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500000044

第44章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丝绸之路、佛学东渐、西行求法、遣唐使来、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等等,都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尤其是,在中国从政十几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是传奇人物,他与当时的中国皇帝交往甚密,回国后,撰写游记,向世界介绍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有不少是留学生,陈独秀、李大钊等留学日本,朱德、邓小平、陈毅等留学欧洲。革命年代,中共对外文化交流不多。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险到达中共根据地,同毛泽东、周恩来中共领导人等进行了多次长谈,搜集了红军长征第一手资料。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中共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深入调查。四个月的采访过程中,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后来他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译名《西行漫记》)一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该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轰动的影响,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毛泽东称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文化交流上看,斯诺实际上是宣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曾多次来到中国。1937年1月,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也来到了中共根据地,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也向世界进行了介绍,期间她还教会了中共领导人跳交谊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文化交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教育、军事、工业等系统,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派出了18000多名各类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其中就有后来成长为中共领导人的江泽民、李鹏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非常注重对外交流,他首先抓了科技教育,鼓励科教行业向国外学习科学技术、办学经验,主张派出留学生到国外留学。20世纪80年代,有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也有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历史。英国人托尼·赛奇1976年来到中国,他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政治,对中国很感兴趣,还读过《毛泽东选集》。由于中英两国实施学生交流计划,赛奇得以来到中国,他先飞到香港,从香港步行来到深圳。赛奇回忆,当时中国内地与香港边界,没有一点喧嚣,沿途还有好多水牛,一切都那么悠游自在,那么自然闲静。直至在北京语言学院落脚后他才发现,紧张气氛超乎想象。他在语言大学待了三个月后,就去了南京大学,成为那里自1939年以来的第一批“资产阶级”学生。

他在南京大学主修中国历史,刚开始是学习中国当代历史,后来改修中国近代史,研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现在,赛奇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哈佛大学中国高级官员培训班的主要负责人。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高,中外文化交流也进入新阶段。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引进来,到了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中国加大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对文化走出去,中共高度重视。2002年7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厅长会议认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中共十六大强调,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03年12月,胡锦涛提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在一年后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还强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共十七大更是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2012年2月,中共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政府出台的第二个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交流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财政部设立了“国产音像出口专项基金”等政策性基金,文化部设立了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奖励措施。在国家重视、各部门积极跟进的情况下,中外文化交流迈开大步。

中国目前已和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

政府支持的交流项目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团、演出团、展览团的“老三样”模式,出现了部长论坛、文化政策圆桌会议、艺术家、作家客座创作等向深层次交流发展的趋势。

继2003年中法推出互办文化年后,中俄国家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等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标志品牌。

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阿拉伯艺术节,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以及在国内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各类艺术比赛、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均以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2011年2月,中国组织了“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在美国演出时吸引了6000名观众,被誉为“来自中国的最好的礼物”。

春节是世界认识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2012年1月,文化部等多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举办了300多项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剧场演出、综艺表演、广场巡游、文博展览、民俗展演等。为吸引中外网民和多媒体用户的参与,以中国春节为主要内容的交互式娱乐类免费应用程序“欢乐春节”(Happy Chinese New Year)iPad版在苹果商店(App Store)成功上线,方便了全球互联网用户及时了解“欢乐春节”活动情况和中国春节文化知识。这些活动与当地民众共同分享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快乐,打造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着名文化品牌,有效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向外国派遣大量汉语教师教授汉语,并提供汉语水平测试,以满足国际上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中国还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11年9月,已有9个正式投入运营,涉及国家有埃及、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还有一些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针对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崩溃论、责任论等错误论调,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力度。组织力量拍摄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地播放。出版部门也策划了一些精品图书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共产党。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句话说出了部分事实。三十多年来,中国虽然大力加强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但引进来的西方文化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少。以进口图书和出口图书为例,中国进口的图书量,还远远大于出口的图书量,不少人还以传播西方思想为荣。这说明,中国文化交流虽然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文化创新还任重道远。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则认为“尽管中国的软实力与美国相去甚远,但忽略了中国在此方面的进步,则将失之愚蠢”。

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具有吸引力,如今中国又正迈入全球流行文化的领域。这也说明,中国尽管还有问题,但不能忽视中国的潜力。

同类推荐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本书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书中内容包括: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周期、三中全会与中国新改革经济学、中国新型城镇化、2014全国两会与全面深化改革清单等。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大学生村官必读

    大学生村官必读

    本书定位于大学生村官所需的知识结构,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与农村改革和建设密切相关的各种知识。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篇、基层建设篇、农村事务篇、经济管理篇、防腐拒变篇,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仙元

    重生仙元

    本是生死兄弟,却拔剑相向。本将冉冉升起,却匆匆陨落。本为已死之人,却离奇复生。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 江湖客麒麟

    江湖客麒麟

    江路云低糁玉尘,暗香初探一枝新。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撕破虚伪伪装,重回荣耀之路,这是一个人自走自路的成长,也是一个另类的江湖】江路云,人称鬼见愁,佛见忧,恶霸让路,人人摇头。南渡后三十四年,王朝在暗涌流动下依旧有着勃勃生机,横空出世的少年一脚踢醒沉睡的江湖,往日的羞辱与荣耀逐渐浮出水面。镇西大将军为何身死金陵?杀手祖师爷身藏何处?不可一世的王朝大跋扈竟是皇帝的亲哥哥····庙堂睥睨,染指江湖。献上一个斗智斗勇,绝不唬人的故事。
  •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

    吾名莫漓,吾已归来。四大神兽很厉害?不好意思,都是吾的契约兽。修炼很困难?不好意思,吾三岁之后修为就蹭蹭蹭的往上爬。属性很难得?不好意思,吾生来就是全属性,五行元素、风雷元素、鬼怨仙魔气任你挑,只有你没有的,没有吾没有的。……
  • 溺宠冷妻

    溺宠冷妻

    清冷纯情女VS强攻腹黑男都说七年能让一个人全身的细胞从内到外全部替换更新一次。都说七年足够让分离的恋人从此陌路??“柒柒,七年了,2554个小时61296个小时,我回来了??”“柒柒,我爱你,自始至终只爱你。”“柒柒,因为是你,所以我甘心情愿只为你??”“柒柒,喜欢做什么放心大胆的去做,我永远在你身后。”
  • 唯战武尊

    唯战武尊

    杨大侠最终还是学会了黯然销魂掌,当他抱着那纤细的尸体转头而走的那一刻,杨凡大声喊道:“杨大侠,我们还是兄弟么?”杨大侠没有回头,只留下淡淡的声音在空中飘散:“我们本来就是兄弟。”多年后,世上已再也找不出杨大侠的踪迹,当杨凡回想这段往事的时候,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可以把后背交给他的兄弟,只有一只浑身金色的猴子。“猴子,大闹一场吧。”杨凡的声音轻柔,对面是浑身银色铠甲的巨大人潮。“不要叫我猴子!我叫齐天大圣!”猴子的手中是一根金黄色的棒子,棒子的端头是一抹妖异的红,充满了血腥味。“那就,大闹一场吧!”
  • 鹿鼎少女

    鹿鼎少女

    这本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只要你有实力,打皇帝都有人支持你,却只因为玄魔大陆风华绝代贤良淑德却懦弱废材的苏家庶小姐苏瑾年只文不武,渐渐在苏家没落了去,也只因为因为苏瑾年懦弱致死,华夏宗师紫狂才穿越到她的身上。紫狂来,嘴角邪笑,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人诺犯我我必不让他成人。一次偶遇,邂逅冷面帝君青华,青华对谁都一样,唯独对苏瑾年“关照有佳”,他给了苏瑾年其他男人给不了的东西,就是缺了苏瑾年最想要的东西——缺心眼。此文帅哥极多,男女主专情,结局一对一,请看女主如何被男主引入狼窝!!
  • 悍妇当道

    悍妇当道

    夜夜宿花街,天天醉柳巷。这个男人,也太特么的过份了吧?有把她这明媒正娶的妻放在眼里吗?深闺中做怨妇这种事,她可是做不来!河东狮吼,她做了一回真切而又实在的悍妇!泼妇?狠毒?切,大不了,这个男人她不要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艾尔英大陆之冒险乐章

    艾尔英大陆之冒险乐章

    在古老的艾尔英大陆,有着众多喜爱冒险的人——他们被称为冒险者,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职业,他们聚集在一起,在艾尔英大陆自由驰骋。艾历1522年元月刚过完新生节,寒冷异常的天气似乎注定了这一年将要发生些什么。浪和疾风,一个魔法师,一个剑士偶然相遇了,他们的命运在此刻将会改写,而这两个不起眼的冒险者和他们的同伴未来将牵动着整个艾尔英大陆的命运。魔法的波动、剑术的飞舞、战士的怒吼、骑士的无畏、治愈师的虔诚、刺客的鬼魅……这是一个英雄强者辈出的舞台!阴谋与权术,狡诈与残酷,明争与暗斗,围绕着不同的信念,坚信着不同的未来,他们各自奋斗。联盟、暗杀、叛乱、分裂、动荡、奇袭……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艾尔英大陆》系列第一部,主要描绘了新生的冒险团,集合同伴,踏上冒险的旅途!
  • 谶言:墨荼

    谶言:墨荼

    断香谷、九黎、百花、灵音、长华、万仙、鬼域是天地初开时所建立,以断香为最久远,这些门派招收有缘之人,助他们修仙,中弟子步伐有妖,有魔,有人,有六根未净的,尚未脱离肉身的小道士,小仙。这就是,六界……同时,为六界除妖邪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
  • 妖心千年

    妖心千年

    一个充满了元素力量、魂咒的遥远世界,人类与妖怪的战争,酝酿着贪婪、杀戮的阴谋不断地被布局在整个世界,谁是背后的操控者,命运的罗盘又指向了哪里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