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31000000008

第8章 妈妈不称职PK孩子不一样?(1)

10年前,我用的第一台电脑是别人淘汰给我的,我用它开始我的菜鸟生涯,产生兴趣后萌发了更新换代之意,在啃了一大摞的《电脑报》《电脑教育报》之后,我对当时市场上各电脑硬件的知识已足够,我在聊天中冒充专业人士。于是,我自信满满地写了一张配置单,开始去电脑店购置电脑。

电脑店的青年把配置单浏览后问:“谁给你写的清单?”我说:“我自己。”他看了看我笑着说:“女的这么专业的可很少见哦。”我听了有点美滋滋的。他又说:“你这单子上列的各硬件的确都是好东西,你还真的挺会选的。不过你知道吗?不是所有好的东西配在一起电脑的性能就必定是好的,其实,各硬件之间的兼容性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他开始举例告诉我,哪款内存与哪款主板不兼容,哪款主板又与哪款硬盘不兼容,机器会出现什么状况,等等。

“我明白了。”我说,“你是说的各硬件工作状态的匹配性与协调性,它的结论也就是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对对对……”青年高兴地说,“这下我可省劲了,遇上个明白人,不然我得费老大劲解释半天,客户还不放心,以为我想骗他换我们的所谓‘伪劣产品’。”

然后,他拿着清单问我:“那,这个你看呢?”

“还是你看吧。”我想,随便跨专业还真是行不通,一时的恶补看来只能补成电脑爱好者,“你是行家你做主。”

结果,由电脑店配置的那台机器比我自己的配置少花了五六百元,并且,除几次被病毒暗算和两次我的误操作导致瘫痪之外,一直用到我换笔记本,它的工作记录都相当不错。

这世上的很多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

某次,一位6岁男孩的母亲苦恼地问我:“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做法,别人教育孩子就有效,我用就不起作用呢?到底是我当妈妈不称职,还是我们家孩子特别,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呢?”

她说对了一点,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对别的孩子有效的方法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孩子有效。但,这并不是导致教育方法无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某个环节做对了是远远不够的。

家长往往把某次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教育,这就如同把连串正确的动作当做舞蹈、把准确地敲击琴键当做音乐、把合理地涂抹色彩叫做绘画一样。而其实,教育就如任何艺术一样,是整体的,是融会贯通于每一个细节的,是有灵魂的。

如果仅仅只是肢体动作正确你可以说它是做操但它不是舞蹈;如果仅仅只是节奏和音阶准确你可以说它是弹琴但它不是音乐;如果仅仅只是色彩和线条合理你可以说它是构图但它不是绘画。

只有当所有的环节都“兼容”,形成一个和谐、统一、优美、流畅的整体,并产生美感、让人动情时,它才是艺术。

教育也正是如此。

那岂不是很难?

对教师而言,不难。就如舞蹈演员跳舞、钢琴家演奏、画家作画一样。

对家长而言呢?

也不难,只要家长定位准确,只尽到父母的责任,只是承接和配合好学校教育,而不是期待自己能移植甚至超越教师的能力。

别忘了急救员的工作是做好“止血、包扎、固定”的工作,而不是医治。

而在本章中,家长需要理解的就是:每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都只有在整体“兼容”的状态下能有效,但如何配置才能使它“兼容”是教师的职业,家长所要做的,首先是像我一样,放弃手中那张每个独立的硬件都很好,但却会使整体“不兼容”的清单,然后,配合专业人士的工作,尽量避免病毒入侵和自己的误操作,维护好机器的“整体”状态。

所以,如果本章案例中的方法你应用有效,恭喜你,说明你的电脑“兼容”性不错,只是某个配件出了点问题,现得以修正;如果你应用之后效果甚微,也请别沮丧,那既不说明你无能也不说明孩子特殊,而极可能是电脑的“兼容”性不良,需要调整其他部分。此时,请不要为配置不了“兼容”而贬低自己,而是要告慰自己:一个电脑爱好者怎么都比电脑盲更懂得如何维护机器。

此章操作系统必知

此系统正常工作环境为:

一、良好的亲子关系。若不满足此条,请暂缓操作本系统,待先行修复亲子关系后再启动。

在第一章《询问的姿态——问与答》中提到过,询问是以亲子双方的情感对接为起点的,同理,教育也是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的。俗话说“人是感情动物”,的确,即便是成年人,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情感认同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当感情上认同某人时就乐于接纳他,成为朋友,反之,感情上厌恶某人就会疏远他,相敬如“冰”。而孩子的这一倾向就更加明显,大家都知道一件事,即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哪个老师所教那门课的成绩就非常好;不喜欢哪个老师那门课的成绩就一塌糊涂。孩子的情感认同真的是“爱屋及乌”也“恨乌及屋”,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为本系统之必要条件。

二、受教育者稳定的情绪状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诗道出了情绪对人们的影响。花与鸟原本是带给人欢娱的事物,平时里人们用“鸟语花香”来形容景色之美,但在人们感伤和离别时,却是见花也落泪,鸟语也惊心。第一章《把快乐还给“古怪”的孩子》里也说明了人类情绪性记忆的特点,而当孩子抵抗负面情绪时会连带屏蔽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当孩子尚在伤心、难过、愤怒、烦恼、难堪的时候去向他施加“教育”,犹如雨天晒被子,不仅晒不了,更反过来淋湿了被褥。用两个常见的成语对比来说,在孩子情绪良好时施予的教育为“锦上添花”,情绪不良时的教育则为“雪上加霜”。

谨记: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稳定的情绪状态,此两则兼备后,方可启动本章操作系统。

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儿子现在是在幼儿园上小班,最近一阵子,他的爷爷从幼儿园回来说,儿子放学后在幼儿园里玩耍的时候又打谁谁谁了。儿子平常都是由爷爷去接,孩子做出要打人的姿势时,爷爷当时肯定会告诉他不能打人之类的,儿子当时点头答应,可没过多久,就又开始出现打人的姿势。

前几天放学之后,儿子想去玩荡秋千,于是他的爷爷让他排队等其他的小朋友玩好了再去,他不听,冲上去抢着玩,玩很久也不下来,最后他爷爷没办法,只好硬把他拉下来,抱走。他无论如何都不干,还哭了起来,哭完没多久又跑去玩滑梯了。但不知道是胆小还是怎么,他却蹲在滑梯的上面不往下滑,这时候一个小女生推了他一下,感觉是想让儿子赶快往下滑,或者让开。儿子顿时发怒了,站起来伸手就要打那个小女孩,他的爷爷赶忙把他拉住。在家里的时候,只要他不高兴、不愿意做或者不同意的事情,他都是这副样子,伸手要打人,叫他住手之后也会放下手。但看他这个样子我们可真担心,如果我们不在身边,他打了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办?不管打得疼不疼,万一让其他的家长看到了,肯定会来找麻烦。

昨晚上他的奶奶去接他,据说他又是一副要打人的样子,惹得另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恼火,差点儿要打我儿子了。幸好是奶奶在身边拉住了他,他没打着,要是打着了,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要说在家里,道理没少跟他讲,他一出现打人的举动我们都是同声斥责,但好像他对我们的教育根本无动于衷,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孩子不听话,我们讲的道理也不听,这打人的坏毛病要是持续下去该怎么得了。请赶紧帮忙支支招吧!

解读:“打人”的动作是孩子的表态

这位孩子的爸爸妈妈请不要着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别,你们家孩子其实只是常常做出“打人”这一动作,并不是真的喜欢打人,在你们的表达中也能看出,你们是注意到孩子要“打人”的细节的,比如说,“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他不同意的事,他就会把小手伸起来做出欲打人的样子,家人看见制止一下他也就把手放下了。”这说明孩子“打人”的动作停留有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使身边注意到他的大人及时向他叫停,并且每次大人的叫停都生效了。而真正要打人的孩子伸手就打,别人出声再快小手也会“应声而落”,根本来不及阻止。所以,在我看来,孩子“打人”的动作并不是真的要“打”谁,而更像是向“谁”表达一种负面的态度或情绪。这态度也许是“我不愿意”,也许是“我不喜欢”,也许是“我不想这样”,也许是“我不干!”而反映的情绪也许是“我很生气”,也许是“我很着急”,也许是“我很恼火”,也许是“别烦我!”

那为什么孩子不说出来而是举手作势要“打”呢?这与孩子的年龄、性格以及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先谈谈你家孩子作势“打人”的多种可能因素。

其一,与年龄有关。孩子才上小班,那么大致应该是3岁,3岁的幼儿智力发展有限,尤其是语言能力,即使是在孩子心平气和自动说话的情况下,也只有75%~80%可以被理解,3岁的孩子虽然也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却只能使用3~5个词,比如:“我要喝果汁”“他家有小狗”,所以,让孩子在情急之下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是很困难的。

其二,与教育环境有关。中国的早期教育原本就缺失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情绪的识别与管理。我们从来没有引导过孩子去认识,当你体验到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和心理波动时,这种感受和波动是什么?是生气还是愤怒还是羞辱还是懊恼还是后悔还是嫉妒……所以,当孩子产生某种情绪时,他并不知道怎么表达和传递他正感受的某种情绪,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它。

第三,与性格有关。你们家孩子大致是个急性子,遇事冲动,无法忍受等待。遇到冲突时孩子的表现与其道德意识关联不大,往往是由其性格决定的,性情温和的孩子能够较为平和地面对与同伴的纠纷,能够与同伴协商,必要时可以作出一定的妥协;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采取回避与退却的方式,性格急躁的孩子则表现为冲动、好胜,不易接受不同意见。

再谈下如何消除孩子这一行为习惯。

第一,改变对孩子行为的解释,引导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动作去表达态度孩子再次作势“打人”时,家长制止时改变对孩子这一行为的解释,即,不要在制止时说:“宝宝不许‘打人’!”而直接说:“宝宝把手放下!”然后用平静的态度和孩子说,宝宝在幼儿园里说话要先举手是吧?在生活中就不用啦,我们心里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出来,刚刚宝宝把手举这么高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家长注意要正确把握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他识别自己的情绪)?那爸爸说几句话宝宝挑一个最像你心里的那一句:“我生气了!”、“我想自己玩”、“我不喜欢你这样!”……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家长说对了自己的感受,孩子会有认同的表情,甚至会直接重复家长的某句话来表态。同时,即使孩子没明显反应也不要紧,这里家长是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处理人际沟通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而不是用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第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要求采取延迟满足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等待与忍耐比如,当孩子表达说他想和妈妈玩某种游戏时,妈妈答应的时候要设置一个时间上的延迟,好呀,妈妈把书桌整理好就和你玩。或,妈妈整理书桌宝宝数数,数完30妈妈就整理好了,就能和宝宝玩了。这里注意方式方法,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冷落他惩罚他才让他等的。最好能让孩子参与到等待中而不是消极等待。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了这个时候,小孩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而目前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导致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平时家长要多与孩子交谈,并引导孩子往句子里填充更多的信息。比如,带孩子在小区散步时,孩子指着花坛说:“妈妈,花。”妈妈便说:“宝宝眼真尖,花坛里有几朵小小的、红红的花。宝宝也说一遍。”

第四,关注孩子的适宜行为及时肯定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对孩子做出的恰当举止没有良好反应,觉得孩子做对了是应该的,而当孩子做出不良举止时却大惊失色,急忙进行阻止和反对。

其实,当孩子首次出现不良行为时,大都是无意的,他只是尚不知道针对某类事件的良好应对方式是怎样的,甚至有可能是,以前他使用过良好的方式但没得到家长的肯定,使得孩子的良好行为因失去正面的强化而没有固定下来。

所以,在此提示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尤其是首次出现的良好行为。比如,第一次主动刷牙、第一次谦让同伴等。使孩子体会到,哦,原来这样做是会让人高兴和欣赏我的,受此激励将良好行为保持下来。

而在孩子第一次出错时,家长却不宜直接指认孩子的错误并设下禁令,因为这等于使孩子对自己无意中的一次错误探索有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反而不易摆脱了。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禁止是种负强化。适宜的方法是:孩子出错时家长只须表现出自己的不认可,同时,直接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以此取代孩子的不良认知和行为,使得良好的认知和行为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不良的认知和行为随之自然而然地消退。

同类推荐
  • 灵性塑造

    灵性塑造

    本书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细节的各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智商、情商、财商;如何培养孩子的天赋,启迪孩子的心灵,及早发现孩子天生具有的优势。
  •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一本为怀孕的准妈妈们必备的贴身养胎秘籍,告诉你在这一辈子最愉快、最关键的经历中如何调养、如何完美孕产。怀孕了,你还在读长篇累牍的文字?太累!要想有个健康的宝宝,又想做个好妈妈,就买来这本书来学习学习吧,相信这本书,也要相信自己哦。
  •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列举孩子常见的不良性格,详细分析原因,提供绝妙的拆招方法及化解技巧。
  •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一本培养儿童情商的实战手册,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面对孩子的情商问题,不用讨好,不用说教,念念故事书就好。给孩子一堂受益的情商课,就是父母送给他们珍贵的礼物。培养孩子的情商,只需一个滋养心灵的好故事;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只需一个会讲故事的好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具备高情商、拥有大能力、养成好品格,那么,就别错过这段和孩子分享爱与智慧的讲故事时光吧,从现在开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宽阔的大道!
  •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孩子的心灵您怎样走进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中学生的父母走进孩子心灵的书。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毛病或问题,其原因大多由于其父母的家教失误。作者积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20余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近百个案例,以咨询手记的方式,对目前中学生及其家教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境和问题,作了心服口服的分析和诊断,同时给家长和孩子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症办法、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天龙记

    天龙记

    武道至极,一片竹叶可以杀人于无形,亦可以劈开时空。大陆浩渺,群雄并起,万族林立,且看边陲少年如何傲视群雄......天降锋牙冷,何故叶轻灵;为得如烟柔,哪理人化冰。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血杀情

    血杀情

    一个柔弱的少年,一群相随的兄弟,一腔热血,,我们都有过的校园生活,我们都有过的黑社会梦想,如今的我们已不再年少轻狂,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是现实将我们拉回现实。。。。
  • 精英心理学

    精英心理学

    精英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标志。精英的影响力、掌控力能够伸展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每一个选择。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道路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精英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强大的心理。心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不懂他人。
  • 下一站我爱你

    下一站我爱你

    最美的爱情,总是遇在合适的时间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刚好,那个人就在那里。他,因为曾经女友的背叛而不再相信爱情,可当清纯的她出现在他的世界时,原来他还可以再爱别的女人。她,因为和他有童年相似的经历,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从最初的喜欢到爱上他,可当得知他以前有个非常心爱的女人时,她犹豫了,已经有过爱的人,还会再爱她吗?一个人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装不下那么多的人,她怎么和已经一个过去式的人相争呢?当有一天他说他喜欢她时,她虽然感动心却有些刺痛,“喜欢”是两个字,“爱”是一个字,可喜欢和爱却天壤之别,什么时候他才能将两个字变成一个字呢?看都市中的爱恨情仇,请听荷花娓娓道来...
  • 农民医生

    农民医生

    掉入悬崖大难不死的穷小子,竟学得超凡医术,各种疑难杂症手到病除,黑白两道任他潇洒走过!面对美女萝莉的痴迷,他以农民的身份、古医的头衔、庞大的势力和超强的实力,打响了捍卫尊严之战!
  • 倚世冰皇

    倚世冰皇

    剑客风流游大陆,圣手书生吟游赋;南疆老鬼北疆狼,傲天冰皇东土铸;他人争风怒比武,我怀佳人仰月幕;恶魔鬼怪相竞出,手执冰皇各种屠。
  • 执命

    执命

    他是豪门宗派内的一个少年,门派比试误杀同门,为何却被从轻处罚?究竟是何原因使他从三年前的开朗,善良变成如今的冷漠,淡然?他的身世中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只在仙侠之作:《执命》。让执命带你揭开一切传奇故事!
  • 校花的贴身神医

    校花的贴身神医

    古武传人王天羽,因为偷看四大家族之一的皇甫家族大小姐洗澡,被迫下山潜入都市。狗血的英雄救美让他阴差阳错的来到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被外校人打了?找王同学!要治疑难杂症?找王同学!你家表妹想走本校后门?找什么校长,找王同学!
  • 落魄少爷之崛起

    落魄少爷之崛起

    一个被家族丢弃的少爷,凭着自己的努力踏上了修炼一途,成为了修炼界中一颗闪耀的星,在都市的奋斗中无意间爱上了几个女孩子,于是开始了一场生死大恋!!!