而生。它之所以不去咬那几口使种子死亡,目的并非是减轻灾害。它克制自己是有其他一些原因的。

请注意,豌豆是一粒一粒相互紧贴在一起的,寻找下嘴部位的幼虫在豆粒上行走并不自如。还应注意,豌豆的下端因肚脐的瘿瘤而变厚,钻孔就很困难,而在只有表皮保护的其他部分就没有这种困难。甚至也许在肚脐这一特殊部位有一些特别的液汁是幼虫所讨厌的。

毫无疑问,这就是豌豆既被豌豆象蚕食却又照样能够发芽的秘密之所在。豌豆虽破损,但却并未死亡,因为入侵是针对空着的上半部,那是既容易钻入又无伤大雅的区域。另外,由于整粒豌豆对于单独一个消费者来说是绰绰有余的,而受害部分只是这个消费者所喜爱的部分,但又不是豌豆生命攸关的部位。

在其他的一些条件下,在种子个头儿太小或非常大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种子个头儿太小的情况下,由于幼虫吃不着什么,不够塞牙缝的,胚芽就一块儿被吃掉了。在种子个头儿非常大的情况下,食物丰盛,可以招待多个食客。假如豌豆象偏爱的豌豆短缺,豌豆象就退而求其次,去吃野豌豆和马蚕豆,这两种植物也向我们提供了类似证据。野豌豆颗粒小,被吃得只剩下一层皮,根本无望发芽生长。马蚕豆个头大,尽管其上有豌豆象的多间住屋,但照样能破土发芽。

我们已知豆荚上的虫卵数量总是大大多于荚内豆粒的数量,我们也知道每个被占有的豆粒是一只幼虫的私有财产,那就要问,多余的那些幼虫是什么下场呢?当最早成熟的幼虫一个个在豆荚食橱里占好位置时,多余的那些幼虫是不是在外面死去了?它们是否被先行占领阵地的幼虫无情地咬死了?都不是,情况是这样的。

此时,在豌豆象成虫钻出来时留下了一个大圆孔的老豌豆上,用放大镜可以辨别出一些棕红色的斑点,数量有所不同,斑点中央都有钻孔。我数过,每粒豌豆上有五六个甚至更多的钻孔。那么这些斑点又是什么呢?

同类推荐
  • 低碳生活三字经

    低碳生活三字经

    本书介绍低碳生活的理念与知识,涵盖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各个领域,并以日常生活事例、趣闻逸事、历史典故、先哲事迹、重要文献等对正文进行相关链接。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魔术中的物理原理、魔术中的化学表演、数学魔术的魅力体验、当魔术遭遇心理学。
  • 太空探索前沿

    太空探索前沿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天体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等,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研究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各种尘埃等,因此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是我们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沿,必将引导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
  • 乘风御波

    乘风御波

    海洋不仅孕育了生命,是地球上亿万生灵的摇篮,更以其烟波浩渺的空间、富饶无比的宝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书从多方面叙述了人类利用船舶所进行的各种海上活动和海洋开发事业,包括古代人类的海洋探索、海上贸易,近代和当代的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上战争和海上旅游等。书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典型船舶、著名的航海探险家、有关的科学家以及人类从事海洋事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所介绍。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海洋,理解人、船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海洋意识,更好地为开发和利用海洋服务。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热门推荐
  • 真正的陪伴

    真正的陪伴

    孩子的童年注定不会停留,何妨从此刻开始,放慢脚步,用心灵和智慧陪伴孩子,做孩子童年的守护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作者为孩子的成长总结出了9个关键词:阅读、运动、陪伴、榜样、游戏、情商、学习、大自然、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言,这9个关键词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特、完整、有机的儿童教育的观念体系,其中有些关键词,比如运动、陪伴、大自然等,显然也是今天的童年生活和成长中越来越缺乏的教育元素和资源。在这9个关键词中,包含着深刻的现代教育精神和智慧,也包含着对于当前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关切和反思。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三十六计与智谋经商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都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经过历史的打磨,如今已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中使用。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商海,还是复杂纷纭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本书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试图给读者一点安身立命的忠告,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实践,使生活、工作中少走难路,少犯错误,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 睡不着,醒不了

    睡不着,醒不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在床上,躺下了,睡不着,睡着了,醒不了?是身体的不适,还是灵魂的不安份!有一个你睡下了,是不是有另一个你觉醒了呢?你干了什么,他又干了什么?一场与撒旦的较量就在你的睡梦中悄然进行,失败了会怎么样,你真的不知道,呵呵,也许你知道。。。。。。。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逆世子妃

    凤逆世子妃

    (谨慎入坑,写的不太好,多多包涵)【初见】一开始凤雪空还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但,一部分千金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才发现,自己身边坐着世子【二见】擦肩而过【三见】“今日只是凑凑热闹,不知是谁说我要嫁人!”一抹微笑,世子眸中惊讶。【四见】“本王倒想看看国公是如何教训他的上一级郡主!”逍遥王和世子一同走进国公府。【五见】冬迎急忙跑过来“大姑娘!世子来了!”【六见】世子盯着凤雪空,拿出一块白玉“带上这块玉,便是畅通无阻!”凤雪空接过白玉“多谢世子!”【七次见】“世子殿下,成亲怎么不邀上我,害的回来又有人说我手拿世子之玉,却不是世子之妻!”凤雪空坐在屋檐上,手里把玩着白玉,脸上挂着笑容。【数次后便是…】
  • 英雄联盟在天朝

    英雄联盟在天朝

    当英雄穿越到地球,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异世天寒

    异世天寒

    从那晚起,异世的天气变得有些寒冷,众人紧紧了身上的衣服,互相说着该变天了……
  • 天才阴阳生

    天才阴阳生

    天才少年,转身阴阳,看尽世间鬼神事,说出苍穹颤抖言。阴阳生是这世间最神奇的人,他们能游走阴阳之间、穿梭于天地极端、也能斥鬼神之言。他们是这天地间最莫测之人,能窥探阴阳、生死逆转、寻龙解穴、保人平安。然而他们也是这世间万人唾弃之人,无儿无女、无财无权、无声无色、孤独难终老。辉煌壮丽的史诗,鬼神莫测的世界,玄奇万变的术法,恐怖难料的人心,一切尽在《天才阴阳生》怀念《玄欲》的日子!
  • 可怕传染病:欧元闹剧

    可怕传染病:欧元闹剧

    2010年,送走全球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场缘起于希腊债务危机的“瘟疫”,正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再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