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2500000004

第4章 亲情未移民(2)

齐鲁名厨,我妈就是

鲁菜,位居中国四大名菜之首。妈妈所烹饪的鲁菜,在我的回味中,得说全球第一啦!高调赞美自己的老娘,我脸不红,心不慌,还敢白纸黑字地写出一大张。

妈妈的拿手好菜并不是极具胶东特色的葱烧海参、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鱼、扒原壳鲍鱼、糟溜鱼片、浮油鸡片、汆双脆、烤大虾、炸蛎黄。而是红烧鲙鱼、油煎银鱼饼、芝麻拌海蜇、韭菜炒青虾、大葱炒蛤蜊、肉片焖蒜薹、鲜炸黄花鱼、茼蒿芋头汤、虾米白菜粥、鱼肉汆丸子、豆腐炖鮱子。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在老家时,足蹬南山坡,放眼望去,“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壮美景观迫人豪情顿生。就因生在海边,靠海吃海,没商量!如此这般,我家的一日三餐无海味的时候,几乎没有。尤其是产自胶东湾的各种蛤蜊,一直都在不失时机地为汤啊、卤啊增鲜添香。

借地缘优势,妈妈便做得一手鲜美可口的海味菜。三姐说,妈做的红烧鲙鱼可用古今中外谁堪比来形容。的确,邻里间,谁家娶媳妇,嫁女儿,都会特地聘请我妈去掌勺。她老人家的那道红烧鲙鱼一上桌,交口称赞是要挑弯了大拇哥的。

我的最爱:妈用小银鱼、鸡蛋、少许白面、少许盐跟葱花搅在一起,煎出的银鱼饼儿。圆圆的,像核桃酥那么大,一煎几大盘,闻着喷香,吃着透鲜。常常,一顿饭下来,我什么都不碰,专门大快朵颐那看着金黄、嚼着倍儿香的银鱼饼儿。

走出老家后,在北京,在美国,妈妈的“名菜”,我复制甚难,其主要原因:谷物不新,鱼虾不鲜。就拿芝麻拌海蜇来说,不提其他,仅一新鲜海蜇,绝对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在老家,一根扁担,两个筐,腰里别上几毛钱,一路欢快至海边,两筐海蜇购得后,颤颤悠悠挑回家,碗盏刀剁齐上阵,可口美食引人馋。

每每,妈将那略带海水颜色,略带海水味道的海蜇端到案板上,片成片,切成条,放在凉水里浸泡三四十分钟,用漏勺捞到瓷盆里,然后再撒上炒香的芝麻盐儿、倒上酱油、拌上蒜末儿和香菜末儿,人手一碗,吃后若不齿颊留香,其味觉器官愣是不答应。

还有蛤蜊打卤面,离开胶东那片海,甭想再尝那个鲜。告别家乡那方田,甭想再品那种面——妈的手擀面。

妈妈在擀面时从来不用醭面,要的是把切好的面条往开水里一放,当即会自行散开,这个技术在和面上。常言道:碱是骨头,盐是筋,和面时若配好盐碱的比例,那面条吃到嘴里,是又滑又爽又筋道。如此面条,再浇上我妈的卤:先用葱姜炝锅儿,再煸炒肉丝和西葫芦丝,加进蛤蜊肉,倒上焯蛤蜊的鲜汤汤,开锅后,撒把韭菜末儿,把人好吃得,何止回味三日不衰!

在我眼里,妈妈不仅是红案名厨,白案手艺也相当地道。强烈感受,妈无论做什么均受爱的驱使,那份潜存在心底间的爱,对世人,对孩子无不全心释放。她不怕麻烦,不嫌累,只要我们吃乐了,吃美了,她老人家的“中国梦”就算实现了。

人说,娇大的,惯小的。我恰是那个被惯大的老丫头。孩提时,妈妈给我包的大饺子,全捏成胖麦穗儿,甭说吃,一看就咕咚咕咚咽唾沫;包那小饺子比乒乓球还要小一圈,为的是一口一个,吃着痛快。蒸起馒头来,有时会做几只大燕背小燕;有时会做几只小白兔;有时会做几只小狗狗;有时会做个大刺猬。

动物的形状做好后,妈妈就先用剪子剪出燕子的翅膀,用手捏出脖颈、嘴和尾巴。再让燕妈妈用翅膀当手,上翘后弯,勾住自己的孩子,为的是小宝贝不被摔下来。小兔、小狗主要是捏好耳朵与小胖脸儿及四条腿。大刺猬耗时最多,那一身的刺全靠剪刀来一排一排地退着剪,剪一下往上挑一下,以防蒸好后,刺刺会粘在后背上。都做好了,再把那尖尖的小嘴给剪开了,里面还要夹上一条泡过、剪好的红枣呢。

一来,我捧着晾凉的小动物,说什么都舍不得下口咬。看着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小样样,好想宠物般地将其养起来。

尤为难忘,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妈烙的巧馃更是酥脆,香甜,咬一口,慢慢嚼,细细品,咽下舍不得。

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父亲的遗产

父亲在地球上住了94年,驾鹤西归时并无大病,属自然老去。父亲给我留下的遗产,除了照片就是他亲笔写下的宋学文三字。物质财富分文没有,但他老人家给我留下的另一种遗产,却让女儿受益不尽。

父亲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这么好听的话不能空说,需有充足的事实来使其饱满。

一懂事,妈就告诉我:你还没出生,你爹就让日本鬼子抓走了。他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一坐就是40天,那是地赛钢砖的十冬腊月呀!

一懂事,我就知道在日寇的暴虐中,父亲落下了一生都治不好的老胃病和老寒腿。稍大一点儿,我就为劳累一天的他揉腿,捶腿,并让父亲靠在被垛上,我坐在他的双腿间,再把他的两条老寒腿搬到自己的肩膀上,给父亲扛着,让他解解乏。

父亲说,在那个阴冷潮湿的土屋里,挤满了被日本鬼子强行抓去的无辜百姓300多人。大家你挤着我,我挤着你,若起身去解个手儿,“座位”就没有了。父亲说,日本鬼子心真狠,每天只发给他们两个小地瓜。那时,他身边挤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小子,饿得孩子老是哇哇哭。父亲于心不忍,常把自己分得的小地瓜匀他一个。

人说,不能帮人而帮了,那是真善良。做个真善良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天,日本鬼子在提审父亲时,由于长时间的极度饥饿,他刚一起身就觉得天旋地转,前迈艰难,平衡失去,父亲一头扑在了南墙上。那一刻,南墙上一个没帽儿的大锈钉子刺地扎进了父亲的右掌心。锈钉有毒,毒素在父亲的鲜肉里扩散蔓延,他的右手感染了,红肿了,化脓了……

不忘那一年,我还在山东老家时,父亲托林村的林乐亭叔叔帮我们买150斤小麦。二人谈妥后,父亲就把钱付给了他。结果,在商定的日子里,林叔叔并未将小麦送到我家。三天过后,林叔叔仍是音信全无,一急之下,父亲便骑上自行车,向六里之外的林村直奔而去。

本想去问个究竟,可当父亲迈进林家时,但见林妻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全都抱在一起哭。父亲惊悉林乐亭因“犯事”而被公安局抓走后,他二话没说,当即把自己衣兜里的几块钱全掏给了乐亭婶。

“吃亏是福”,不胜枚举。

父亲性格温和,风趣幽默。日常里,只要他一露头,呼啦就围过一堆人,听他讲故事。在家也是,得闲儿就给我们讲“王五赵六”、“南朝北国”、“古往今来”……

话说“王五赵六”。

王五和赵六都是生意人。一天,太阳偏西时,摊主们正要收摊回家,王五突然被人拉住,说有捆洋布要请他帮找买主。王五获悉,甚是高兴。他转过身去快步跑到赵六的地摊上,忙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大火烧(烧饼),递给了赵六:“你回村后,先把这个火烧交给我的孩子。他会在街口边玩边等着我。”

赵六接过火烧:“在街口玩的孩子多了,我知道哪个是你的孩子呀?”

“你看哪个孩子最可爱,就把火烧给哪个孩子。”

赵六“嗯”了一声,揣上火烧,打道回返了。

王五谈完生意,已近晚饭时。他进门就喊:“儿子,爹给你买的火烧好吃吗?”

“火烧?我没吃火烧啊!”

“没吃?你真的没吃?”王五把俩眼瞪到了头顶上。

“你刚进门,儿子连火烧味儿都没闻到,怎会……”

王五没等妻子把话说完,扭头就找赵六讨个说法去了。

赵六问心无愧地瞧着他:“你说哪个孩子最可爱,就把火烧给哪个孩子。我看来看去,觉得我的孩子最可爱,就把火烧给我的孩子吃了。”

几十年了,父亲讲这个故事的表情,我仍清晰如初。

父亲的故事,从民间到宫廷,由远古至现今,包罗万象,无所不括。如纣王无道民遭罪、比干丞相卖无心菜、甘罗十二做宰相、苏武牧羊、杨继业碰碑、老牛力尽刀头死,报国忠臣扛刀枷、邓世昌与“太阳”一同投入家乡的黄海中……

父亲说:一提起邓大人,他心里就剜着疼。还有邓大人的爱犬“太阳”都让他鼻子发酸,眼跑泪。

中日甲午战争是在我的老家威海打响的。基此,坊间对那场战争的实况与传说描述得极其详尽。

一百二十年前的1894年7月25日,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署乃终止日。战时,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无法与日寇继续战斗。邓世昌临危喊话:“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便意图撞沉日寇主力舰“吉野”。但是,“致远”舰因遭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

父亲说,邓世昌大人一落水,“太阳”立马咬着他的辫子,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的主人拉到岸边。邓大人抱紧爱犬:老伙计,我的将士全都阵亡了,我们的舰队全都击沉了。我决心与战舰同存亡。话说至此,邓大人纵身大海,“太阳”随即跟去。就这样,邓大人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了。

1994年10月中,我陪父亲回老家时,在威海环翠公园前,88岁的老父亲,肃立在邓大人的铜像前,仰望、凝视,且泪挂腮边。

爹呀,您的情怀,您的爱,亮子都一一珍存了。

这个世界,我来啦

当我脱离了母亲的体温,探头来到世间,给宋家上上下下所带来的失望,可用“特别”和“极其”来形容。因为,我是个小丫头,宋氏姐妹中的老六。

母亲,生了六个闺女的中国妇女,在世俗的眼里,犹如罪人。

我在处女作《无言的呐喊》里写下:“我出生三天了,在外地做生意的父亲才回到家来。那天中午他一进村,就碰到了几个在街口晒太阳的老婆婆。往常她们一见到父亲就热情得不得了,可这一回,刚瞧见他的头影儿,有的赶紧低头掐褂子边儿,有的扭脸看后墙。快到家时,他又撞到了平时最爱开玩笑的金华婆。金华婆僵笑了一下,忙转身进院,还哗啦一声,插上了大门栓。

明白了,家里一准儿又生了个小丫头。爹寻思着,把一月前安排好的那三桌酒席推了吧!为个小丫头摆宴庆贺,岂不让乡亲们笑掉了大牙?”

按我出生时的社会心理和家庭气氛而定,我是个不受欢迎的小闺女。然而从小到大,我却享尽了父母及家人的爱与呵护。尤其母亲,在她眼里,我就没个错的时候。

妈说,我刚一认人就特别谨慎。妈换件衣服我得辨别好一会儿才肯让妈抱。那时,妈就料定,这小孩长大了不易上当受骗。

妈说自打我会坐了就开始自己玩。妈在灶上干活,给我个缠线的小线车就能玩儿一大阵子,不哭不闹,一逗就仰着小脖子乐。

懂事后,我就知道孝顺妈妈,保护妈妈。记忆中,生了四个男孩的大伯母,一来就披着一身的威风,找碴儿斥责妈妈时,我会立刻冲到老娘跟前,伸直两个小胳膊先护好妈妈,然后再仰起头来冲着伯母喊:“不许欺负俺妈!”

母亲心宽量大,不争不辩,从不跟伯母一般见识。

母亲心地善良,生性乐观,用“纵有愁苦千万斛,不让一丝上眉梢”来形容她老人家,万分贴切。不管遇到什么急难、多扒拉不开的事,她总是往亮堂里想,都说没希望了,可她依然积极地朝好的方面去努力,去争取。

感觉中,母亲如泰山一般,有她在,就有靠,就啥都不怕。

母亲爱说吉祥话,又称念喜歌儿。我从没听妈说过一句泄气的话,没说过一句让人听了犯别扭的话。母亲的话语总是那么真诚,那么纯朴,那么激人向上,听后总让人有信心、有盼头、觉得有美好的未来在候着你。

母亲性情温和,脾气好。我们姐妹中谁若犯了错,她不打不骂,总能恰到好处地讲些土理儿,让我们自己反省,让我们记住土理儿中那些要紧的话,从而达到自我改正的目的。

母亲对我们的管教十分宽松,从不命令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不干涉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她只是以自身的付出、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中,用那种无一丝说教的、下意识的流露去影响我们。孩子们若有什么要求,她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我们称心如意了。

母亲特别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相信,是笃信她的六个女儿个个求上进,人人都能自己管好自己,绝不会有一个横越人生轨迹,去闯祸,去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事。

母亲的心愿实现了,歪路邪路上,宋家姐妹不曾留下一个脚印。家乡的婶子大娘都说我妈是个有福气的人。女儿们用自己的孝心,让她老人家去过烟台,见过天津,住过大连,多次往返于首都北京,还在天安门广场上留影张张。

村里人都羡慕她吃过京城的饭,喝过京城的水,就连伯母也不得不承认,我妈有帮好闺女!

在乡亲们眼里,我妈见过天安门,就是见过大世面,就是有造化,就是人上人。

外甥王力军至今不忘:“姥姥故去时,炕头上还放着一摞儿的确良和涤卡衣裳。在1971年深秋时节,姥姥的富有,在家乡的土地上,实属罕见。”

母亲一生走得正,坐得端,以毕生的付出,用两只一虎口长的小脚,为后人蹚出了笔直的路。母亲始终信奉:好心能惊动天和地;好心能修积儿和女。

记住母亲的话,沿着母亲所指引的路,从山东走到美国,几度春秋,几番寒暑,我是一路前行,一路获好人相助。

同类推荐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梁遇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读梁遇春的散文,不论是青春冲动、少年意气,还是略带沉重的沧桑之叹,都不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就是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汉,举杯对月,入火而舞。
  •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热门推荐
  • 盛夏遇见他

    盛夏遇见他

    一个人在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之前,活着就像行尸走肉。幸好,他遇见了他,以后的路,两个人一起走,那便不再孤单。
  • 亡鬼

    亡鬼

    《亡鬼》简介:“你看,天,黑了……”‘是啊,天黑了’“我可能要回去了。”‘小哥哥,你这么早回去不无聊吗?’“你……啊!”‘小哥哥,怎么了?’“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是变成绿色的了……”‘好看吗?’‘好俊俏的小哥啊’“你们是谁!”‘嘻嘻,小哥哥你猜猜看啊’‘小哥你要干嘛去’“你们,你们要干什么……走开,不要过来啊!!!”天空下起了雨,血液连着雨水将水泥路染红,地上只有一具无眼的尸体,但却没有人发现,无人察觉。这具尸体大概是十天之后被警察发现的,因为没有任何作案痕迹被草草结案,而这个案件也只是被大家当做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 宽心 舍得 淡定

    宽心 舍得 淡定

    你的心有多大?芝麻一样小,还是大海一样宽?有人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压力纷至沓来,面对得失、取舍、荣辱、进退,很多人变得焦虑、浮躁、茫然,难以实现心理的平衡。吴学刚编著的《宽心舍得淡定》从“宽心”“舍得”“淡定”三个角度切入,《宽心舍得淡定》告诉人们如何以超然的态度处世,获得大度豁达、取舍有道、荣辱不惊的人生大智慧。
  • 天才邪王

    天才邪王

    天武大陆,以武为尊!天才不如狗,妖孽遍地走。看一代邪王如何掌掴妖孽,脚踏老祖。嚣张热血尽在《天才邪王》
  • 黄明追仙记

    黄明追仙记

    生活是淫荡的,工作业余蛮写,纯属娱乐(原在起点,最近无法上传,改来QQ)更新极慢,是大坑,请有心理准备
  •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人勇闯上海滩

    山西运城,关公故里,壮志少年,父母被害,无依无靠,奋发向上,勇闯上海,路遇不平,挺身而出,惹祸上身,身陷囹圄,高手劫狱,遇到少年,出手相救,诚心邀请,少年不肯,高手遂志,处处受辱,高手教育,大彻大悟,投身高手。适逢“1.28”淞沪抗战,投身战场,救回勇士。与高手一起收拾日本商人,直至1937年淞沪会战,上海沦陷之后,回到了山西老家。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腹黑萌宝挑爹爹

    腹黑萌宝挑爹爹

    谁敢再轻视她,打得连你娘都不认得!喂,这位大大,儿子跟老婆可没有这么容易认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铂金列车

    铂金列车

    混沌之中一条轨道延展开来,银色的列车无声驶过峭楞楞如同鬼魅,它将去向何处,从何而来?
  • 异灵笔录

    异灵笔录

    在少年时候家中发现了重大的变故,我失去了双亲。这一切都是拜那未知的东西所赐。离开了家乡我以为可以忘记那些东西,可不幸的是它便如鬼魅般的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