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封丹是法国着名的寓言作家,同时也是法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一般而言,寓言故事既要简短,同时也要故事情节完整,在这方面,拉·封丹显示出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他对古代寓言进行了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模仿,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拉·封丹都进行了自己的创新。拉·封丹寓言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商人等经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17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拉·封丹的慧吧!
猫和谨慎的老鼠
从前,有一只猫十分厉害,所有的老鼠都很害怕它。老鼠的害怕让猫觉得很得意,它发誓一定要消灭世界上所有的老鼠,以显示自己的威武。
一天,猫又出现了,老鼠们吓得根本不敢出来觅食。为了吸引老鼠出来,猫把自己倒吊在房梁上,假装已经死掉。看到吊在房梁上的猫,老鼠们觉得猫可怜极了,以为猫是因为闯了祸而被吊死的。
于是,老鼠们放心了,它们准备从洞里走出来,庆贺这只猫的死亡。为了保险,最开始这些老鼠只是试探性地伸出它们的鼻子,慢慢地露出自己的小脑袋,然后再把头缩回洞里去。看到猫没有任何反应,老鼠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它们渐渐地试探着从洞里走出来几步,然后伸伸懒腰,开始四处找东西吃。
正在这时,吊在房梁上的猫“死而复生”了,它轻轻地落到地上,很快按住了几只动作迟缓的老鼠。猫嘴里塞满了老鼠,它自言自语地说道:
“哈哈,我是一只聪明的猫,我的计谋可多了。告诉你们,这可是我的传家宝,不管你们多谨慎都是没有用的,反正你们最终都会成为我的腹中之物的。”
第二天,猫又出来了。果不其然,那些逃跑的老鼠这次再次上了猫的当。
猫把自己的全身都涂上面粉,连脸上都涂上了。把自己打扮好之后,猫缩成一团把自己藏在一个面包箱内,并把面包箱的盖子打开。猫把自己伪装得极好,就像是一个大面包。所以尽管老鼠们全都小心翼翼,但是它们还是撞到面包箱前送死来了。
其中,有一只曾经从猫的口中逃生的老鼠觉得很蹊跷,它开始怀疑这是不是猫的阴谋。这时候,它打量了一会儿化了妆的猫,便转身跑掉了,边跑还边自言自语道:“就算这团面包再好,我也是不能要的。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名堂,肯定是猫给我们下的圈套,我还是不要上当受骗好了。不管这只猫装成什么,不要说是面包,就算是装成奶酪,我也一定不会接近它的。”
故事中的猫诡计多端,多次骗了老鼠,许多老鼠都被这只猫吃掉了。
最终,有一只猫口脱险的老鼠觉醒了,意识到了猫的阴谋,不再轻易相信猫的伎俩。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警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谨慎小心,要吸取失败中的教训,并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规避危险。
园主与官员
从前,有一个园艺师,他把自己的花园打理得非常好看。可是,一只野兔扰乱了园艺师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于是,园艺师向镇上的官员报告,他告诉这位官员:“最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一直在破坏我的花园,它没日没夜地糟蹋我的植物,可我总是捉不到它,我觉得这个东西一定会神奇的妖法。”
听了园艺师的告状,官员十分感兴趣,他问园艺师:“你说它有妖法?
那我还真想去领教领教了。”
官员接着又说:“不过放心吧,我保证帮你抓到那个该死的破坏者。”
“那您什么时候过来?”园艺师急切地问道。
官员拍拍胸脯:“我明天就去你那里!”
第二天,官员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园艺师家里。
官员告诉园艺师:“你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吗?我们要吃饭。”
园艺师还没来得及回答,官员就看到了园艺师的女儿,官员招呼道:“姑娘,快过来让老爷瞧瞧!”紧接着,他又问园艺师:“给她找好姑爷了吗?”
一边说着,官员一边招呼着姑娘坐下来,开始和姑娘套起近乎来。官员拿起姑娘的手,托着她的胳膊,然后撩起姑娘的头巾,不停地打量姑娘。
然后,官员告诉园艺师:“你们家姑娘可真是个美人呀。”
园艺师看出了官员轻浮的嘴脸,但是为了抓到破坏者,只好什么也没说。
没过多久,饭菜准备好了,园艺师让官员慢慢享用。官员十分高兴,带着他的手下,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官员肆无忌惮地让园艺师为自己服务,甚至还对园艺师的女儿动起手脚来。吃完之后,这一群人把园艺师家里闹得沸沸扬扬。到最后,可怜的花园被这些人踩得不像样子。之前那只破坏花园的野兔藏在一个地洞里,官员的手下四处追赶,可还是让野兔给跑走了。
园艺师感叹道:“哎,这位大人的本事真是让人折服啊!他们在这里一个小时给我造成的损失,可比那只野兔这么多年造成的损失大多了!”
园艺师为了抓到花园的破坏者,向当地官员求助。但是,这名昏庸的官员却凭借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给园艺师带来了更大的损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要遇到问题就想要寻求帮助。让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情,很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狼、马和狐狸
从前,有一只老奸巨猾的狐狸。
一天,它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匹马。
这时候,一只狼正好出现,狐狸赶紧走近狼,然后对它说:“你快去看看吧,那里有一只好奇怪的动物呢,它还在草地上吃着我们的草!你看看它那高高的个子,长得是如此英俊潇洒。”
狼半信半疑,笑着问道:“难道有比我们狼还健壮的动物?快点给我讲讲它到底长什么模样!”
狐狸想了想,然后说:“眼见为实,你还是跟我一起来吧,也许这动物就注定是属于我们的猎物呢!”于是,狐狸带着狼,一起朝草地上跑去。
对于突然到来的两位不速之客,这匹马可没什么兴趣,它继续在草地上吃着草,吃了一会儿就准备拔腿就走。
这时候,狐狸赶忙走上前,恭恭敬敬地对马说:“高贵的老爷,我很想知道大家是如何称呼您的,我愿意做您卑贱的仆人。”
这匹马可不是等闲之辈,它骄傲地回答说:“先生们,你们看,我的鞋匠把我的名字打在了我的掌子上。”
见此状,狐狸赶紧说:“哎,老爷,是我自己文化低,我父母没有让我受到一丁点儿的教育。我可是穷得叮当响啊,我所有的家当就只有这一口土窑而已。但是老爷,这位狼先生的父母是我们这里的知名人士,狼先生也因此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狐狸恭维的话,让狼有些得意,它马上走上前去,想亲自看看那马掌上的名字。
狼刚刚靠近马,马就将蹄子高高扬起,然后往狼的下巴上狠狠地踢了一脚。
这只狼哀嚎一声,鲜血直流,受了很重的伤,而且它还因此失去了四颗牙齿。
这时,狐狸假装惋惜地对狼说:“哎呀,兄弟,我这是让你长长见识。
这件事让我想起以前有个聪明人告诉我的一句话,他说过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那才算是聪明人!”
狼和狐狸都是第一次看到马,对于马的习性一点都不了解,于是它们都想要试探这匹马。最后,在狐狸的哄骗下,狼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靠近了马,结果身受重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正是狐狸最后说的那句话,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那才算是聪明人!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陌生人,我们对他们知之甚少,无法判断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对于陌生人,我们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以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大象和朱庇特的猴子
从前,有一头大象和一头犀牛,它们互相争夺,都想统治帝国,以便成为当地的盟主。为了决一胜负,它们约好一起去决斗场,用这种方式了结双方的争斗。之后,它们约定好了决斗的时间。
这时候,有人告诉大象和犀牛:“神王朱庇特有一只猴子,它曾经手执神杖出现在天空。那只猴子名叫基耶,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这只猴子的记载。”听到这些,大象有些沾沾自喜,它认为这猴子是朱庇特派来的大使,是来觐见它这位一国之君的。大象的幻想让它越来越觉得光荣和骄傲。
第二天,猴子来了,它拿着国书,走近大象,向大象致敬。大象礼貌地回复了猴子的问候,可是这只猴子却只字未提大象与犀牛之间将要发生的决斗。
为了避免尴尬,大象只好自己先开口说话,它故作亲热地对猴子说:“朱庇特是我的好朋友呀,它拥有那么崇高的地位!我相信它不久就能看到一场,精彩惨烈的战斗,到那时候,有一出好戏将会在整个朝廷上演。”
猴子一脸严肃地问大象:“你说的是什么战斗?”
大象吃惊地问道:“难道你不知道吗?我要和犀牛争夺权位,决定用一场决斗来决定胜负,现在我已经向犀牛宣战了。这场决斗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呢,我还以为你都知道我们的事了!”
猴子马上解释说:“是的,我很乐意知道发生在你们这里的事情。不过,我们天国太广阔了,我还真没听说过你们的事。”
听了猴子的话,大象觉得既羞愧又惊奇,于是,它问猴子:“基耶大人,那么请问你到我们这里来究竟是要做什么呢?”
猴子告诉大象:“有几只蚂蚁为了分一棵草闹矛盾了,我来这里是帮它们解决纷争的。在天国,我们对一切事情都很关心,不论大小我们都会关注的。在我们神的眼里,大小人物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平等的!你提到的决斗,我们那里还没涉及呢!”
大象觉得自己很强大,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特别的对待。但在朱庇特的猴子看来,众生一律平等。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强大而轻视别人,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弱小而瞧不起自己,应该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褡裢
有一天,神王朱庇特心情大好,于是他告诉所有动物:“所有动物听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打算给大家一个重塑自己的机会。如果你们谁对自己相貌或者体形有任何意见,可以今天提出来,之后我会想办法给大家修正的。”
朱庇特刚一说完,下面的动物们便开始议论纷纷。
这时候,朱庇特先叫来了猴子,然后对它说:“猴子,你先过来,你给我说说,你满意你自己的形象吗?在你看来,什么动物是最完美的?”
猴子回答道:“神王,我觉得我的四肢很完美,我对自己的相貌也没有太多挑剔的地方,反正我对自己十分地满意。要说谁最美,我倒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我觉得,相比较而言,我的熊老弟长得实在是太粗笨了,它要是听了我的话,恐怕这辈子它都不愿意再看见自己的模样了。”
说完,熊蹒跚地走了出来,所有动物都以为它会当场承认自己相貌的丑陋。可出乎意料的是,它却吹嘘起自己的外表来。而且,它还说:“要我说呀,大象的尾巴真的是太短了,但是它的耳朵却有这么大,所以整体看来,简直毫无美感可言。我觉得大象完全有必要重塑一下自己的形体。”
听了熊的话,老实的大象并没有生气。它恳切地回答道:“我觉得我的耳朵和尾巴的大小都挺合适的,并且客观地来说,我觉得鲸可比我胖多了,也肥多了!”
这时候,细小的蚂蚁又抢过话来:“这世上还有好多好多的微生物呢,它们是那么的小,和它们比起来,我可就是一个巨人了!”
动物们互相指责着,都说别的动物是多么丑陋,多么不如自己,却没有一种动物承认自己的不是。
这不仅让人感叹:我们看人时眼尖如此狯猁,看自己时盲目如鼹鼠;对自己一切原谅,对别人毫不宽恕,看人看己用两副眼睛。造物主造了我们——个个都肩负褡裢,前人如此,今人也一样,背后的口袋里装着自己的缺点,而装着别人缺点的口袋永远挂在前边。
看到这一幕,神王朱庇特只好挥了挥手,让它们全都退了下去。
这些动物之间互相攀比,互相指责对方的缺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中,这正是我们许多人的表现,不管别人表现得多好,我们总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不管自己有多少缺点,我们总觉得自己完美无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太过放纵自己,而对别人太过苛刻。
必须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老鼠的勾结
从前有一只十分害怕猫的小老鼠,可是偏偏有一只猫一直想要抓它,小老鼠只好向邻居求助。
它的邻居是一只喜欢吹牛的老鼠,老是说自己什么猫都不怕。
这只吹牛的老鼠告诉它:“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单薄的,不管我有多大能耐,我都很难赶走这只猫。但是我有一个很好的主意,我们可以把这附近所有的老鼠都召集到一起,这样我们的力量就很强大了,到时候就可以随意地摆布那只猫了。”
听完吹牛老鼠的话,小老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连声向它道谢。
于是,这只喜欢吹牛的老鼠赶忙到储藏室。这里是老鼠的聚集地,老鼠们经常在这里聚餐。这只吹牛的老鼠跑到这里时,已经满头大汗了,它喘着粗气,一副十分焦急的样子。
一只老鼠看到了它,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啦?快给我们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老鼠回答道:“我这次来为了救我们的同胞,它老是被一只猫威胁。如果那只猫把小老鼠吃完之后,再把矛头指向我们怎么办?”
听完这话,其他老鼠一致同意:“是的,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去对付那只猫!”
于是,每一只老鼠都拿好自己的武器,准备好了奶酪等食物,向猫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