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8300000030

第30章 玄奘——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4)

戒日王出身于吠奢种姓,名叫喜增,他的家族已经有两代三个君王治理统治羯若鞠阔国了。戒日王的父亲名叫光增,哥哥名叫王增。光增去世之后,王增以长子的身分继承了王位,他以贤德治理国家。当时,东印度的金耳国国王常常对大臣们说:“邻国有位贤明的君主,他对我们的国家可是个祸害啊!”于是,金耳国国王采取诱骗的手段,把王增请去,在会面时将王增杀害。羯若鞠阁国的百姓失去了君主,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慌乱之中。有个叫婆尼的大臣职高望重,他对其他大臣说:“继承王位这件大事,应该今天就决定。我看,先王的次子,亡君兄弟,本性仁爱慈善,虔心孝敬父母,敬重长者,任人唯贤,对下平等公允。我想请他继承王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请各抒己见。”

大家都很敬仰王子喜增,平时对他没有其他不同的议论。于是,所有的大臣执事都去劝说喜增继承王位,他们说:“恭请王子听臣等陈述。先王积累功德,致使国家光耀兴盛。传位王增之后,原想他能耄耋善终,但是由于我们辅佐不力,致使王增落入仇人之手,惨遭谋害,这是国家的奇耻大辱,也是我们当臣子的罪过。现在外界议论纷纷,还流行着歌谣,说英明的王子自然继承王位。如果能蒙王子亲自治理天下,报杀父之仇,雪国家之耻,光复先王之业,还有什么功德比这更大呢?期望你不要再推辞了。”

王子喜增说:“继承王位的重任,从古至今都是很难担当的,兴立君主更应慎重。我缺乏修养,父兄又早早逝世,大家推举我承袭王位,我哪里有能力担当这个重任呢?大家都说我合适,我又怎敢忘记我的虚薄呢?现在,恒河河畔有一尊观自在菩萨像,非常灵验,我想前去占卜。”之后,喜增来到菩萨像前,不吃不喝,一心祈祷。菩萨感念喜增的一片诚心,便显出本相问:“你这样勤恳求佛,有什么要求吗?”王子喜增回答:“我的灾祸太多了,父王驾崩,兄长被害,残酷的打击一次又一次地降临到我的头上。我自觉缺才少德,可是国人一定要推举我继承王位,以期光复父兄之业。我自己愚昧无知,因此斗胆前来,祈求菩萨指点。”

菩萨告诉王子喜增:“你原本就是住在这个山林里的比丘,精心苦修,勤恳不懈。承借这个福分,你得以转生为这个国家的王子。如今,金耳国的国王既然破坏了佛法,你继承王位之后,一定要注重佛法的兴盛,以大慈大悲为志,以同情怜悯为怀。那样的话,不久就可以统治五印度全境。如果要想使王位保持下去,那么就要听从我的教导,这样神明就会暗中给你大福,你们将无敌于天下。不过你不必登上国王的宝座,也不必号称大王。”

王子喜增接了菩萨的教诲,回去以后,承继王位,但自称王子,号戒日。他命令大臣们说:“这兄长的仇还没有报,邻国也不肯归顺,这样还不能指望有安定正常的生活。希望你们所有的大臣幕僚,同心协力。”于是,戒日王便亲自率领自己国家的军队,加紧训练士兵。当时,他们只有象兵五千,骑兵两万,步兵五万。戒日王带领军队从西往东,用武力讨伐不肯称臣的国家,真是象不解鞍,人不释甲,经过六年艰苦征战,终于征服了五印度国。这时羯若鞠阁的军队已得到补充,象兵增加到六万,骑兵达到十万。在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天下太平,政局稳定。

戒日王厉行节约,为人行善造福,乃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命令五印度国:百姓不准吃荤,谁若杀生,格杀勿论。他还在恒河沿岸建立了数千座塔,各高一百余尺。在五印度国的城镇、乡村、间里、街道,都修建起漂亮的房屋,储藏饮食,储备医药用品,目的是用它们进行施舍。在有佛祖遗迹的地方,都建立了寺院,每五年召开一次无遮大会,拿出仓库中所有的财物,施舍给众生。另外,戒日王每年还要召集一次各国佛教徒都参加的大会,在逢三逢七这两天,供给那些佛教徒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四项物品,并且把法座装饰起来,还为参加集会的佛教徒们准备了筵席,让他们展开辩论,比较谁优谁劣,评论谁善谁恶,把正大光明者提升上位,把邪行昏暗者罢黜下级。如果是恪守佛教戒律,信仰坚贞并且对佛教教义见解精深,品德纯正的教徒,就推举他坐在狮子座上,戒日王亲自听他讲授佛法。对于那些信仰佛教,但学识比较浅薄的教徒,也以礼相待,表示尊重。对那些不遵守佛教法规,道德败坏,劣迹昭著的教徒,就把他们驱逐出境,既不再听他说话,也不想再见他们。对于邻近小国的国王和辅佐他的大臣,如果他们能为百姓造福不懈,求善忘劳,就与他们携手并坐,称之为好友;如果不是这样,则拒不面谈,有事需要商议,就通过使者往来办理。戒日王还经常巡视各地,察看民间,不安居在一个地方。外出巡视期间,到了什么地方,就盖起一间茅屋当居室。一年之中,唯有三个月的雨季不能外出巡视,每当这个时候,戒日王就在行宫里摆出山珍海味,请各教派的人吃饭,计有僧侣一千人,婆罗门五百人。戒日王常常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三部分: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国家大事,用三分之二的时间造福行善,孜孜不倦,一天的时间用尽了,还显得不够呢!

戒日王对玄奘之名早有所闻,当他在羯朱温祗罗国巡视时,听说玄奘在迦摩缕波国弘扬佛法,他的臣下对他说:“东面的童子王那里有支那(中国)来的高僧,大王应该把他请来。”戒日王说:“这正是我的想法!”

于是,戒日王派使臣前去请玄奘,请童子王把玄奘送来。

童子王征得了玄奘的同意后,便同他一同到羯朱温祗罗国会见戒日王。出发之时,童子王命令一支一万人的象兵,乘三万只船,护送玄奘。戒日王听说玄奘要来,便与臣下一百多人,领着一万多人顺河东下,去迎接玄奘。

只见河上旌旗飘扬,人头攒动,两支庞大的船队相向而行,人们欢呼雀跃,精神振奋,好像要面临一次重大的喜庆之事。玄奘与戒日王一见面,戒日王就行大礼参拜,随从的人撒花唱颂,场面庄严而隆重。

戒日王问玄奘:“法师从哪个国家来?到印度打算做什么?”

玄奘答道:“我从大唐而来,是来求法取经的。”

戒日王又问:“大唐国在哪里?路途经过哪些地方?离这里有多远?”

玄奘回答:“在这里的东北方向,离这儿有几万里,也就是印度所说的摩诃支那国。”

戒日王接着问:“我曾听说摩诃支那国有位秦王天子,少年时代就聪明伶俐,成年后勇猛异常。从前,前朝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祸纷起,百姓惨遭荼毒,而秦王天子早就胸怀大计。他大慈大悲,拯救人类,平定天下,流风教化传遍远方,美德恩泽遍布四方。各国仰慕其功德,自称为臣;庶民百姓感激他的养育之恩,都在演唱《秦王破阵乐》。我们听说人们对他的赞颂,已经很久了,对他的品德给予这么高的声誉,确有其事吗?所谓大唐国者,难道就在那里吗?”

玄奘答道:“是的,所谓支那,是过去王朝的称号;大唐,那是我们现在的君主的国号。以前他还没有继承王位时,被先帝封为秦王,现在已成为国君,所以称为天子了。在大唐以前,有个王朝国运衰败,百姓失去君王,因而战乱纷起,残害黎民。秦王天生抱负远大,他大发仁慈怜悯之心。威风震慑天下,消灭了一切凶恶的敌人。从此,八方安宁。万国都来朝拜进贡。他爱护抚育四生,崇敬三宝,少收税,减刑罚,因而国家财政有余,百姓没有犯法作乱的,佛的教化习染成风。这些事难以一一列举。”

戒日王赞叹地说:“真是伟大的壮举啊!你们国家的百姓有这样的福分,应该感激这位贤明而伟大的君主!”

戒日王请求玄奘讲解佛法,玄奘便给他讲了《制恶见论》。戒日王听后,对他的臣子们说:“日光出来,烛光就要消失。大师一到,那些旁门左道将被击破。大师之论虽好,却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我想在曲女城召开法会,让五印度的能言善辩和知识渊博的人都到会,让他们都知道大师之论,使邪道从正,众僧舍小乘而从大乘,不是很好的事吗?”玄奘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便表示同意。于是,戒日王率领数十万人从羯朱温祗罗国出发,返回曲女城召集法会,行走在恒河南岸;另外,有几万人跟随着童子王行走在恒河北岸。两队人马以河中心为界,分成水陆两路,一齐进发。两位国王在前边引导,步、骑、车、象四个兵种严密护卫,有的乘船,有的骑象,敲着鼓吹着螺,拨动着弦琴,鸣奏着管乐。

历经九十天才到达曲女城,人马驻扎在恒河西岸的大花林中。这时,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国王,早就奉戒日王的命令,分别同他们国家的英俊杰出的僧侣及婆罗门、官僚、士兵等前来参加法会。

戒日王事先已在恒河西岸建了一座大寺院,寺院东边筑起宝台,高一百多尺,正中供着金佛像,身量大小同戒日王一样。宝台的南边,又筑了一个宝坛,那是专为金佛像沐浴的地方。宝坛东北十四五里,特别修建了行宫。这时候正是二月,从初一开始,就用佳肴招待僧侣和婆罗门,一直到二十一日。从行宫到寺院,道路两旁都盖起了楼阁,用数不清的玉石装饰着。鼓乐的人整整齐齐地站立不动,不断地吹奏着高雅的乐曲。戒日王从行宫里请出一尊金佛像,外罩薄纱,与会者隐约可见。

佛像高三尺多,用大象驮载,佛像周围支着缀有宝石的帐幔。戒日王穿上帝释的服装,手执装饰着众宝石的华盖在左边侍候;童予王扮作梵王的模样,手持白拂尘在右边侍奉。两边各有五百象兵,披坚执锐,在周围护卫。

佛像的前后,各有一百头大象,奏乐的人坐在象身上,演奏音乐。戒日王一边行走,一边散发金、银、珠宝和鲜花,供养三宝。他们一行人首先来到宝坛,用香水给金佛像洗浴。之后,戒日王亲自背着金佛像,送上西台,并以许多珍奇异宝和成百上千件侨奢耶衣,作为供奉金佛像的供品。这时,只有二十多个沙门跟随戒日王,各国国王都作为侍卫。吃过饭以后,召集各种不同学派的人,商榷微言,探讨至理。日将黄昏,戒日王才乘车回到行宫。就这样,每天护送金佛像,前导和随从都同开始时一样,直到法会结束。

同类推荐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光新之路

    光新之路

    本书是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该书以纪实的笔法,记述了主人公雷光新从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再由一名军人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艰难历程,充分体现出主人公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强意志和作风,体现出浓浓的乡情、亲情和战友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一般群众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 格拉斯米尔日记

    格拉斯米尔日记

    本书精确细密地记载了作者多萝西·华兹华斯随兄长、英国浪漫派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一起定居于英格兰北部著名湖区格拉斯米尔三年多的生活,直到威廉·华兹华斯结婚后日记中断。其间他们与同时代著名诗人柯尔律治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交往,因之也记录了浪漫派不少诗作的诞生背景;还记载了作者与兄长那奇异、奥妙和无声的爱,展示了珍贵而几近独一无二的兄妹手足之情及其生活景观。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道钟

    道钟

    何为仙,正气凛然,问心无愧,一念而花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何为魔,随心所欲,逍遥自在,一念而花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袭素衣,一壶清酒,一寸相思,进鬼门,行黄泉,踏奈何,过忘川,问三生,不诉离殇,只愿为你白首。
  • 界门攻防线

    界门攻防线

    一堵石门,连接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战场。另一个,是监狱。唯一的区别是。你是在战场,还是在监狱
  • 暗夜恋人

    暗夜恋人

    在同学的生日晚会上,她认识了被惊为天人的他,他微微含笑的目光似能穿透她的内心。为了挽救亲人,她去向他借钱,他轻飘飘地说:可以,但我要先验货再出价,于是,在他的办公室,他将她由女孩变成了女人。其后,她成了他见不得光的暗夜情人,一段孽缘从此展开。白天在校园里她是乖巧文静的清……
  • 星际霸医

    星际霸医

    “你说什么,这台金刚机甲得了相思病,是自杀身亡的?”纽曼帝国将军目瞪口呆的说道:“机甲有感情吗?”“这算什么,以前我在烈火星域非正常机甲研究生工作,那里的机甲还分公母,公的都是神经病,母的都得了妇科病,你信不信?”曹大年神棍一般躺在沙发上,嘴角上挑,语重心长的说道:“相信我,我是一名机甲医生,你那台机甲得了青春期躁动症,做几次心理辅导就好了。”且看一个流氓医生的彪悍星际人生!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一脚传奇

    一脚传奇

    传说中的一脚
  • 娘子无敌:一品女东家

    娘子无敌:一品女东家

    少女云箩被舅舅,舅母刻薄欺压,决心摆脱这种黑暗生活,云游一番,顺便挣个票票啥的,再顺便拐个男人也是极好的。于是乎……将军,来来给唱个小曲听听如何!王爷,过来给我跳个小舞瞧瞧呗!唉唉,皇帝陛下您别给我剥荔枝了!太甜了!某美男嘴角抽搐,一脸黑线,提着某女脖后的衣领,一路掂到金玉大床上,笑吟吟道:“他们都太穷酸了,还是为夫的来伺候您吧。”
  • 超量子重生

    超量子重生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秦渊遭遇了一系列诡异变故,重生到了十年前的高中时代。然而当他准备竭力挽回旧恨之时,却发现,这一个“自己”,并非记忆中存在过的那个自己。当平行宇宙化为泡影,当穿越时空成为虚幻,科学是否还有能力解释这诡异的一切?秦渊在这超量子的宇宙中冲霄而起,一步步登上宙之王座。蓦然回首,世界只在我心。
  • 脾胃论

    脾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鬼友

    花都鬼友

    奇特能力的林浩无意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让他惹上了不该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