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8700000011

第11章 留苏受宠(6)

这种“辩证法”的运用,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矛盾认识:既看到了城市武装起义没有立即胜利的可能,又绝不放弃以“城市中心论”夺取革命胜利的模式。所以,即使城市武装起义没有立即实现的可能,党的任务也还是要准备暴动。而且,“必须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反对沉溺于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游击战争(这些危险在两湖等处曾经有过)”。仍然不是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到农村去开展土地革命。

斯大林、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这种认识自然也成为王明的观点,这反映在王明于1928年发表的两篇著作中。

进入1928年,王明不但成了中山大学的“无冠之王”,在理论上也开始崛起。1928年5月16日,王明为《武装暴动》这本小册子写了一篇长达万字的序言,表达了王明后来一贯坚持的以城市工人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城市中心论”思想。这篇序言发表在1929年4月1日出版的《布尔塞维克》第2卷第6期上。

王明在序言中首先说明:“序言的内容是想向读者说明下列两点的:(一)小册子中未曾充分说明的与暴动问题有关联的问题;(二)与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暴力问题有联系的问题。”

在第一点中,王明首先讲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然后讲述了总罢工和武装暴动的关系。他说:“总罢工的爆发,只有在工人阶级战斗情绪最高之时才有可能,所以总罢工是革命潮流高涨的具体表现;总罢工是动员工人群众到街上去的最灵活的动力,所以,总罢工是调动群众作战的动员命令;总罢工是工人阶级和平斗争的最高形式,所以总罢工是武装暴动的直接前提。总罢工能破坏敌人,恐吓敌人,沮丧敌人的意志,妨害敌人的力量,所以总罢工是武装暴动的序幕,是武装暴动胜利的保障。”

序言的第二点讲了五个问题:1.关于武装暴动本身的问题;2.关于游击战争问题;3.论土匪;4.在军队中的工作;5.关于党员军事化、武装工农建设红军的问题。这部分是序言的重点,但表述的是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中的观点。看过王明文章的读者都清楚,先引用共产国际决议或马、恩、列、斯的言论,然后再阐释这些经典是王明文章的一大特点。如果要追究中国文坛至今仍盛行的“引文风”,王明倒是可以占先。在这篇序言中,王明主要阐述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实现群众的武装暴动。

王明是这样叙述党在目前的主要任务的:“‘党应准备应付新的广大的革命浪潮的高涨;党对这新高涨的革命浪潮必须的任务,便是组织、实现群众的武装暴动……’,这是1928年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扩大会议对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上特别指明的。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实现群众的武装暴动。‘因为革命的任务,只有用武装暴动和推翻现存政权的方法才能解决’(同上决议)。”

为了实现这一主要任务,王明提出必须纠正下列三种“错误倾向”:

1.“原则上反对暴动的倾向”。“在目前状况之下,不仅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如‘民主社会党’或所谓‘中华革命党’……等)的领袖们的头脑里充满了这种倾向,也不仅一部分落后的农民和不觉悟的工人的心房里荡漾着这种思想,就是在我们共产党员的队伍中有很少数的分子也不免沾染了这种毒素。”“坚决的反对这种倾向是暴动的指导者,真正同情暴动者及每一个革命战士的基本任务!”

2.“儿戏暴动的倾向”。“一部分在农民区作指导工作的同志,迷恋着零碎的必遭失败的游击战争,而不注意把运动准备扩大到广大的范围(共产国际第九次扩大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决议)。这种儿戏暴动倾向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同志毫无忍耐的革命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于客观环境的估计不正确,他们以为可以继续暴动到很久的岁月。”

3.“过于重视军事行动和不相信群众力量的倾向”。

(二)游击战争要服从于城市武装暴动。

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扩大会议对中国问题决议上有一条说:“党在指导各地农民自发的游击斗争时,应注意到:只有使这些斗争与无产阶级中心之新的革命高潮联结的条件之下,才能使这些单独的暴动变为总暴动的出发点。此处党应明了自身主要的任务,在准备使城市与乡村或邻近各省共同联络出动,并在一广大范围中组织与准备这种动作。因此,便须与过于重视散漫不相联络的必致失败之游击争斗的倾向奋斗(这种危险以见于湖北、湖南及其他等地)。”“我们应当把这种斗争与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联贯起来。”

对于王明在序言中表述的观点已经不必再加评论。因为序言中无论正确的观点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中已经表述的意见。读者们倒是可以从王明的论述中看出,这位“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确实是“百分之百的”宣传共产国际的决议,确实是把共产国际决议作为绝对准则,这是我们这位传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行动上一贯表现的特点。

1928年,王明理论上的兴趣似乎主要集中在武装暴动问题上。继为《武装暴动》写了长篇序言后,11月17日下午5时,王明又完稿了一本四万多字的小册子:《广东暴动纪实》。

这本小册子分引言、暴动前的中国和广东、暴动经过、暴动后的白色恐怖与革命影响、结论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王明开篇就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极富鼓动性地对广州起义进行了赞扬:“在共产党宣言公布的七十九年后,在‘巴黎公社’斗争的五十六年末,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同声庆祝‘十月革命’十周年纪念的欢欣鼓舞中,在以老大落后著名的中国的领土内,在帝国主义、买办、地主、资产阶级的老巢,同时又是民族革命及工农运动的策源地的广州城里,于1927年12月11日上午3时30分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为创造苏维埃政权的工农兵联合大暴动!这一暴动公开的告诉全世界人们:共产主义这个‘怪物’已经不仅是在欧洲徘徊着,他已吞噬了落后的远东大陆;夺取政权这种‘艺术’,已经不仅是巴黎工人具有决心去进行的事业,他已成为了‘文化落后’、‘还不够管理国家的程度的民族’的‘伙计’、‘苦力’们的直接行动;苏维埃这面旗帜已经不仅飘扬在占地球六分之一的面积的旧俄领土上,他已变成了几千万中国劳苦群众解放斗争的红色目标!”

这本《纪实》,主要的篇幅用来阐述广州暴动的过程及暴动前后的情况。王明在小册子最后的“附注”中写这:“本文的材料,虽是在半个多月之内,经过好几个朋友的帮助收集来的。但还总感觉到不充分,以后得到更多的和更精确的材料时,当再行将本文修改和补充。”但今天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小册子收集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尽管某些材料不够确切,但仍可以看出王明对广州暴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王明对广州暴动的基本认识,体现在小册子的最后一部分结论之中。

王明提出如下的结论:

1.广东暴动是整个中国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广东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免的而且必要产物。

2.广东暴动在客观上虽然是中国革命失败过程中之退兵一时的战斗,但它是中国工农群众为保持革命胜利的必要的英勇的尝试,同时使革命深入到直接为创造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阶段。

3.广东暴动参加的社会基础虽比较不广阔,但暴发源于群众英勇斗争,群众为拥护它的胜利而争斗到最后一滴血;它毫无疑义的是群众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既不是什么“军事投机”,更不是什么“盲动”。

4.广东暴动在落后的殖民地国家中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使整个世界革命发展的过程,向前推进一步。

王明对广州暴动的四条结论,与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在广州暴动之后发表的决议和声明中阐明的原则是一致的。可是,王明在结论中关于广东暴动失败原因的阐述,也是当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广州暴动失败原因的总结观点,但这些总结中都一致的没有提到起义部队占领广州后,应当果断地撤出广州,到广大的乡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因为无论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共产国际还是王明,都坚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是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结论中最后宣称:“广东暴动是失败了!然而,它是中国苏维埃革命的第一幕:在最近将来新的革命高潮当中,中国工农一定能够体会巴黎公社广东暴动等失败的教训,和用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按照共产党宣言指示出的斗争方法——武装暴动以夺取政权,推翻中国的一切反动力量的统治而代之以工农兵代表会议的苏维埃政权!没有1927年12月广东苏维埃革命的大演习,便不会有最近将来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总胜利!失败的广东暴动,只是最近将来胜利的全中国大暴动的预演!”“中国革命不胜利则已,胜利一定是‘中国十月’的胜利!”

结论认为“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全中国大暴动”和“全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总胜利”即将实现。这些“左”倾盲动的论调,发明权还不是王明。

1928年8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按照斯大林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正式提出了从1925年起就开始酝酿的“第三时期理论”,并把这个“左”倾盲动的理论写入了《共产国际纲领》之中,作为共产国际指挥世界革命的理论依据。

“第三时期”理论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革命划分为三个特定的时期:第一时期从1918年至1923年,是资本主义制度陷于严重危机,无产阶级采取直接行动的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23年至1928年,是资本主义局部稳定,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无产阶级继续斗争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28年开始,是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日益发展,资本主义总危机不断尖锐化,无产阶级开始进行直接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总危机增长,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基本矛盾迅速加剧,从而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导致大规模的阶级冲突,导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革命高潮发展,导致殖民地伟大的反帝国主义革命的时期”。

“第三时期”理论虽然在当时对于动员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起来革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一理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及其矛盾尖锐化的程度,从而要求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及其各国反动统治阶级实行全面进攻。这样,共产国际在“第三时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左”倾的“进攻路线”,并要求各国党不顾本国实际情况一律贯彻执行。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智者大师传奇

    智者大师传奇

    南梁华容,战火频仍。权臣小儿诞生夜,天降祥瑞满室光。双瞳在目,异于常人;慧根暗藏,与佛结缘。大厦骤倾双亲王,颠沛流离结奇缘。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热门推荐
  • 犹太人的13条财富密码

    犹太人的13条财富密码

    本书通过全面解读犹太人的经商之道,尽显了犹太人的13条财富终极密码,让读者了解和领悟犹太人经商时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为每个人的事业成功找到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 时代英雄

    时代英雄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孕育出另一个辉煌的时代文明,尘封了三千万年的超古代势力重见天日。究竟人类是在绝对黑暗中消失还是继续繁荣延续下去???
  • 2007—2008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本书分“经济篇”、“社会篇”、“专题篇”三部分。内容涉及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势分析与预测、甘肃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展望、甘肃省金融形势与预测、甘肃省农村金融状况调查与对策等。
  • 阴山诡族

    阴山诡族

    诡族:一个可以将身体与蛊虫融合,催动诡蛊之术的神秘民族;却因千年的追杀惨遭灭族,仅存于世的传人避世隐居,却仍难逃宿命;为了查出幕后真凶,为诡族族人报血海深仇,他踏上了一条充满诡异而恐怖的不归路;肉尸鬼婴肆虐鬼耳朵山,鬼目蜚现身神秘洞穴,早已灭绝的人虱鱼再现江湖;当诡蛊之印再次开启;等待我们的,必将是黄泉之路;当杀戮降临,当鬼怪重生,江湖将不再是江湖......当夜幕降临,当鬼穴开启,阴山之主将再次回归......
  • 零号调查局

    零号调查局

    一个普通的神秘事件调查局探员,意外遇到了神秘莫测的小萝莉,展开了一段探索未知奥秘的旅程,等在他面前的,究竟是真相大白,还是愈加迷离?
  • 尸地余生

    尸地余生

    一个星期前,一种代号I的病毒席卷全球,不知道它从哪来也不知道如何控制。城市中遍地都是丧尸!多了一个星期的我就在那天美女来敲门,说要进来借卫生间洗澡,结果……
  • 九龙夺嫡:邪魅王爷妖娆妃

    九龙夺嫡:邪魅王爷妖娆妃

    在多重打击之下,音乐系美女大学生林夕桐穿越至清朝误打误撞化身为年羹尧的妹妹——年夕桐。在九子夺嫡中她被悲剧地迫害成渣渣,逃出宫外后化身为名响京城的“香香公主”。但是历史是不会改变的,作为四王爷胤禛,未来大帝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我向你看(上)

    许我向你看(上)

    那一天的很多细节,韩述都已经成功地忘记了,记忆好像有块黑板擦,悄无声息地抹去了他害怕回想的片断,留下满地粉尘……唯有一幕他怎么也擦不掉——她站在被告席上,而他在台下。韩述不敢看她的眼睛,却期盼着她能望他一眼。可是她没有,他知道,一秒也没有。桔年的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坚信那个人只是闭上了眼睛,很多年后,她做了一个梦,那个人终于睁开双眼对她微笑,然后她却哭了。521级台阶上的那颗石榴树,年年开出一样火红刺目的花朵,曾经一笔一划刻下的“hs&jn”,谁陪着谁一起来看?
  • 天道荒混决

    天道荒混决

    他,一个堕落的大学生,穿越到一个修炼的世界并得到上古传承,淤血厮杀,战神战魔,谱写一段传说。
  • 太古荒始

    太古荒始

    “天地初开之时,万物初茂头,物种分未明,奇兽强者比比皆是,其众生皆可感悟玄力,成就不朽身躯!”—太古奇录。太古,在这儿代表的是天地初开的时期,奇珍异兽,万般物种初露头角,那片天地广袤无边,那个时期万法初现。一个现代人回归到无尽混沌中,随天地初开重生,在当时没有什么前辈,没有什么上古大神,因为,上古时期的生灵便是神,他们自身摸索的万法万道!初始荒芜的世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