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6800000021

第21章 文官政府的恢复(5)

在传统制度内部产生的私人助手(幕僚)制度为此提供了部分答案。私人幕僚是一种兼有旧学、法律、军事或者财政能力的人。但是这类人尚无正式官职,他不应公开露面,然而却经常担任他为之效命的官吏的代表。由于他不是这位官吏的下属,因而期望他自由提出批评,而且缓和学者兼官吏同富有实际经验的职员之间的长期冲突。

私人幕僚制在中兴期间特别盛行,而且在不损害文官制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制度的灵活性。有相当大比例的幕僚是来自文化悠久的绍兴地区。然而,通常雇用当地人作为幕僚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环境,而且他们能操当地的方言。例如:左宗棠是一位湖南人,他曾在张亮基和骆秉章的门下做幕僚,十分得力,据称骆氏的成就便是左氏的成就。

然而,对于为数众多的目的而言,很难觅寻到技术上比较得力的私人幕僚,因为幕僚也同官员一样,如果他要有效地发挥职能,就不得不成为儒家传统的一部分。中兴的政治家们在处理专门化问题上的努力表明,这个时代的官吏能够充分掌握他想要掌握的新技术。但是,他们能自由作出这种选择又保持儒教改革家身份的领域实在是太狭窄了。

缺乏专门人才的其他政府,诸如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奥斯曼帝国和16世纪后期的英国有时能雇用外国人。中国政府仅仅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做到这一点,因为几乎没有外国人能够适应儒家价值观念体系。

由赫德设计并负责管理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是中兴期间聘用外国专家的杰出范例,但是它对中国19世纪经济只产生了微小的影响。有些外国人受雇于厘金及盐政管理,但是在国家的主要行政部门中却无一位外国人受到聘用。外国雇员的态度常常加剧了这种困难,可是这种态度并未引发这种困难。不管外国人多么努力,他们都不能扮演好派给所有官员们的那些难以胜任的角色。

衙门胥吏

从中兴官吏的眼里看,对中国有效的儒家政府的最大威胁是握有实权的衙役。虽然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其严重性随着政府日益复杂化而日益加重。儒家的文官们发现他们自己随时随地都处于这些胥吏的包围之中。他们依赖于这些人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以及技术性的行政问题的知识。由于几乎没有专职文官曾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工作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对其职责与管辖区问题拥有与胥吏相等的知识,因此胥吏经常处于破坏官员的政策并向百姓敲诈勒索的地位之上。改良派汪康年后来宣称:中国真正握有实权的并非是皇上,更不是高级官吏或者普通百姓,而恰恰是衙门胥吏。[54]

衙门胥吏这种事实上的权力使儒家政府的全部理论所依据的前提丧失了效力。人们视为自然的是:任何对学问、政治感兴趣或者热衷于权威的、有才能的人都想走仕途之路,除了直接个人收益外,仕途还集中了所有刺激人的东西。相对而言,衙门胥吏则被认为是精明而又不讲道德的趋炎附势者,这些人的经历否定了所有儒家的价值观念。

据估计,中兴时期整个帝国共有119万名胥吏。根据冯桂芬的说法,每一个部至少有1000名胥吏[55],而且每个部里的胥吏都利用职权之便中饱私囊。例如:户部的胥吏从到部里领取薪俸的每位官吏那儿扣银索费。[56]其中一位胥吏变得相当富有,以至于人们把他称作“第七号部级大员”,而法定的排号是六位。

整个清代,特别是在三次大改革(即17世纪末叶、19世纪60年代及19世纪90年代)的时期里,胥吏一直受到谴责。尽管胥吏的危害清晰可见,一再被加以讨论,但是批评者很少发现随着书面工作的增加,书吏的作用也必然会加大。他们也没看到儒教国家能够控制书吏的惟一办法是在儒家统治集团内部给予他们一席之地,从而使他们服从于国家的训导和控制。

像往常一样,冯桂芬提出一种激进的解决办法。他建议为了适应新条件,要重新解释并扩大儒教行政管理原则。他主张委任地方推荐的年轻人充当胥吏,从学徒性质的服务做起,一直过渡到终生供职。[57]

假如冯氏的办法证实是可行的,那么就会使胥吏成为已经扩大了的等同的统治集团的一部分。针对冯桂芬的建议,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都仿效军机处,使用“军机”的字眼,而不用胥吏二字。李棠阶回答说:既得利益是很强大的,需要整个帝国都行动起来。[58]中兴不是一个彻底行动的时代,对胥吏仅有的控制仍是保持胥吏那种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明确状态。

结论

关于贤人治理国内政府的儒家理论在同治中兴期间受到了严格的检验。中兴时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时代,它同其先前的时代及紧随其后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为数众多的“贤人取得非凡成功”的时期,但是这些时期总是短暂的。虽然清代的记录和其他朝代的记录相比十分有利,尽管中兴毫无疑问是那些短暂的偶然时期之一,但是结果却是短命的。这种制度甚至是在最佳年代里仍存有它的弊病。正如康有为所评论的那样,这种制度导致过分依赖于个别官员的特殊才能,如果巡抚是文人,那么通省便会文风大盛;如果他对财政有兴趣,那么通省便会着迷于货币改革。[59]

一部卷帙浩繁的普及性清代历史,反映出了由于人才极端匮乏而导致清朝灭亡的普遍性观点。[60]中兴说明传统国家政府已尽了最大努力。中兴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然而由于新问题接踵而来,中兴各项原则的不足便令人痛心地变得明朗起来。

注释

[1]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上海,1946年),第160页。

[2]例如:王信忠的《福州船厂之沿革》中的引文,见《清华学报》第8卷,1932年第1期,第5页;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见《清华学报》,1935年第2期,第473页。

[3]曾国藩反对御史陈廷经奏折中的建议,见《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7卷,第11页。

[4]见金召棠在1862年为《张公襄理军务纪略》(1910年第1卷,第1页)一书作的序。

[5]密福特:《使馆馆员在北京——书信集》(1900年)第85页。

[6]同文馆的英文教习(无其他身份)写给《北华捷报》的信,见1870年1月25日的该报,这封信引自方根拔:《蒲安臣使节真相》(1872年),第656页。

[7]见1868年2月29日《北华捷报》。

[8]见1867年2月14日《北华捷报》中登载的驻天津通讯员发来的文章。

[9]《阿礼国致斯丹莱》(1868年1月1日),见《英国议会档案》,《中国卷》第5号(1871年),第114页。

[10]引自丁韪良的《花甲忆记》(1876年),第360—363页。

[11]《蒲安臣致西华德》(1862年10月25日),见《美国的对外关系》(1863年)第2部分,第831页。

[12]卫三畏:《中国总论》第2卷,第715页。

[13]裴丽珠:《赫德爵士传奇》(纽约,1909年),第221页。关于赫德与文祥之间的密切关系,见魏尔特的《赫德与中国海关》(1950年),第198—199页。

[14]丁韪良:《花甲忆记》(1876年),第360—363页。

[15]翁同龢著作的摘录,引自金梁的《近世人物志》,第50页。金梁:《四朝佚闻》,第17页。

[16]梁启超:《李鸿章》,无出版日期,未注明出版商,第5页。

[17]原文见李棠阶的著作——《李文清公遗著》第1卷,第1—8页。

[18]吴廷栋:《拙修集》第9卷(1871年),第19页。

[19]金兆梓:《近世中国史》(上海,1947年),第122—123页。

[20]濮兰德与巴克斯合著的《慈禧外纪》(1910年),第64—65页。

[21]哈克:《太平军叛乱中的事件》(伦敦,1891年),第463页。

[22]见1865年1月7日、8月5日、12月9日和1868年8月28日《北华捷报》。又见1868年9月19日《每日新闻》,1868年12月11日的《北华捷报》转载其文。

[23]见1868年10月31日《北华捷报》。

[24]引自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上海,1946年),第160—161页。

[25]根据曾氏的一位私人幕僚的日记看,曾说过:能“寻到”第二及第三流的人并进行储才,而第一流的“则可遇而不可求”〔陈乃乾:《曾文正公语录》,见《古今》(1944年第41号),第27—31页,这段语录引自赵烈文日记。〕

[26]引自王之平:《曾胡左兵学纲要》,第80页

[27]同上书,第81页。

[28]1868年10月3日的奏折见《丁文诚公奏稿》第6卷,第17—18页。

[29]郭嵩焘:《养知书屋全集》,《奏书》第10卷,第1—3页。

[30]1866年7月14日的奏议,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2卷,第45—48页。

[31]例如:王凯泰的奏折,见《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1卷,第36—42页。

[32]见引自《汉口时报》的文章,该文被1867年11月4日《北华捷报》转载。

[33]《皇朝道咸同光奏议》第42卷,第6—7页。

[34]《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453页;《大清历朝实录》(同治朝)第22卷,第25—26页。

[35]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第27页。

[36]《皇朝道咸同光奏议》第42卷,第3—4页。

[37]1868年5月13日的上谕,见《清实录》(同治朝)第230卷,第1—4页。

[38]见1867年5月23日《北华捷报》。

[39]见1866年4月14日《北华捷报》。

[40]张之洞:《劝学篇》,《变法》。

[41]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变捐例议》。

[42]同上书。

[43]大概对于户部书吏的损失比户部本身的损失更严重。

[44]《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531页。

[45]《皇朝续文献通考》,第8531页。

[46]王氏建议:通过考试从已在各类衙门等候任命官职的捐纳者中淘汰70%到80%的人(《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1章,第36—42页。)有关王氏奏折及皇上批谕的概述,见《清史稿》,《选举制》第5部分,第14页,时间是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

[47]见1868年8月14日《北华捷报》。

[48]《清实录》(同治朝)第22卷,第9—10页。

[49]整饬官僚制度比这一小段论述所提示的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限于简单的罢免和降级。被降级的官员可以指望立功赎罪。被“罢免”的官员可以无衔留任,因此,他有各种动力,通过出色的表现来恢复自己的头衔。

[50]《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第2卷,第27—30页。

[51]1866年5月29日奏议,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1卷,第43—50页。

[52]1866年7月30日奏折,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42卷,第60页。

[53]冯桂芬:《免迴避议》,见《校邠庐抗议》第1卷,第6—7页。

[54]《皇朝经世文新编》(上海,1901年)第18卷,上,第12页。

[55]冯桂芬:《易吏胥议》,见《校邠庐抗议》第1卷,第12—14页。

[56]《清实录》(同治朝)第1卷,第12—14页。

[57]冯桂芬:《易吏胥议》,见《校邠庐抗议》。

[58]李棠阶:《李文清公遗书》第2卷,第29—30页。

[59]康有为:《康南海文钞》(上海,1916年)第4册,第28—43页。

[60]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上海,1921年)第8册,第56页。

同类推荐
  • 明末饮食男女

    明末饮食男女

    如果你穿越回了明朝,却发现自己既不会烧玻璃又不会做肥皂,打仗谋略更是白日梦,那该如何是好?不过度YY,饱满的剧情,文字也走平和古典路线,在描写中国博大饮食之余,细细描述最真挚的感情。这里面有男女爱情,也有11爱情,有暗恋,有明恋,有爱而不得,也有爱恨交织。他和鞑子兵,因为救治,而开始;他和赵芳芸,因为那诗词歌赋,而相遇;那恨他的马明诚,却偏偏爱上女妆的他;那爱他的太医,却最终无法得到他的爱。而这一切,就是从一个穿越回明末的男子开始,他叫李拓拓,在明末辽东开了一家做西餐的馆子。每日中午更新,敬请期待。
  • 汉魂志

    汉魂志

    忠肝义胆铸豪侠,铁血柔情造英杰。东西两汉四百载,黄昏尽是英雄决。文笔也许不好,所以请宽容的对待我;打字速度不快,所以请包容的对待我;小心脏的不好,所以请多多的支持我;脑袋也许还好,所以请努力的支持我。
  • 谁的诸葛,谁的孙权

    谁的诸葛,谁的孙权

    “只要你能拿出公鸡蛋,我黄月英嫁你又何妨。”凌乱的长发遮住了她的真容。“好!亮允你,只是你莫要再悔。”“好!只要先生拿的出!”公鸡下蛋?这么可能的事,黄月英信心满满当当,只见他文雅的身影离去……不久……“你…诸葛孔明,堂堂的卧龙先生,怎能如此无赖!”“亮已拿出,啊丑跟亮回家!”…………“小可!你的命是我孙仲谋救回,你是我的!”霸道的他,拥她入怀,紧紧不放。“放开!我白可没要你救过。”白可在他怀中挣扎无果。……
  • 锦衣护国

    锦衣护国

    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有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身为穿越一小民,是随波逐流浑噩一世?抑或是力图奋进彪炳春秋?做一个最强锦衣卫,坚决守护富饶江山!波橘云诡,风云变幻,权柄美人,敌国之富,尽在《锦衣护国》!
  • 大唐岁月

    大唐岁月

    我若回大唐,出将复入相。情场、毫发无伤,一曲凤求凰、结发百年长。小桥烟雨巷、舞起霓裳,诗盛陈子昂。沙场之上,意气飞扬苏定方。陌刀破阵域无疆,万里当封王。
热门推荐
  •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婚后他用尽办法要和她离婚,待事情水落石出后,他的初恋回归,她与男闺蜜重逢。她将文件整理好出现在他面前,冷漠的开口:“这是离婚协议书,签字吧!”他看着已经签好的协议书,霸气的撕毁:“想走,窗都没有!”翌日,他一改往日的高冷,开口提议:“老婆,我们去度蜜月吧!”她听后白了他一眼回他两个字“有病”风水轮流转,他开始步步紧逼,时刻献殷勤,只为将她留在自己身边,而她想方设法的逃离,奈何他们之间却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要离婚!”“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
  • 重生之仙门嫡女

    重生之仙门嫡女

    前生她空有美貌却荒废了修行,重生后她闷头修行,无人能敌,重活一世,她绝代风华,大展光彩,掐指一算,竟不知与那龙蛋果真有一道劫。情劫。那一颗比她整整晚生出来好几十万年的龙蛋么?难道,这一世竟只是为了等待那个姗姗来迟的少年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纵横之灵元大陆

    异界纵横之灵元大陆

    “一切的失去也是会有得到;一切的失败也注定成功的到来;一切的辛酸也会夹杂着泪!”“得与失的交错;成与败的注定;泪与酸的融合;许是信念的支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主宰,但可以纵横异界我为独尊。”
  • 阿弥陀经义记

    阿弥陀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伪二次位面

    伪二次位面

    我是一个永远十六岁的少女赤雨凌(→少年赤冥熠)。明明生活在一个忙碌的家庭里,可是因为一次意外,我像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特殊,除了杀人不犯法的点,但是,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几乎就是个ACG世界。后来,又一次意外,我从少女变成了少年,而且还没做手术……
  • 胜任才是硬道理

    胜任才是硬道理

    一本真正关注员工命运的书!本书指出:未来,我们很难靠学历取得终身受雇的机会,却可以靠培养和提高“胜任力”而存活下来!书中倾囊相授培养和提高“胜任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量案例总结,激发读者的潜能,是职场人士提升自我、改变人生命运的必修课!
  • 九转天源

    九转天源

    生而为王,何惧死,死后为鬼,亦为雄!万载的沉睡,一个纪元的失落,迷失的魂灵终将在这一世苏醒,以那滴血的剑刃,去书写属于他的另一部人生史诗生存与死亡,友情与背叛,爱情与别离,敌人与战友,一切的一切,都将化为一个个传承千年的文字,烙印在这部充满血泪的古史中,千年,万年,乃至永远的传颂在这片大地生灵的记忆中......
  • 爱情,在路上

    爱情,在路上

    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路上!在生命的路上,在爱情的路上……目的地不是唯一,重要的是,路上的风景!现代的都市,没有纯真的爱情?那就去最纯真的地方寻找?当爱情遭遇现实,我们该如何选择?或许,故事里有你的影子?当然,幸福毕竟有相同,可是悲伤呢?一份在香格里拉邂逅爱情,是否能够寻到真正的世外桃源?今天,有朋友问我,你在写小说?写小说吗?或许吧,只是想给大家说一个故事而已!
  • 网游之天书

    网游之天书

    他失恋了,他失业了,在人生的低迷跌谷,他进入了天书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挽回自己的家庭,一切的一切都让你无法预料...
  •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介绍一个岳阳少年从一个原本听坏的学生变成了父母眼中的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