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9700000007

第7章 (2)

他迎着晨曦,继续唱着民歌“五月五,过端午,吃粽子,划龙船,袁仰山当团长,花的大洋用船装,固城湖边东坝倒,北寺塔上漂稻草”。他两眼放射着灿烂之光,脸上偶尔闪现出一股稚嫩之气,显示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但那一身戎装,尽显着主人的特殊生涯,神情中自然流露着在战争岁月中铸成的那种特有的机智与成熟,那书有“N4A”的臂章,那缠绕的圈轮的绑带,都在彰显着与年龄并不相称的成熟。

“陈军需,老是辛苦你们新四军,真不好意思。”刘秀金从门里出来,一把抓住担子,要换过肩来。

“不用了,大叔,这是应该的。”他径直走向屋里,放下担子,右手轻轻一提,左手一抬桶底,水哗哗地冲向水缸里。

“我来吧,我来吧。”刘秀金又要抢担子。

“不用了,大叔,你歇着吧,这水该我们年轻人挑,马上过八月半了,用水更多,满满一缸水,用不了几天,我得挑满它。”说完他挑起两只空水桶,又向池塘走去。

刚才追赶小陈的中年妇女对着打扫的战士们,一连声地道谢,“新四军真好,秀金,慰问新四军的锦旗弄好没有?”

“我马上去后周街,你们把军鞋捆好,菱藕洗好,到地里多拔些菜。”

小陈连续挑了三次,一个直径近半米的水缸盈满了清清的水。

小陈刚放下担子,便听哨声响起,他和几个小战士马上整理好衣裳,戴上帽子,拿起枪,向村中走去,那哨声是出早操的信号声。

望着小陈的背影,刘秀金夫妇两眼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九三九年的秋天,陆平东到后周搞减租减息工作和筹集公粮,有些农救会成员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对一些地主的田地产估计过头,引起了一些地主的不满,刘秀金便是其中一例。在刘太公手上,刘家地产大,财产大,四方有名,待刘太公离世,三个儿子因吃白粉,田产几乎吃尽,已徒有虚名了。陆平东了解实情后,便作了调查,刘秀金很是感激,在缴公粮时多缴了几担米,还帮助新四军贮藏公粮,筹集钱款。

新四军进入塘马后,陈辉见刘秀金嗜吃白粉,便对其劝说,使其慢慢地脱离烟瘾,又对其进行了许多抗日的宣传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新四军才是真正的抗日力量。

刘秀金含着钦佩的眼神说:“陈军需呀,你们新四军刚来时,我在竹箦桥见过。哎,那时你们只有几支破枪,国军几十万人都敌不过日本人,你们能行吗?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只有共产党的军队才能救中国,我们老百姓常听到新四军打胜仗,如韦岗战斗、东湾战斗、延陵战斗。而国军真失望呀,两个师的兵力在溧阳,没打过像样的仗,对着老百姓却神气活现。”

说着说着,刘秀金便想起了日军的暴行。一九三七年冬,刘秀金与刘正兴意欲到罗村坝买年货,途经黄金山,发现黄金山村史老大家门口一片哭声,原来日军追击国民党至黄金山下,俘获数十人,押解社头镇,途经史老大家门口,史老大发现其中一人有些面熟,细一看,原来是社头许家嘴的一个青年,前不久考取了南京的一个陆军学校。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日军一见马上抓住史老大,说他是抗日分子。日军指挥官,拔出战刀,把史老大的头砍下来,还挂在糖莲树上,史老大一家人意欲上前解围,日军放出军犬,接连咬伤数人。日军见群众有不平之色,索性停止前进,开始屠杀中国军人,还强迫村民观看。他们先把十名中国军人推入池塘中,三九寒冬,穿了棉袄的人都冻得直哆嗦,冷水中的人哪经得起冰水的寒冻,中国军人个个冻得乱蹿乱跳,叫骂声激荡四周。

然后日军把他们拖上来,扒光衣服,把他们硬邦邦的身体往火上烤,这一冷一热激得军人惨叫声声,直听得皮肤被烧裂的嗞嗞声,鬼子笑声一片,笑得嘴脸全变了形。

然后他们把中国军人绑在树上,十个鬼子一一对着中国军人,端着刺刀叫喊着往前刺杀,但一连三次,日军都在刺刀将要刺进中国军人胸前、中国军人惨叫着闭上眼、被迫围观的群众扭转脸时,则收住枪,到第四次,中国军人以为日军只是佯装刺杀,睁眼面对,围观群众也以为这一次也是佯刺的,突然十把刺刀齐齐刺入军人的胸中,军人的惨叫声、鲜血的喷射声、群众惊骇哭叫声以及日军的狞笑声,回荡在整个山村。

日军的兽性一下子勃发起来,他们又把群众和其他被俘的中国军人赶至黄金山东面的竹林旁,先是用刺刀剜中国军人的肛门,抽出大肠肠头,然后把竹竿压成弧形把竹竿用线系上,另一头则连着中国军人的大肠头上。然后一声喝,齐齐松开压在竹竿上的手,竹竿用力反弹,中国军人的肠子被迅速从肛门拖出。其惨状实难形容,见惯了土匪横行的黄金山村民竟当场被吓晕四人,有两人再也没醒来。

然后日军用刀劈、火烧、活剐、狗咬等方法,把剩余的中国军人活活弄死,然后烧了几间草房,扬长而去。

面对日军暴行,满村的火光,众人的尖叫,刘秀金、刘正兴被吓呆了,二人算是见多识广,古往今来的事也听多了,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惨绝人寰的暴行,两人眼冒怒火,想追上去和日军拼了,但一想到赤手空拳,只得作罢。

日军一走,两人哪敢去罗村坝买东西,立即返回塘马,把此事一讲,众人皆骇,他们马上找到族长进行商议,要加强村中的防务力量,家家实行联防。他们又联合新店、观阳、邵笪等村实行村村联防,派人巡逻,一有情况,则敲锣打鼓,相互支援。

塘马,宁静被打破,古老的生活秩序,出现了裂缝。

陈辉和陆平东等民运工作者乘机陆陆续续对他讲了一些统一战线、战争形势、武装斗争的道理,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塘马先后成立了农救会、青抗会,群众工作红红火火,地主开明,保长也成为白面红心的典型,塘马村为新四军在路南的重要基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北有磨盘山,南有塘马村,军民一家人,共同抗敌寇。”

…………

战士们出早操回来了,便坐在老榉树下准备吃早饭。

太阳升起,大地一片明辉,榉树上的露珠沾着金光,小小的叶子上叶脉分明。那高高的树冠上,麻雀不时飞起又栖落,白头翁又展开那亮丽的嗓子,吟唱着它的“诸葛亮”来。那粗大的树干上网状似的刀痕中爬着许多小蚂蚁,有几只停下来,像在谛听着什么。

大树下有好几只圆圆的石凳子,还有一个巨大的石台,上面刻有一个象棋盘,昔日这儿是村民聚会、娱乐乘凉的好场所,现在是新四军用餐的地方。

炊事员老吴挑着担子过来了,他一头挑着稀粥,一头挑着山芋,山芋上面放着一些萝卜干。

蒋氏端着一个陶钵出来了,里面盛满了刚炒好的豆渣,由于放了一些大蒜苗,这新鲜豆腐渣便发出一股特有的香味。

“大婶,你们也很苦,老给我们做菜,我们担当不起了。”陈辉站了起来。

“说哪里的话呀,罗、廖司令带着你们打日本鬼子,我们才过上安稳日子,这一点东西算什么?”蒋氏把陶钵放在巨大的石台台面上,他又转过身对炊事员老吴叫道:“吴师傅呀,你们老吃山芋,行吗?”

老吴用手在灰乎乎的围裙上擦了擦,用带有浓重的闽南腔说着:“大婶呀,今年可艰苦呀,上半年收成差呀,战士们每人每天三钱油、三钱盐、一斤菜呀。罗、廖司令和战士们吃得一样,他们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钱放到战士们伙食里去呢。”他依然给战士们舀着粥,每舀一次,都要用勺搅一搅,那米花在清水中翻腾一下,随着热气的消散,米花又沉入桶底。“小陈呀,年底伙食标准会提高些吗?”

陈辉咬了一口山芋,又喝了一口清汤清水的稀粥,“眼下也不好说,同志们呀,我们能吃上山芋,喝上粥,现在能吃上豆腐渣,是苏南老百姓支持的结果,否则也许粥也喝不上。我们现在是苦一点,可比起老红军,我们要好得多,比起以前东路的伤病员要好得多,你们知道东路的伤病员吃的是什么呀?是芦根呀,待我们赶走日本人,我们可以常常吃上红烧肉了。”

“对,我们是苦了点,可我们心里是甜的,热的。”一个战士用筷子挑起一块豆腐渣,“苏南的老百姓对我们太好了,有老百姓支持,我们什么样的苦都受得了。”

“对,对,对。”战士们咬着山芋,吃着萝卜干,咀嚼着豆腐渣,朝霞照在脸上,脸膛红红的,旺盛的斗志在眉宇间展开,乐观的情绪全身四溢……此时,白头翁叫得更欢了。

同类推荐
  •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

    末日地震之后,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毁灭了,上海变成了一座孤岛,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两个人还活着。三十岁的男人秀哉和六岁的男孩小树。一个是普通的上班族宅男,一个是缺失父爱又失去母亲的孤独男孩儿。两人非亲非故,从别扭的相处到相依为命。单身男人秀哉渐渐把男孩小树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爸爸那样爱他,照顾他。给他做饭洗衣,带他住在海边,和他吵架,一起看小电影,一起对着外滩撒尿。让小男孩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夏天。秀哉一直守护小树到希望来临,但是城市即将沉没了。最后秀哉选择让小树代替自己活下去。然后告诉小男孩不要哭泣,微笑着和他告别。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都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都市卷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像当代作家一样如此专注地书写城市。这批作家是经历巨大城市化进程的一代人,他们目睹沧海桑田、见证人的生活和内心的剧烈变动,并力图在这样的世界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当代社会的“症候”,新世纪城市文学虽有诸多不足,但毕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时代,出人意料地铭刻了当下都市的微妙情感和隐秘生活。而唯有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才得以触摸彼此身处其间的城市,才能体认共同经历的历史。这部小说选以城市为主题,收录了邱华栋的《社区人的故事》、张欣的《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方方的《树树皆秋色》、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姚鄂梅的《你们》等20余篇作品。
  • 走下楼梯的裸女

    走下楼梯的裸女

    围棋冠军柯宇祁与未婚妻在花园迷宫酒店吃饭时,其准岳父逻辑学教授倪思楠在家中被杀,警察荆柏智怀疑此事与黑社会头目蔡崇义有关。因为荆柏智以前的破案搭档公安局牛芮安局长是蔡崇义的舅舅,寻找蔡崇义犯罪的直接证据,是相当复杂而谨慎的;其间线人聂子善的失踪,更使案情扑朔迷离。与此同时,副市长叶一炜与妓女白鸽有过一夜情,受蔡崇义团伙要挟,一个杀人合同在不折不扣地实施中。白鸽与同伴朱琳的反跟踪,始终巧妙而机智,但最终仍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另外,送奶工苗海根受到蔡崇义马仔周小华的讹诈,抱着不能给恶人欺负的念头,找报社、派出所无果,最终采取极端手段,一并结束这几个案子,同时也结束这个故事。
  • 双重少年 双重少女

    双重少年 双重少女

    一个有着谜一般奇特身世,白天和黑夜双重变幻的少年;一个代替姐姐而活的勇敢少女,围绕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离奇诡异的故事…… 《高一零班》将七根胡提升到新境界;《双重少年双重少女》则是她攀登向巅峰的经典之作。从未有哪部悬疑小说能像“双重”一样,塑造了如此独特的人物,也从未有哪个悬疑作家像七根胡一样,如此深刻地展现少年灵魂深处种种美丽和悲惨的真相。既黑暗又温暖,既恐怖又动人,既毛骨悚然,又催人泪下……你会永远记住千叶和栗,记住七根胡!
  • 北江流入芦苞

    北江流入芦苞

    黄明晖著的《北江流入芦苞》说的是在70年代的某一年,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三水区下辖的芦苞镇发生的故事,描述了百岁老妪鸦老太、鳏夫何松、青年何乐义、女青年尹惠莲等人在旧的性爱和婚姻理念下,对婚姻的理解与经历。那是一段芦苞人用传统的善良、仁爱、知理、大义熏陶过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妖城余槟

    妖城余槟

    茫茫世间,另有着一个种族。他们被称作“妖”,可以与任何生物交流,无法进食肉制品;不愿其他的生物受到伤害,因而仇视人类;拥有着可怕的力量,足以达到毁灭……余槟,巨大而繁华的中心城市,有其许多群居点。当人们如镜般平稳的生活遭遇仇敌的击碎,破碎的次元里,堪堪倒映出几分幻影与迷惑?
  • 吸血女神

    吸血女神

    血心,吸血鬼中的神,拥有全系异能,意外的来到了玄龙大陆。救个王爷过米虫生活顺带惹事后擦屁股。看上个冰山帅哥顺带做老公和降暑冰块。一:血心“皇上,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吾不会才艺便是有德,而相反女子有才就缺德,所以会才艺的女子就是缺德,皇上你说是不是。而李小姐是京城第一才女便是缺德中的缺德。所以李小姐何德何能可许正妃之位。”皇上“这句话是没错,皇儿如此德行有失之人怎可许正妃之位!”南宫羽“儿臣就…”皇上“以待妾之位…”二:南宫羽“神皇,不知本宫的言儿做错什么,神皇出手伤她”血心“那吾告诉你,她犯贱行不?”南宫羽“若神皇不给本宫一个答案,本宫定将神皇无故打本宫待妾之事禀明父皇”血心“跟吾来”
  •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偷心交易:盛宠小辣妈

    免费?堂堂大总裁竟被当做ED牛郎,黑眸一眯,“我怕你包不起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豪气万丈:“哈,开什么国际玩笑,A市还没我包不起的男人!”看着男人发黑的面庞和渐渐俯下的精壮身躯,她欲哭无泪,完蛋了,自己果然惹到了不该惹的男人……
  • 支持你成功的12种人

    支持你成功的12种人

    本书以人脉的概念、人脉的形成、人脉的使用、人脉的扩展为基本线索,着重阐述了3方面的内容。首先讲述了人脉对于成功的意义,其次阐明了应该着重构建的12种人脉资源,最后重点介绍了获得12种人脉资源的方法和技巧。些外,书中也提供了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测验。
  • 田野上的风

    田野上的风

    七岁的山子跟爸爸和娘从昌城搬到东湾村,上了小学二年级。书读得多、歌唱得好、作文觉得好的山子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善良胆怯的他有了许多新朋友:梯田边上的小野兔、家里养的小羊羔、学校里的小伙伴……父母的呵护、小伙伴的友谊,乡亲的赞扬都成了催化剂,帮助山子很快融入了东湾村有趣的新生活,他一天天成长起来。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魔导王传说

    魔导王传说

    被世界遗忘的王者莱森.月陨接受召唤来到宿星苏兰莫斯。这里是魔法的世界,原王者莱森.月陨获得了魔导王的力量,一步步在异界塑造自己新的传奇……上古战争的延续,黑魔导与光明神关于魔导王之位的偏执,七大魔法种族的版图之战,魔法高校之间的都市争夺……一切尽在魔导王传说。
  • 玄寂

    玄寂

    天地玄黄,寂灭苍生。与天斗,与寂灭斗......重生万年后,意外结成了黑丹。渐渐演变着自己的功法。变态的越阶挑战,让修真界大鳄都不得不退让三分,然而此人的心,却并不在这修真界之中,而是那遥不可及的.....
  • 网游之时空穿梭

    网游之时空穿梭

    一个落魄流浪汉,偶然进入游戏,得遇奇物,在虚拟世界练就一身奇异本领,回到现实报深仇,在事件慢慢清晰之际,斩杀恶人,外太空魔物横行地球,带领自己兄弟杀妖除魔。苍穹在手,神魔胆寒。神龙出世,万妖俯首。为伊人,陷入生死劫难。生死之际,问苍天:“何为真?何为假?”飘渺虚空传来一声轻叹:”宿命使然。“何人能说的清...........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像一部纪录电影,用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将聚光灯打在了私人基金会这群“从不需要接受公众监督”的社会恩人身上。这些传奇性的捐赠故事,让我们嗅到了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显贵身上凡人的味道,感受到他们捐赠时的爱与愤恨、渴望与恐惧、罪恶感与虚荣心,也让我们透过慈善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窥视到它的内部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