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15800000005

第5章 哑巴外公(1)

我也知道外公有意让我跟小米亲近。

每次去外公家,外公就会问:“你有没有去后园?有没有看看小米?有没有跟她说话?”

我确实每次进后园就会去瓦罐那个地方看看,但没跟她说过话。她自从进了瓦罐之后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跟她说话不等于跟一个哑巴聊天吗?

小时候的我讨厌跟哑巴聊天,更害怕跟哑巴聊天。

导致我对哑巴有心理阴影的是我的干外公。这个干外公有点名不副实。在我妈妈还没有出嫁之前,她认了村里的一个哑巴作干爹。我们那边认干爹跟现在社会的认干爹完全不一样,亲密程度也大打折扣。我们那边那时候认干爹基本都是为了渡劫渡关。假如某个孩子经常生病,或者算命先生说近期会遇到难关,孩子的父母便会领着孩子去村里认几个干爹或者干妈。有的孩子甚至会认整个村的婚龄女人为干妈。

妈妈跟那个哑巴干爹没什么实质的感情,自然我更不会觉得那个从逻辑上来说是干外公的人有什么特殊联系。

但是那个哑巴干外公每次见了我都异常热情和激动,常常对我竖一个大拇指,然后“阿巴阿巴”地不厌其烦地嚷嚷。

妈妈见他这么热情,不好拂了别人的好意,便要我叫他作“哑巴外公”。我开始觉得直接叫他作“哑巴外公”不好,但村里人见了他都不叫他的名字,平辈的直接叫他“哑巴”,小一辈的叫他“哑巴叔”或者“哑巴大伯”,我便觉得没什么了。

不知道他确实不介意别人叫他“哑巴”,还是他确实喜欢我,每次我在妈妈的催促下叫他一声“哑巴外公”,他都高兴得不行,像抿了一口糖在嘴里似的笑开了花。那是装不出来的开怀大笑。妈妈常跟我说,哑巴外公只有在你叫他的时候才那么开心地笑。

因为妈妈的话,我对哑巴外公有了几分好感,但每次听到他指手画脚地“阿巴阿巴阿巴”地说话,还是不敢太靠近他。

姥爹见我害怕,哈哈大笑,指着一脸热忱的哑巴外公对我说:“孩子,他这么喜欢你,你怕他干什么呢?他又不是鬼。”

哑巴外公会简单的手语,他给姥爹比画了一通。

姥爹笑道:“你哑巴外公真是疼你,他说他就是成了鬼也不会让你害怕的。”

我才不管他是不是奉承我,之后我看见他仍然远远地躲着。

但是有一次我不得不跟他近距离接触。

记得那次好像是外婆的娘家一个什么亲戚过世了,外公外婆姥爹他们都要去看看。因为那个亲戚是傍晚去世的,所以外公外婆他们都要在那边过夜。他们本想带着我一起去,但是姥爹说不行。

“不要让他见到死人。”姥爹说。

如果是平时,肯定是外公怕死人吓到我不让我去,而姥爹轻描淡写说没事。“不就是死人嘛。”姥爹肯定会这么说。

这次姥爹不让我去,应该是因为小米的事情让他的担心还没有消除。更何况我们那边确实有小孩子不能看尸体的说法。

可是不让我跟着去的话,我就得一个人在家里睡了,没人照看。

于是,外公说:“那就叫他的哑巴外公来陪他吧。”村里不是只有哑巴外公能照看孩子,但是别人都是一家一当,不一定能全心照顾我。哑巴外公一直没有婚娶,光杆一个,又向来非常喜欢我,所以是最合适的人选。

外公他们在讨论叫谁来照看我的时候,我已经在隔壁房间躺下准备睡觉了。我很不愿意让哑巴外公来这里陪我,可是我更怕一个人在家里待一整夜,只好一言不发。

后来他们要走了,叫了哑巴外公到我床边,说些“你要听话”之类的话。

我用被子蒙着头,假装已经睡着了。我不想听他“阿巴阿巴阿巴”地说个没完。

不知道是姥爹还是外公掀开了被子的一角,我紧闭着眼,一动不动。

一双手伸到了我的背后,将我从床边移到了靠墙的里面。然后外公和姥爹他们都走了。我听到了他们从门口远去的脚步声。

门闩哐当响了一声,哑巴外公关上了门。窸窸的脚步声到了我的床边,被子被掀起,然后放下。我知道哑巴外公已经睡在我刚刚挪开的位置了。

我浑身绷得很紧,大气不敢喘,越不敢喘气就越想喘,眼睛也不敢睁开一下,越不敢睁开眼皮就越突突地要跳起来。

那时候的房子是泥砖房,只有埋入泥土中的地基砖才是烧制的青火砖。泥砖与泥砖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有的地方被土蜂蛀了窟窿,隔音效果很差。在有窗户的那畔泥墙外有一只土蝈蝈,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叫唤。我曾在那畔墙外五米范围内找了好多次,见到小洞就挖,可是没有找到它的藏身之处。

在哑巴外公陪我的那天晚上,它尤其叫得欢,比往常的夜晚叫得响亮清脆多了,有点趁势欺人的味道。

在土蝈蝈的叫声中,我渐渐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身边的哑巴外公不见了,姥爹和外公已经回来了。想起昨晚,就如做了一个梦一样,仿佛姥爹他们昨晚没有出去,哑巴外公没有来过。

墙外的土蝈蝈已不叫唤了,仿佛它从来没有叫唤过一样。

姥爹走到我的床边,笑呵呵地看着我,问道:“昨晚睡得好吗?”

我爬了起来,说:“好。”

外公也走进房间,问道:“你没有被哑巴外公打呼噜的声音吵醒吗?”

我摇摇头。

姥爹看了外公一眼,笑得脸上的皱纹堆积如山:“看来哑巴外公是真心疼他啊。”

后来我才听说哑巴外公打呼噜很厉害。他打起呼噜来像狂风暴雨一样。他一直没有结婚,除了自身缺陷之外,还因为打呼噜。曾经有个女人嫁给了他,但是跟他没住多久就离开了。人们问那个女人为什么早不拒绝,现在又要拒绝。那个女人便学起了他打呼噜的声音。

哑巴外公的房子没有左邻右舍,孤零零地占据着画眉村北面的一块地方。以前我以为别人也像我一样怕哑巴,后来才知道别人受不了他打呼噜的声音,所以能搬开的都搬开了。这也是导致哑巴外公死亡的主要原因。

经过那晚的陪伴之后,哑巴外公以为我会对他亲近一些,每次见我从家里来姥爹家就更加热情了。不但对着我“阿巴阿巴阿巴”地手舞足蹈,还要跟着我走一段路。这让我更加讨厌他了。可恨的是妈妈还很高兴地跟他交谈,虽然妈妈很多时候弄不清他到底要表达什么。但凡是对我好的人,妈妈都对那人很好。

画眉村里我最怕的人不是哑巴外公,而是“歪爹”。“歪爹”会驱邪捉鬼,因为接触的阴气太多,所以五官变了形,眼睛鼻子嘴巴都长歪了,连肩膀胳膊后背都是歪的,走路一高一低,很不协调。有些人笑话他,便叫他“歪爹”;有些人敬畏他,便叫他“歪道士”。歪爹的手哆哆嗦嗦的,肩膀也歪着,所以不好提笔写字,他经常到姥爹家来叫人帮他画捉鬼的符。以前是姥爹帮他画,姥爹自己行动不灵便之后,外公便帮他画。因此,歪爹跟姥爹家的关系很好,看到我的时候虽然不及哑巴外公那么激动热情,但也喜欢用鸡爪一样瘦的手摸我的头和脸。妈妈说歪爹法力高强,他喜欢我的话鬼类就不敢靠近我,所以她对歪爹很好,看到歪爹就叽里呱啦地说一大通我的事情,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但是哑巴外公陪我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妈妈突然不搭理哑巴外公了。

妈妈第一次不搭理哑巴外公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妈妈牵着我翻过了画眉村的后山,走入画眉村,在离哑巴外公家不远的一条田埂上,我们遇见了哑巴外公。

从后山下来之后有两条道路可以到姥爹家。一条是走后门,要经过埋了小米的瓦罐后院,路比较窄,还要走几条田埂。一条是走前门,要绕远一点,路比较宽。逢年过节的重要日子,妈妈就带我走前门进去,平时则选择比较近的路。

那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所以我们走了近一点的路。

刚走上田埂,我便看见哑巴外公站在对面不远处。

那天哑巴外公也非常奇怪,那么冷的天,他居然只穿一身单衣,浑身湿漉漉的,像刚从水里打捞出来的一样。脸上虽然还是像往常那么笑,可似乎多了一分不易觉察的凄惨。衣摆和裤脚处淌着水,将他周围滴湿了一大片。

“阿巴……阿巴……阿巴……”他见了我,高兴地说道,两手不停地比画。

往常只要看见他,妈妈马上会拉着我的手催促:“快叫哑巴外公!”

可是那天妈妈仿佛没有看见他一样,对哑巴外公的热情没有任何反应,脚步匆匆地走在我前面,别说拉我的手,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我心中纳闷,妈妈今天怎么跟以前不一样呢?讨厌哑巴外公的我此时也觉得妈妈做得太过分,反而可怜起哑巴外公来。

我们走到了哑巴外公面前,妈妈还是不瞧哑巴外公一眼,径直朝姥爹家的后门走。我抬头一看,哑巴外公正笑眯眯地低头看着我,他的下巴往下滴水,眼睫毛上挂着水珠,他伸出手来要摸我,我慌忙避开。

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我感到了一阵彻骨的寒意。

他这次没有跟着我,见我从他身边经过,只是脑袋像转动的电风扇一样看着我走近,看着我走远。

而那阵寒意仿佛被冬天的风吹过,我越靠近越冷,越远离寒意越少。在离他最近的时候只有一步之遥,我几乎要打寒战了。

妈妈看到我哆嗦了一下,问道:“你穿了这么多衣服怎么还冷?是不是昨晚踢被子着凉了?”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踢被子,有时候还滚下床,滚到床底下去。

到了姥爹家门口的时候,我回头去看,哑巴外公还站在田埂上朝我笑。可是姥爹或者外公出来接我们的时候,哑巴外公就突然不见了。好几次都是这样,我想,是不是妈妈不理哑巴外公了,所以姥爹和外公都不理他了。

有一次,姥爹站在门口接我和妈妈,我突然说了一句:“姥爹,哑巴外公刚才在那里。”

姥爹看见我的时候正笑得皱纹满面,听我这么一说,立即收起了笑容,皱纹都被拉平了。他费力地将我抱起,问道:“你看见哑巴外公了?”

妈妈在旁说道:“爷爷,你别听小孩子胡说八道。”

姥爹不耐烦地朝妈妈说:“你先进去!”

妈妈进屋之后,姥爹又笑了起来,耐心地问我:“你告诉姥爹,你在哪里看到哑巴外公的呀?”

我指了指田埂的方向。

“哑巴外公跟你说了什么没有?”姥爹问道。

我模仿哑巴外公说:“阿巴,阿巴……”

姥爹又问:“他摸了你没有?”

我摇头。

“看来他知道自己是不能碰你的。”

同类推荐
  • 蝴蝶缘

    蝴蝶缘

    《蝴蝶缘》,一名《鸳鸯梦》、《鸳鸯蝴蝶梦》、《蝴蝶媒》。小说叙隋仁寿间,杭州有三秀士曰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者,皆怀不世之才,具潘安之貌。姑丈家有三女,人女韩香、秋蟾、柳碧烟亦才貌俱佳,三秀士遂成就出几段姻缘。
  • 雨夜人偶

    雨夜人偶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雨夜时分,幽暗的霓虹灯下总有些穿雨衣的孤独人儿,似人偶般站在街道路口。那鲜艳的“红雨衣,绿雨衣”下包裹的人,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控诉着城市的灯红酒绿……一个可以为爱而死的人,最后却被爱人遗弃,以为整容可以让她脱胎换骨、功成名就,不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确,整容可以让一个人的面貌发生改变,却丝毫改变不了内在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个小人物的悲剧,但雨衣下的人们,其实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 清朝宫廷秘史(下)

    清朝宫廷秘史(下)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随着它的结束,中国连绵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朝终于告终。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不仅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而且对宫闱生活也做了细致地刻画。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有一定的帮助。
  • 半天云

    半天云

    一群打工在外的父母;一群坚守乡村的老人;一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孩子。当这些人出现在这本书里时,会有怎样纠结感人的故事、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半天云彩,能否承载起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满心思念?
  • 你是我的人质

    你是我的人质

    小说从独特的角度刨开当代经验中复杂纠结、难以言喻的层面。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倾斜的故事,这是关于财富和幸福的令人悲伤和沉思的叙述。曾经梦寐以求的事物最终变成了噩梦,人们暗自承受着不适、痛苦,在互相折磨中发泄莫名的惶惑和怒气……
热门推荐
  •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隐蔽锋芒,韬光养晦,为成大业,家族势力。尽为其用。天下到手,夫君夜夜下榻别处,受着。褫夺封号皇后变贵妃,忍着。为昔日夫妻之情竭力忍让,却落得家族灭门,鸠酒一杯。好,太好了,白千陌咬碎一口银牙,饮尽杯中鸠酒!却不想,上天怜悯,竟重活了一次。这下好了,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她曾是人人敬仰的千金,现在沦落到卖报纸为生。却在考上格圣利学院后,慢慢露出了她的本性。打架造反成了她的习惯!她的性格令人着迷,她的身世令人难猜。一下子碰上七个帅男,呃……她是不是走桃花运了?这些感情是捉弄人,还是真心真意?当心逐渐沉沦,扯开的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伤疤……
  • 生之劫狱

    生之劫狱

    打破这人生枷锁,定要一统这朗朗乾坤。上古宇宙本为一体,曰劫狱时空流。奈何发生大爆炸,劫狱时代结束,入狱时代降临。从此宇宙四分五裂,而上古传承下来的基因血脉因其自私的本性,支配万物,折磨着人类终其一生,无一幸免,造化弄人,这样的时代要他何用?终于,打破这枷锁的人横空出世,走上一统宇宙之路,创造新的劫狱时代。天为链,地为锁,一生成狱,一斗一乾坤。笑苍生,未知情。受困人生狱,作茧自缚。饱尝辛酸,何曾离弃。笑看时,却乐得其中。苍天负我,怒斥苍穹。劫狱成,得苍生。昂首回眸时,时空宇宙王。
  • 别译杂阿含经

    别译杂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同心情结、同心英烈

    同心情结、同心英烈

    本书分“历史英才”“革命烈士”“时代楷模”三编,在认真查考史籍及遗文碑刻等史料的基础上,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收录了出生在同心、革命在同心、工作在同心的各个时期、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200多位优秀人物史料。
  • 神雕侠侣2再战江湖

    神雕侠侣2再战江湖

    根据金庸改编写神雕侠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英雄传奇。暑假连载更新。
  • 天域剑神

    天域剑神

    平凡少年,因仇而走上强者之路。平凡之身,也可对抗强大势力。强者之路无止境,弱者也可以历经万险,最后剑指大能。一颗聚灵珠让他修炼神速,被封印的记忆为他提供各种武技。随着修为的提升,随着封印记忆的解开。昔日的一切秘密不断的浮现。剑起剑落,热血漫天;恩怨情仇,毅然看破;千难万险,修得自我。情必惜,仇必报,恩怨分明。灭家族、抗宗门、血深仇,复仇之路也是强者之路。这条路上,唯我独尊。
  • 穿越唯爱之扶苏影儿

    穿越唯爱之扶苏影儿

    他与她梦里相遇,一朝穿越让他们有机会相守一生,无奈命运弄人。活着真的就不能在一起?那么,就让我们在地府拜堂成亲吧!来生定与君相遇,生生世世不负君!
  • 一品侯妃

    一品侯妃

    她是他娶来的妻子,聪明俊慧。知道他狼子野心,却仍旧是为他的温柔体贴而折服。踏马山河,他步步紧逼;以身葬爱,她毫无退路。那年隶属棠亭中,有人袖手折花赠与她,嗓音浅淡,温凉如风。这一段缘,却是折在了半路,再无声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